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梅花作文 >

梅花的啟示作文

梅花的啟示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梅花的啟示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梅花的啟示作文

梅花的啟示作文1

前年的冬天,雪下得格外美麗。我剛跨出門,只見外面白茫茫一片。那雪下的那樣軟,走上去,腳下傳來咔嚓,咔嚓的聲音。一陣陣寒風撲面而來,讓人不禁地發抖。雪不停地下下來,猶如一隻只調皮的小精靈。許多孩子在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這時我看見白茫茫的雪中,多出一抹紅色,讓我非常好奇。走近一看原來是梅花,那梅花是那麼豔,一身深粉色,花瓣有小石子那麼大,中間是淺黃色的。梅花有的一枝獨秀,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有的四五成羣。在這麼寒冷的冬天,越是風欺雪壓,開得越精神,是多麼堅韌啊!

在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事情。那是一年暑假,媽媽給我報了舞蹈班,當初老師教我第一個動作時,我連站也站不穩。每當我一次次摔倒,我就想我一定做不到。這時老師告訴我:堅持就是勝利!讓我有了信心,後來我跳得一次比一次好,我受到了老師的表揚。當我不斷努力時,老師卻暗暗地鼓勵我,我非常感謝老師。在我比賽時跳完了一支支舞蹈,當我拿到名次時,高興不已。這時我才明白老師對我説的話。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讓我知道了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梅花的啟示作文2

我喜歡飄逸脱俗的菊,喜歡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但我更愛“正月梅花凌寒開”,你知道它是什麼花嗎?

它有小小的花瓣,細而有致的枝,淡淡的粉白,纏繞在周身的花香。“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它,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才將花香傳遞十里外。

猜出了吧,它,就是那鐵骨錚錚的梅花,它不畏寒霜、勇往直前、堅強不屈。

梅花沒有牡丹不高貴,卻一直被古今文人墨客所傳頌,梅花是中華民族精神品質的象徵。在我以前的認識中,花就像千金小姐一般,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而梅花就是我對花看觀的改變,梅花,它堅強不屈,不願為風雪折腰

猛然想起,抗日戰士不正和它一樣嗎?梅花不怕艱險,抗日戰士不正一樣麼?戰士面對困難,勇往直前,梅花不也是麼?戰士們為民族,為百姓,為拿回屬於我們的領地,砍荊棘,破巨浪。

梅花的成長過程就如我們人生一般。遇到挫折,需像它一般堅強不屈,最終獲得成功;遇到勝利,像它那樣不驕不傲;在誘惑面前,潔身自好。經歷過風霜雨打,我們才能像梅花那樣散發出“香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古有周敦頤愛蓮,今有我曉曉愛梅。

梅花的啟示作文3

我酷愛體育,媽媽就給我報了一個乒乓球班,起初我興致很高,訓練十分刻苦。後來,時間一長,我有些厭煩了。因為每次訓練完我又餓又累,回家後,還要完成學校的作業,於是我想放棄了。

當媽媽來接我時,我不敢告訴媽媽。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事,所以並沒有回家,而是帶我來到了公園。那時,正值冬日,那刮來的狂風如刀割一般。公園裏許多花都凋謝了,只有一種花還盛開,就是那美麗的粉紅色的正在怒放的臘梅花!正在這時,媽媽漫不經心地問我:“臘梅花好看不好看?”

我不加思索地説:“好看。”

“那你可曾知道它經歷了什麼?”媽媽問我。

見我不作聲,媽媽語重心長地説道:“春天,夏天,它吸收天地精華。秋天,冬天,它攔住了狂風和雪花的肆虐。它想過放棄嗎?不,沒有,它沒有放棄,而是堅持着!才長出瞭如此美麗的花瓣,才有了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你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從那以後,我訓練更加刻苦了,過了一年,我被教練選中去石家莊打省比賽。我打出了第五名的好成績,當我手捧着獎牌的時候,我彷彿看見了一朵朵臘梅花傲雪獨放的畫面……

梅花的啟示作文4

我的故鄉梅州是一個很美麗的城市,可惜因為搬家,我對於故鄉的瞭解並不深,唯一讓我印象最深的要數那裏的市花——梅花。

梅花是淡粉色的,既芬芳又清秀。它既沒有牡丹的高貴,也沒有荷花的脱俗,但它仍然深受人們讚頌。因為在寒冷的冬天裏,它凌風傲雪,迎寒怒放,在冰雪中綻放出了堅忍不拔,綻放出了頑強奮進。

眾所周知,梅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許多身在異國的華僑用它來寄託自己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古往今來,更有不少文人墨客吟詩填詞來頌揚梅花的精神。我最喜歡的一首是王安石的《梅花》:

牆腳數枝梅,迎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去年,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叔叔阿姨們都十分高興,帶我去公園玩,那裏有一片“梅花林”。站在“梅花林”之下,當風兒飄過之時,滿樹的花瓣兒便紛紛揚揚地飄落,形成“梅花雨”的動人景象。那情景,彷彿上了天堂,入了夢境。

我愛梅花,不只因為它的秀美、清香,更是被它的經霜傲放所震撼,為它的不畏嚴寒而沉醉。我對它的痴迷源自於它的無畏與勇敢!

我要讚美梅花,它的堅強無畏值得我們學習,它的傲然和勇敢更加值得我們去讚歎!我愛你,梅花!

梅花的啟示作文5

梅花的啟示梅花的啟示冬天到了,冬天到了,雪花在翩翩起舞地飄落着。但它們總讓我想起這樣一件事——梅花的啟示。

那天,天空中飄落着鵝毛般的.大雪,我和媽媽正從鎖龍溝往家趕。東風似虎狂啊!刺骨的北風呼呼地刮,吹在我的臉上、手上如針扎的一樣,痛得我連眼睛都睜不開了。我和媽媽邁着艱難的步子向家走去。雪越下越大,我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突然,我發現:牆角開放着朵朵冷豔、縷縷幽芳的梅花。它竟然在寒冷的冬天裏,開得是那麼秀氣。我覺得,它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讓我想起,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經歷了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箇中國人,在怎樣的境遇裏,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我鼓足勇氣,向家走去。

梅花的啟示作文6

我想大家都知道,花兒在春天綻放,春天是個温暖的季節。可是你沒有想到,在寒冷的冬天,當你在家中取暖,當你和小夥伴打雪仗時,有一種花在開放,他就是梅花。 梅花,就像冬爺爺派來的使者,降落在人間。瞧!它那花瓣是多麼冰肌玉骨,還有紅色,粉色等多種顏色,不光這些,它們的香味都是沁人心脾的。 我愛梅花。古今中外,詩人作家不知寫了多少讚美梅花的詩句作品,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等。梅花還稱“歲寒三友”,在華僑老人心中,梅花代表着中華民族那些有氣節的人。

多麼堅強的梅花呀!只有它會在寒風中開放,只有它會在寒風中微笑。梅花它挺着身子,面對着漫天飛舞的雪花説:“看!我是多麼堅強。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都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頑強不懼,一次不成功,可以試着兩次三次。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勇敢面對,不屈向上。 説到這裏,我想到了南宋文天祥招募軍,堅決抗元,後不幸被俘,再被囚禁時他寫下了“人生自苦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名句,來表達至死不渝的忠誠之心。

梅花的啟示作文7

雖然,梅花是一種植物,但是它卻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宋代著名詩人王安石寫過: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充分地説明了梅花的特點,它的臉蛋並不是非常的漂亮,不能使人第一眼看見它,就能被它的美貌所吸引,更不能用她的美麗的顏色去刺激人們的想象力,它只是以它純樸的顏色,平平常常的臉蛋,就讓你不得不對它有敬佩之情。在寒冷的冬天,所有的花都抵不住寒氣,慢慢的枯萎。只有梅花,在雪中傲然挺立,不管多大的風雪。

梅花還有中國花中的四君子之一。

其實人也是一樣,不管你的臉蛋有多麼的漂亮,多麼的有吸引力。但是,你沒有內在的美,仍然會讓人不喜歡你。相反,如果你長着一張平常的臉,只要你有內在的美,也會使你被別人喜愛。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內在美比外在美更對你有用處,更會讓別人敬佩你。此時,外在美已經不重要了。

梅花的啟示作文8

我喜歡那鮮紅的玫瑰,喜歡那香噴噴的桃花,但我更喜歡那頑強的梅花。

春、夏、秋這三個季節裏,花兒們盡香開放:桃花把自己的香味傳遍八方;薔薇靠着牆努力生長;石榴紅的像火;荷花在滿池塘跳舞……説了這麼多,怎麼不見梅花呢?原來梅花不與這些花爭奇鬥豔。

冬季,許多花兒都因怕嚴寒,在這個季節凋謝,只留下了幾根細細的花枝,上面一片雪白,但梅花卻勇於面對寒冷,不怕困難,在風雪中傲然開放,神氣十足,向人們奉獻出了它的最美的一面。

梅花的顏色有白、紅、粉三色,長在細細的花枝上,還散發着淡淡的香味,白色的花像白色的雪球,紅色的花像日出,粉色的花像小姑娘害羞的臉蛋。

梅花具有不畏嚴寒,不甘落後的高尚品質。這種花受到了許多詩人的讚賞,是一種值得觀賞和學習的花。

我愛梅花,愛它那不屈不撓,不畏嚴寒,不甘落後的精神。它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在平常的生活中學習它勇於面對困難,戰勝自我,做一個具有像梅花般高尚品質的人。

梅花的啟示作文9

我讚美松柏的堅定不移;我讚美菊花的勇鬥西風;我讚美蓮花的奧視污泥;可我更讚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百花凋零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着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北風呼嘯,天寒地凍,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豔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風吹花落,可你不用擔心梅花花瓣會折落。梅花不是那種嬌貴的花,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它開得越精神,越秀氣。古人有句詩正好讚美了梅花的這種精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柔和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裏的一縷絲陽。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不炫耀着自己的美麗,它有着一副傲骨,卻從不驕傲自大。我漸漸有了一絲明悟:只有具有挑戰性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

它不僅因為清雅俊逸的風度讓古今詩人,畫家讚美它,更因為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 風骨被喻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被世人所重。

梅花以它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予了我許多為人處世的啟示。

梅花的啟示作文10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詠梅花,畫家畫梅花,作家寫梅花,花匠種梅花。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一直流傳着梅花的品格,不畏風沙,不懼風寒,從來不肯低頭折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古至今,我們中國出了許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物:岳飛、朱自清、李白、錢學森······他們像梅花一樣,從來不懼風寒,不畏風欺雪壓,不肯低頭折節。

梅花是我國最有名的花之一,雪地裏,行人一看便會不由自主地説:“啊,是梅花!”是啊,在茫茫的雪地中,梅花是那樣的奪目,那樣的耀眼。潔白的雪粘在梅花上,顯得那麼有詩意,那麼美。

過去,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在自己女兒的名字裏加個“梅”字,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像梅花那樣的精神。

我愛梅花,更愛梅花那堅強不屈的品格。

梅花的啟示作文11

蒼勁古雅、傲霜鬥雪的梅花,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精神之花。它承載了“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的思念,“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持,“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哲思……對我來説,梅還曾經給我以深刻的啟示。

我曾經在一篇寫梅花的文章中讀到這樣的話:“它不與百花爭芳鬥豔,但它為人類獻上了新鮮可口的梅子,為人類貢獻出自己僅剩的全部力量……”讀過之後,我不禁產生了疑惑。櫻花的果實不是櫻桃,梅花謝後開放的果子會是梅子嗎?

我詢問了同學,他們有的説是,有的説不是。於是我查閲資料,得知我們平時吃的青梅、梅子、酸梅都屬於果梅,是薔薇科李屬植物,而觀賞用的梅樹雖同屬於薔薇科,卻是梅屬植物。所以,結梅子的梅樹和用來觀賞梅花的梅樹嚴格來講並不是同一種植物。而臘梅和它們更不屬於相同類別,它是臘梅科臘梅屬的植物,且只有黃色的花朵。梅花與青梅雖都有“梅”一字,此梅卻不同於彼梅。文學創作可以虛構,但作品中的科學事實卻不應出現錯誤。在作出判斷時,也不可望文生義,否則便容易誤導他人。

梅花的啟示作文12

我愛梅,雖然她雖不及玫瑰嬌豔;不及菊花尊貴優雅;不及水仙婀娜多姿,但卻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她不開在陽春三月,而是開在寒冬臘月;迎接她的不是和煦的陽光,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她的不是和風細雨,而是寒風溯雪。

還記得那是上一次下雪,大雪如同鵝毛降了下來。之前濃黑的地板也被潔白的雪花所覆蓋。我穿着厚厚的棉襖在外婆家,忽然想起外面的幾棵梅花樹,心想:這麼冷的天,梅花不會被凍死嗎?出門一看,誰知花壇裏的梅花一朵都沒落下來,還開得如此茂盛。大雪掛在枝幹上,白的雪,綠的枝,更是襯托出梅花的豔麗。我驚呆了,以前就背過“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類似詩與句。而真正看見了才知道雪中的梅花是那麼的明亮奪目,那麼的鮮豔,那麼的燦爛。

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那雪中的梅花久久地在我的腦海中徘徊,第二天一早,我再次看向窗外,外面的梅花依舊鮮亮奪目,我的心怦然一震,那就是:堅強!

我欣賞梅花,但是我更欣賞梅花的精神。正是它那種頑強的精神才使得古今中外的畫家們去描繪她,詩人們去讚美她。

梅花的啟示作文13

每當我看到在寒冬臘月中開放的梅花時,我總會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

記得那年12月的某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欣賞雪景,我很納悶,抱怨道:“這天氣,哪有什麼景,我不去。”媽媽説:“不去也得去,全家人都得去。”就這樣,我和爸爸被媽媽拉出去了。

走着走着,我看見前面有一團一團粉紅的東西,走近了一看,原來是花。我忙把媽媽叫來,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花?怎麼在寒冬臘月還開得這麼豔?”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説:“孩子,這是梅花,是咱們中國最有名的花,別的花,大都在春暖才開花,它卻不一樣,越是風氣雪壓,這花開得越精神,越秀氣。”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媽媽接着説:“孩子,你要做一個像梅花那樣不怕嚴寒。不怕困難的人。”

回到家,雖然離開了結束了觀賞梅花,但是,媽媽的話卻印在我的心上。

梅花的啟示作文14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每當讀到這首詩,我都會想到梅花處以幽僻的環境,又僅有幾枝,是那麼的平凡和不為人注意,卻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凋零的時節凌霜傲雪孤獨地盛開。

吹拂梅花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裏的一縷殘陽;陪伴它的不是嬉戲交談的百花,而是一片寂靜的雪白。梅花那不屈服於寒風,不畏懼嚴冬的品行,讓人聯想到了那些不屈從於權貴﹑金錢﹑利益的人。

文天祥,被元俘虜後拒絕忽必烈的誘惑,不與元統治者合作,寫下了《過零丁洋》,《正氣歌》等名作,終為元所殺,死時面向南方,不忘故國。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美國的救濟糧……

梅花帶給我的啟示實在太多太多,它品格高尚,不怕天寒地凍,我也要向梅花學習,成為一個堅強﹑勇敢﹑有骨氣的人。

標籤: 啟示 梅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meihuazuowen/q2xk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