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知識問答 >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徽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徽

北京中醫藥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111計劃”入選高校,由教育部、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設。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徽

學校創建於1956年,原名北京中醫學院,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高等中醫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2000年與北京鍼灸骨傷學院合併組成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被譽為中國中醫藥領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學府。同時,為世界87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14000餘名中醫藥專門人才。先後與27個國家和地區的92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成為首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高校和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推廣中醫藥文化推廣基地(北京)”。並且與解放軍總醫院、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海軍醫學研究所、解放軍302醫院、空軍總醫院、海軍總醫院等建立了合作關係,開闢和構建了軍地合作的新領域和新模式。

截止2016年3月,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934人,其中本、專科生6213人,碩士研究生3064人,博士研究生657人,研究生佔37%,境外學生佔9%。另有繼續教育學生3237人,遠程教育學生14128人,全校各類在校生達27299人。

歷史沿革

北京中醫學院

1956年,學校於北京市海運倉成立,隸屬於原衞生部。

1960年9月,學校被確定為六十四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為五所全國重點醫學院校之一。

1971年7月至1977年11月與衞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合併,保留學院名稱和建制。

1978年再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

1996年,成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

2000年與原北京鍼灸骨傷學院合併組成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直屬教育部。

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

2016年9月27日,北京中醫藥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署《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辦學備忘錄》。[2]

2016年12月2日,大連市政府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瓦房店市政府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簽署北京中醫藥大學大連校區項目合作協議。

學校文化

校徽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標圖案由蛇、手杖、楊柳枝和心形外框組成。

標誌中央“蛇與手杖”圖案是國際通行的醫藥衞生標誌。蛇象徵智慧。手杖變形為針形,象徵東西方醫學的交流與融合。楊柳枝象徵生命和吉祥,也是天然藥用植物的代表,並寓意中醫藥人才的茁壯成長。蛇與手杖、交叉的楊柳枝分別組合成英文字母“B”和“U”的形狀,是校名中“Beijing”和“University”的縮寫,突顯該校的地域特徵和高等醫學教育的特色。心形外框頂部鏤“BUCM”,是英文校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的縮寫。圖案選用紅、綠、藍三種顏色。紅色象徵陽光,綠色象徵生命,藍色象徵海洋和天空。

標誌的整體寓意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以德行和智慧培育英才,以仁愛之心包容四海,以中國醫藥造福人類。

校訓

校訓:“勤求博採、厚德濟生”

“勤求博採”:語出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原序》:“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現用以表示該校師生要做到勤奮研求,廣博採搜,匯通中西,學貫古今。此四字集中講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

“厚德濟生”:厚德,語出《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濟生四字合而表示師生要寬厚仁愛,品德高尚,以仁術普濟蒼生,全面服務社會。此四字主要講品德修養、做人、做事。

以上八字還寓含繼承與發展相結合、中醫與西醫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理念。

校旗

校旗設計為白底紅字,中央印有啟功題寫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字樣,左上方配以彩色校標。

寓意:北京中醫藥大學傳承聖潔醫道、播撒濟世丹心。

校歌

歌詞

《承諾》

今天是桃李 明天是碩果

京華的殿堂昇華我們的寄託

走進了學府 我們認真求索

用百家醫術 積澱身上的職責

今天是燭光 明天是星座

聖賢的智慧啟迪健康的`使者

走上了社會我們不做過客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歌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歌

為百姓造福 張揚博愛的人格

向祖國承諾 向人民承諾

勤求博採永遠是我們的選擇

丹心傳承岐黃

汗水澆灌杏林

妙手把握蒼生的脈搏

今天是燭光 明天是星座

聖賢的智慧啟迪健康的使者

走上了社會我們不做過客

為百姓造福

張揚博愛的人格

向祖國承諾 向人民承諾

勤求博採永遠是我們的選擇

丹心傳承岐黃

汗水澆灌杏林

妙手把握蒼生的脈搏

向祖國承諾 向人民承諾

厚德濟生永遠是我們的本色

丹心傳承岐黃

汗水澆灌杏林

仁術呵護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ishiwenda/7xpm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