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精選30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精選30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

一、讀後感的格式與寫作

1、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閲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主標題,下一行是讀《xxx》有感,為副標題。也可直接寫讀《xxx》有感或《xxx》讀後感。

2、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3、要密切聯繫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4、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敍述,抒情三結合。

5、敍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6、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7、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8、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2~3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否則作文會顯得空虛。

9、要符合情理、寫出真情實感。

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脱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④注意不要寫成流水賬。

二、讀後感的寫作要點

1、要弄懂原作

"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2、要認真思考

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醖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脱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點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鈎等弊病。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覆想,反覆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4、要寫出真情實感

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千萬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三、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精選30篇)

讀後感就是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來説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精選3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

之前非常少讀外國小説,也許是由於篇數過長,劇情發展趨勢又比較慢。但有一本書要我擺脱了對國外着作原來的念頭,它交給我的已跨越它的構造和方式,取代它的的是一種細膩的思索,思索着人世間的飄忽和人的本性的虛偽與本色會出現如何的撞擊,怎麼會有這類撞擊。一部真實好的小説便是在小故事身後表明美醜,白與黑的另外,讓閲讀者發掘什麼是人性的光斑。

這本小説集是《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英國20世紀最優秀的文學家之一菲茨傑拉德的古典作品。日本的小説村上春樹把他視為規範,作為辨別尺子和自己部位的一個表示。堅信《了不起的蓋茨比》便是不外乎這般。

小説集的主人翁是蓋茨比,作者根據蓋茨比的隔壁鄰居尼克斯的角度演譯他的親身經歷與最終的淪落。蓋茨比長期愛的遠親黛西,在一個宴席上遇到了黛西。那時,他已經有了財產。過去因為寒冷而沒有和雛菊在一起的傷疤終於痊癒了,她們再次墜入愛河。殊不知這時的黛西已娶妻生子,在其老公的阻撓下,兩個人的關聯再度困局。蓋茨比一直是一個忠誠而感情豐富的人,他對黛西的愛至死不渝,但在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刻,黛西仍然沒有回頭。

蓋茨比的生命從此結束,但大家對他的思索從沒終止。作者作品的蓋茨比是個深具神祕色彩的角色承繼萬貫家產,遊覽四方,乃至也有人説他曾殺挑球,但他看到黛西的情況下也會焦慮不安得像個孩童,擁有純真、單純性的一面。

在他人繁華的情況下,他總是孤身一人冷眼旁觀,超逸於一切世俗的喧鬧以上。為何這樣的人最後卻被人忘卻?只有説人到社會發展中是微不足道的,微不足道到眼瞳再清亮也會被人看作冰穹;光明立在身旁,卻沒法被庇佑。也許作者日常生活的便是那麼一個你爭我奪,適者生存的時期,用老舍得話便是不給善人留髮展方向。蓋茨比很傷心,他把愛給了一個時間腐敗的女人,他沒有發現有時候愛和恨悲傷並不像沒有人想象的那麼簡單,在無意中,將一個人的絕望背後。

縱使作者是心存苦楚得寫的,但相信他並沒有抹除光明。蓋茨比儘管不幸,但他的童真與激情一如以往,在大家這一時期正必須這類社會正能量,也許這一部小説集映射實際的身後期盼大家像在仲夏夜看相濡與沫那般的質樸,若人世間皆為這人,堅信黑喑始終不容易來臨。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

這書我肯定以前看過,只是我忘記了。花了兩個鐘頭,把它讀完了,因為它真的不長。不過我實在不明白它身後的光環……百年英文文學史上第二位的小説?我個人持異議。

故事很簡單,也很浪漫——一個窮小子,突然可疑地發跡,然後在嫁入豪門的愛人對面置了個豪宅,等重逢等了五年。然後夢幻破滅,死去。 菲茨傑拉德的文筆,在我看來,很老套……也許是我剛看過毛姆沒多久的緣故?也許我要把帳賴到翻譯巫寧坤頭上?也許都不是。描寫精細有節制,生動而浪漫,其他的真沒什麼了。

至於情節,哈。這樣的無比悽慘無比浪漫的愛情,我看得有點兒多了——尤其這是電影最愛用的。看完《滑鐵盧大橋》看完《雲水謠》,就覺得古今中外,不過如此。

唔,小説是年輕的,因為那樣來自愛情的悲慘也是年輕人才有的。説實話,我看着這書,就想知道蓋茨比是如何發家暴富的……我是説,詳細的經歷,而不是一段語焉不詳,好像是個人就能搖身一變成年輕富翁。蓋茨比的富有很大地削弱了這個小説對我的感染力,可能我説得刻薄了一點,這和中國古典小説裏中舉高升的才子沒啥區別,那麼這麼一出還是才子佳人的戲,只是在美國,頂罪赴死的是男人,在中國,怒沉百寶箱的是女同志。

也許我的確是老了,不大會被這種故事所感動,我寧可去看歐·亨利的短篇小説集,那裏面也有愛情,也有悲慘的愛情,比如《麥琪的禮物》,但那更有塵土味兒也更有亮色,不會讓我讀完了就想自殺——因為故事太浪漫了,因為蓋茨比太可憐了……也許,因為太有錢了?

可能我的確是老了,我希望看到一些更堅韌的人物,更洞察的人物,更趣味的人物,它們才能讓我覺得這個世界不那麼灰暗。其實這個世界也並不灰暗,只是有些乏味,乏味到我對坎坷都挑剔了起來。唔,再説,對於一個老人來説,笑比哭好;對於一個秋天來説,温暖更好。 所以,我更願意去看《大魚》,或者歐·亨利筆下那些人:剝洋葱的小夥子,削土豆的姑娘,以及那個提供牛肉的女人。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3

《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説通過完美的藝術形式描寫了20年代販酒暴發户蓋茨比所追求的美國夢的幻滅,揭示了美國社會的悲劇。翻開首頁,一開頭就吸引了我:我年紀還輕,閲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説,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那些優越條件。

這樣的開始給我一個感覺,這本書是教人做人的。順着那一行行字體,深入下去,發現不僅僅如此。

我,也就是尼克,闖入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祕的世界,驚訝地發現,他內心惟一的牽絆竟是河對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尼克從中西部來到了東部,從事證券業。他的鄰居蓋茨比出生貧苦,年輕時是軍人,愛上了富家女黛西,因身分地位懸殊,不久黛西嫁給了富家子湯姆,21歲就聲名顯赫的橄欖球名星。

蓋茨比戰爭結束後通過非法買賣,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在黛西家對岸建造了別墅,他每個星期都請很多富人到別墅狂歡,以顯示他的富有和人際。他天天舉行宴會吸引黛西。和黛西恢復了情人的關係。

黛西的丈夫湯姆也有個情人叫茉特爾,在一次聚會後,黛西駕着蓋茨比的車撞死了茉特爾。茉特爾的丈夫以為是蓋茨比撞的,潛入蓋茨比的別墅區,稱蓋茨比在游泳池裏游泳時開槍打死了他,然後自殺。

在蓋茨比的葬禮上,過去的座上客一個也沒有來,葬禮十分淒涼、黯淡。此時,黛西夫婦悄然離開了這座城市。不久,尼克也因不能適應這兒的一切而離開了東部。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富人之間的虛榮與矯情;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荒誕,一代寵兒的墮落,一個變質的愛情,一個人生的悲劇。

尼克這樣評述蓋茨比:蓋茨比對我是個例外——這個蓋茨比代表着一切讓我嗤之以鼻的事物。如果説個性是一系列顯著的表現,那他也有某些突出的東西,某種對生活前景的高度靈敏,彷彿可以將他與那些可記錄萬里外地震強度的精密儀器相提並論。

這種靈敏與那種優柔寡斷的敏感毫無共同之處,後者在富於創造性氣質的幌子下變得堂而皇之,而前者是一種永遠懷有希望的非凡天賦,那是一種富有浪漫色彩的敏捷,我在其他人身上從來沒有發現過,而且將來也不大可能再發現這種品質了。

不錯,結果證明蓋茨比是對的;對於人們一時的悲哀和短暫的歡樂,我暫時失去了興趣,吸引了我的是吞噬蓋茨比的那種東西,是在他夢想幻滅後尾隨而來的污泥濁水般的塵埃。

小説最動人的地方是情感的描寫;對消逝的時光一種無可挽回的感傷;對蓋茨比怪異的羅蔓蒂剋意志,以及黛西、湯姆對愛情和地位的世俗;尼克的道德觀和生活中無可適從的感觸。

書中這樣描述:我想到外面去,在柔和的暮色中向東朝公園走過去,但每次我起身告辭,都被捲入一陣吵鬧刺耳的爭執中,結果就彷彿有繩子把我拉回到椅子上。然而我們這排黃澄澄的窗户高踞在城市的上空,一定給暮色蒼茫的街道上一位偶爾觀望的過客增添了一點人生的祕密,同時我也可以看到他,一面在仰望一面在尋思。我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對人生的千變萬化既感到陶醉,同時又感到厭惡。

讀了兩遍,《了不起的蓋茨比》,文筆細膩、優美。看後感覺非同一般,其語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主題思想,都是一流的。怪不得村上春樹如此推崇。這確實是一本難得的經典之作。看似一般的婚外情,卻反映了那個時代富人的空虛、虛偽,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和變質的愛情,終將導致悲慘的結局。悲劇小説盡寫到如此優雅,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川端康成的《雪國》有這樣的美感。感覺這本書的文字功夫超過村上春樹,這樣的比喻不一定恰當,村上春樹畢竟也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但我依然想説了不起的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創作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是一部頗有文學價值的著作,讀後受益匪淺。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4

很後悔現在才讀這本書,但是一想到沒有錯過這本書,也就淡然了。

也許每個人都和蓋茨比一樣對於生活,愛情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幻想。即使現實把自己折磨的殘破不堪,也不會輕易放棄心中理想的世界。年輕時的蓋茨比和黛茜深深相愛,但是自己貧寒的家境和養尊處優的黛茜門不當户不對,這樣的現實讓蓋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滅。然而他並沒有被現實打敗,懷揣着對黛茜的愛和對理想憧憬,他發誓要成為百萬富翁,滿足物質女黛茜,以便和她長相廝守。但是一個人即使非常的優秀,萬分的努力,也不大可能短時間成功。蓋茨比的地位和財富,在黛茜結婚五年後才取得,黛茜和湯姆結了婚,她沒有等他。

五年後的蓋茨比無疑是成功的,不過人都是不幸的,總是會有煩惱,成功者也不例外。他們鶴立雞羣,站在眾人之上。有的由於沒有對手會感到孤獨,有的希望有人分享這份成功。蓋茨比無疑是後者,他深愛着黛茜,沒有她,這一切所謂的成功也就沒有意義,因為在他所幻想的美好世界中,黛茜是主角,其他的只是陪襯。來來往往的人在他豪堡中穿梭,盛宴的狂歡聲與光彩奪目的燈光直到深夜才會慢慢褪去。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讓黛茜看見,看見現在的他是多麼的成功,如何的富有;看見現在的他有足夠的金錢和地位滿足她;看見現在的他是如何的愛她!最終在黛茜表弟尼克的幫助下,讓黛茜看到了這一切,她所流露的激動與熱淚也使蓋茨比深深地感到黛茜也愛他。

黛茜的丈夫湯姆生性暴虐,做了種種對不起黛茜的事,和情婦威爾遜夫人越軌之事不僅不諱莫如深,還搞得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黛茜很絕望,但是她又能怎樣,歇斯底地大吼大叫,可是這是她自己選擇的丈夫。

然而蓋茨比的再次出現重新點亮了這個絕望女人的心,毫不掩飾的流露着對蓋茨比的愛。這一切也讓蓋茨比無比堅信他心中的世界就在眼前,即使他不願意相信黛茜的熱淚中流露的除了愛戀之外還有金錢。然而這一切全在尼克的眼裏,他看見了黛茜已經不是蓋茨比深愛的那個黛茜了,更不是他幻想世界中的黛茜。

湯姆的嫉妒成為了蓋茨比悲劇的導火索,在蓋茨比和黛茜的關係坦露之後,三人的激烈爭論使得黛茜情緒激動異常。情急之下撞死了湯姆的情婦威爾遜夫人,駕車離去。然而蓋茨比承擔了這一切,在湯姆的詭計之下,威爾遜為報夫人的仇,在蓋茨比的豪堡中響起了槍聲。

然而當蓋茨比的屍體躺在豪堡中時,卻沒有人來祭拜。整個豪堡入死一般的沉寂。往日的一切熱鬧景象似乎本來就與這座豪堡沒什麼關係。更加讓人無法忍受的是這時的黛茜正和湯姆在歐洲度假,享受着他們的“美好人生”。這一切看在尼克眼裏,他看見了蓋茨比幻想的破滅;看見了理想世界和現實的差距;看見了人性的冷漠無情;看見了為物質所動的一切虛情假意;心灰意冷之下,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這就是蓋茨比的悲劇人生,一個活在美好幻想世界中的人,卻深愛了一個物質女,併為其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對於書中的人物印象最深的是蓋茨比、尼克、黛茜、湯姆、以及威爾遜。蓋茨比,本書的主人公,有理想,肯努力,能忍受,敢愛不敢恨,總是將一切想象的過於美好,最終悲劇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不過我想他是成功的,因為直到死他似乎也沒有意識到黛茜的背叛,帶着對黛茜的愛離去,也算是美滿。黛茜,一個典型的物質女,因為物質,放棄了自己的愛情。在物質的驅動下又將其重拾了起來。然後在犯罪的恐懼下又再次的放棄,完結了蓋茨比的悲劇人生。不知道當來生再見到蓋茨比,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她又會因為什麼而再次愛上蓋茨比,當然,如果有來生。湯姆,一個典型強勢暴虐,用情不專之人。因為“愛”,應該是嫉妒而成為蓋茨比悲劇導演者。威爾遜,或許是書中最悲劇的人物,無錢,無地位,工作不努力。渾渾噩噩之下連老婆出軌也不知道,直到最後被人利用,結束了別人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觀其一生做過的唯一一件成功事就是把老婆騙到了手。尼克,整個過程的見證者,也是最後的承擔者,承擔着這個冷漠的世界。

人必須要有夢想,它激勵着我們步步向前,但是卻不能活在“美夢”之中。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5

想寫很長一段書評,但是寫寫刪刪。先讀的原著,然後又看的電影。電影還原度很棒。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不欣賞書裏的任何一個角色。但是看完電影,才發現真的有代入感。蓋茨比這樣的人太難能可貴了。想説的話有很多,感悟也很多。這種感覺是潛移默化的。比如湯姆這樣的人其實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他這樣的人沒有愛情,只有自己,他的妻子黛西是不幸的,因他喪命的情婦更是可悲。剛開始讀黛西覺得她就是一位可愛的、生活富有、極具教養的小公主。後來發現其實教養和所處環境也並不是那麼關聯。有的人身處困境,但是仍舊富有同情心,並且善良且堅定的活着。儘管黛西漂亮、富有,有着與生俱來的修養。但是她沒有擔當,意志不堅定,喜歡過着虛榮的生活。作者在文中很隱晦的承上啟下通過黛西八卦管家嗅覺這段描寫,表達出了黛西虛榮虛偽的一面。人人都想過好生活,都想有面子,這無可厚非。但是黛西不應該把這些建立在蓋茨比的痛苦之上。當蓋茨比等了她五年,找到她時。黛西身為一個妻子,應該拒絕,或者離開湯姆,和蓋茨比在一起。在某種意義上來説,她和湯姆真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有意思的是,全文他們的三歲女兒只出現了寥寥數筆。這和中國作品很不同。中國作品但凡出現出軌、情婦,孩子永遠是重頭戲。湯姆的情婦也很有意思,剛開始讀書,對她的描寫是極具生活氣息,我以為她是一位善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沒想到跟着湯姆去了市區之後搖身一變,貪財又無底線。所以什麼樣的人就會找什麼樣的人。從本質上來説,湯姆、他的情婦、黛西,其實都是一類人。

蓋茨比還是死了。死在了威爾遜槍下。黛西開着車撞死了湯姆的情婦、情婦的老公威爾遜在湯姆有意的指引下認為兇手是蓋茨比。蓋茨比把黛西開的車開回了自己家中,希望幫助黛西掩蓋真相。環環相扣。他死了。

他等了五年的黛西沒有出席他的葬禮,而是和丈夫度假了。湯姆的情婦死了。湯姆只是為了不顯得自己那麼冷血而刻意的表示難過。所以説這是個悲劇。

看完電影就會發現蓋茨比在當時的年代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那麼的難能可貴。只可惜心中執念太深,太重感情。

所以説啊,任何事都不要抱有強烈的執念。人這一輩子,説長不長,説短不短,其實也就那樣了。何苦呢。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6

那是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裏面有無窮無盡的奢華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金碧輝煌,盛大聚會裏客人快樂的交談聲、管絃樂聲與舞曲聲混雜在一起,似乎傳遍了整個20世紀的美國。他就那樣站在房子的最中心,環顧着自己奮鬥的成果,可在他眼前閃耀着的,不是燦爛絢麗的舞池,不是,滿盤無盡的美食,不是名流人士身上的錦衣珠寶,而是一盞綠燈。

在綠燈那頭,住着他過去的戀人黛西,也住着他從前的一切美好。五年的血汗,五年的淚水,五年的隱忍,他所希望的只不過是回到從前。一想到要見她,他緊張、惶恐,生怕做錯了什麼事讓自己的夢想灰飛煙滅;一見到她,他欣喜若狂,卻又懷疑夢想是否真正成為了現實;她傷了他的心,他卻不忍放棄最後一點已破碎的希望的殘餘,直到死,他都沒明白,從頭到尾,他的夢想只不過是一場海市蜃樓……從前的黛西早就已經死了,她死在了那個揮金如土的時代裏,重現於他眼前的黛西只不過是一具自私自利、殘忍無情、世俗拜金的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人們都説他傻,因為一個女人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可這句話只對了一半。他所追求的絕不僅僅只是黛西,而是從前那還未被金錢的腐臭味浸泡過的真摯的愛情,是從前純潔清澈的鄉間生活;他瘋狂地想象着童話般的世界,就算這個世界裏只有他孤身一人,他還是死死地空守在皎潔的月光中,凝視着遠方若隱若現的燈火。

可他終究是被打敗了。當他在這喧鬧、魯莽、迷亂的世界裏伸出手想要去抓住已經如輕煙一般飄走的回憶時,他就註定是個悲劇;當他執着地抱着他所謂高尚純潔的愛情理想不放時,他就註定只能在夢想中幻滅。他怎麼鬥得過這早已迷茫得不知所措的美國社會?他怎麼鬥得過這荒蕪、扭曲、空虛的世界?

而蓋茨比只是菲茨傑拉德的化身。與海明威一樣,菲茨傑拉德屬於“迷惘的一代”,在二戰之後充滿物質與慾望的美國,他根本不知道該追求什麼,根本不懂得過去已經不可追憶了。這本書讓我想到海明威早期的作品《太陽照常升起》裏面經歷過戰爭創傷的巴恩斯在戰後醉生夢死、浮躁喧囂的生活。他和蓋茨比一樣,沉浸在放浪形骸的痛苦與絕望之中無法自拔,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只能一味地尋求刺激來麻木自己的心靈,直到自己的靈魂被浮華吞噬,只剩下軀殼一具。可與菲茨傑拉德不同的是,海明威在苦難中成長成為一個硬漢、一個英雄,成為了一個無法被命運打垮的人,而菲茨傑拉德卻在苦難中毀滅,只留下一首令人哀歎的輓歌。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7

我最近讀了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是一個自我養成者,一個貧家子,因為愛上了一個富家女,於是開始了一段艱苦的訓練和奮鬥。他的了不起之處在於為了愛去奮鬥、有擔當、金錢面前不世俗。對於20世紀20年代金錢至上的美國來説,蓋茨比是了不起的,他的朋友尼克就對他説:他們那一大幫子都放在一堆還比不上你。

這是全書所有接觸過他的人物裏,唯一的對他正確客觀的評價,也是讀者讀完後,能產生的共鳴。

有評論者説,他的死不是悲劇,並且最合適他。之前看過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這是悲劇,並且感到惋惜。看到這個評論後,我還是一知半解。但看完整本書後,我理解了評論者的説法。

蓋茨比為了心愛的女人,甘願替罪,而他卻不知在他死的前一晚,他心愛的女人卻在密謀脱罪的陰謀。他死的當天,他心愛的女人,已撇下他遠走度假,後來連他的葬禮都沒參加。這不能説不是悲的,但對於蓋茨比來説,在他不知情女友的所有舉動,認為自己的死有擔當時,又是不悲的,因為他是帶着內心的巨大幻夢,甜蜜的走了,這對他無疑也是合適的。

可是我仍不解,他的死,如果放在他將來漫長的一生中來看,不悲嗎?合適嗎?評論者説,這本書可以讀10遍,20遍,於此來説我讀的還遠遠不夠。對於這部20世紀末,高居美國一百部最優秀小説第二位的名著,我會再讀幾遍,慢慢體會。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8

聽《了不起的蓋茨比》名字,它給我的印象就是:這個蓋茨比一定是做了非常偉大的事情,那這本書中的重要的主角肯定也是他。聽名字《了不起的蓋茨比》就覺得這本書的敍述者應該是蓋茨比,內容大概就是講述他的成功經歷,然後再説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認為就是這麼簡單易懂。但往往幻想和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看這本書後,才發現蓋茨比做的偉大事情就是努力工作,然後討他的心上人黛熙開心。主角是他沒錯,但是他的出境率和一個配角的出鏡率都差不多。最最重要的就是這本書的敍述者竟然不是蓋茨比這讓我欲哭無淚啊!這本書因為和文言文一樣難懂,所以它被我評為在我的書籍中“最變態的書”。讀完這本書我整整花費了一天的時間、而且讀完之後整個人還有一點迷迷糊糊,所以,我覺得被評為“最變態的書”合情合理。

第一章我讀起來有點懵,只知道尼克和黛熙他們幾人玩了一天,黛熙向尼克説了心事——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一個相好。我佩服黛熙,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相好她卻不去管,是應該説她樂觀呢,還是應該説她懦弱?連自己的丈夫都管不好。

第二章,我剛開始讀的時候有些驚訝,因為第二章的內容不是接着寫第一章的事,就像你在説這一件事,還沒説完,就跳到另一個話題上了。

讀完第三章我就覺得敍述者尼克太誠實了。誠實是好但是誠實可能讓你受傷。

讀了第四章,第五章我為蓋茨比感到高興,而又為他感到悲傷蓋茨比和戴熙很相愛他也知道自己的心上人黛熙喜歡金錢,所以蓋茨比去工作,賺錢。過了幾年蓋茨比賺到了錢,也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是那時黛熙已經結婚了。蓋茨比沒有放棄追求黛熙,因為他相信黛熙還愛着他,而事實也就是如此。

第六章儘管蓋茨比知道黛熙還愛着他,他和她終究是回不去以前的模樣了。蓋茨比愛黛熙已愛到無法自拔。最後,蓋茨比為了黛熙丟了性命。這讓我明白了該放手時就放手,不屬於你的不要強求。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9

三毛曾説過“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世人皆説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確實如此,但沒有夢想的現實註定是一塊有着瑕疵的碧玉;然而有了夢想的現實,卻也抵擋不住終究幻化成風、煙消雲散的現實。夢想與現實的交織纏繞便構成了人生。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為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創作的一部以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説。

在那個充斥着各種夢想但卻終為雲煙,併為此付出慘痛代價的年齡,一個孤獨的男人不斷去裝點修飾着屬於自己的夢想並用它與現實抗爭,終究逃不過夢碎的聲音。蓋茨比曾在軍營中任中尉時與黛西有着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兩人彼此相愛卻抵不過現實的殘酷。蓋茨比因戰事不得不遠走他鄉,在異國他鄉,炮火連天的戰場上,死亡隨時會降臨,身處此種境地的他需要一個夢想去支撐着,那個夢想便是黛西,一盞支撐着他越過山丘、越過沼澤、越過河流的明燈。在命運的摧殘下,他需要黛西成為一個完美的女神,一個支撐他活下去的最完美的夢想,儘管黛西本身不完美,但他在心中不斷地為黛西添枝加葉,慢慢地,在這場命運的戰役中,黛西變成完美,也成為他的人生追求。黛西在蓋茨比走後便嫁給出身於富豪家庭的紈絝子弟湯姆,但黛西婚後生活並不幸福,物質的滿足並不能填補她精神上的空虛。當蓋茨比得知這些時痛苦萬分,他堅信是金錢讓黛茜背叛了心靈的貞潔,於是立志要成為富翁。

多年後,窮小子蓋茨比功成名就,在紐約長島戴西家別墅的對岸買了一棟巨大的豪宅,徹夜笙簫,揮金如土,只為引起黛西的注意,儘管蓋茨比是通過不正當的方式致富的,然而他致富的目的卻如此浪漫單純,一心為吸引黛西的目光。尼克被蓋茨比的痴情所感動,便去拜訪遠房表妹黛西,還帶去了蓋茨比對她的心意。在尼克的牽引下,蓋茨比終於得以與黛西相會,並且天真地以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願的結局,然而此時的黛西已非昨日的黛西,她只將這段曖昧當做一種刺激。隨着時間流逝,尼克有所察覺,卻未能説出口。日後一次黛西在心煩意亂下開車意外撞死湯姆的情婦,蓋茨比為她承擔開車的責任,而黛西也打定主意將這些都拋給蓋茨比並選擇拋棄他。因為此事,蓋茨比已不復往日的光彩,他仍執意認為黛西要隨他離去,小説最後蓋茨比在游泳池消磨時光等待黛西的電話響起,時間匆匆流逝,伴隨着電話鈴聲響起,在湯姆教唆下的情婦的丈夫來到泳池開槍殺死了蓋茨比。

黛西就是蓋茨比的夢想,這個夢想力量雖為無窮促使他從紈絝青年變成東海岸的大富豪,但夢想如泡沫終究破滅,從而導致蓋茨比的悲劇。他或許也意識到,現實中的黛西並不如他夢想中那般完美,但蓋茨比依然在不斷與現實抗爭,最終夢碎人亡。從小説中抽離出來,換個角度思考:夢想會因為其無法達成而減少甚至失去其本身的價值嗎?達成與否卻並不重要,執念過深便是深淵,夢想再美好也終將回到現實。夢想的美好與現實的殘酷交織纏繞便構成了人生,人生本不完美,我執是苦。

最後以小説的最後一句話作為文章的結尾,“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退,直至回到往昔歲月。”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

村上在他的小説裏多次提到菲茨傑拉德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他的影響而蒙上了一層孤獨和迷茫感,還有蓋茨比整夜整夜看守的對岸的光點。當我不瞭解這部作品的時候,無論怎樣苦思冥想都二丈和尚摸不着頭腦蓋茨比到底偉大在什麼地方:16歲時隱瞞自我身世,自比上帝之子,不敢應對自我貧窮的父母而離家出走。與黛西相愛,可是自我貧寒的家境和養尊處優的黛茜門不當户不對,這樣的現實讓蓋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滅。

懷揣着對黛茜的愛和對夢想憧憬,他發誓要成為百萬富翁,滿足物質女黛茜,以便和她回到往昔,長相廝守。而當湯姆揭穿蓋茨比精心設置的這個謊言,他叫他閉嘴,他的緊張和失控的舉止真像是欲蓋彌彰,或像是個道貌岸然的牛津人。而當蓋茨比的屍體躺在城堡中時,卻沒有人來祭拜。整個城堡死氣沉沉像秋葉埋入泥土一樣然後悄無聲息。往日的一切熱鬧景象不復。所有人像不喜歡他往日的熱情一樣。更加讓人忍無可忍的是這時的黛茜正和湯姆在歐洲度假,享受着他們的“完美人生”。

我突然覺得他只可是是有一個完美的幻想。或影響我的小説的第一句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切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即使現實把他折磨的殘破不堪,他也不會輕易放棄心中夢想的世界。他只可是不敢對自我説黛茜已經變了,她的熱淚中流露的除了愛戀之外還有金錢。他只可是是太愛黛西,執着等了5年,到死都還在等黛西的電話,等黛西和他去隔絕利慾薰心的地方。在那樣一個人們都為利益瘋狂的時代,感情也不那麼純粹的時代裏,蓋茨比這樣的人竟能堅持那種對純真的柏拉圖式感情的執着追求,他仍能堅持一顆很寧靜的心,這也是為什麼他讓維拉既覺得很神祕,有不得不佩服的原因。

黛茜,因為物質,放棄了自我的感情。黛茜的丈夫湯姆生性暴虐,做了種種對不起黛茜的事,黛茜很絕望,可是她又能怎樣,歇斯底地大吼大叫可是這是她自我的選擇,別無他法,而後在物質的驅動下又將逝去的感情重拾了起來,然後在犯罪的恐懼下又再次地放棄,完結了蓋茨比的杯具人生。威爾遜,或許是書中最杯具的人物,無錢,無地位,工作不努力。渾渾噩噩混日子,連老婆出軌也不明白,直到最終被人利用,結束了別人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我的生命。尼克,整個過程的見證者,也是最終的承擔者,承擔着這個冷漠的世界。夢想與現實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就如同人心與人心的距離那麼遠。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1

我喜歡小説開頭出現的,父親教導兒子的一段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那些優越條件。”這些都是封底上描述的本書的偉大之處。這些文學範疇內的概念,我不是很懂。《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評為“華麗的爵士時代的輓歌,如詩般夢幻。”是美國文學史上墨色濃重的一筆,百年英語文學排行,高居第二位。文學真是個永遠可是時的東西,寫在85年前的這段句子,它甚至與這本書的主要資料沒有太多的關係,卻讓人為之長久的思考與反思。就像《詩經》中的“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在幾千年後的今日,依然讓人內心震動。我還喜歡小説的最終一句話,“於是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被推入過去。”令人歎息的深深的一股無力感,人們,進取努力,向前邁步,邁向的終是,時光的過去。

在小説中,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夜夜舉辦着歡歌縱飲的派對,然後他內心唯一的牽絆卻是住在河對岸的黛西——他以往的戀人和如今的女神。“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飄渺的夢,他心中的女神也可是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蓋茨比在真相大白後,選擇了隨夢一齊幻滅的歸途。生的孤獨,是吉光羽片,死的孤獨,是永恆。這本書的文字也是如介紹所説的“詩般夢幻”,唯美的很,就連車禍,槍殺,死亡這些與美沾不上關係的場景,菲茨傑拉德仍然能以詩一般的手法展現。

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歡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越的條件。喜歡看着蓋茨比站在海邊遙望黛西家碼頭上的綠燈,喜歡看着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歡那種驚奇和熱切;喜歡蓋茨比豪宅上徹夜不明的燈光,和從花園裏隨風飄至的音樂和笑聲,那樣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以及蓋茨比躲在這一切繁華背後的孤獨和被壓抑的慾望。喜歡死後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歡看着那輛來自另一個世界盡頭的汽車來到豪宅門口,卻沒有發現完美的宴會早已散場。也喜歡書中的語言、隱喻、講故事的方式,和精緻卻縝密的結構。僅有在反覆閲讀之後,你才會發現原先書中的每個人不僅僅豐滿、獨立,並且在無形之中又被歸攏在情節的網羅裏,成為情節的一部分。

正因為如此,我們都會站到了黛茜的一邊,而蓋茨比則會永久的站在我們的對岸,憂傷但並不哀怨的注視着等待的哀歌無盡的包圍古老的杯具。我們都曾堅持過什麼,也許已經忘記,也許仍舊銘記卻無力實現。

這僅僅是一個夢碎的故事,所有的情節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也可是是為碼頭盡頭的那盞綠燈的熄滅鋪墊的。

這本書讓我感到一種委屈。為我們自我。大人們稱我們是“浮躁的一代”。美國人稱為“迷惘的一代”。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2

最近斷斷續續讀完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它是美國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的作品,整個故事以作家尼克的的視覺來鋪展開來,尼克從中西部來到紐約學做債券生意,在西卵村租房子,恰好所租房子旁邊就是這本書的主角傑伊·蓋茨比的豪華宅第,後來,尼克和蓋茨比相識了。尼克對蓋茨比充滿好奇,通過探究知道了蓋茨比原名叫詹姆斯·卡茲本,是北達科他州的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從小就夢想出人頭地成為大人物,通過他的努力,終於步步高昇,後來才改名字為傑伊·蓋茨比,在軍訓營裏任中尉時,愛上了大家閨秀黛茜·費。可是當他戴着軍功勛章在戰爭結束後從海外歸來時,黛茜已嫁他人,蓋茨比後來艱苦創業,成為了百萬富翁,並在長島西端買下了一幢豪華別墅,與住在東端的黛茜夫婦隔海灣相望。

為了挽回失去的愛情,引起黛茜的注意,蓋茨比在家裏面舉行宴會,每晚燈火通明,眾多的賓客飲酒縱樂。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再次見到黛茜,當再次重逢時,蓋茨比還沉浸在往日的舊夢中,被夢想矇蔽雙眼的他沒能看清黛茜的虛假,後來一次意外,黛茜在心緒煩亂中開車撞死了自己丈夫的情人,而黛茜的丈夫布坎南卻把事故嫁禍於蓋茨比,蓋茨比為了保護黛茜,主動承擔起所有責任,儘管如此,黛茜還是決定拋棄蓋茨比,黛茜丈夫編造謊言,慫恿自己已死情人的丈夫威爾遜槍殺了蓋茨比,蓋茨比在家裏游泳池被害,成為徹底的犧牲品。在蓋茨比的葬禮上,黛茜沒來送葬,冷酷無情選擇了遠離,一句話都沒有留下,對於蓋茨比的死,她沒有丁點愧疚,而本書的敍述者尼克也是因此看透了上層社會有錢人的冷酷殘忍和居心險惡,果斷離開了紐約,回到了自己中西部的故鄉。

個人覺得這本書的故事不復雜,但是有很多地方觸動着我。比如蓋茨比對黛茜的痴情。蓋茨比做的所一切都是為了黛茜,府邸的奢華宴會為了黛茜,再次見到黛茜時那種無處安放的緊張不寧感,後面為了黛茜寧願犧牲自己保全她,而黛茜對他卻是虛情假意,他卻他始終都相信着黛茜,蓋茨比至始至終心中都帶着希望,離開的時候都在等着黛茜打電話過來,而最終都沒有等來黛茜的電話就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事實上,他不知道的是,黛茜壓根兒都不會打電話過來。

本書敍述者尼克對蓋茨比的肯定和同情,最後一次尼克告別蓋茨比時説了一句話:他們是一幫渾蛋,他們那幫人加起來都比不上你。這句話也是尼克給過蓋茨比唯一的讚美,他也慶幸自己對他説了這句話,至少,蓋茨比離開至少是活在希望中的,他也從未後悔自己所做。讀者讀到這一句話,也想到蓋茨比至少得到了點安慰。而更加觸動尼克的是在蓋茨比死後,所有人都急於撇清和蓋茨比的關係,不認識,沒有收到電報,詆譭蓋茨比的人不計其數,尼克只能形單影隻地站在蓋茨比這一邊,最後的葬禮只有尼克,蓋茨比的父親和牧師幾人,之後無盡的等待沒有任何一個人來除了蓋茨比死前三個月的一個晚上驚歎蓋茨比家圖書室的貓頭鷹眼男人,那些以前成羣結隊去蓋茨比家參加宴會的人一個人都沒來,悲涼的結尾,最後的最後留給尼克的記憶是:蓋茨比已經太遙遠了,黛茜沒有發來電報,也沒有來送花,黛茜夫婦搞砸了事情,毀了人,還毫無負罪感地退回到自己的錢堆中去,退回到麻木不仁或者任何能將他們維繫在一起的東西中去,讓別人去收拾他們的爛攤子。之後,東部在尼克心中如鬼魅一般,面目全非,超出了視力可以矯正的範圍。故事的最後,看透了所有的尼克還是決定回西部的家了。

本書的結尾留下了這樣一句引人深思的話: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斷地被浪潮退回到過去。

推薦看同名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忠實於原著,值得一看。裏面蓋茨比是著名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的,也就是《泰坦尼克號》的男主傑克,小李子的顏足以俘獲人心,所飾演的蓋茨比眼中至始至終都有着光芒。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3

《了不起的比爾蓋茨》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説,它描繪出強烈諷刺意味,同時帶有些許惆悵。小説構思的精巧也為人津津樂道。小説裏面刻畫着上流社會的富豪名媛們揮金如土,在酒池肉林裏通宵達旦地玩樂,另一面也刻畫了在一片灰燼一樣的貧民聚居區裏掙扎求存的邊緣階層。兩個世界平行共存,互不相干。富人們的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和蠻橫無理簡直到了荒唐的程度。

比較諷刺的是,有些在底層掙扎的窮人,當際遇使然讓他們稍微觸及上層社會的台階,隨即便感染了那傲慢與偏見的面孔,與當初的自己判若兩人。如果這就是矢志進取的“美國夢”,確實顯得荒誕可笑了。比如湯姆的地下情人,在私會的公寓裏,在那個唯我獨尊的小天地,在換上了一身名貴的漂亮衣服後,氣質也就隨之發生了改變。原本的活力四射變成了傲慢無禮。“她的笑聲、姿態和言辭都越發裝腔作勢,她的自我膨脹彷彿讓空間越來越小,簡直都快容不下她了。”故事的最後,黛西意外撞死了湯姆的情婦並畏罪逃逸,湯姆大概在明知真相的情況下故意把嫌疑引向了蓋茨比。死者的丈夫復仇心切,潛入蓋茨比的宅邸槍殺了他。

蓋茨比摯愛的黛西,不僅不可能承認真相併為他鳴冤,反而聽從了丈夫的安排立即搬家逃離。那些風花雪月,在冷酷的現實抉擇面前竟然顯得如此荒唐幼稚。可憐蓋茨比至死都不曾醒悟。或者説,蓋茨比最終是死在了現實的黛西與幻想的黛西之間的鴻溝裏。

昔日整城的上流人物每週都流連於蓋茨比家的宴會,到他的葬禮時竟然鮮有人至。在濛濛細雨中,蓋茨比寂寥地下葬。物慾支撐起來的交際圈,畢竟人情冷漠。

大概,如同他的幻想的愛情一樣,他為了夢想而執着奮鬥的一生,在浮華熱鬧的表象掩飾之下的,仍然不過是一個巨大的泡沫吧。

了不起的蓋茨比,到底何處了不起呢?或許,就是在於他靠一己之力,抓住機遇並執着奮鬥,全力讓自己構築的幻想趨近於現實的這份力量吧,即使幻想終究不是現實,在臨門一腳之際,泡沫破裂了。

這是一個在守望中執着於幻想,卻終究破滅的悲劇故事。或許絕大多數讓我們醉心不已的愛情,都是可望而不及的。最完美的愛人永遠只存在於夢幻之中,如果迴歸於現實,那麼若不是在油鹽醬醋、雞毛碎皮中消磨泯滅,就是在悲劇中草草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故事其實是以作者菲茨傑拉德自身經歷為原型的。菲茨傑拉德在小説裏把那段刻骨銘心但可望而不可得的愛戀理想化了,或許就跟蓋茨比把黛西理想化如出一轍。幻想裏的愛人才能銘記一生,而現實裏的妻子卻與他彼此毀滅,也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4

和很多人一樣,是因為村上明白了菲茨傑拉德,明白了蓋茨比。雖然喜歡村上,然而我並沒有追隨喜愛的作家讀書的習慣,於是雖然暗自確信我將會喜歡這本書,卻遲遲沒有找來看。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籠罩在此書頭上的那個陰雲般的碩大詞語:“美國夢”。正如翻譯者施鹹榮那番令人作嘔的序言導致了我始終沒有看過《麥田裏的守望者》,正如電影《美國美人》的海報一映入眼簾大腦裏便浮現出“中產階級”一詞,“書寫了美國夢的幻滅”這樣的定性也使得我對《了不起的蓋茨比》產生了由衷的排斥。美國作家向來具有密切關照社會生活的傳統,所以,美國作家的作品是很貼合某些評論家的口味的吧。

看過之後,小説的故事本身並沒有引起我很深的感觸,也許,是這樣的感觸已經經歷太多——表現“資產階級的勢利虛偽冷酷”的作品,從巴爾扎克到卡夫卡,已經堆積如山。打動我的,是此書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菲茨傑拉德身上那股純真的頹靡味道。美國文學幽默輕快的傳統到了他那裏,添加了濃重的抒情和感傷,添加了東方式的悲憫和關懷,從而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滋味。小説中的對話很多,細節很多,這樣的小説很難寫得不乏味,到了菲茨傑拉德那裏,卻被處理得津津有味。神經質的女人活靈活現,妙趣橫生的比喻層出不窮,辛辣的議論一針見血,然而,那些令小説節奏停滯下來的長句的感懷,又具有抒情詩一般的氣質。人如其文,寫出這樣文字的作者,究竟有過怎樣的人生經歷這讓我深感興趣。

於是找來菲茨傑拉德的生平資料,果然貼合我的猜測。如果把作家的生活和創作之間的關係分幾種類型的話,菲茨傑拉德無疑屬於人生經歷和小説一樣精彩的那種。出身貧寒,飛黃騰達,生活糜爛,蒼涼死去,他不僅僅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夢想主義者,一邊迷醉於塵世享樂一邊仰望天空的孩子,他是污泥中綻放的黑色玫瑰。其實他是詩人,或者説,他是那種詩人氣質濃郁的小説家,這決定了他作品的質地。他小説中細節的出彩來源於詩人那種為人間事物重命名的本事。

我堅信,那些積累在人類禮貌大廈角落的沉甸甸的作品,其內核都是一樣的。世世代代,大家書寫着同樣的主題,只是用不一樣的結構和語調。文學的魅力,就在於那種種美妙的説話方式;文學,保存着人類言説的本事。

“美國夢”這樣一個詞怎樣能夠概括《了不起的蓋茨比》所具有的全部內涵,衝破現實陰雲的籠罩,我看到的是大海彼端那隱約可見的綠色燈光,那是蓋茨比看到的,那是廣告牌裏的大眼看到的,那是菲茨傑拉德看到的,那是很多很多人都能夠看到的。有的人,隨着時光的消逝漸漸看不到了,有的人能看到卻不再相信自我看到了,有的人一向都看得到,一向都在指着燈光的方向喃喃自語。那是一個恆久的姿勢,那個姿勢是美麗的。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5

物慾橫流,金錢至上。這樣的環境潛移默化改變人們的價值觀,生活觀,對單純的他,環境早已悄悄腐蝕了她,對於她,甚至是芸芸眾生,接受、習慣、融合人在物慾橫流的生活,變成了與其極為匹配的人,並活下去。而他,蓋茨比帶着單純的夢想——活在了另一個世界。

的確如此,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鳥多了,什麼樣的林子都存在,我們不能決定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能改變我們的出身,甚至生活在自由民主共和國,囿於生存,囿於期望給身邊人快樂,囿於實現自己的價值,囿於有足夠能力愛別人。有太多太多時刻,我們身不由己並需要全力以赴,我們生存在社會,適應社會的同時,是否還需要保存內心最開始的天真,最開始的執着,小心翼翼維護它,經營它。縱使外面汪洋,縱使披荊斬棘,內心的天真仍可休憩,提醒自己:你還是你!

蓋茨比是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在當少校時,無可救藥愛上了上流社會女子黛西,蓋茨比憑藉英俊、聰明贏得了黛西的愛情,熱戀一個月後被派去法國作戰,一去就是5年。

而黛西,在蓋茨比離開的第二年嫁給了大富豪湯姆,婚後,他們享受着奢侈豪華的生活,湯姆時長外遇,黛西原本少女的天真早已變得貪圖榮華,玩世不恭。

蓋茨比得知黛西嫁人後,在黛西家對面買下豪宅,終日舉辦party,希望有一天黛西能夠光臨,而燈紅酒綠,曲終人散後,蓋茨比仍只能渴望着綠光。

終有一天,二人重新相見,黛西對蓋茨比説出來“我愛你”,可這早已不是真情,而是她在百無聊賴的生活中尋找的一點刺激,所以當她駕駛蓋茨比的汽車撞死了湯姆的情婦時,毫不猶豫將罪責推給了蓋茨比,蓋茨比被湯姆情婦的丈夫槍殺時,也不為所動。

蓋茨比用盡畢生心血建造起來的夢想——就是黛西,這樣一個俗物。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6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由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創作的。這部小説再現了爵士時代的浮華與虛空、貪與富、佔有與背叛,愛情沒有呼吸的空間。私慾膨脹到無以復加,而富翁蓋茨比,不過是中國的阿Q,已經成為一個符號,植根在美國人的心中,他就是美國夢碎的最佳證明。

蓋茨比與黛西的愛情故事,上層社會的奢靡生活都有菲茨傑拉德的影子,無論愛情還是創作,都是他的黃金十年。在小説《人間天堂》出版後銷量很好,也因此一炮而紅。後來他以前女友複合兩個月後,他們結婚了。夫婦倆縱情享樂,揮金如土,高爾夫球場、鄉村俱樂部和豪華宅第的上流社會聚會,都被他一一收入作品中,卻表達着對金錢的敵意。書中的蓋茨比也是如此。他對金錢又愛又恨,既嘲諷金錢至上的浮華,也無法離開紙醉金迷的生活。

這部小説的女主角黛西也是有原型的。菲茨傑拉德出身不算高貴,但他竭力學習標準的英語發音以抹去身世的差異。正如書中的蓋茨比一直把“old sport”這句話在嘴邊,而“old sport”是英國老式英語中相當於“my friend”,讓人們認為他之前在英國留學過。菲茨傑拉德先後兩次愛上富家千金,卻因家境懸殊被拋棄金錢,讓她感到屈辱,而黛西,正是兩次戀愛女主人公的混合體。小説寫道:“她的`聲音裏充滿了金錢”。後來夫妻倆移居法國,但不久婚姻出現了危機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在1925年出版了,銷量平平。他的生活也在這一年開始在酒精中淪陷。1940年12月21日菲茨傑拉德死於酗酒,引起的心臟病突發,年僅44歲七年之後,他的妻子被燒死在精神病大火中,兩人最後葬在了一起。他們的墓碑上刻着《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結尾,“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行而上,不斷地被浪潮推回到過去。”書中的蓋茨比的葬禮,也是冷冷清清。昔日的賓客全都閃得沒有蹤影,他孤獨地躺在棺材裏,寂寞的讓人心疼。

要擁有愛情,就必須先擁抱金錢,這就是蓋茨比的美國夢。荒誕真實又脆弱不堪,一旦被抽離其中一樣,另外一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資格,蓋茨比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他是真正以夢為馬一路披荊斬棘的人,他當然了不起。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7

紐約市的一個小島,一灣淺淺的海峽,潔白的豪宅,這便是蓋茨比的故事發生之地。

蓋茨比出生貧苦,但雄民勃勃,後來暴富。為了吸引五年前的戀人黛西,他大宴賓客。黛西在一戰期間因為利慾薰心嫁給富豪湯姆,與蓋茨比重逢後似乎又舊情復燃。但黛西已變為一個自私,庸俗的軀殼,蓋茨比的幻想註定會破滅。後來黛西撞死了湯姆的情婦,與湯姆密謀嫁禍蓋茨,導致死者丈夫打死蓋茨比後自殺。蓋茨比成為黛西的犧牲品。

文章中頻頻出現的綠色,是蓋茨比的主色調。綠色象徵希望,同時意味着美夢的幻滅。“綠燈”是文中重要的意像,當綠燈忽明忽暗,蓋茨比的夢想也步步遠去。白色,是黛西的主色調。黛西着一襲白衣,開着白色的跑車。這白色是美麗、純潔、無邪的,也是自私、淺薄、冷漠的。黛西是美國夢的象徵,代表“爵士時代”的精神面貌,及資產階級虛偽的價值和道德觀。紅色象徵湯姆,湯姆傲慢、野蠻、殘酷,他唆使自己的情人的丈夫殺死蓋茨比,他才是雙手沾滿鮮血的兇手。小説用黃色象徵拜金主義。黛西的英文名意思是“雛菊”,黃心小白花,象徵金錢和空虛。全文也是對拜金主義、美國夢的一種拷問。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8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經典之作,這部小説的內容梗概絕大多數讀者早已耳熟能詳,尤其是在20xx年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重新演繹以後,更多的人知道了這部文學名著,認識了蓋茨比這個經典文學人物。

在小説開篇的敍述中,讀者可以感受到傳統經典文學作品中常用的“講述”和“回顧”手法。作者便借用尼克。卡羅威的視角,告訴讀者他要講述蓋茨比的故事,然後娓娓道來。故事中,尼克既是敍述者和評論者,又是事件的親歷者。

在尼克的敍述中,蓋茨比從一個傳説中的來歷不明的神祕人物,到慢慢真實的出現在人們面前,進而對他曾經參過軍(而且是軍官),在牛津接受過教育等等輝煌歷史逐一加以驗證。他一步一步讓本來懷疑他鉅額財富來源的尼克相信,他説的話都是真實的,用來證明自己的信物都是真實的。真實在小説中被提升無以倫比的高度,其實它正是作者想要探討的問題之一。

尼克看到蓋茨比的奢華宴會,從各地而來的不明賓客,他們對蓋茨比的熱情與攀附,其實都是浮華虛幻,因為在蓋茨比死後,葬禮上竟然沒有一個朋友。

尼克的表妹黛西,五年之後再次見到他時,一頭扎進她從來沒有穿過的奢華襯衫堆裏嚎啕大哭,因為她以前從來就沒見過這麼漂亮的襯衫。蓋茨比用生命替黛西付出代價,但這個“聲音充滿金前”的女人卻逃之夭夭。陌生人的友善是虛幻,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是虛幻,蓋茨比擠身上流社會,最終得到的還是一場空。

而對於尼克,他和喬丹的感情也是一場虛幻,那個總是粘着他的女人,轉眼就和別的男人訂了婚。湯姆和他的情婦瑪特爾之間,同樣是因金錢而帶來的奢靡生活中的一段插曲,瑪特爾最後被丈夫囚禁,逃跑時被黛西誤撞死,她心中的美夢也同樣幻滅了。而蓋茨比的父親,曾經為了不拖累兒子成為大人物而斷絕關係,到頭來卻落得白髮人送黑髮人,他心中的希望同樣化為烏有。

友情、愛情、親情,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感情都在美國東部虛幻之地——西卵村、東卵村得到了最極致的表演。在那個經濟飛速前進的時期,人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全部成為了物質的然而卻不真實的世界。

蓋茨比的美國夢隨着他心中最真實的那份愛幻滅了,故事中所有的人也都被剝去了金錢的外衣,再“了不起”的人,也被淹沒在追逐金錢的濁浪之中,銷聲匿跡。或許這便是《了不起的蓋茨比》能夠成為經典作品的緣由,因為它一次又一次敲響的,正是那讓人們心中美夢幻滅的鐘聲。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作品,是因為它所表達的內涵不會隨時代變遷而磨滅。菲茨傑拉德寫的絕不是憋腳的三角關係,而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夢想故,兩者皆可拋。只有夢想,未必都能實現。正如小説的結尾所寫的那樣:於是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斷地被浪潮推回到過去。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9

一個窮小子看上了大户人家的女兒,她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女性,被偽裝成世家子弟的他所欺騙,愛上了他,並奉獻了自己。他本來只是抱着玩樂的心態“有什麼拿什麼”,卻不料丟了自己。窮小子被安排去了打仗,她答應等他,卻被孤獨打敗,被虛榮所折服,嫁給了巨有錢又有名的運動員湯姆。布坎南。當他終於可以到她身邊時,她正在度蜜月,一無所有的他決定奮發努力,“奪回所愛”,他愛的執着。

五年後,他的家就在她的家的對面,可以看到她那的綠燈,他每週辦party,揮霍無度,邀請各式各樣的人填滿聚會,房子在夜晚亮如白晝,客人一批又一批,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只要你願意來,他希望營造一種繁榮的景象,只為讓住在對面東卵的她可以看到,讓她看到自己的成就,用金錢和民聲追回她的愛,可她卻毫不知情。

她對他應該是愛過的,被所有男人仰慕和追求的花季少女碰到了一個知識淵博、家世甚好,給她安全感的軍人,她傾心了,卻並不知他的博學只不過是她不曾體驗過的人生。在他不在的日子裏,她最終沒能等她,她嫁給了能給他榮耀的男人,雖然在結婚當天她喝醉酒想要為愛反悔,最終還是順利出嫁,過着富足的生活,雖然她的丈夫並不專一,但是她絕不離婚,並給自己按了個信教的頭銜,她喜歡這種被金錢包圍,被人豔羨的生活,雖然心裏並不幸福。

他和她的重逢,是他精心的安排,在鄰居家會客,可以向她展示自己的成就,就像急於得到表揚的孩子,他一切力求完美,併為此失眠、緊張、不安,再次見她,他故作鎮靜,窘迫不安,漸漸地他佔了上風,因為女人好似並不幸福,而他擁有金錢和名望,他帶她參觀自己的別墅,一件一樣如數家珍,似一個孩子展示自己的所有玩具,只為贏得異性的青睞。這次會面他應該是成功的,他把自己的富有一一向她展示,而她貌似很歡喜。

他和她還有他,在他家聚會,他以為妻子和情婦盡在自己的掌控中,卻後知後覺地驚醒,妻子有其他的男人而此刻就在他家,並在他在接電話安撫情婦時,他們公然在客廳接吻。為了緩解情緒,他們決定去城裏,他和她公然調情共架一車,而他在路上加油時聽説情婦也將會離開自己身邊,好似一切都失控了。詭異的氣氛,讓他們把場景從家裏客廳換到城裏的酒店房間,依舊壓抑,他們攤牌了。他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從此可以和所愛雙宿雙飛,卻讓他給破壞了,他調查他,把他的發跡在她面前抖露,她猶豫了,氣氛尬到冰點,決定回家。歸途她駕車撞死了他的情婦,他卻背了鍋,他本着看熱鬧地心情看發生了什麼,卻發現死者竟是自己的情婦。他在她家牆外守護,以便他對她施暴可以及時去解救他的愛人,卻不知他和她正親密地謀劃怎麼從這場車禍中逃開,而他就是那個關鍵的人物。

他被死者的丈夫殺死在泳池邊,他和她已經離開家外出去避風頭,她再也沒有出現。昔日人來人往,稱兄道弟的朋友們竟沒有一人出現,只至葬禮上也只出現一人以及鄉下來穿着不合時的老父親,還有為他奔波的鄰居“我”,整個故事的見證者……

他和她的生活依舊繼續,並沒有受這個小插曲影響,他們依舊屬於上流社會,高高在上,而他帶着執着的愛永眠,他擁有很多,卻又不曾擁有絲毫,在這豪華的別墅大門的照片,那張已破舊的照片,而,此刻,他就在這幢別墅裏,現實卻比不得照片給人的感受真實……

她就是黛西,是他執着的愛,是他的白月光。

而他就是傑伊。蓋茨比(他是上帝之子——這個稱號若有任何意義,就是字面上的意義——必須替天行道,獻身於一張博大、粗俗而浮誇的美,於是他以一個十七歲男孩兒的憧憬發明了傑伊。蓋茨比,自始至終都忠於這個想法)。這個名字是他對自己的柏拉圖式想象,正如他的人生,他擁有金錢、名聲、他為愛執着,他擁有一切,到死後才發現其實他一無所有,他永遠都只是詹姆斯蓋茨。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0

他絕望地伸出手,彷彿想抓住一縷空氣,存留一個碎片——但是在他朦朧的眼淚中,這一切都跑得太快,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那一部分,永遠地失去了最新鮮,最美好的那一部分……

深夜,默默的合上這本書,不愧是被村上春樹評為他所遇到的最重要的書啊,本是該睡的時刻,卻怎麼也睡不着,翻來覆去,故事的結局久久揮之不去,不知是因為最後主人公——蓋茨比的死而悲傷,還是為最終揭露人心的殘忍而感慨萬千。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都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蓋茲,也就是蓋茨比,五年前,他只是一個涉世不深,一文不值的年輕人,卻遇到了令他終生都無法忘懷,至死都愛着的人——黛西。那時的他,只得改名換姓,讓她相信,他是一個有錢有勢,能照顧好她的人,給予她安全感。

可是身為一個軍官,哪有那麼多選擇的機會?身為一個平凡的人,不得不被生活所逼迫。許多人為了生存,沒有更多的選擇,只能向命運低頭。

等到蓋茨比終於出人頭地的時候,她卻嫁給了一個有錢丈夫——湯姆,也有了孩子。於是蓋茨比為了她,買了豪宅,時常舉辦宴會,然而都不見黛西的身影。每個夜晚,他都獨自在岸邊守望着,朝着海水伸出手去,在海的另一頭,有一盞通宵不滅的綠燈,那是黛西的家,那是他遙不可及的地方……世界並不公平,往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後,結果還是令人失望。

終於一個機會,他與黛西相會,黛西承認還愛着他,但是,黛西變了,不是原來那個她了,如今的她,話語中全都是金錢,丈夫也有了情婦。

分別了五年,蓋茨比對愛情依然抱有希望,他想讓她重新回到他的身邊。

然而在一次與湯姆的爭吵中,蓋茨比表示深信不疑黛西從未愛過湯姆,但黛西卻動搖了。心煩意亂的黛西開着車,卻無意撞死了湯姆的情婦,回到家後,她昧着良心與丈夫商量着嫁禍給蓋茨比,最終導致了蓋茨比被殺害的悲劇。

可是直到死的那一刻,他都堅信着黛西只愛他一人吧!

蓋茨比的一生本可以過得很好,他是那麼有決心,雖然年輕時一無所有,不像一些人天生就是貴族,他不過和大多數人一樣,是千千萬萬人中無足輕重的一份子。他為了愛情而付出,得來了金錢與地位,只為了滿足她。可惜,時光流逝,人心在變,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還保持着最初的模樣,他依然停留在曾經美好的幻想中。那些泛泛之交,在他在世的時候,顯得多麼熱情,大別墅好像永遠都會有人造訪,可誰又能真正的理解他,幫助他呢?

身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但大多數不過是人生中的過客,只有極少的人,能走近自己,而真正走進心底的,一生中也不一定能遇到一個。很多時候,看起來玩的很好的朋友,不出幾年,又各奔東西了。人與人之間的猜忌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單純的友誼和愛情,彷彿如夢一般,只存在於幻想之中,夢醒,眼睜睜地看着那些曾經熟悉的事物都變了模樣,卻無力挽回……

他的葬禮,參加的人寥寥無幾,甚至一些所謂的朋友都不知道有這回事,他冰冷的身軀孤獨地躺在棺材中,而此時他摯愛的那個人,卻與丈夫在外旅行,享受天地間的爛漫,沒有一封電報,也沒有一束花。他一生信念,不過就寄託在那盞遙遙無期的綠燈上,在寂寞的長夜中,默默地守望着。

每個人都會幻想,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一次次的失望過後我們依然得抬頭奔跑,明天的我們會跑得更快,總會迎接一個美好的清晨——

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斷地被浪濤推回到過去……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1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作者菲茲傑拉德的代表作,可當它問世的時候並沒有很大影響,沉寂了許久,直到作者死後,它才“了不起”起來,被評論為美國最具匠心的小説。這本翻譯過來不足十萬字的小説成為經典,自有它的了不起之處。

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紐約,“我”從農村來到城市尋找夢想,在打拼的過程中,與住在自己島對面的表妹黛頤有了來往,結識了她的丈夫湯姆。“我”的鄰居就是蓋茨比,他擁有一座豪宅,可他的身世及他錢的來歷卻無人知道。他整日開辦宴會只為吸引黛頤的注意,黛頤年輕時曾愛過蓋茨比,可由於當時他的落末,黛頤選擇了湯姆。“我”幫助着蓋茨比,而他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真個故事都是插敍與順敍的交織,語言富有情調,整個悲劇之中,又有一點浪漫的氛圍。敍述故事就是描寫人,人性之中,也正是故事的主旨。在此分析一下主要人物的形象。

黛頤,“我”的遠房表妹,是標準的大家閨秀。年輕時與身為稍小的蓋茨比墜入愛河。可是蓋茨比當時一無所有,出了一身軍裝,連換洗衣服都沒有。黛頤拋棄了他,嫁給了有錢的湯姆。

湯姆是個花花公子,已為人父,卻依然在外面沾花惹草。他有個情婦,已成為公開的祕密,卻又不放手黛頤,而黛頤為了他的錢,也沒有選擇離開他。

梅朵是湯姆的情婦,他瞞着丈夫喬治,與湯姆接觸。最後由於意外,梅朵被黛頤撞死。喬治早已聽得風言風語,可由於軟弱,相信了湯姆,開槍打死了蓋茨比。

蓋茨比是主人公,他通過非法的途徑富有起來,只為贏回黛頤的放心,可最終被人殺害。

全文所有人彷彿都有致命的缺點。黛頤勢利;湯姆傲慢殘忍;梅朵勢利刁蠻,連蓋茨比也是欺騙他人換來的錢財。可蓋茨比又比其他人高尚的多;他執着奮鬥,從無名小卒攀到風雲人物,且心中只有黛頤一人。可最後,連為他弔唁的人都沒有,可謂悲哀。

小説反映了當時社會道德的自省。

最後,“我”終於看透浮華,重又回到鄉村。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2

人們喜歡用一個叫做時代的名詞去稱呼歷史的某段時期,而對時代最好的總結是賦予它屬於那段歷史最具代表性的某些東西,屬於蓋茨比的那段時期是爵士樂的興起,所以也被為爵士時代。

屬於爵士時代的東西有很多,不止有禁酒令,還有汽車和電話等。是時代造就了蓋茨比[1]這個上帝之子,讓他這個農民出身的窮小子也有機遇去成就自己,有能力去和“高貴”的黛西再續前緣。

我曾把自己幻想成蓋茨比,並暗自有這樣一段內心獨白:夜夜笙歌填不滿城堡的空蕩,高朋滿座卻沒有相識的慾望,紙醉金迷是表象的繁華熱鬧,那一盞隔着河岸的綠燈才是嚮往的地方。倘若有一天你光臨了這裏,我所做的一切才有了它存在的意義。倘若有一天你光臨了這裏,這一切的繁花似錦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一切都遂了人願,可惜這遂了人願都藏於表面。

在尼克的幫助下蓋茨比和黛西終於在時隔五年後再度見面,並且參觀了蓋茨比的城堡,兩人也都再度回想起當年,再次雙雙墜入愛河。倘若一切就如此,也不是不好的。然而蓋茨比希望真正擁有黛西,不用偷偷摸摸。

人性經不起推敲,一直如此,一向如此。

蓋茨比希望黛西和布坎南攤牌,但願望沒有實現,卻讓布坎南在黛西面前撕開了蓋茨比華麗外衣下流動着的不那麼幹淨的血液,而這也打破了黛西對蓋茨比裝滿愛的“花瓶”。後來一連串戲劇性的事件彷彿也暗示着上帝對蓋茨比的愛到此為止,黛西撞死了布坎南的情婦,情婦的丈夫威爾遜誤以為蓋茨比就是兇手,在殺死蓋茨比之後也飲彈自盡。

這一切彷彿只是個夢,所謂的社會名流沒有享受過蓋茨比的豪華宴會,那些不入眼的飛蛾更沒有撲稜在蓋茨比搭建起的滿天星光的周圍,更沒有黛西這個人。如果這一切不是個夢,那麼在蓋茨比的葬禮上卻只有牧師、尼克、蓋茨先生、貓頭鷹眼睛先生以及傭人和郵差寥寥數人,這是怎麼也説不通的,哪怕是黛西送來一束鮮花我想這也足以慰藉遠在天堂的蓋茨比,打破這個夢了。

如果真的是現實,不是夢,又或者非要有一個解釋,或許可以引用蓋茨比的“生意夥伴”沃夫希姆説的一段話作為答案:“我們要明白,講交情要在人活着的時候講,人死就沒有交情了。”

布坎南和黛西遠走高飛了。

不知道沒有黛西的天堂,蓋茨比是否還如往昔般站在碼頭凝視對岸的綠燈?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3

蓋茨比與黛茜的戀愛和分手本來是個很普通的愛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蓋茨比熱戀的姑娘當作青春、金錢和地位的象徵,當作追求富裕物質生活的“美國夢”的手段。蓋茨比為了追求黛茜耗盡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後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為:有了金錢就能重温舊夢,贖回失去的愛情。可惜,他錯了。他看錯了黛茜這個粗俗淺薄的女人。他看錯了表面上燈紅酒綠而精神上空虛無聊的社會。他生活在夢幻之中,被黛茜拋棄,為社會冷落,終於鑄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蓋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國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歡歌笑舞的“爵士時代”的寫照。作者為小説設計了一個“雙重主人公”尼克·卡羅威。他的重要性在許多方面不亞於主人公蓋茨比。他既是故事的敍述者和評論者,又是小説中一個重要人物。他與矛盾着的雙方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是蓋茨比的鄰居和朋友,又是黛茜的表哥、湯姆的同學,還熱戀着黛茜的好友喬丹。他充當了蓋茨比和黛茜分別5年後重新見面的牽線人又成為蓋茨比重温舊夢的批評者和他慘遭殺害的同情者。

他雖然躋身於長島豪華的住宅區,但他既不是湯姆所代表的“荒原時代”的精神世界的公民,也不是蓋茨比所代表的盲目崇拜黛茜的脱離現實的夢幻世界的同路人。他代表美國中西部的傳統觀念和道德準則。他對於蓋茨比追求失去的幸福的夢幻有許多中肯的批評,對於講究外表而內心卑俗的湯姆和黛茜則進行了公正的鞭撻。蓋茨比死後,昔日的賓客一個也不露面,黛茜則陪丈夫遠遠離去,尼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社會的虛偽和無情,使讀者對於蓋茨比所追求的美國夢的必然破滅有了深刻的印象。

小説採用第一人稱的敍事手法,彷彿書中發生的一切都是尼克的親身見聞,不加虛飾,令人感到親切可信。尼克和蓋茨比兩人從陌生到認識,感情上既有距離,又有融和,富有多種層次的結合和區別,寫得脈絡清晰,恰到好處。這種把不同的觀點巧妙地統一在一部小説中,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內涵和嚴密的結構,正是作者獨特的藝術成就。

作者在敍述中還運用了許多豐富生動的比喻,使人物的感情起伏和場景的變換增添了抒情的色彩。精采的比喻常常被用來渲染夢幻的氣氛,表達精神的空虛。如尼克初次到湯姆家,看到黛茜和她女友貝克坐在沙發上“活像浮在一個停泊在地面上空的大氣球”,後來才“慢慢地降落地面”。蓋茨比在家裏第一次與黛茜重逢時伸手去抓她的手,以一種創造性的熱情投入了他的夢幻。“不斷添枝加葉,用飄來的每一根絢麗的羽毛加以綴飾”。這些夢幻是“牢牢地建立在仙女的翅膀上的”。內涵深刻的比喻把蓋茨比對“美國夢”的追求描繪得維妙維肖,躍然紙上。

小説還運用了象徵的手法來揭示人物內心的活動與環境的冷酷。比如:西卵碼頭盡頭有一盞綠燈,蓋茨比常常在晚上孤獨地望着它,伸開雙手想去擁抱它——那青春和愛情的象徵,彷彿是黛茜的化身。小説末了,尼克又想起了蓋茨比信奉這盞綠燈,似乎近在眼前,他幾乎不可能抓不住,實際上卻可望而不可即,他的夢想已經遠遠逝去了。又如書中六次出現的“埃克爾堡大夫的眼睛”是藍色的,“若有所思,陰鬱地俯視這片陰沉沉的灰堆”。它象徵不幸和災難。在情節發展的關鍵之處,這雙眼睛好像復活了,它彷彿看着蓋茨比去跟湯姆攤牌,又預見到威爾遜要去殺死蓋茨比。渾身銅臭的黛茜愛穿白色的上衣和裙子,宛如純潔可愛的天使,其實她的靈魂污點斑斑。這象徵純潔的白色像一面潔白的鏡子,把她的靈魂深處暴露無餘。

蓋茨比重温舊夢的幻想一去不復返了。作者用五光十色的音符譜出了一曲悽悵的悲歌,給人留下無限的思索。

蓋茨比的死是整個故事的高潮,他莫名其妙開始的神話並沒有隨着他的死亡而結束,他的父親來到他的別墅後驚呀不已,強烈的自豪感已經掩埋了他的悲傷。就這樣,蓋茨比的葬禮在他父親讚歎聲裏開始,亦在這種讚歎聲裏結束。

菲茨傑拉德的想象到了故事的結尾似乎枯竭了,或許他是想徹底諷刺富人階層的膽小與懦弱,在蓋茨比的葬禮結束後,無論是關於尼克與喬丹戀情的最終交待,或者是尼克與湯姆重逢後關於蓋茨比死因的推斷得到證實,都顯得多餘而又生硬,並且切斷了讀者剛剛展開的聯想。尼克的獨白是無力的,他想起蓋茨比戲劇性的一生,想起蓋茨比信奉的那盞綠燈,想起那些可悲的爭論和逐漸遠去的城市燈光,他的內心一片孤寂。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4

看完蓋茨比的遭遇,不禁為他感到唏噓不已。當他還是一個窮小子時,卻不合時宜的遇上了一個上流社會女子黛西,並把她作為一個理想的追求對象,到頭來卻是一場空,真情變為了俗物,甚至當蓋茨比撞了黛西后來的丈夫的情婦時,黛西竟然把責任毫不猶豫的推給了蓋茨比,蓋茨比後來被殺後她也不為所動。蓋茨比把愛情想的過於理想化了,任何東西都不能太過於理想化和程式化,必須與相應的現實相結合,更何況是在那麼一個充滿頹廢感和無目的感,人們傳統的信仰已經不復存在的美國。

每個人都必須有理想,理想是一個人努力和奮鬥的動力,沒有理想,大部分人都會被內心的那種原始的慵懶和惰性給拖垮,加上浮誇的環境,會使自己變得玩世不恭,也會失去原來的那份純真。有理想終究是件好事情,但理想必須引導你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並不斷根據現實的變化來不斷修改理想,使理想更加切合實際,符合情理。一旦現實與夢想出現偏差,那麼理想就像一個失去了的磁性的指南針,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就完全只憑借你自己的感覺與方向了,你接下去所走的方向也許都會是錯的,這時你會怎麼辦呢?

毫無疑問的,你會買一隻新的或是借一隻,總之你不會再去用那一隻指南針了,具體到一隻指南針,大部分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但一旦抽象到人的理想,人就不那麼容易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因為人大多都不想放棄自己已經為之奮鬥過一段時間的理想,人們害怕改了之後仍然是錯的,但是,不要忘記你改變了一次,就表示你又多嘗試了一次,殊不知那一次的改變就正確了呢,你明知自己已經定錯了方向,卻因害怕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嘗試,這不是得不償失嗎?與其一味的錯下去,還不如主動的尋求不同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方向,機會不是用來隨便浪費的,而是用來給又準備且又能夠理性思考自己的人來不斷提高自己的。

儘管有人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失敗,就像愛迪生,他為了自己發明電燈的理想,不斷地堅持,也不斷的嘗試,嘗試了1000多種材料,才給人類帶來了最後的光明,試想如果愛迪生只嘗試了其中幾十次,或是隻對一種材料而不斷反覆研究,不求改變和嘗試,那麼電燈的發明恐怕要推遲個好幾十年,有人趁在他做實驗時問他:“你試驗那麼多材料有意義嗎?”愛迪生回答:“當然有意義,至少我證明這幾種材料都不適合於製造電燈。”一語驚人,道破了嘗試和改變的重要性。

也許愛迪生的發明是美國那個時代浮誇和墮落的社會氛圍的催化物,但其本人卻絲毫沒受當時社會風氣影響,從這點上來講,蓋茨比甚至於菲茨傑拉德都和他有差距,蓋茨比理想的單一化和追求錯誤理想,都使他的結果和遭遇可悲,蓋茨比也是那個時代美國的一種本質的概括和詮釋。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5

這城市太空洞,這都市太冷漠,這人世太虛假,這人心太複雜,這感情太脆弱,這愛情太虛無,這人性太險惡,這人類太可憎,這現實太殘忍,這結局太可悲。

作為《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故事的敍述者,尼克對蓋茨比有着很特殊的情感,有着非同尋常的深刻印象。尼克曾經這樣描述蓋茨比的微笑,他説:“一瞬間這種微笑面對着—或者似乎面對着整個永恆的世界,然而一瞬間,它凝聚到你身上,對你表現出一種不可抗拒的偏愛。”以此來看,蓋茨比是一個喜歡微笑的人是一個樂觀的人,是一個温柔的人。不過事實也的確如此,蓋茨比的為人確實很和善,很親和,很容易讓人親近,很容易叫人產生好感。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覺得蓋茨比是一個極其矛盾的人,是一個讓人想不通、看不透的人,是一個叫人又愛又恨的人,是一個叫人恨鐵不成鋼的人,是一個讓人既同情又憐惜的人。對於愛情,蓋茨比太過執著,太過沉迷;對於感情,蓋茨比非常用心,極其費心;對於黛西,蓋茨比付出真心,給予浪漫;對於愛人,蓋茨比太過真情,太多執念;對於生活,蓋茨比太多設想,太過幻想;與人相交,蓋茨比的確真心真意,確實純潔和善;對於朋友,蓋茨比非常真誠,極其認真;對於財富,蓋茨比拼命追求卻不屑享樂。

對於黛西這個女人,我心中有很多不滿,很多責備,很多怨言,很多不理解。與此同時,我又覺得她很可憐,很可悲,畢竟在那個亂世來看,她也不過是一個為情所困,為生活所困的可憐人罷了。

黛西既風情又美麗,既嬌憨又可愛,既狹隘又善妒,既可憐又可恨,既有一點真誠又極其善於做作,既喜歡尋找刺激又屈服於命運。黛西是一個追求物質,喜歡權貴的人,她為了榮華貪戀上了富貴,為了財富攀附上了富豪,為了豪門放棄了真愛,為了自我傷害了他人,為了脱罪,犧牲了蓋茨比。她的這種陰險狠毒,這種蛇蠍心腸,這種懦弱膽小,這種無情無義,這種寡情薄意,着實叫人生氣,讓人憤怒。

黛西的故意靠近,故意撩撥,故意賣弄,故意隱瞞,故意傷害,讓蓋茨比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更是讓蓋茨比失去了真心,葬送了生命。蓋茨比死了,為了所謂的真愛,他就那樣無辜的死了,可是悲哀的是,他到死都不知道黛西的真面目,他不知道黛西一直以來都在欺騙他的感情,玩弄他的真心,嘲笑他的痴情,譏諷他的善心,他更不知道,就算他死了,黛西也不在乎他的犧牲,不屑於他的死亡,不在意他的付出,不感謝他的真情,不承認他的感情。

蓋茨比的人生是一個悲劇,他的愛情更是一個笑話,可是造成他這種結局的,除了可惡的黛西,除了可悲的蓋茨比本身,還在於那個動亂的年代,那個殘酷的年代,那個浮躁的年代,那個腐敗的年代。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從這部書中受到一些啟發,得到一些教訓,我更期望,這個世界可以多一些善心,多一些真心,多一些真實,多一些真情。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6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詩人、夢想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茲傑拉德的作品,出版於1925年。此次為天才翻譯家李繼宏的傾心譯作。

小説中的蓋茨比出身貧寒,年輕時與黛西相愛,但因貧窮無力迎娶黛熙,現實讓蓋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滅。而黛熙是非常現實的富家女,馬上嫁給了另一富商湯姆。後來蓋茨比靠自己的奮鬥和運氣成為百萬富翁。發家後蓋茨比仍念念不忘昔日戀人,僅僅為了一睹黛熙家碼頭的那盞綠燈而把家安在海邊。

小説一開篇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述蓋茨比在豪宅中宴請八方賓朋的場景,以及和黛熙重逢後若明若暗的感情。雖然黛熙的先生湯姆堅決反對,但他們還是無所顧忌地甜蜜着。正當他們欲走向“幸福大道”時,黛熙卻在開車時因過度亢奮失手撞到了路人,並導致路人死亡。作者用如此戲劇化的色彩着實令人吹噓不已。蓋茨比為了黛熙甘願放棄自己的生命和萬貫家財。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黛熙和湯姆的自私、冷漠,他們故意藉口遠走他鄉,把所有的事故責任全推給蓋茨比。現實再次冷漠地擊碎了他那虛幻而近乎天真的夢境。

乍一看標題,“了不起”的蓋茨比,可是剛開始我一直苦思冥想,就是想不明白他到底了不起在哪兒呢?回味再三,才有所頓悟。

蓋茨比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的了不起在於他簡單單純的愛情觀,他認為愛情就是兩個人的世界;蓋茨比由貧入富,完全可以過富庶的上流社會生活,但他不為金錢、名利所動,他所有的目的只為和黛西重逢,直至他的一生以悲劇告終;蓋茨比的了不起還在於他願意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黛西的苟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再次為蓋茨比的勇氣喝采!

《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這樣一個“浮誇時代,最後的古典愛情夢”又極具悲劇色彩的故事!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7

盛夏八月,閒來無事,不如手捧一本書細細品讀。

最近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霸權建立破曉時分的故事。那是百餘年前的北美大陸,經濟發展的火車疾駛向前;機器的摩擦轟鳴,卻也過多地掩飾了一時的人心。這本書,便是那段歷史點滴的印記。

究其然是一個人的杯具,還是整個社會的杯具,也許並不重要。酒天花地的派對,奢靡豪華的住處,五彩絢麗的衣衫,只是為了他心中摯愛的黛茜。回想初見之時,年輕美麗,一段草樣的年華;荏苒而逝,奈何命運弄人,心中的摯愛已然他人的紅顏知己。愛得愈深,傷得愈切;不幹現實,沉浸於夙願的完美,卻模糊了前行的視野。無力的槍聲,所有的夢想與完美,不堪一擊地破滅,散於風中,了無蹤跡。

蓋茨比,他了不起,正因他因時度勢的魄力,更正因他追尋完美的情愫。他沒有做錯什麼,卻也只得這人去樓空。一個夢想,如何極盡,唾手可得,卻也如何之遠,難以到達。在人人追求物質的時代,真實的情感那般一觸即潰。浮華眾生,沾染了銅臭氣味,失卻了是一顆至真純淨的內心。不留一片淨土,那個時代,註定要湮沒無畏的追夢者。

文中最後一句寫道:“我們繼續奮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後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歲月。”

心中不禁一搐。習慣了爭權奪勢,習慣了勾心鬥角,人們,究竟幸福嗎?浮躁的世界,寸步難行的時代,掩飾了流俗,口口聲聲追憶似水般的年華。這,難道就是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嗎?

“日復一日,興奮之情被漸漸吞噬。”現實,抹殺了太多如真似幻的意象。那些似空中樓閣一般的完美,與空洞的人羣已然漸行漸遠。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我們該何去何從?

蓋茨比的選取是前者。縱然現實殘酷,命運無常,他的形象依然偉大;單純的難以阻擋的愛,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種壯美的勢態劃過一個過往時代的蒼穹。悄然而逝,少有人注視其光芒。穿越了百年,正是這縷光,給那個昏暗的時代留下了一個值得留憶的故事。

即使逆水行舟,在現實的洪流中,依然印記一個追夢無悔的背影。那個值得悲憫的時代,這些動人的文字,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8

以前很少讀外國小説,或許是因為篇幅太長,情節發展又很慢。但有一本書讓我打破了對外國著作原有的想法,它留給我的已超越它的結構和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細緻的思考,思考着人世的虛浮和人性的偽善與本真會有怎麼樣的碰撞,為什麼會有這種碰撞。一部真正好的小説就是在故事背後揭示美與醜,黑與白的同時,讓讀者挖掘什麼是人性的光點。

這部小説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20世紀最傑出的作家之一——菲茨傑拉德的代表作。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將他視為“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個看清自己位置的一個標誌。”相信《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無外乎如此。

小説的主人公是蓋茨比,作者通過蓋茨比的鄰居尼克的視角演繹他的經歷與最後的沉淪。蓋茨比在很久之前愛上自己的遠房表妹黛西,在一次宴會上他與黛西重逢,此時的他已家財萬貫,從前因為窮酸而未與黛西在一起的傷疤終於癒合,他們又一次墜入愛河。然而此時的黛西已結婚生子,在其丈夫的阻擾下,兩人的關係再次僵局。蓋茨比一直是一個忠於愛情的人,他對黛西的愛是真正的至死不渝,可惜在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刻,黛西仍未回頭。

蓋茨比的生命就此終結,但人們對他的思考從未停止。作者筆下的蓋茨比是個深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繼承萬貫家產,遊歷四方,甚至還有人説他曾殺過人,但他見到黛西的時候也會緊張得像個孩子,有着天真、單純的一面。在別人熱鬧的時候,他總是孤身一人冷眼旁觀,超然於一切俗世的喧囂之上。為什麼這樣的人最終卻被人遺忘?只能説人在社會中是渺小的,渺小到瞳孔再清澈也會被人看做冰穹;光明站在身邊,卻無法被庇護。或許作者生活的就是這麼一個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時代,用老舍的話就是“不給好人留出路”。蓋茨比是可悲的,他將愛獻給了一個拜金,被時代腐化的女人,他並沒有發現有時愛恨離愁並沒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人無情的背離。

縱然作者是心有酸楚得寫的,但我相信他並沒有抹去光明。蓋茨比雖然悲劇,但他的純真與熱情一如往日,在我們這個時代正需要這種正能量,或許這部小説折射現實的背後渴望人們像在仲夏夜看細水長流那樣的樸實,若人世皆為此人,相信黑暗永遠不會降臨。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9

在很久之前曾經讀過這一本書,故事的構成到現在的記憶已經模糊,只知道這是一個求而不得的愛情故事。但是卻一直沒有領略到蓋茨比的了不起體現在哪裏?

但我想這本書有如此高的評價,也並非只是講述了一個男子追求心愛女子的故事這麼淺顯的故事。我想是我自己太過淺薄了還沒有體會到這一個故事想表達的東西。因而又重新去體會了一遍這個故事。

説實話,這個故事並不是我喜歡的有完美結局的故事。但是讀完之後,仍然覺得心緒難平,想通過一個渠道去宣泄下心裏的情緒。我無法説出來一個故事為什麼最後會呈現那樣一個結局,如此悲傷而自然的結局。

故事用有個場景,讓我到現在想起來都可以體會到那個時候的張力。就像我在現場,看着故事發生,我都緊張的屏住呼吸。在尼克的家裏,蓋茨比終於要見到一直在等到與守候的心上人——黛西,一個已嫁作他人婦,但是仍然放不下的黛西。

通過作者的筆觸,你可以體會到尼克那時候期盼與緊張的心情,以及黛西見到舊情人的時候的羞澀與不安。相顧無言,只有動作在傳遞着一些情緒。我想那個時候的尼克,看見自己一直遙望的綠燈出現在自己觸手可及的地方的時候的心情,是欣喜還是心酸?

隨後的故事,像是啟動了命運的車輪,越轉越快,最終蓋茨比成為了犧牲品。但是最令人悲傷的是蓋茨比的葬禮,黛西沒有來,往常來往於他的宴會的人也沒有來,生意夥伴沒有來,只有一個心裏面有一點親情和貪婪的老父親出現。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尼克。

葬禮的無人問津和宴會上的觥籌交錯,讓人覺得恍惚到離奇。輝煌時身邊人的絡繹不絕,跌落谷底時的少有人的支持。

人性的悲涼,嫉妒,逃避責任,有時候不經意間就推動了一個生命的沉淪。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30

閒暇時,翻開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一點點地讀了下去。

蓋茨比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他的一生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悲劇。究其原因,可以從較早的時間來解釋。他年輕時愛上了一個家庭富有的女孩黛茜,他認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配不上她,這時的蓋茨比心裏頓時確立了他要出人頭地的目標。

不久後,蓋茨比成功了,而他再見到黛茜時她已婚嫁,蓋茨比的內心再次受到了衝擊。為了讓黛茜回到他的身邊,蓋茨比在她家對面蓋了豪華別墅來應對黛茜的有權勢的丈夫,讓黛茜注意到他。讓人意外的是黛茜重見蓋茨比後卻只是把這種感情當做婚姻後的刺激。一次,黛茜不小心開車了丈夫的情婦,蓋茨比主動攬下責任,而黛茜的丈夫湯姆挑撥情婦丈夫開槍打死了蓋茨比。但蓋茨比殊不知那個把他真誠的感情當作刺激的而黛茜早已決定把他當做棄子。這是多麼諷刺啊!蓋茨比的屍體躺在城堡中時,除了他的父親與朋友卡拉威別與他人。城堡死氣沉沉像枯樹葉埋入泥土一樣悄無聲息。往日的一切熱鬧景象宛若海市蜃樓。

鏡頭轉向黛茜,此時的她正和湯姆在歐洲度假,享受着他們的“完美人生”。我突然覺得蓋茨比的愛情不過是一個完美的幻想。蓋茨比的真反襯出黛茜她們的假,無論蓋茨比多麼愛黛茜,也終究走不進黛茜她那顆早已空掉的心房裏。

蓋茨比不敢對自己説黛茜已經變了,她的熱淚中流露的除了愛之外只有金錢。蓋茨比早已感覺到這點,只是他太愛黛西從而欺騙自己:她沒有變。他等黛西和他遠離利慾薰心的地方,遠走高飛,結局終是不能。在那個人們瘋狂追逐金錢與地位而拋棄純真情感的時代,蓋茨比這樣的人竟能懷有柏拉圖式的感情去面對愛的人,實在是讓人欽佩和感歎。

黛茜因為物質早已經下了自己的情與愛。黛茜的丈夫湯姆行為粗魯,又做了種種對不起黛茜的事,黛茜卻始終沒有離開他,這就是她早已改變的最有力的證明。一個在黑暗中迷失了又完全不想走出去的人又何曾珍惜過蓋茨比的光明。她對物質的沉迷埋葬了蓋茨比的悲慘人生。蓋茨比在等待的黛茜,應該是他所想象的完美形象的顯現,而不是現實中的她。

讀完書,我們似乎看到在那個冷漠的時代,人們終究還是逃不過它的漩渦,被捲入其中。當一切迴歸平靜後,彷彿沒有人會記得它是否真的發生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328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