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通用14篇)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通用14篇)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

一、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二、夸父追日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夸父追日教學設計(通用1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

2、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穫。

3、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

能自主閲讀,理解課文含義。

【教學難點】

能寫一寫讀了本單元課文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在遙遠的古代,有這麼一個人,他為了讓光明永遠普照大地,於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他能追上太陽嗎?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怎樣神奇的故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夸父追日》。夸父追日神話最早見於《山海經》

2、讀了課題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師簡單板書)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文,糾正字音。

3、默讀思考: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精讀感悟

1、帶着剛才提出的問題讀文思考。

2、小組交流,評價補充:

夸父為什麼要追趕太陽?從夸父的心中所想,可以強烈感受到他對光明的嚮往和追趕太陽、抓住太陽的宏大志向。

夸父怎樣追趕太陽的?從表面結果上看,夸父是心想事未成,在遺憾的長歎中閉上眼睛,其實從夸父的追趕過程中已充分體現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

夸父追趕太陽之後又怎樣?倒下的夸父變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激勵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進,去完成夸父未竟的事業,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傳。

3、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

四、小練筆

提示學生:學習本組課文,不能只停留在注意故事情節的有趣、好玩上,應該多想想課文為什麼要這樣寫,從課文內容中能想到些什麼,並多與身邊的人交流看法,慢慢就會有一些感悟,再提起筆來就有話可説了。

【課後反思】

本課為本學期最後一篇課文,在本單元神話故事的最後學習這篇課文,要請學生認真完成好這個小練筆。但是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有的學生感悟寫得較為簡單,有的學生只能簡單寫出以敍述課文內容為主的語句。給學生展示了一些寫得好的練筆,教會學生寫自己的感受。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2

【設計説明】

略讀課文作為閲讀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課內精讀走向課外自讀的過渡。20xx年版課標對第二學段略讀課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是:“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夸父追日》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在本課教學中我們運用“精略相輔,略中有精”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引導學生把精讀課中習得的閲讀方法運用到略讀課的學習中,在自讀實踐中訓練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在重難點處進行精當點撥,激發學生閲讀的熱情,努力追求“教略”而“學豐”的教學境界。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在教師的點撥下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並連起來説説故事內容。

2、通過自主閲讀,品讀文中想象神奇、描寫精彩的句子,學作簡單的批註,體會神話故事想象神奇、描寫誇張的特點。

3、通過反覆朗讀,體會夸父的品質特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看詞語猜神話故事:

第一組:箭法超羣射下九日造福百姓(后羿射日)

第二組:頂天立地開天闢地創造宇宙(盤古開天地)

第三組:天塌地裂尋找彩石神火冶煉(女媧補天)

二、讀詞猜謎,揭示課題

1、出示詞語,請學生猜神話故事:喜歡光明追趕太陽化作大山

【設計意圖:】

利用學生喜愛的遊戲形式,創設輕鬆愉悦的課堂氛圍,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2、板書課題:夸父追日。讀題。

3、在課題前畫上小梅花標誌,提醒學生注意:本課是略讀課文。要求學生用已經學會的閲讀本領自己來學習課文。

三、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難讀的詞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教師巡視,隨機用課件出示學生畫出的難讀詞。(預設為:頹然霎時間似的虞淵渭河瀚海伏下身子)

3、讀難讀詞語,正音。

由“伏下身子”一詞帶出一組結構相似的詞組——“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追趕太陽” 。指導讀好詞組。

4、學生默讀課文,要求: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試着用一個詞語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並填寫在自讀卡中。

5、教師巡視,有代表性地選擇學生概括的詞語,把它們寫在小卡片上,並貼在大黑板上。

6、交流、討論。根據小卡片上的答案引導學生概括自然段段意。

預設答案如下:

第一自然段:喜歡光明(嚮往光明)

第二自然段:追趕太陽(追逐太陽)

第三自然段:狂飲河水(暴飲河水)

第四自然段:長眠途中(長眠路上)

第五自然段:化作大山(變成大山)

【設計意圖】:

語文教學要實實在在地指導學生讀書,引導學生把文章由厚讀薄,即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用一個詞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既讓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又培養了概括能力。

7、指導學生將自然段段意連起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

第二學段略讀課文教學的要求是:“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課前“連接語”也要求説説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將自然段段意連起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既實現了教學要求,同時授學生以“漁”,教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彰顯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三、聚焦重點,感悟神奇

1、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想象神奇、描寫精彩的句子。

2、反饋交流,隨機出示學生找到的句子。

預設為:

語段一:於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

語段二: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裏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語段三: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3、品味語段一。

(1)請學生自己讀讀這段話,找找覺得神奇的詞語。

(2)集體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對這段話作的批註。

4、學生自主品味語段二、語段三,也可以是課文中其他想象神奇、描寫精彩的句子,練習作批註。

5、指名學生展示自己的批註。隨機對學生的批註做點評。

【設計意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根據第二學段特點,指導學生讀文作批註,讓學生真正與文本進行深刻對話,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學生閲讀能力的發展、個性和人格的形成。

6、創造神奇,想象仿説:夸父的身體還會變成什麼?想一想,仿照語段三説一説。

【設計意圖】:

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訓練思維的獨創性和合理性,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夸父的奉獻精神。

四、拓讀古文,佈置作業

1、師介紹:《夸父追日》出自古代名著《山海經》。(大屏幕出示《夸父追日》的古文)僅僅用了37個字,十分簡潔。(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指讀古文,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

比較古文和現代文的不同,從中領悟文言文寫得簡潔、概括的特點,並通過誦讀體會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

4、對照課文,理解古文大意。

5、佈置作業:完成自讀卡中的作業。

附:

《夸父追日》自讀卡

一、我能填。

自然段追日的過程精彩的描寫

二、我能寫。

例句: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信心百倍,奮勇前行。

山的_____,有_____,那是夸父的_______變成的,給追尋光明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能讀。

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飲,飲於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④,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⑤。

——選自《山海經》

①[逐走]:競跑、賽跑。

②[入日]:追趕到太陽下山的地方。

③[河、渭]:即黃河和渭河。

④[未至]:還沒有到達。

⑤[鄧林]:“鄧”“桃”古音相同。“鄧林”即桃林。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通過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以神話的形式,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嚮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弘揚了一種奉獻和犧牲精神。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教學時,要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自主閲讀能力,並使學生樂於與同學交流,抓住文本體會關鍵詞句,從文中感悟神話的神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

3、交流收穫,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

4、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夸父追日的原因及其執著、奉獻的精神,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太陽的神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看過哪些有關太陽的神話呢?學生自由發言。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夸父追日圖,引入課題。齊讀。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可能提出夸父為什麼追日,怎樣追日,追日的結果怎樣)

設計意圖:以説説有關的太陽神話引起課題,以疑問設置懸念,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感知

1、過渡:

下面我們來跟隨夸父去追日吧。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帶着剛才的問題思考。

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對剛才的質疑有自己的初步看法。

三、探討感悟

1、全班交流彙報。根據學生的彙報順序相機指導。

2、“夸父為什麼要追日?”:

⑴ 找到句子,讀出來再用自己的話回答。板書“喜歡光明”。

⑵ 課件出示句子:“夸父心想:‘每天夜裏,太陽躲到哪裏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⑶ 指名讀,評議,指導讀出夸父追求光明的決心。

3、“夸父怎樣追日?”:

⑴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於是夸父拿着手杖……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無比歡喜地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

⑵ 用各種形式朗讀,讀出夸父想抓住太陽的宏大志向,無比歡喜之情。

⑶ 抓住關鍵詞“拿着、提起、邁開、像風奔跑、無比歡喜”板書。同時體會神話的神奇。

⑷ 出示句子:“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裏的水。……可是還沒止住口渴。”體會神話的神奇。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彙報相機學習課文,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

4、夸父追到了太陽嗎?找出書上的句子。

5、夸父沒有追到太陽,反而倒下去了,此時你想對夸父説什麼呢?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

6、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夸父追日一心為他人、自我奉獻、頑強拼搏的精神。

7、夸父變成了什麼?你從這個故事中想到什麼?

8、聯繫實際生活説説具有夸父這種精神的人。

設計意圖:通過聯繫實際感受夸父精神的可貴,受到一心為他人、自我奉獻、頑強拼搏的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四、總結

學了這組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設計意圖:結合這組課文談感受,學有收穫。

【板書】

夸父追日

喜歡光明

夸父追日 拿着 提起 邁開 像風……奔跑

↓ 無比歡喜 奮力

自我奉獻 奮力拼搏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

2、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穫。

3、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動畫導入

1、同學們,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動畫,想看嗎?(想)

2、(看完動畫後)看了這段動畫,你知道這個故事主要講誰嗎?(結合回答,板書:夸父)

3、主要講夸父幹什麼?(結合回答,板書:追日)

4、《夸父追日》是一篇神話故事!你看了這段神話故事,你有什麼感覺?(神奇)

二、初讀感知

1、是呀,神話故事最主要的特點是神奇,那這個故事到底神奇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藉助拼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讀流利。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生字

手杖 虞淵 伏下 頹然 遺憾 渭河 瀚海 一眨眼 霎時間

在這些詞語中,有兩個詞的意思很相近,他們是——?

“一眨眼、霎時間”。他們都是表示時間——很短。

3、學生彙報: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能根據下面的句子來説一説嗎?

出示: 這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夸父( ),就去追趕太陽,追到( ) 時,他倒下來變成了( ),他的手杖變成了( )。

三、探討感悟

(一)、教學第一段

1、從這個填空中我們知道夸父是為了什麼要去追日?(不喜歡黑暗,喜歡光明)

2、請大家默讀第一自然段,劃出有關句子。

3、結合學生回答,出示:

“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充滿永遠光明。”

(1)指名讀。

(2)引讀:

師:是呀,夸父對光明是那麼的渴望,當夜幕降臨,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陽,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師: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3)同學們,來吧!讓我們再一次讀出夸父的心聲,呼出他對光明的渴望。

生齊讀:“我不喜歡……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4)讀着這樣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

課件出示:我看到了一個( )的夸父。(勇敢 嚮往光明)

(二)、品讀第2——5段

過渡:是呀,在字裏行間,我們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動了,讓我們再次隨着這些神奇的語言文字走進故事2——5節。

1、默讀2—5節,邊讀邊思考夸父還神在哪裏,又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劃出有關句子。

2、交流句子一:

課件出示:“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

(1)指名讀,夸父“神”在哪裏? (跑步速度快)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速度快?(結合學生回答把“一眨眼、像風似的奔跑、兩千裏”變紅色)

(3)指導朗讀。

兩千裏是多少呢?一般地,如果我們坐車,車開得很快也要坐10個小時以上,這麼遠的距離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真神啊!把這份感受讀出來吧!

(4)好一個奮勇前行的夸父,可惜文中寫夸父追日的情景就這麼一句話,現在,我要請我們班的同學當一回小編劇,請你們(出示:“一路上……”)接着這句話往下想象,想好了同桌先互相説説。

(5)你們真了不起啊,讓老師像看電影似的,看到了夸父追日的一幕又一幕。同學們,夸父之所以如此執著地追日,是因為夸父心中始終記着這樣一個目標——

課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生齊讀)

3、不知不覺中,一個“神”已深深印在我們心頭,夸父還“神”在哪裏?到第三自然段找找看。

出示:“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裏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1)指名讀,夸父“神”在哪裏?(課件把“霎時間、喝乾”變紅)

(2)是呀,他實在是太渴,讓我們用朗讀的方式來感受他口渴吧。

4、夸父還“神”哪裏?到第四自然段找找看。

出示:“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後幾縷金色的光輝灑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陽,長歎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1)指名讀,讀後問:什麼是“頹然”?夸父遺憾什麼?(沒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住)

(2)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遺憾、對光明的渴望都化作這最後的奮力“一拋”上,這一拋,都拋出了什麼?

(這一拋,拋出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這一拋,還拋出了鮮美的桃子。)

(3)引導:孩子們,傳説夸父是古代部落的一個首領,這個部落特別奇怪。一年中只有兩個月,天上是有太陽,其餘的十個月,人們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所以夸父是那麼想把太陽留住。那麼這一拋,夸父還想拋出什麼?(根據生回答板書:希望、光明……)

(4)是呀!夸父還想拋出希望和光明,難怪大地和山河在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連太陽也把最後幾縷金色的光輝送給這位追求光明的勇士。讓我們帶着滿心的敬意讀讀夸父的最後一瞬間。(齊讀)

四、總結

1、同學們,學到這裏你認為夸父是怎樣的一個人?(追求光明、堅持不懈、奮勇前行)

2、看來你們都覺得他是一個“堅持不懈、奮勇前行”的人!這是你們對他的讚美。在我國東晉時期,大文學家陶淵明是用這樣的一首詩來讚美夸父的:“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餘跡寄鄧林,功競在身後!”(屏幕出示)“餘跡”就是夸父倒下後留給世人的一種精神,“鄧林”指的就是這片桃林,讚美夸父留給後人的是一種執著不已、奮勇前行的精神。同學們先自己讀讀吧!

3、好了,跟着老師一起大聲地誦讀一遍吧,讓我們記住這個神話中的英雄-----夸父!(師生齊讀)

視時間情況讓學生講講這個故事。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潛心讀文,交流閲讀感受,提高獨立閲讀能力。

2.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

3.體會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從中汲取人性力量。

【教學重點】

在教師指導下潛心讀文,交流閲讀感受,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從中汲取人性力量。

【教學難點】

感悟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從中汲取人性力量。

一、高樓並非平地起——勾連舊知。

課文大家都預習過了。預習時,有沒有想到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

預設:1、《盤古開天地》。

2、《和時間賽跑》。

3、《太陽》。

二、取其零星,組合巨人——形體的巨人。

1、夸父的形象,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個詞語來概括?——巨人。什麼叫做巨人?夸父到底有多大?

2、初讀課文,劃找從哪些詞句可見夸父的巨人形象。

3、取其零星,組成巨人。

三、思想決定行動——思想的巨人。

我們説夸父是個巨人,僅僅是因為他個子比我們高大嗎?出示句子,指名朗讀。(讀出自信)

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四、只想不做,那是空想——行動的巨人。

只想不做,那是空想。夸父不但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動的巨人。重點研讀:

1、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他一直追到虞淵,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

2、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無比歡喜地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

3、又渴又累的夸父終於倒下了。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後幾縷金色的光輝灑在夸父的臉上。

落日畫面,鏡頭回放:

鏡頭一:立志。

鏡頭二:追日。

鏡頭三:抓日。

鏡頭四:倒下

4、播放夸父追日音樂。

5、夸父,你遺憾嗎?

夸父,你後悔嗎?

6、夸父臨死前的奮力“一拋”,都拋出了什麼?

引讀末段,交流。

7、小結:(師生合作,連起來説説全文大意。)

五、追本溯源,兩千年的穿越——感受古文的魅力。

出示: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閲讀神話的現實意義

六、閲讀神話的現實意義——讀出自己

【課文內容】

《女媧補天》的想象多麼神奇啊!《夸父追日》講的是另一個神奇的故事。我們來讀讀課文,説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再交流一下從故事中想到些什麼。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名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見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長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陽才又從東方升起。夸父心想:“每天夜裏,太陽躲到哪裏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於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他一直追到虞淵,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還沒等太陽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無比歡喜地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

就在這時候,夸父的喉嚨幹得直冒煙。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裏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澤裏的水。那大澤,又叫“瀚海”,有上千裏寬。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後幾縷金色的光輝灑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陽,長歎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這個神話故事講述了夸父為了給人類擺脱黑暗寒冷,想把太陽搬到地球上來,他堅持不懈地地追趕太陽,最終為了人類獻出生命。夸父的這種堅韌不拔捨生取義的品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的象徵。全文三段。第一段講夸父的美好願望;第二段集中描寫了夸父是怎樣追日的;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段。

教學目標

1會認 12個生字,掌握一個多音字。

2讓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大意,初步感受不為艱難,為人類造福的捨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

會認12個生字,掌握一個多音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大意。

教具: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學習生字

1在我們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藉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了一個個絢麗多彩、優美神奇、寄託着人民美好願望和追求的神話故事。這節課讓我們共同 走進神話故事:《夸父追日》

2釋題:傳説夸父我國北方部落的一個首領,這個部落特別奇怪一年中只有兩個月天上有太陽其餘十個月人們只好生活在黑暗之中,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夸父宣誓把太陽抓住,讓它給世界帶來光明和温暖。

3學習“誇”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字?老師提示大家,請你們猜帶“誇”字詞語好嗎?小紅説話善於();劉帥楠經常受到老師的()

4“追”誰來拼讀音節?“追”與走路有關,所以是走之旁。

二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快速瀏覽課文、標出自由段

2、點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進行自學。

3、教師領讀課文,聽清生字的讀音。

4、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本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5、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指點。

6、指名説一説主要內容。

三、隨文識字、感悟語境

學習第一段:

1夸父為什麼要追趕太陽?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2、誰能把夸父十分難過的心情讀出來?

3、學習:“搬”“充”。用動作理解搬的意思。用“充滿”説一句話。

4、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巨人、用工、嚮往光明、為大家利益着想等)

5、學習“巨”組詞並書空筆順

6、找出兩對反義詞:黑暗——光明、寒冷-温暖

學習第二段

過渡:是呀,在字裏行間,我們不僅被夸父追求光明和温暖的信念所感動,更被這神奇的文字深深的吸引着,讓我們隨着這些神奇語言文字走進故事的第二段。

1、看圖説一説太陽圖意。再欣賞作者筆下佳作。

2、輕聲讀課文,畫出表示動作的詞從這些動詞你能看出什麼?(夸父追趕太陽辛苦執着等)再指導朗讀。

3、學習 “噴、焰、拷”説一説記法

4、夸父在可困難面前止步了嗎,猶豫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指名讀一讀。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7

一、直接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神話故事,題目是《夸父追日》。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連讀《山海經》古文《夸父追日》。

師:夸父追日這個古老的故事最早記載於一本古書,書名是?誰知道?——《山海經》

師:《山海經》這本書可全都是古文。想不想看看古文山海經裏的《夸父追日》,出示“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生齊讀。

師:行呀,咱們最起碼六年級會接觸古文,不錯。誰能單獨讀一讀,誰來挑戰讀。古文讀得字正腔圓,韻味十足。

師:有沒有讀懂什麼?

生説説讀懂哪個句子或哪個詞。

三、讀通課文,概括主要內容方法指導。

師:好了,咱們不研究古文了,今天我們要學習課文中的《夸父追日》,課題這兒有個小雪花的標誌,這樣的課文是——略讀課文。略讀課文以咱們小朋友的自學為主。誰來大聲地讀讀自學要求?

生自由讀課文,同桌討論。

師:課文有五個小節,請五位小朋友分別讀五個小節。

讀課文並糾正個別字詞的讀音:咕嘟咕嘟、伏下、鮮果累累等

師:每個小節講了什麼?

彙報交流並用一個詞寫在每一節後。

師:能用上書本上的詞語連起來講講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試着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看來通過每一段主要講了什麼再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個好辦法。

四、談對這個神話故事的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夸父追日》這篇課文和咱們以往學的課文帶給你不同的感受是什麼?

師:不管是誇張的、假的……我們不得不承認剛才你們説的神話具有神奇的魅麗。拿起你的筆,用波浪線劃劃文中神奇的地方,讀一讀。

邊讀邊交流並板書。

師:像風似的奔跑,像什麼風,什麼聲音?一眨眼是多久,兩千裏是多遠?

師:咱們口渴最多能喝多少水?黃河 、渭河是怎樣的?發出巨響是怎樣的聲音是怎樣的?(震耳欲聾、山崩地裂、地動山搖)

師:變成大山,你看到了怎樣的山,手杖變以成了桃林?怎樣的桃林?神奇在哪兒?

小結:多麼豐富的想像多麼誇張的語言,其實這樣神奇的想象我們也可以學一學,我們也來試一試。當然你可以不受這個句式的限制,想象得更豐富。

句式1:一路上,他越過________,穿過________,他的汗水________,他________,終於到了虞淵。

句式2:夸父一抬腿,________,不踏步,________,一奔跑,________……

生小組討論並交流。

師:同學們你覺得這些神奇的想象怎麼樣?這什麼我們明知道這些想象是假的,卻讀起來這麼津津有味,還傳誦了幾千年?

預設:這個神話告訴我們一個做事要堅持不懈的道理……

根據學生的回答,回讀課文第一和第五段,知道神話的另一個價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信念的堅定不移。

五、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神奇 美好向往

一眨眼

霎那間

巨響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8

【我的思考】

1.神話傳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奇葩。因此,我們在閲讀這類文章時,不光是為了瞭解故事內容,更要與中華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從而感悟中華古文化的精髓,明白今天學習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運用教材,超越教材,實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社會生活性、實踐性功能。

2.在反覆閲讀課文後,我從中找到這則神話故事的靈魂——“巨人”。夸父是巨人,這個巨人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夸父追日的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所以,我從“巨人”切入,以“夸父追日”與“中華民族精神”的聯繫為線索展開本課教學。

【學習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潛心讀文,讀出信息,讀出自己的感受,提高獨立閲讀能力。

2.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

3.體會夸父追日的勇敢頑強、無私奉獻、追求光明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偉大精神,從中汲取人性力量。

4.把神話和生活聯繫起來,懂得今天讀神話的意義,從而更自主,更有興趣地閲讀其他神話故事。

【教學重點】

在教師指導下潛心讀文,交流閲讀感受,讀出信息,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從中汲取人性力量。從而懂得今天讀神話的意義。

【教學難點】

從具體文句中感悟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從中汲取人性力量。

【課前調查】

自己想辦法弄清楚:巨人是什麼意思?生活中,你聽説過哪些人是巨人?

【教學流程】

一、巧設機關,神祕導入。

看過2008奧運會嗎?看過它的開幕式嗎?看過李寧點聖火的場面嗎?請同學表演“李寧點聖火”,猜成語。引出課題“夸父追日”。寫課題,重點指導書寫“追”字。

二、檢測預習,複習舊知。

1.詞語點讀。

2.句子點讀。從“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夸父的巨人”這個句子中,你讀出了什麼信息?板書重要信息:巨人

三、調查研究,發現巨人,感悟巨人。

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調查: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是巨人。

明確巨人的內涵和外延:某方面非常了不起的 思想 行動 成就 精神等等。板書關鍵詞。

四、認真研讀,讀出信息。

1.夸父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巨人呢?學生認真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能説明夸父是巨人的文句,想想他是哪方面的巨人,做好標註。

2.自由方式展示自己的閲讀感受。

3.共同交流。

【指導要點】

相機指導朗讀方法、信息提示。

(1)身體外形上的巨人。

文中有關描寫夸父身體外表句子。

(2)思想的巨人。

我們説夸父是個巨人,僅僅是因為他個子比我們高大嗎?出示句子,指名朗讀。(讀出自信)

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3)行動的巨人。

只想不做,那是空想。夸父不但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動的巨人。重點研讀:

a、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他一直追到虞淵,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

b、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無比歡喜地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

c、又渴又累的夸父終於倒下了。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後幾縷金色的光輝灑在夸父的臉上。

(4)精神的巨人。

夸父臨死前的奮力“一拋”,都拋出了什麼?

引讀末段,交流。

五、評價人物,寫出評語,精神昇華。

學生自己結合閲讀體驗,給夸父寫評語。

老師介紹中華民族第一偉大精神。(《中華民族一千個第一》中稱“夸父追日精神是中華民族第一偉大精神。)

綜合板書,明白“夸父追日”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係。

六、閲讀神話的現實意義——讀出現實生活,讀出自己。

照應開頭:奧運會上李寧點火的含義。

説説生活中有這種精神的人和事。

説説自己在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夸父追日精神。

七、調查動員,激發閲讀。

1.你還讀了哪些神話故事?這些故事中哪些方面與《夸父追日》有相似之處?

2.介紹經典中外神話故事,鼓勵課外閲讀。

八、追本溯源,兩千年的穿越——感受古文的魅力。

出示: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 附: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巨人

身體 行動 思想 精神

追求光明

勇敢頑強(學生寫)

樂於奉獻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

2.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穫。

3.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同學們都喜歡聽民間神話故事和神話傳説嗎?你們都聽過那些故事?如:盤古開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們要閲讀一篇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夸父追日,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嚮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

2.課題上帶有“※”這樣的課文我們以前學過,學這種課文有什麼要求?(這是略讀課文,要求採用各種方式學習,讀懂故事大意……)現在我們繼續用這方法來學習這個故事,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哪些地方有趣,哪些地方感人,還有什麼疑問

3.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抓住主要內容。

①查字典、詞典、細讀課文。

②圍繞夸父追日的故事,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三部分)

一(1):寫夸父為什麼要追趕太陽(勾出夸父心中所想的詞句)

二(2—4):寫夸父追趕太陽,最後長眠在“虞淵”的壯舉。(從夸父追趕的過程中,體現出什麼精神?)

三(5)寫倒下的夸父變成一座大山,手杖化作桃林。(大山和桃林表示什麼?)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夸父雖心想事未成,但夸父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地民族精神十分可貴。激勵人們精神百倍,奮勇前進,去完成夸父未竟地事業,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傳。

5.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

課文通過豐富又誇張的想象,把神奇地地方具體化了。在文中找出來:

“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形容夸父跑的速度快。

“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形容口渴,為了解渴。

6.佈置作業:

指導課後小練筆。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神話,初步知道神話的特點。

3、認識“誇、跨”等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初步理解什麼是神話,體會夸父的精神品質。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神話是我們文學天地中燦爛奪目的瑰寶深得同學們的喜愛。你們讀過哪些神話故事?

2、播放《夸父逐日》flash動畫。

二、自主讀書,感知大意。

1、聽完了故事,同學們一定急着想親自讀讀這個故事吧。請大家打開書本第82頁,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正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讀課文情況,識記生字。

(1)注意:雲彩(彩:是輕聲)

光明的反義詞是黑暗

(2)交流識字方法。

例如:去偏旁:挎—誇

換偏旁:挎—跨澡—燥油—抽

加偏旁:旁—傍丈—杖十—汁

“焰”字強調右下的筆順

三、從課題入手,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從課題上你想知道什麼?討論交流。

設想:(1)誰是夸父?(2)夸父為什麼追日?(3)夸父怎麼追日的?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要讀出夸父心中充滿希望,要追趕太陽,為民造福的興奮心情;讀第3—5自然段,要引導學生體會夸父的勇敢以及他勇於犧牲的精神,深化學生對夸父的認識。

2、圍繞前面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

(1)讀了夸父的故事後,談談你是怎樣理解夸父追日的?

(2)學生彙報

四、總結。

同學們,你們對宇宙、星辰、高山大海有着強烈的好奇心,老師對大千世界,茫茫空間也有好奇心。其實自古以來,人類就有了探索自然的強烈好奇心,但是古代的人們能象我們今天那樣,通過各種科學設備來探索自然嗎?當然不能,那麼他們用什麼方式來滿足他們的強烈願望呢?當然是通過出奇的想象。而《誇夫追日》正是這種奇特想象的代表作品。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再去讀讀其他的神話故事,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五、補充神話故事《鯉魚跳龍門》。

廟峽,又名妙峽。兩座巍峨雄奇的鳳凰大山,拔水擎天,夾江而立,引人入勝的鯉魚跳龍門,活靈活現,雄奇壯觀。進入峽谷,兩山雄峙,懸崖疊壘,峭壁崢嶸,壁峯刺天;奇特的巖花,依壁競開,把峽谷裝綴成仙境一般。這個神奇美妙的峽谷,流傳着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龍溪河畔的鄉民,男耕女織,過着安居樂業的美滿生活。一年,不知從哪兒飛來一條大黃孽龍,作惡多端。它不是呼風喚雨破壞莊稼,就是吞雲吐霧殘害生靈,把整個峽谷搞得烏煙瘴氣,不得安寧。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這天,更是強迫人們獻上一對童男童女和十頭大黃牛,一百頭豬、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發怒作惡,張開血盆大口,竄上村莊吞噬人畜,破壞田園,害得寧河黎民怨聲載道,叫苦連天。

峽口龍溪鎮上,有一位聰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決心,非除掉這條惡龍不可。有幾次,她登上雲台觀去找雲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她仍不灰心,繼續去找。這天清晨,她登上雲台觀,仙子被玉姑心誠志堅的精神感動了,就出現在她眼前,向她指點説:“離這兒千里之外有個鯉魚洞,你可前去會見一位鯉魚仙子,她定能相助於你。”

玉姑辭別雲台仙子,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鯉魚洞中,找到鯉魚仙子,説明來意。鯉魚仙子對玉姑説:“你想為民除害,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須犧牲你自己啊!你能這樣做嗎?”玉姑毫不猶豫地説:“只要是為鄉親們除害,消滅那惡龍,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鯉魚仙子見玉姑這樣誠懇堅決,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朝玉姑噴了三口白泉,她頓時變成了一條美麗剛勁的紅鯉魚。

小紅鯉逆江而上,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鄉。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搖身變還原貌,見鄉親們已準備就緒:一對童男童女,十頭大黃牛,一百頭肥羊肥豬。人們敲鑼打鼓,宛如一條長龍向祭黃龍的峽口走來,前面那一對身着紅衣紅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淚人了。

黃龍見百姓送到盛餐佳餚,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張開大口。就在這千釣一發之時,玉姑搶先上前,攔住父老鄉親們説道:“大家在此暫停等着,讓我前去收拾這個害人精。”話剛説完,只見玉姑縱身跳下水中,霎時變成一條大紅鯉魚,騰空飛躍,直朝惡龍口中衝去,一下竄進它的肚中,東刺西戳,把龍的五臟六腑搗得稀爛,惡龍拼命掙扎,渾身翻滾,但無濟於事,終於被玉姑殺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黃龍腹中。

從此,寧河人民又過着安居樂業的日子。人們為了緬懷玉姑為民除害,在峽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鯉魚廟。至今在寧河一帶,還廣為流傳着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概括自然段的意思,並能連起來説説故事內容。

2、集中品讀文中想象神奇,描寫精彩的句子。通過學做簡單的批註,引導學生自主體會神話故事神奇的想象、精彩的語言。

一、課前談話

1、猜故事。課前,我們先來玩個詞語遊戲,看詞語,猜神話故事。

2、課件出示:第一組:箭法超羣 射下九日 造福百姓(《后羿射日》)

第二組:頂天立地 開天闢地 創造宇宙(《盤古開天地》)

第三組:天塌地裂 尋找彩石 神火冶煉(《女媧補天》)

3、你還知道哪些神話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

二、揭示課題

1、出示詞語:喜歡光明 追趕太陽 化作大山

板書課題:夸父追日

2、畫上小梅花標誌,提醒學生注意:略讀課文要靠同學們用已經學會的閲讀本領自己來學習!

三、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本翻到133頁,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出難讀的詞語,讀準它們,讀通課文。

2、巡視學生,隨機出示:頹然 霎時間 似的.

虞淵 渭河 瀚海

伏下身子

出示結構相似的詞組:拿着手杖 提起長腿 邁開大步 追趕太陽

3、現在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試着用一個詞來概括自然段意思,並寫在自讀卡相應的空格中。

(教師巡視,請學生寫在小黑板上)

4、師生評議完成自然段的歸納:

喜歡光明

追趕太陽

狂飲河水

長眠途中

化作大山

預設:

第一自然段他概括的是:喜歡光明,你們同意嗎?這個孩子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概括,真聰明!一起讀!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夸父追日的原因!

追趕太陽:第二段呢?有不同意見嗎?

狂飲河水:(第三自然段概括的是:口渴喝水、喝河水)這個自然段有兩個同學概括:口渴喝水、喝河水。這兩位同學都抓住了這段話中的主要事件“喝水”。“喝河水”我們也狂飲説“飲河水”(板書飲河水)。那麼夸父是怎樣飲河水呢?你們讀讀第三自然段。他是在怎麼樣地飲河水呀?

長眠途中:(長眠、閉眼長眠)這兩個同學一下子就抓住了這個詞語,真會讀書!(板書:長眠)長眠在哪裏?

通過努力,我們概括出了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真厲害!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欣賞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

5、課文就是按主要的順序寫夸父追日的經過(板書紅色連長線),請同學們用上這些詞語簡要地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小結:我們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就能很輕鬆地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説下來,和你的同桌説一遍吧!

四、品讀句子

1、小朋友,我們都知道神話故事想象神奇、描寫精彩,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體現這些特點,劃出來。

2、集中出示:

於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裏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3、學寫批註:

(1)自己先讀讀第一段話,找找哪些詞語讓你感到神奇?

預設:一眨眼兩千裏:一眨眼大概只有0.2秒,夸父就跑了整整兩千裏,相當於從寧波跑到北京呢!速度遠遠超過了火箭,真神啊!(出示批示:賽火箭,神!)

像風似的:是啊,這速度比風都快!(批示:和風比,快!)

(2)學習方法遷移:小朋友們,像我們這樣把關鍵詞語圈出來,並在下面寫上感受,這叫做“批註”,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現在請你選一段話,自己來讀一讀,用紅筆來圈一圈,注一注,還可以藉助資料袋。

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現在我們來交流。請上來的同學這樣説,你對哪一句話做了研究,在哪一個詞語上劃了圈,寫下了哪些批註?

預設:

抓“霎時間,喝乾”體會神奇:我對夸父喝水的句子做了研究,圈出了“霎時間”、“喝乾”這兩個詞語,我的批註是:速度快!狂飲!

夸父能在那麼短的世紀,就那麼一秒鐘的時間,就把黃河、渭河的水都喝乾了,速度真快啊!

黃河的水量足夠鄞州區用上整整六百年的,夸父一瞬間就喝得一點都沒了,多神奇啊!

抓“變成大山”“手杖變成的”體會神奇:我對夸父化長大山的句子做了研究,圈出了“變成大山”he “手杖變成”這兩個詞語,批註是神奇。

小結:

這是我們第一次做批註,我發現很多同學都做的非常好!今後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可以這樣來圈一圈,注一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五、拓展延伸

1、《夸父追日》出自古代一部叫《山海經》的書,已經整整流傳了兩千年了!它的原文是這樣的:夸父與日逐走,入曰: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補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2、那麼長的課文,可古文用37個字就把故事講完整了,多麼簡潔啊!自己讀讀吧!《夸父追日》教學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xmwk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