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永恆作文 >

青春是心中永恆

青春是心中永恆

篇一: 青春,心底永恆

青春是心中永恆

總有一段年華,當歲月輕輕流逝,仍是心底最永恆的美麗。

斜陽淺照書卷香

白瓷杯中的咖啡在我的攪拌下輕輕轉動,最後只剩下中心處留下一點白沫:熱氣裊裊上升,香醇的味道讓人深深陶醉,午後的陽光,依舊明媚,雖已至深冬,金色的光芒仍有温暖的感覺……伸出手,將指尖伸向陽光,感受那一絲寒冷在指尖融化。落地窗前早已在初冬到來時鋪上了厚厚的地毯,捧一本書,斜靠於窗前,細細品讀書中的精神,感受書上油墨的清香和語言文字的魅力,心中竟無限滿足。我所崇尚的青春,是斜陽淺照下讀書的滋味。

大風呼嘯初冬寒

白天漸漸變短,黑夜慢慢加長。樹葉早已零落,風在窗外呼嘯着白燈發出温暖而又柔和的光芒,是我這小小的屋子無比温馨……

執筆做於電腦前,靜靜地坐着數學作業。突然在一道幾何題上失去了思路。心裏一陣煩躁。而後也平靜了下來,執着的分析着題幹,一遍又一遍的畫着圖,外面的風竟也因為我的不厭其煩而變得安靜下來……我所崇尚的青春,是大風呼嘯的冬夜中思考的執着。

其樂融融合家樂

夜幕中有幾顆寂寥的星星點綴着,廚房裏傳來飯菜的香味。爸媽在廚房中忙碌着,我靜靜地望着這一幕相濡以沫的畫面,心中無限温暖……

吃過飯,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躺在媽媽的腿上。“起來,坐好看,我去洗碗。”媽媽推推我的頭,無奈的説。我無賴的拉住媽媽的手撒嬌:“我不,不嘛!”

我所崇尚的青春,是有這個能撒嬌能耍賴的家。

地久天長友誼深

下課鈴喧鬧了整個教學樓,同學們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只有我一人在座位上獨自懊悔。唉,遲到了,誤了一整節英語課,這可怎麼辦?

朋友彷彿看出了我的懊悔,遞過本英語書説:“你先補一下筆記吧,有不懂的再問我!”我抬頭露出一抹了然的笑容。

我所崇尚的青春,使者地久天長的友誼。

青春,任時光流逝,也是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時光。

篇二:青春

時光在匆匆裏流逝着,我們在匆匆時光中成長着,新時光代替了舊時光,舊時光帶走了我們身上的稚嫩,也帶走了我們無憂童年,帶走了童年的歡聲笑語。也帶來了青春無限的美好。我伸出雙手迎接着青春,我大步朝着青春邁近,它卻靜悄悄的來到了我的身邊伴隨在我的旁側。

我原以為我沒有迎接到青春,我原以為青春不願與我擁抱,然而它卻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只是我忘了和過去説再見,所以心中有着那麼多的羈絆,那麼多的顧慮。有些事情遲早都是要和它道別的,不管多麼不捨。轉眼間又到了和舊的自己説再見的時候了。

“生命就像怒放的花朵”我甚至不太記得這句話源自哪裏。也許是著名的作家,又亦或是網絡寫手,老師的無心之語也有可能,總之我記了下來,記在心裏。

因為我覺得這句話本身煥發着光芒,那麼安靜美好。我們活着就像花朵正在怒放。它總有一天要凋零,要被吹散,不留一點痕跡。當然,它們中也不乏有幸運的,被擷取當作標本,甚至成為化石深埋地底,等着後代在某一天發現它。

我要的不是這些,甚至不敢奢望這些。我只求凋零的一霎那,對我怒放時的歲月毫無遺憾就好。

説了那麼多,總感覺已經脱離了軌道。

但在我心中,高中歲月便是最讓人遺憾的。哦不,也許是青春的歲月。

長大後,事業有成卻缺少激情的人會後悔當年青春沒有炙熱的回憶,歎青春無華;碌碌無為的人會後悔當年沒有為之奮鬥,沒有努力刻苦,歎年少無為。

這讓我對高中生活有所牴觸,也有了股莫名的壓力。

對如何度過高中歲月,如何能不為此後悔,而深深擔憂着。

但不如高中後,我漸漸地感覺有了答案,答案也呼之欲出,可是卻又抓不到頭緒。

步入高中,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步入高中就像是步入大半個社會。”當然,前提是排除那些老師,或許不用排除。大家不再像小學、初中是那麼一派天真,他們被世俗沾染,空氣四處瀰漫着讓人作嘔的成分。

不知為何,大家看人的眼也逐漸變了。以前的目光透着純真與信任,現在就像換了一個人,目光裏有着貪婪與虛偽,僅僅一個眼神,就讓人與人之間、我與你之間的距離瞬間拉開,沒有為什麼只有已經發生的變化。

緊接着,你就會發現昔日的同班同學離你遠去,親愛的小夥伴們變得市儈,總愛與你計較個不停。

當同學情喪失了本意,友誼變了味道。你就會發現你也許只能依靠自己。

我想,這僅僅是我剛邁入高中的體會,高中三年過去或許會有變化,可是這些變化依舊細微入至。

一些我想要改變的變化,它永遠都達不到。

篇三:開啟青春

青春對於我來説就像是一杯剛入嘴的咖啡,一瓶握在手裏的冰橙汁,一罐喝進肚子裏的牛奶。在青春的陽光的沐浴下,我覺得自己更加陽光清新。我憧憬着所有源於青春的美好,我嘗試和每一個擁有青春的人交談,因為我想從他們那裏獲得更多關於青春的訊息。我渴望能夠像孫悟空一樣駕着一片七彩祥雲遊走在任何我想要去的地方。不,我還要帶着所有願意和我同行的人一起。

青春的歲月帶着獨特而濃郁的味道,然而這味道卻絲毫不會影響青春的流逝,或許這帶着酸楚的味兒正是青春流逝的痕跡。

青春是一個不會被眼淚打動的怪物,我們再也無法像童年時那樣用眼淚換來我們嚮往的東西,因而我們既放棄了可愛的洋娃娃也放棄了無憂無慮的玩耍。身邊的人同樣地愛着我們,只是變換了方式,他們説,我們長大了,應該學會堅強獨立。

這味道中有一點苦澀。成長就意味着要經受考驗,正如破繭成蝶,需要掙扎。這條青春的道路兩旁,盡是同我們一樣燦爛耀眼的花花草草,那其中有聖潔美麗的,卻也有有刺有毒的,我們要有足夠的智慧去分辨,更要有足夠的勇氣去取捨,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這條路上難免磕磕碰碰,面對坎坷荊棘,只有勇敢闖過去。

這味道中還有一點辣,那是我們對未來的渴望,對所有美好事物的狂熱,我始終認為,紅色最能代表我們,因為我們心裏總是藏着一豆星火,一點一點地燃燒着,直等到燃燒成火焰,照亮我們未來的天。

但,這味道中更多的是馨甜,告別了童年,我們變得成熟自信,生活中,我們懂得了感悟,懂得了努力,我們開始了奮鬥,這過程中我們收穫了太多太多。我們不再喜歡流淚,因為汗水中才能孕育希望,我們不在鍾情於哭訴,因為沉默讓我們成熟。

這是我們的青春,青春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成長就是用來計算這筆財富的,我的朋友們,我願與你們一起,熱愛、珍惜我們的青春,享受成長的過程。

走在青春的斑馬線上,一路奔跑着,瘋狂着。歡聲笑語在耳際旁滑落。遺失的美好任風吹拂。

一年終了,返程的車票漫天飛舞,似片如雪。血肖然地滑落,風止不住地狂嘯。大地被冰封,窗台上凝結着幾滴尚未逝去的水滴。與雪花相似,在風中飛舞,辨不清,分不明。讓青春的交響曲響起,在漫漫冰雪中前行。

陽春三月,被風吹融過的小草忍不住對世界的好奇,悄悄地,悄悄地冒了出來。冰雪在豔陽的撫摸下屈服,彙集成一條條通往彼岸天堂的道路。温度還是有點低,但這不能阻擋青春前進的步伐。走在綠油油的田地裏,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有小草澀澀的味道。步入新一代的輪迴之中。

蟬一度的呼喊,祈求老天能在悶熱的午後降臨一些甘露。但上天似乎對他的企盼無動於衷。蟬的叫聲越大,温度越高。烈日漸微,天轉陰,風襲來,秋接替夏。一度翠綠的楓葉轉眼見紅,在風中搖曳,似一片火海。落葉將至,幽靜的山路被鋪成厚厚的一層,踏上去,軟軟的,沒有腳印,只有遺留在腦海中樹葉“沙沙”的響聲。一切在此輪迴。玉碗沙悉點點金,成長的道路上,有你我的歡歌笑語,有你我體驗過的人生百態。不以生為始,不以死為終,把屬於自己的青春味道留在人間。讓青春的歷程不以悔恨告終。

成長其實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我們一步步前行。一點點否定自我,然後不得不面對一事無成的自己。夢想就像一盞盞燈籠照在前方,當我們走進時,它卻迫不及待的熄滅了,於是我們向下一盞燈前進,卻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即。

青春像一扇打開的門,走出來就回不去了!

篇四:一首青春的歌

青春就像是躍出海面的朝陽一般瑰麗而壯美,像是衝破大地束縛破土而出的雨後春筍一般生機盎然的面對着這個世界,也像是在風中盛放的鮮花一般帶着絢爛與芬芳將美麗呈現給這個世界。

青春像是一首詩一個夢,每一個年輕的生命都在努力追尋着那一份詩意尋覓着那一絲絲恬靜,這大概就是我們嚮往的青春吧,青春本就充滿着美好,青春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是青春指引着我們繪製出了一幅幅壯麗的藍圖,為我們的未來填充了無限的奇蹟。這如夢幻般的青春卻真實的屬於我們,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像躍出海面的朝陽,像生機盎然的春筍一般執着地為將來呈現那無悔的青春,執着地探尋那屬於生命屬於未來的價值。

青春是壯美的。張海迪的一生是在與病魔鬥爭中度過的。高位截肢癱瘓曾使她失去了自信,長期的病痛使她人生蒙上了一層灰色,但她不消沉,經過刻苦頑強的奮鬥,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茫茫學海中迎風破浪,勇往直前,她的青春是何等壯美。青春是絢麗的。

有人説:“青春美好的,但又是短暫的,因而也是遺憾的。”在高手雲集的雅典奧運會上。青春活潑的勞麗詩、滕海濱兩名少將超水平發揮為中國奧運獲得一枚銀牌、一枚金牌,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他們的背後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青春。王皓與金牌擦肩而過,這是王皓一生中多麼遺憾的一件事!但青春並不短暫,只要你擁有一顆年輕的心,只要你的生命中寫下了奮鬥和奉獻這兩個詞,你就擁有了一份和太陽一樣燦爛的青春。

當然,青春需要我們用勇敢和智慧去譜寫這壯麗的詩篇;青春需要我們用自信和勇敢去攀爬艱苦的歷程;青春需要我們無私的愛心去編織奉獻的讚歌。這才是青春真正的意義。

我親愛的同學,你又何必為一次兩次的失敗而傷感呢?你又何必為失去一次兩次的機遇而感歎青春的短暫呢?你為何不去盡情欣賞青春這朵鮮花呢?把握住今天,你就擁有創造未來生命價值的資本。你就留住了青春的腳步。讓我們勇敢地擁抱青春,去創造輝煌的青春!去譜寫這壯美的青春之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yonghengzuowen/pprx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