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水果作文 >

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

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

車釐子是水果中的鑽石,它不僅好吃,而且經常食用還能防癌,特別是那些因工作緊張而神經衰弱的人士。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

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一)

大家好,我啊,是一顆小小櫻桃,外號”車釐子“,我小如珍珠,披着一件血紅皮衣,不像蘋果姐姐個頭大。不過,你要是能在我成熟的季節來到我的出生地:山東。你瞧那掛在樹梢上晶瑩剔透、滴血串紅的“小燈籠”,可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知道嗎?我不僅長得討人喜歡,獨特的口味更是令人贊不決口,迫不及待一口咬下去,酸酸甜甜就是我。除了生吃,我還可以做成各種美味:“果冰櫻桃心”酸甜可口的“櫻桃肉”“櫻桃蛋糕”“香甜櫻桃派”“櫻桃酒”哎呀,我都説不完了,悄悄告訴你:把我放進果汁機裏榨汁供飲,不僅可以起到潤澤皮膚的作用,還可以消除皮膚的疤痕哦。我的藥用價值更是不言而喻,別看我小得好欺負,我的含鐵量可是位居水果之王。

俗話説的好“櫻桃好吃樹難栽”,在我國,櫻桃主要分兩種:甜櫻桃喜歡冷涼乾燥的環境;酸櫻桃則相反,最愛温暖而潮濕的氣候。我屬於酸櫻桃,從小身子就弱,可經不起大風大雨。我們櫻桃可是嬌生慣養,喜歡陽光,生活在肥沃疏鬆、土層深厚的沙質土中,結果至少得四五年,所以你要是想吃到我可不容易啊!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對我有了更多的瞭解,現在,你願意和我交朋友嗎?

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二)

前幾天,媽媽買來一種進口水果,它叫車釐子,聽説是英文“像櫻桃的東西”-------cherry演變過來的。聽媽媽説,要五十元一斤呢!

我被車釐子的價錢嚇了一跳,隨即觀察起它的外表來。呵,真的很像櫻桃,只不過顏色紫得發黑,個兒比櫻桃稍大一些,但比葡萄小些,果子上有一根長長的柄,在陽光下,整個果子閃閃發光。車釐子的營養豐富,聽媽媽説一個小小的車釐子的營養可以抵得上四個蘋果呢!無論是它獨特的顏色,還是它酷似櫻桃的外表,都叫本就嘴饞的我垂涎欲滴,促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嚐嚐。

車釐子剛入口,我用牙齒輕輕一咬,它的味道有點酸,就好比父母的辛苦,以及他們額頭上那越來越多的波浪般的皺紋,還有那雙温暖的卻日漸粗糙的大手。想到這裏,我的心不禁一顫。

接着,車釐子的味道在我口中慢慢化開來,變成了令人心醉的甜。甜得就好似成功一刻的滿足。我陶醉了!每當解開一道難題,每當戰勝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每當站上五星級學生領獎台……喜悦在心頭盪漾開來。

最後,當我的舌尖觸到車釐子的核時,突然有一點苦苦的、澀澀的味道,就好像犯錯誤時的悔恨。每一次撒謊,每一次因粗心做錯題目,每一次誤解別人……悔恨和難過交織在心中,永遠無法抹去。

這不就是人生的滋味嗎?

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三)

車釐子的頭上一塊黃色、一塊白色,看上去讓人心裏癢癢的。我摸了摸柄子,感覺手掌里長了凍瘡似的,非常不舒服。最上方是棕色的,有一個凹進去的小洞兒,跟一隻魚眼睛差不多大。

一陣涼風吹過,我身子不禁抖了抖。看着車釐子,卻昂首挺胸地站立在寒風中。

車釐子的果實是紅色和紫色交錯着的,一面紅色,一面紫色,在有柄的那一部分是凹下去的,下面是橢圓形的,看上去像一位小朋友的紅臉蛋兒,摸上去光光滑滑的,舒服極了。

這些車釐子放在一個用紙編的籃子裏。籃子的邊緣編得非常漂亮,中間是波浪形的,一邊凹一邊凸,但邊緣卻十分光滑。籃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都是用一根繩子編出來的,互相交錯着,非常漂亮。籃邊緣的下方有一個個的小洞兒,一個前一個後,交錯得非常和諧。它的邊緣是由兩層結合而成,為的是保護車釐子,不讓它受損。

我摸了摸籃子的邊緣,用力壓了一下,籃子的邊緣居然沒有被壓扁,真結實!車釐子的住宅真結實,有頑強的生命力!

有關車釐子的小學生作文(四)

一天晚上,媽媽叫我去幫忙洗水果。

這些紫紅色的水果一個個小巧玲瓏的,就像小一號的蘋果 。我拿了幾個洗了起來,因為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緣故,它們像冰塊一樣冰冷。這時,媽媽對我説:“耿葭悦,媽媽交給你一個任務,數一數車釐子一共有多少個?給大家平均分一下。”我數了一下,家裏一共有五個人,但是車釐子太多了,一個個數很費時間,還很容易數錯。怎麼辦呢?媽媽提醒我:可以一雙一雙的數。我數了數,一共有18雙。我心想: 18雙不就是18×2囉!18×2=36(個)。耶!車釐子一共有36個。36個車釐子要平均分給5個人,那就是:36÷5=7(個)……1(個)。多了一個怎麼辦?沒辦法平均分呀。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把餘數吃掉,剩下的車釐子不就可以平均分了嗎?哈哈……於是,在我的“幫助”下,車釐子終於平均地分給了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shuiguozuowen/vz0ew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