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永恆作文 >

生命的永恆牽掛為題目的作文

生命的永恆牽掛為題目的作文

媽媽,老師説,馬上就要過母親節了,什麼是母親節呀?”孩子稚嫩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她蹲下來,把兒子的衣領折平,輕柔地説:“母親節是為了感謝天下所有的母親為家庭作出的貢獻和犧牲,最初是為了紀念古希臘的一位女神,後來就從美國,英國慢慢地傳到了咱們中國。在這一天,孩子們要為媽媽送花或者禮物。”“那我也要給你送禮物!”“嗯,好的,謝謝寶貝!去玩吧……”

生命的永恆牽掛為題目的作文

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出去找小夥伴們玩去了。她坐在沙發邊,收拾着兒子隨手放下的書包和玩具,自言自語道:“這個小傢伙,跟他説了多少回,東西從哪拿的放哪去,就是記不住……”她嘴裏埋怨着,臉上卻是淺淺的笑。這場景,曾是多麼的熟悉呀!

“飛兒,還不快回家?吃飯了……”媽媽的聲音似乎就在身邊,如同數年前般呵斥着,又滿含了濃濃的愛。小時候的她像個男孩一樣,去河裏游泳,去田野裏挖泥鰍,去偷摘尚未成熟的葡萄、桔子……童年似乎是那麼的遙遠,可是在記憶被掀起的剎那,童年似乎恍如昨日。她的童年很貧窮,但很快樂,因為她有一個愛她的媽媽,她的媽媽就像一把遮風擋雨的大傘般呵護着她,讓她時刻感覺到温暖。

漸漸地,她長大了,離家的號角也在催響着,背上行囊,她去了一個並不遙遠卻從未去過的城市求學。躺在宿舍窄窄的牀鋪上,她捂着被子哭了,她想家了,想那個一貧如洗時常為了錢而發愁卻又讓她無比懷念的家,只因在那個叫家的地方,有一個給予了她無私關愛的人。那個夜晚,她夢見了母親,站在村頭的大樟樹下等她回家,她叫着她的乳名,焦急地向着馬路盡頭張望……

後來,參加工作了,她住在了單位上,再後來,她找了男朋友,結了婚,生了孩子。孃家,已變得不再那麼重要。老公和孩子佔據了她的整個身心。只是,空閒時,她依然會和老公孩子一塊去看望日漸衰邁的父母。

有一次回家,習慣性地叫一聲:“媽!”沒人應。不是打過電話給家裏,告訴他們會回來的嗎?怎麼會沒人呢?她提高了音量,又叫了一句“媽!”“你回來了?”爸爸蹣跚着從屋裏走出來,臉上帶着欣喜。“媽呢?”“她聽説你要回來,去摘紅花給你吃了,你小時候最喜歡吃了……”“下這麼大的雨,去摘什麼紅花呀?又不是沒吃過!”她嘟噥着嘴,既心疼媽媽不愛惜自己的身子,又為看不到媽媽而不滿。爸爸手忙腳亂地泡着茶,好半天功夫,茶還是沒泡好。沒有媽媽的家,似乎缺了些什麼。她叫爸爸坐下,自己去洗茶杯,泡茶。家裏的擺設一如十幾年前她未出嫁時的模樣,電視機和沙發是她當年攢着微薄的工資買下來的,甚至連牆上的那幾張貼畫都沒換過。在她曾經居住過的小屋子裏,她張貼在牆上的幾首詩早已泛黃,字跡卻依舊清晰。

本以為,嫁了,孃家就是一個過往的音符,那裏會有弟媳來代替自己的位置,打掃院落,清理餐桌,再按她的喜好來擺設傢俱,畢竟,自己已屬於另一個家庭。然而,舉眉抬眼之際,依然可以尋見熟悉的蹤影,那盆曾愛若珍寶的插花,那個擺放着她喜愛的書籍的簡陋書櫃,那個珍藏着她少女情懷的小箱子……一切,都是那麼的熟稔,一切又是那麼的親切。只因為,在這個小小的家裏,有愛她的人在為她温暖這些美好記憶。

歲月如白駒過隙,媽媽在蒼老着她的容顏,她也在粗糙着細膩的肌膚。孩子已不再奶聲奶氣地與她説着話,他有了自己的思維和習慣。只是,看着孩子的身影,她愈發地想念被她喚作“媽媽”的那個人。她知道,媽媽也是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着她。被人牽掛是幸福的,有可牽掛之人也是幸福的。

“媽,吃飯了沒?在幹什麼呀?……”她撥通了家裏的電話,那一頭,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帶着喜悦。她們絮絮叨叨地聊着,直到電話燙着耳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yonghengzuowen/8nre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