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荷花作文 >

【精選】荷花的作文4篇

【精選】荷花的作文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荷花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荷花的作文4篇

荷花的作文 篇1

荷花又叫荷花,是一種水生植物。根系生於污泥之中,綠葉浮於水面。夏日,蓮就搖曳於清水、綠葉之間,似九天仙姝,或玉潔冰清,或高貴豔麗。美、妙,清香,使人愛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從心而發,自然而成。

蓮,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這是宋朝大儒周敦頤先生在《愛蓮説》一文中對荷花的描寫與評價。如果説這幾句話是先生對蓮的風韻、風骨的描寫與評價,那麼下面這段話則當是對蓮之神韻,蓮之本質最透徹最精闢的描寫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出於污濁而不污濁,長於淤泥而無污垢,生出的是清香,是美麗,這就是蓮。

蓮是美麗的,蓮是高貴的。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傑,都把蓮看做自己嚮往的一種人生境界。把蓮作為自己人生修養的楷模。在污濁的社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蓮給了人們多少信心、勇氣,使人們勇於堅守真、善、美,抗擊假醜惡。有多少人像蓮一樣在污濁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麗,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縷,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涼。

世人愛蓮之美,敬蓮之風雅與氣質,又稱它為出水芙蓉。如果説蓮在俗世生活中為人們所愛。那麼荷花在東方的佛教中就更為人所稱道。荷花的完美,超凡脱俗之氣被視為永恆超越的精神象徵。在廟堂的壁畫,雕塑與典籍中,諸佛與大菩薩常常端坐於荷花之上。在此,蓮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象徵。它寄託着人們對永恆,對未來,對超越而美好世界的渴望與理想。

朋友,或許我們並不是一個佛門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説:“不能像佛陀般靜坐於荷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這滾滾凡塵,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樂啊憂傷啊,是我的擔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們是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幸福美好世界與生活的渴望卻都應一致的,那麼,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象荷花一樣給世界放出一縷清香,裝點一分美麗。

荷花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在小區散步時,發現小區池塘裏的荷花開了,好美呀!

一陣微風拂過,池塘裏的荷花翩翩起舞,像一位位美麗的仙女。從遠處望去,那中間黃黃的花蕊,又像一位芭蕾舞者在粉色的花瓣上輕盈的跳着舞。

荷花的莖是綠色的,就像一把把小雨傘,為池塘裏的小魚,小蝦們遮風擋雨。而荷花上的那一根根小刺,又像爺爺的短鬍鬚,刺刺地,癢癢地。

荷花的樣子可多了呢,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裏面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飽脹的馬上就要破裂似的。荷花的顏色也很多,黃的,白的,粉的,還有玫紅色呢。

小區的荷花實在太美了,我真是百看不厭啊!

荷花的作文 篇3

夏天的到了,荷花開了,荷葉像一把雨傘為青蛙擋雨。下大雨了,蜻蜓在荷葉下bi雨,過一會雨停了,青蛙和蜻蜓紛紛的出來了。

一場雨過了,荷花也有精神了,荷花有的開了,有的敗了,光剩蓮蓬了,還有的剛長出來。

蜻蜓身上有黑色的、紅的、黃的、還有綠的。蜻蜓在荷花上面捉蚊蟲,青蛙好像張開嘴巴在捉蟲子,為農民伯伯服務,池塘邊的小草也長起來了。天上的小鳥在叫,好像在説,夏天真熱鬧!

夏天的`景色真美麗!

荷花的作文 篇4

來到石化公園,往日的熱鬧情景,依然在眼前徘徊。看見那瘋狂老鼠的舊址,我真是遺憾,自己竟然沒有坐過一次就廢了。

我最喜歡坐的是碰碰車設備好像還在就是沒有生機了。白天公園裏人不多,但是到了晚上來散步的人很多。我選擇白天是心有獨鍾,想欣賞那人工湖裏的荷葉。

人工湖依然熱鬧,垂釣的人排成行,放着魚竿,靜靜地等待着傻魚上鈎。我記得當年這裏的水很深,我們自己划船是不敢劃到這裏的。今日的深水區已經荷葉滿塘,鬱鬱葱葱,荷花雖然不多,但是美麗的荷花永遠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的象徵。

雖然沒有了清澈黑綠湖水盪漾內心有些惆悵。但是那生機勃勃的荷葉卻使我心潮彭拜,浮想聯翩。可謂到此湖也,如臨江南蓮藕之鄉的美啊。

我仔細觀賞那又圓又大亭亭玉立的荷葉,直立在中央的蓮容。零零星星還開着的荷花。油然而生對《愛蓮説》肅然起敬“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四下觀看。整個人工湖被密集的荷葉荷花蓮蓉覆蓋着。他們相濟生存不被狂風暴雨所傷害。他們的下邊是蓮藕偶見水面上有落下的荷花瓣和傘一樣的荷葉。

正是落花無情水有情。湖水拖着這些落花和落葉,時間久了。

自然會腐爛成肥料供荷花生長。這就是生物的共存效益。植物界和諧的生物鏈。湖裏沒有魚和蝦不存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動物界競爭生存的殘忍現實。

我越來越喜歡長滿荷花的人工湖。更可望江南的蓮藕之鄉搬到新疆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hehuazuowen/7444q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