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非機械類金工實習報告範文

非機械類金工實習報告範文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非機械類金工實習報告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非機械類金工實習報告範文

短短兩週的金工實習到11月25號就結束了。

記得曾經有人告訴我,金工實習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不是機械類的學生,參與了金工實習也學不到什麼。

於是我就帶着這個疑問走過了這次實習。

果然,這樣一個短期的金工實習,不能讓我真正學會任何一樣工藝的製作,但是,它卻給了我一個機會去體驗一種不同的生活,並且我瞭解到了各種工藝的製作要領和基本技能等,在實習中還可以將舊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加深了對其的進一步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工人師傅那裏學到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在我們所參與過的實習課程中,比較危險的可以算是車工了。

面對着這樣一個工件高速轉動,同時帶有利刀的機器,要不斷地防止鐵屑飛濺到臉上,還要注意觀察工件的車制情況,同時要切記衣服或者其他身上的東西不能纏繞到工作的機器上,實在是有一定的難度。

當然老師也提醒我們要帶上眼鏡或者面罩來保護自己。

我們車工的任務還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把已經制作好的圓柱工件下料的一頭按要求車製成一個帶槽的球體。

剛開始的時候,要先製作推刀槽,只需要計算好刀的進退距離,然後按照計算的結果推進刀就可以了。

但接下來的切削球體就很讓人痛苦了。

要求左手控制縱向推進,右手負責橫向推進,又要注意兩手的速度不能一樣,要按位置變換,還要注意要分別勻速。

由於我是新手,對機器的操作不熟悉,兩手的配合也不夠好,我在切削球體的時候,幾次切削深度過大,差點造成了工件的損壞。

上午的學習內容基本是練習使用機器,儘量熟悉工序手勢。

到下午上班的時候大家才開始正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雖然我做得很不順利,但最後還是把第一個球體切削出來了,只是表面的粗糙度很大,而且切削紋很不均勻,偏移很大。

我很不滿意,而對於工作的熟悉度又增大了,時間也還有很多,於是開始第二個球體的製作。

在製作這個的時候,手的配合程度加強了,對工件的把握也高了,雖然用的時間比前一次要短,但是出來的成品明顯比前一個好。

我的心裏倒是相當高興。

通過前兩天的工作,我倒是體會到了金工實習的一個重要感受:累。

鉗工都是手工的,所以我是整個手臂包括手指都痠軟疼痛;而車工的時候,全天都是站姿,由於擔心隨便移動會控制不好機器,而造成加工工件的損壞,所以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只要我是站在開動的機牀旁邊,基本都是一個站姿保持到底一動不動的,一天下來,腳都腫了,走路的時候一踮一踮的。

但在最後看到自己一天的勞動成果時,又會覺得很滿足。

雖説過程很累,但是卻讓我受到了一種鍛鍊,一種考驗。

鍛鍊的是自己的身體,考驗的是自己的意志力,不管怎麼説,通過這些勞累練習,我反而感到自己正經歷着什麼變化。

雖然上大學以來我一直都在變化,但這一次是我真真正正感受到的,辛苦和勞累,汗水與歡笑,一切都那麼真實那麼絲絲入扣的撩撥我的記憶,讓我真的為擁有這些經歷感到深深的驕傲和滿足。

相對來説,我自己比較喜歡的就是學習模具cam製作軟件。

看着那些線條在自己的操作下,通過軟件的預定程序不斷地由線條生成固體,再經過修改,生成曲面,最後通過模擬生產過程,把它在加工中的全過程播放出來,看着它由一個模塊,在銑刀的切割下,一點一點地變成一個模具,心理很是有種滿足感。

想起一個工件的製作在實際中可能需要經過很多工序,並且由於其中某部分的形狀比較奇特很難製作而使製作出來的成品不合要求。

而通過電腦的模擬程序,就會更容易更直觀地看到整個生產過程,同時對於工件在製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況都可以進行模擬,人們就更容易掌握製作時要注意的情況,進行相應的修改,使最後的成品更盡善盡美。

我就很為科技的發達帶來的好處而感歎。

因為對這個軟件的使用很感興趣,下班後我還留在了電腦室裏,請老師教我用軟件製作了一個巧克力常用的半球柱的形狀的模形。

看到自己親手設計的模形,我心裏美滋滋的。

很快地兩週的金工實習就過去了,在這個實習過程裏我還得到了一個小小的紀念品——我在注塑擠塑的實習的時候製作的兩個小小的塑料杯。

物體雖小,也不比得其他同學化學加工時得到的自己設計加工的小工藝板有趣,但畢竟是自己的勞動結果,也算是可以給這次實習一個很好的回憶。

金工實習非機械類心得體會【2】

提起金工實習,怨恨與興奮都湧上心頭。

我怨,故我們放假時間太短,一下使我們的假期縮短了長達10天;我興奮,因為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的親身實踐。

因為進入大學一年有餘,整天都是理論學習,這次終於可以親身實踐了。

心中當然有點興奮。

金工實習又叫金屬加工工藝實習,是一門實踐基礎課,是我們機械類各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選修課。

然而,時光如梭。

短短的幾天時光,轉眼即逝。

我們實習就這樣告一段落。

這次實習不僅是簡單的技能實踐,更讓我體驗到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以及“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

在實習期間,開始一天半的學習,老師簡單的給我們講一些簡單的理論和安全事項,尤其是安全。

老師一再的強調,使得我們不厭其煩。

我們有點迫不及待的趕快去實踐。

之後,我們先後參加了車工、焊接、鉗工、熱處理四種工種。

從中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東西,這讓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增強自己動手能力。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首先是老師為了便於管理,把我們同學分為四組,我就分到了第四組。

我們那一組首先接觸的是車工。

車工是我們老師着重強調安全的工種之一,容不得半點馬虎。

我們的要求就是用一段尼龍棒,經車牀加工成一個迴轉體。

老師曾強調回轉體的加工不難,然而,加工的步驟擁有一定的難度,步驟一旦出錯整個工件就會報廢。

老師首先給我們做一次示範。

其中,再次強調一定再加緊棒的時候,一定要扶好上面的把手,以免落下來之後砸到開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還有一項就是進刀與退刀,一定要辨別好順逆時針,以免把車刀折斷。

我們看的不厭其煩。

然而,當我親身去加工時,再次領略到實踐同理論的差距。

首先是對刀,移動底座,使刀尖與棒頭一致,再讓刀和棒似挨非挨。

然後,再調整距離,旋轉輪每移動一週,棒的直徑減少10mm。

熟悉了步驟我便看着圖紙自己學着做起來。

然而,在做的過程中,老是把順時針進刀和逆時針進刀搞錯。

慶幸的是,老師在一旁對我進行提醒。

我也差一點把車刀撞到車牀上。

幸虧我移動的慢,反應敏捷,及時做出了調整。

經過幾次的訓練,我們已經熟悉了本項操作。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的東西,但真正做的時候才能感到困難。

其中的微小差距就造成了整個零件的好壞。

雖然,我慶幸沒出現什麼問題,但我們組的一個同學在上緊尼龍棒時,褲子一不小心擦到了開關,車牀迅速旋轉,直接把把手甩的好遠,慶幸的是,當時並沒有人在那裏。

經過這次事件,我才真正領略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車工之後是焊工,無數次看到建築工地裏閃爍的電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本想着操作起來很容易,然而事實卻並非那樣,比我想象的要難的多了。

焊接所產生的氣味和刺眼的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雖然有排風的裝置來解決有害氣體但還是有點杯水車薪的感覺。

我們帶好防護罩,即一個像墨鏡的厚玻璃。

開始了我焊工的操作,從老師那裏學到了焊條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間,運條的速度,要求當然是勻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是不快則慢,很難保持勻速,因此焊出來的結果是很不流暢的,有的地方停留時間短則當然沒有焊好,還有裂紋,停留時間長的地方,則經常會出現被焊透的毛病,出現了漏洞;練習的過程中還往往把焊條粘到鐵板上,看着通紅的焊條,心裏那個急啊,心中那個怕呀。

我當時看到通紅的焊條,不由得驚慌失措,同學幫我關了電源着才得以化解。

不過在後來的反覆體驗中,還是掌握了一些竅門,這次更讓我認識到:不要把一件事情看的太簡單,只有自己做過,體驗過才知道其中的奧妙。

焊工過後,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眼睛閃的很痛。

到最重要的一項啦,也是最辛苦的一項——鉗工。

聽完老師的講解,看完圖形,就開工了。

將一塊正方形的鐵塊,製作成一定形狀的模型---錘子。

首先是把在鐵塊上量好尺寸並畫線,畫線,這工作不可輕視,一旦出點差錯便會使自己的零件不合尺寸。

接下來就是令我一生難以忘懷的鋸削了。

我原先以為鋸鋸子嘛,就那麼來回拖啊拖,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一樁。

但事實上鋸鋸子,也是講究訣竅的,鋸鋸子並不是一定都會累得兩手發麻,兩眼發慌的,我們首先要調節好鋸口的方向,根據鋸口的方向使力,起鋸時應該以左手拇指靠住鋸條,以防止鋸條橫向滑動,右手穩推手柄,鋸條應該與鐵塊有一定角度,不然會滑動,而且鋸不下去。

鋸好之後,緊接着又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在我認為這項比鋸更累,我鋸好之後整整搓了一箇中午,我的胳膊累的又酸又疼,但看到自己完工的錘子,心中的怨與恨早以消失殆盡了,這畢竟是自己親手加工的雖然有些不合標準,但心裏仍有一種很自豪的感覺。

並且我也真正領略動手的重要性。

我們最後的一個工種就是熱處理。

這個最容易的一個工種,從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錘子從950度的高温爐中拿來放入水中的那一刻。

那水燙的那是……那是隻能意會不能言傳呀。

這個步驟又叫淬火,是為了增加錘子的硬度的。

通過一個禮拜的金工實習,我瞭解到很多工作常識,也得到意志上鍛鍊,有辛酸也有快樂,這是我大學生活中的又一筆寶貴的財富,雖然有些累,但我們痛並快樂着,也註定對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將有很大的影響。

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穫,使這次實習達到了真正的目的。

但這段特殊的學習過程帶給我對學習,對生活的點滴體會卻會一直銘記在我心中,時時翻出體味,相信它們會是使我受益終生的精神財富。

最後由衷的感謝我們辛勤的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o003q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