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社戲》教師教學反思

《社戲》教師教學反思

《社戲》教師教學反思

《社戲》教師教學反思

教完《社戲》,我又找到了舊課新教的途徑,那就是教師不應拘泥於教學參考書提供的那些資料,也要獨立思考,頓悟教材尚未被挖掘又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人文元素。

我以為,在教法上,老師要勇敢打破傳統的那一套教法,爭取找到最佳的突破口,除舊佈新,給保守迂腐的思維定勢注入新的血液,讓語文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讓教材不再是學生死記硬背的工具,而是變成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發展的階梯或枴杖。

過去,我教《社戲》經常是從課文分段和歸納段意入手,而這一次,我是從縮寫課文開始,段落劃分和歸納意思隻字不提,學生反而更能整體把握文章的主體,我説到後面,學生能馬上聯繫到前面。

過去,我講課從介紹魯迅開始,而這一次我從提問“為什麼説平橋村是我的樂土”開始,魯迅介紹等結束課文之前,聯繫文章末段深刻含義與中心意思的時候再聯繫起來一起説。

過去,我極少注意文章對一系列兒童心理的細微刻畫,此次特別關注了,還挑出來板書於黑板:“鬱悶——興奮——急切——煩躁——依戀——歡暢——回味”,併合理建議學生應正確調控課堂情緒,聯想到“人是情緒動物,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點撥引領學生對生活現象的正確理解。

最高興的一點是,我能聯繫身邊的生活實際,給學生適機的點撥:小孩的性格往往是家長教育的結果。本文雖然只寫小孩和老人,不寫一般成人,但讀者可以推想到大人的.為人態度與孩子一樣是熱情好客、真誠純樸的,於是,我們才那麼堅信平橋村的的確確是個民風淳樸、風光優美的江南水鄉了。由此我們可以推廣來聯想,你們在學校的言行表現,等於是從另一個側面暗示老師:你們的家長是怎樣在家對你們進行辛勤引導的。

有句歌詞唱得好,“只要一點點改變,生活就變得更美好”。沒錯,教師創造性勞動,主要就表現在隨時隨境改變自己教學思路,去適應不同背景下的學生更快的發展需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pn77j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