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變化作文 >

家鄉的變化[800字]

家鄉的變化[800字]

家鄉的變化[800字]1

家鄉越來越美,日子越來越紅火,老百姓也越來越幸福,“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家鄉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

家鄉的變化[800字]

家鄉的路變了。小區裏之前的小路上全部都是泥土,兩旁遍地都雜草,被雨水浸泡后土路上到處是泥,一步三滑,很難行走。到處都是泥濘,沒辦法只能走遠道。有一回,下着綿綿細雨,天很黑了,我回家晚了。濃墨一樣的天上,連一彎月牙、一絲星光都見不到。一陣風吹來,蟲兒撲向我的臉,小心臟撲稜稜亂跳。我只能摸着黑,一步一步向前,哎呦呦,一個小心摔了一跤。現在和之前可是大不同了,原本步步難行的土路,現在一分為二,左邊是新鋪的水泥路,右邊是鋪的長方形小瓷磚,有時直,有時彎,有時是圓環,美麗極了。其他的地方種了嬌巧迷人的花朵,還有嫩嫩的綠綠的小樹苗。以後每個夏天都是綠樹成蔭、百花盛開、爭奇鬥豔,一閉眼,眼前就滿是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一整條路的路邊上都安裝了嶄新的路燈,即使現在是黑天也會有爺爺、奶奶在小路上散步、聊天。我再也不怕走夜路了。

家鄉的河變了。之前有人隨手把垃圾扔在河裏,工業廢水也排在河裏,導致河中垃圾多的數都數不過來,也特別不好清理,走在河附近就能聞到臭氣熏天的氣味,政府也看到了這一幕,所以就派人用挖掘機把河裏多餘的垃圾、泥土都挖了出來。在此之後,河裏的垃圾都處理掉了,那些工業廢水也經過處理之後才排放到河裏。這條河變了,它變乾淨了,河中的垃圾都不見了,臭氣也沒有了。河裏魚兒自由自在吹泡泡,岸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

家鄉的生活變了。從前的人們都住在平房,一遇下雨天,就沒那麼好過了,因地勢低窪,雨水直往家裏鑽,到處都是濕漉漉的。特別是夏天,讓人很難睡個安穩覺。怎麼辦呢?政府建了一幢幢樓房,專門給大家住,現在呀,幾乎人人都住上了樓房。人們的生活水平漸漸提高了,家家户户都有車,有房。那個人的臉上不露出幸福的笑容?

家鄉的人也變了。之前的人們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坐公交車也不給老年人讓座。現在就不是那樣了,人們開始呼籲愛護環境,不亂砍亂伐而且還植樹造林,保護、愛護小動物。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現象隨處可見。

家鄉的變化可真大,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800字]2

我的家鄉在那羣山環繞的官店。以前,其他地方的人都認為那裏十分偏僻、冷清,而且路途遙遠。確實,雖然那裏並沒有沿海城市經濟發達。但是那裏也有屬於它的特色。那裏山清水秀,被眾山環抱在一起,其間時不時有幾條河穿過,使那裏成為一塊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更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系列的變化為我美麗的家鄉添了一雙翅膀,將它帶到了社會的巨大舞台上。

改革開放以後,隨着一次次的改革,使我國富強起來了。而國家也為全國的人民發佈了一條條優惠的政策,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條件。雖然從我出生到現在只有十幾年的光陰,但在這十幾年中讓我見證了我的家和家鄉的巨大變化,那變化仍讓我記憶猶新。

交通是與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樞紐和橋樑,所以變化最快地便是交通了。我記得兒時的公路是黃色的,因一場場大雨將路上的泥土沖刷了許多,所以只剩下些石子了,路也變得十分坎坷。路上很少有車輛駛過,交通十分不便,使外出打工的人很難回家一趟。隨着政府撥款修路,讓人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一條條寬大平坦的水泥公路像巨龍從遠方馳騁而來,它的出現使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房子如雨後春筍般沿路而建。路上的車輛也都多了起來,車流簡直是川流不息,每個家庭幾乎都擁有了私家車,甚至有的家庭更是買上了“奔馳”、“寶馬”等各式各樣的小車,人們的便有車輛替代了。隨着建始鐵路,公路,飛機場的建成,使家鄉與外界的大城市連在了一起,外出打工的人回家更方便,而且時間大大縮短,真是發展就在短短的時間之中。

在過去幾年,通訊也是人們得一大問題,要想與遠方的親戚交流,就必須用書信交流,,但那樣費事有費力,經常收到回信要幾天甚至幾星期。所以嚴重的了人們的信息交流,而現在,科技便的強大了,手機、電視、電腦等眾多的家電用品都進入了千家萬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人們對外界的視野更開闊了,交流也更方便了,人們只要打一個電話,便能夠和異地的親朋好友暢快的交談自己的瑣事,人們在勞作疲勞時,還可以打開電視看一會而電視節目,在看節目的時候,人們還可以做電子賀卡送給自己重要的人。這些事都代表我們踏入了小康生活之列。

家鄉的變化很大,大到城鎮,小到每家每户都涵蓋在這變化之中,作為90後的我們,一出生便生活在如此舒適的環境中,但是我們不能過忘記過去,要駐足今天,展望明天,努力學習,放飛自己的夢想,爭取為故鄉捧起一片湛藍的天空。

家鄉的變化[800字]3

我的家鄉,在山西的一個小山溝裏。聽媽媽説,這幾年來,那兒的變化可大啦。要不,我帶你去瞧瞧。

在改革開放以前,我的家鄉十分的貧窮和落後,就從“住”説起吧。十幾年前的住房,每個人就只有小小的一間屋子,一家人好幾口擠在一間小屋子裏,還要放一些櫃子呀、桌子呀、椅子等物品,這樣人們似乎連轉個身的地方都沒有了。可現在呢?人們都搬進了新居,那些破舊的土房早就沒人住了。許多的家用電器,像什麼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空調都搬進了一個個住户家裏。還有很多高科技產品,比如電腦、電話等、也都“爭先恐後”的搬進了居民們的家裏面。發展快吧!

再説説“衣”吧。十幾年前的衣櫃裏,就那麼小小的一個衣櫃就可以把全家人的衣服全裝進去。在那個年代裏,無論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衣服常常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今,做衣服的已經不多了,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到賣衣服、賣鞋的,而且,在商店裏衣服的款式、花樣也很多,有休閒服、運動服、西服等,比比皆是。

説完了“衣”,也該説説“行”了吧。記得媽媽以前説過,他們那個年代,走的都是一下雨、下雪就變得泥濘的田間小路,而且一走就是走個幾十里路都不帶停歇的,而當時富裕一點的,就是騎着自行車去。現如今,幾乎家家都有小汽車、轎車的。就是沒有的,也有班車、火車,掏個三四塊錢,馬上就可以到,真是方便極了!

近幾年來的家鄉環境變化也很大,記得以前挨着路邊的那條臭水溝,常常是人們要到垃圾的對象。還有那片空地,那裏也時不時有一些垃圾袋飄過來,破壞了環境。現在,那條臭水溝也奇蹟般的改變了自己的模樣,變成了一條幹淨的能看見水底的水池,旁邊還圍了一圈鵝卵石和靜靜躺在地上的小草。成了整個廠子的一角風景。那片空地。變成了草坪,中間還有“心”型的噴泉,中間還有一些小魚兒。還有自然申曲小路,和最上面的涼亭,近幾年來還安裝了一些健身器材。每到下午,老年人就會來這裏散步。

看到我的家鄉變化了吧?現在,看到家鄉人一個個都鼓起了腰包,心裏真驕傲。

家鄉的變化[800字]4

我的家鄉是通州,它雖然沒有內蒙古大草原的廣闊,也沒有上海的絢麗多姿,更沒有云南那四季如春的氣候,但我卻最愛它,因為它是我出生的地方,那裏不但有我的親人,還有我最喜歡的校園、公園和不斷變化的環境。

爸爸告訴我,他小時候的通州不是現在這樣的。十年前,所謂“東關大橋”是一個150多米,橋上佈滿石獅子類似盧溝橋似的古橋,那時的運河還有水,但是就像死水一樣,沒有草木、魚蝦,污染嚴重,是遠近聞名的“髒水溝”,人們要捂着鼻子過橋,河水兩岸是荒草和田地,沒有人到那裏去散步。現在的運河,環境十分優美,河裏的水非常清澈,而且能看到小魚在河水裏游來游去,河中還通了觀光船,好像豪華巴士一般在水中行駛。大橋也變得十分壯觀,兩頭採用堅硬的大理石,並用鐵索牢牢扣緊,一層接着一層。到最高點處,石橋還修築成“弓”的形狀,向遠處延伸。在大運河的東岸,有一個運河文化廣場。它是首都長安街東端的標誌性文化景觀,也是通州區的象徵。走進廣場,會使人感受強烈的文化氛圍和濃郁的現代氣息。廣場中修建了大小兩個圓壇。大壇象徵太陽,小壇象徵月亮,兩壇由貫穿南北的主路連在一起。廣場上有兩處大型水面,由一條彎曲的小溪相連。小溪東鋪設了通州區行政組合圖,喚起人們對大運河的自豪感。

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的學校在村裏的一個破廟裏,幾間平房沒有暖氣,黑板是石灰塗上墨汁,桌椅是破舊的,操場上雜草叢生,每天還要背上石灰板。現在的校園非常美麗,高大的樓房裏有寬敞明亮的教室,中央空調使室温保持温暖,綠色的黑板旁邊還有現代化的白板輔助教學,我們坐的是嶄新的升降式桌椅,操場上鋪滿了綠色的人工草坪,一條條跑道清晰可見,校園裏還設置了圖書館、籃球館、游泳館、寫字教室、科學教室、音樂教室等,現代化的校園使我們享受了優越的學習環境。

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坐車很不方便,去天安門只有一輛車,還要等很長時間。現在的通州發展迅速,道路變寬了,公交車越來越多了,京通快速路和地鐵八通線把通州和北京連在了一起,家家户户都買了小轎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多方便。

家鄉的變化還有很多,現在我要好好學習,等我長大後,我要用自己學到的本領使家鄉變得更加輝煌、燦爛!

家鄉的變化[800字]5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奶奶説60年代的生活十分艱苦,要是那户人家有自行車縫紉機的,那就是莫大的榮耀了,那時候人們是集體開工的。大夥兒的積極性不高,一年到頭了,也掙不了多少工分,也分不到多少糧食。買米、面要糧票,買布要布票,買肉肉票。一個家庭餐餐喝稀粥,一個月也難吃到一點肉。奶奶還説在那個年代,一件衣服都要穿上個好幾年,哥哥穿了給弟弟穿,弟弟穿了給妹妹穿,爛了,縫縫補補又接着穿。正應了那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我爸爸也説,在他小時候人們住的是泥磚瓦房,一到下雨的時候就是屋外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村裏唯一通往集市的小路,到了下雨天就會變得十分泥濘坑窪,稍不留神就會跌倒在地。騎自行車路過的人會把水坑的水濺到你身上去,把衣服給弄髒了。白天,人們辛苦勞作,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吃飯後便早早合上雙眼睡覺了,根本就沒有現在豐富多彩的夜生活。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神州大地,人們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變。1978年黨的三中全會召開,農村落實分田到户的政策,爺爺和奶奶幹活的勁頭越來越足,家裏糧食多了,一家人吃飽了,穿暖了,爸爸和大姑大伯們都有了自己的新衣服。我們家變了,別的人家也變了。後來,很多人家建起了平頂樓房。

近年來,人們認識到要致富先修路。村裏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敞平坦的硬化路,矮小的平頂房也被高大的樓房取代了。十多年前,我爸媽結婚時,新樓房、大彩電、大冰箱和、摩拖車等一應俱全。當然,像我家這樣條件的人家村裏比比皆是。生活安逸了的人們,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晚上就到村裏的娛樂場所下棋,聊天,看,明亮的燈光下,嬸嬸們隨着雙慶的音樂旋律跳得多開心。

週日的早晨,我散步於寬闊的村道上,我欣喜地看到不遠的青山環繞,藍天白雲下的村莊,新房子一棟棟,許多人家的外牆上還掛着空調機,門口停着小汽車;田野裏新長的秧苗綠油油的,道路兩旁的花開得正豔,路上開着電瓶車,摩托車,小汽車的人們正匆匆趕着去廠裏上班。

幾十年,彈指一瞬間,我的家鄉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惠農政策一項項落實並且實現!我愛變美了的家鄉,我長大後也要為家鄉的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

家鄉的變化[800字]6

以前我的家鄉是一座小村莊,生活多少年來一個模樣,貧窮落後困擾着人們。清晨外公早起去田間勞作,外婆在灶旁煮飯,小孩子在地上打滾,姐姐在勞累地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清涼的泉水。低矮的平房裏黑暗悶熱,土磚砌的教室搖搖欲墜,破舊不堪的課桌傷痕累累,通往村裏的小路彎彎曲曲、凹凸不平。

現在家鄉變了模樣,不信請你跟我去瞧瞧。國慶節假日裏的一天,我和媽媽坐上一輛漂亮的小汽車回老家。半路上,汽車走得平平穩穩,一點兒也不搖晃。我透過車窗往外看,只見筆直平坦的公路代替了往日的泥土小路。路邊的樹木高大茂盛,縱橫交錯的枝葉架起了一個綠色的涼棚,我們坐在小汽車上感到神清氣爽。公路下邊是一望無際的甘蔗地,長勢喜人的甘蔗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彷彿在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

到了村口,車停了下來。我下車一望,啊!一座座漂亮的樓房出現在我的眼前,過去那低矮的平房不見了。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是不是我們走錯了,過去外婆家的村子都是平房的啊?”媽媽笑着説:“傻孩子,沒有錯。這幾年家鄉的人民靠勤勞致富,家家都蓋起了高樓了。”我半信半疑地跟着媽媽往前走,不一會兒,媽媽在一座嶄新的三層高樓前停住了腳步。牆上貼着潔白的磁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我正覺得奇怪,只見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從樓裏走出來。“啊,是外婆!”我高興地叫着跑過去跟外婆擁抱起來。外婆高興得合不攏嘴,露出了兩排整齊的牙齒,原來是光榮下崗的門牙換上的假牙。外婆拉着我走進寬闊的大廳,大廳裏的擺設應有盡有:油光發亮的紅木沙發,二十九寸大彩電,服白色的冰箱,能大能小的飯桌,雪白的牆上掛着美麗的山水畫日曆電子鐘……

我吃着一個大蘋果走出去玩,路上碰到小春,小春帶我來到以前的學校玩。只見過去的學校已經煥然一新了,高大的教學樓代替了破舊的平房。校園內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就像花園一樣美麗。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整整齊齊地擺放着嶄新的課桌,教室裏還裝有電風扇。

家鄉的變化真大啊!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勤勞的家鄉人民。

家鄉的變化[800字]7

我的家鄉是在邵武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中,那裏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

我上學時,每天都是背上書包走過一段田埂小路,然後到了大馬路上,到村裏的小學去上學。説是大馬路其實也不大更不寬,並且還是小石子和沙子鋪成的,路面清一色的黃泥巴,道路忽高忽低,也是坑坑窪窪。晴天還好説,只是灰塵稍大些。可一遇到陰雨天,那路就不叫路了,處處有水塘,滿地是泥漿,又滑又難走,一不小心,一腳踩下去,泥水濺滿全身,衣服立刻變成了“花衣裳”;要不然自己腳上穿一雙破爛不堪的長統雨鞋還神氣十足,和幾個小夥伴你一腳我一腿的踢來踢去嬉戲玩鬧弄得滿身泥漿,倒真像一個“落湯雞”,回到家裏少不了挨母親的數落;要不就是,車子從你身邊跑過,濺得褲腿上也盡是泥巴漿子,活像一個小“泥人”,嘴上卻不肯原諒,幾句髒話脱口而出,也讓自己消消氣,舒服舒服。放學回家,一路皺眉,一路嘀咕,我們都給它取名為“水泥路”。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三四年過去了,今年春節,我們全家又一次回到了家鄉,這趟回家,讓我眼前一亮,感覺家鄉的路變化太大了。這些石頭路、黃泥巴路都作了路基,上面蓋上了水泥混凝土,修到各村路口,真是名副其實村莊大路,名副其實的水泥路了。爺爺、奶奶連做夢都沒有想到農村也會有這麼平坦的水泥路,且不要出一分錢,更不要出一分力。這麼光潔明亮的水泥路就“飛”到了家門口。有車的人家門口都鋪成水泥地,沒車的人家也修一米寬的水泥路,接上外面村村通公路的“天線”。長途客車有時拐個彎從村裏過,老人在家門口就可以坐上車去城裏,看孩子,走親戚,望風景。只要是自己願意,從牀上下來,腳都可以不沾一絲泥土。假如不是跟着爸爸回家,真是所謂“鄉音未改路不識,借問家往何處走?”

路不僅通到了家門口,還通到了田間地頭,那“井’字型的路在田間地頭穿來插去,到田裏幹活摩托車一踩,直接就騎到了田邊,悠閒;拖拉機把煙葉一溜煙運到了烤房前,快捷;現代化的收割機一動,不用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簡單。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狀態。只要在路上遇到了老朋友,沒有了唉聲歎氣,個個只有笑容可掬,隨處可見的是歡聲笑語,爽朗的聲音讓你聽得心裏愉快。

路只是家鄉變化一面鏡子,路給人們帶去的是許多發展的機會。人們常説“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的神奇鉅變,鄉村也因此煥發出蓬勃生機,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家鄉的變化[800字]8

今年暑假外公要我到他們家裏去玩,説句實話:我不想到外公和外婆家裏玩,那裏又小又擠得睡不下,也沒有電風扇和電視機,這讓我怎麼過?可是如果不去,爸爸媽媽又要我參加什麼英語班、奧數班,煩死了,想想還是和小夥伴在塘裏去釣龍蝦比較好。

拿定主意後,我就跟着外公上車了,過了儀徵就到了鄉下老家。只見,水泥路不是坑坑窪窪的而是筆直筆直的,路兩旁的大樹像衞兵一樣站在那兒,新鮮的空氣吹來,好舒服,好景色。

到了外公家,我下了車一看自言自語地説:“我不會是走錯路了吧?”我站在一扇不鏽鋼大門門前,一排排的新砌的樓呈現在玩嗎面前。

我推開門走了進去,表哥和大舅正在悠閒的打着羽毛球,我走過去問表哥説:“表哥這小新樓房是怎麼回事呀?”他説:“咱們農民也開始勤勞了,有的下海去打工,有的動腦筋開家致富,我們把舊房子折了,把豬、雞、牛……一些家禽都養在舊房子裏,我們賣的豬肉什麼的都是很受城裏老百姓的讚美和支持,所以啊!我們家裏就沒有租門面,而是買了兩個門面在賣,一家是總店賣得產品種類多,而另一家則是分店賣的都是雞蛋呀之類的東西。”聽表哥滔滔不絕地説着,我也感受到了農民們的生活過得好。

後來,表哥又帶着我看了前後屋,有好幾個卧室,客廳也好大,家庭用具全部具備,有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取暖器。

表哥説:“二樓 VCD 正在播放武打碟片,你要不要去看一看?”我連忙點頭,來到二樓,我一看有好多武打碟片,連李小龍、李連杰、成龍等等,一些武打巨星的碟片,真是應有盡有。

我在冰箱裏拿可樂喝,驚訝的發現,冰箱裏堆滿的好吃的,讓人眼花繚亂,我隨便拿了幾樣吃、喝的。後來,我發現天氣越來越熱,我抱着一點兒希望對錶哥説:“表哥,家裏有電風扇嗎?”表哥放下遙控器笑着對我説:“現在咱們生活好了,很多家裏都把電風扇給賣了,再説了現在,我們也講時髦,電風扇已經過時了,成為歷史了,説空調呀!”

表哥打開空調,“哇!真涼快呀!”我情不自禁地説。我一邊吃着東西,喝着飲料,看着精彩的武打片,還吹着涼爽的空調,真是人世間的一回享受呀!

最後,我希望我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家鄉的變化[800字]9

我的家鄉永福位於廣西桂林的西南部,那裏山清水綠,風景優美,它還有“福壽之鄉”的美譽,可是你知道嗎?我的家鄉永福以前的景象與現在截然相反。聽我的爸爸説,以前永福的街道垃圾隨處可見,人們用完包裝袋隨手就扔,紙屑滿地都是。再看一下牆上和街道的兩邊,牆上貼滿了小廣告,什麼“高考過關”“止咳神藥”等小廣告都在上面,都快成告示欄了。潔白的牆壁心裏該多難過呀!我彷彿聽到了它們哭泣的聲音。街道兩旁連個垃圾箱都沒有,想丟個垃圾都不能丟,非常的不方便、不衞生。

而我們學校的路非常陡,高低不平,還有許許多多的坑洞,一下雨就積起了很多小水窪,有些水窪很深,過不去,只能繞道走,還會把鞋子弄濕。大家向上級反映了情況,因為他們實在忍受不了這種髒亂差的環境了。聽完以前的故事,我想:真應該改一改這種髒亂差的環境了,不然會給生活帶來多大的不便呀!人們都應該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相關部門也應該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現在永福轟轟烈烈地開展了“美麗桂林·清潔城鄉”的活動,人們意識到應該保護我們的環境,改變我們生活的家鄉。大家都把垃圾扔到新建好的垃圾箱裏,如果地上有垃圾的話,大家也會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周邊牆上的`廣告被清理得乾乾淨淨,恢復了原來的模樣。它們白白淨淨的樣子真令人感到可愛,它們彷彿在“咯咯”地對我笑。街道兩旁建起了垃圾箱,種上了綠樹。我們學校的路也變了一個樣,路被鋪的平平整整,就算下雨也不會積水了,我們能輕鬆走過去。

人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下,感到非常的舒適和高興。看到永福變得越來越美,我也想要為永福的美好環境出一份力,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牆上亂塗亂畫。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但只要大家攜手共同努力,量變終究會化為質變,促使新的飛躍!所以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不亂扔垃圾,不張貼小廣告。

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環境更加美麗,更加乾淨,維護我們“長壽之鄉”的美譽!

家鄉的變化[800字]10

我的家鄉是肇東,在漸漸懂事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這座小城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簡直一年一個樣。肇東在我的心裏是最漂亮的城市。

在我小的時候,我就記得肇東小城有一個火車站,在城東。站東西有一座跨線鐵橋,這是從鐵東步行進城的必經之路。過橋後有一條很直的街,那就是正陽街了,沿着正陽街向西依次有一到八道街。中心街道兩側有許多樓房,而其它地方平房還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聽爸爸説,原來的街道也沒這麼平坦,常常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

我上三年級了,爸爸很忙,上學我常會自己去的。所以後來膽子也大了,常和小夥伴們去走街串巷地玩。我常常感到,家鄉變化之快。每年都要建好多的樓房,一羣一羣的大樓拔地而起,一座一座的小區迅速形成。道路拓寬了,綠化更好了,車子也多了。後來,人民公園也有了極大的改觀,有了遊樂場,建了休閒區,正對門還有一個高大的孔夫子塑像。在城西還有一座美麗的人工湖風景區。

而如今我上五年級了,獨立性更強了,知識也多了。隨着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更加地愛自己的家鄉了。我用心感受並享受這變化帶給我的幸福,用爸爸的話説就是“你們這一代太幸福了。”是啊!過去人們吃蘋果可能也要惦量惦量,而現在家家每天都像過年一樣,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家用電器也由原來的“黑白”變成了“液晶”,手機店開滿了大街小巷,連泥瓦工都有一部時尚的手機。電腦也不是什麼稀罕玩藝了,連小孩都會玩,遊戲、聊天、視頻、查資料,我奶奶“馬神”説能耐可真大。以前的八道街現在已經到十七道路街了。現在的正陽街寬闊得並排能走六輛車,兩邊的各式各樣造型的綠化帶,有剪修美觀的行道樹。夜裏或更是在節日裏還會許多的霓虹燈映襯着閃爍着,又是一幅美麗的城市夜景圖。城市中心已經西移,西面的“紫都花園”、“錦繡江南”等小區可以和大城市比美了。哈大高速路途經小城,去哈爾濱只要1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了。肇東這座小城從不落後,藉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她早已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我就要上中學了,站在銅牛廣場,望着那奮力前行的耕牛,我浮想聯翩又任重道遠,我要好好學習,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學到更多的技術和本領,再回到這座生我養我的家鄉,讓她變得更加的美麗。

家鄉的變化[800字]11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樸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裏,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迴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着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衞着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衞着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説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裏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因特網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閒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説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遊覽觀光!

家鄉的變化[800字]12

我的家鄉地處著名僑鄉南安,靠近蘆柑之鄉——永春。金秋時節,柑橘飄香。此時此刻,柑橘樹上不再是滿樹繁花,而是碩果累累。那圓圓的柑橘有如千萬盞小燈籠,金燦燦,紅彤彤,在樹上閃閃發光。每年這個時候,鄉親們大都忙着採摘柑橘,山上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今年熱鬧依舊,只不過增加了一些新面孔——外地客商和幾個快遞員。我為此還特地“採訪”了我們村的種植大户——我的伯父。伯父説:“這多虧了網上貿易啊”!網上貿易?看着一臉茫然的我,伯父把我帶到他的“辦公室”,裏面放着一台嶄新的電腦。“就它!不就是一台電腦嗎?”我不解地問。伯父説:“你可別小看了它,如今咱們村好多人都靠它賣柑橘呢!”他邊説邊啟動電腦,不久就熟練地上網了。只見他輕點鼠標,打開了一個很有特色的網頁——“果農之家”。伯父點上一根煙,動情地説:“多虧黨的政策好啊!這幾年,村裏的柑橘都賣火了,客商們都爭相搶購呢。原來咱們村種植的柑橘由於品種單一、果樹老化,前幾年一直都賣不出去,只能眼睜睜看着辛辛苦苦種來的柑橘白白爛掉,那別提有多心疼了。現在,多虧了農技站的幾位專家給咱們送來了技術,幫助咱們改良品種,讓咱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莊稼漢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今年市裏又組織我們學習了網絡知識,説是要把生意搬到網絡上了。剛開始,我也不相信,可不信不行啊!你看,今年外地的客商居然找上門來了,他們就是我們在網上聯繫的。看中的是咱們村種的柑橘品質好、無公害……”

正説着,送貨回來的表哥推門而進,笑着説道:“客商上門這是少數,現在我們都寄樣品,滿意下單寄貨,方便又快捷。還有這電腦也很少用了,基本用手機,方便嘛!不僅可開網店,還可做微商呢……”

看着滔滔不絕,臉上寫滿自豪的伯父和表哥,我不由陷入了沉思。

是啊!這幾年我們村的發展可真快呀!你瞧:一座座現代化的樓房代替了原先低矮的瓦房,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取代了泥濘不堪的“印泥路”,一盞盞明亮的路燈照亮了鄉村的夜空,就連那本來隨意亂倒的垃圾也都由村裏統一回收、處理了。啊!這都是黨支農、惠農的政策指引着家鄉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最後伯父還説:“政府提出‘精準扶貧’的措施中,就有電商扶貧,它提高了我們的銷售額,也讓我們對未來更有底了。”

夜裏,我夢見家鄉變得比現在更美了,我知道我這願望一定會實現的。

家鄉的變化[800字]13

我的家鄉——柳州,是一顆國際旅遊新星,每天來柳州遊山玩水的遊客絡繹不絕,尤其是新建的一條高檔購物商業街更是吸引人,這就是柳州市人民政府投入的專項資金建成的一條具有融廣西民族風格與柳州特色於一體的柳州步行街。

我們都還清晰地記得,在20世紀的最後一刻,市政府在剛剛落成的柳州步行街舉行了規模宏大的開街儀式,全市人民的幾十萬雙眼睛都注視着這裏,21世紀到了,柳州步行街也正式開通了。

步行街兩側擺放着許多大大小小、耐人尋味又令人稱奇的柳州石頭,它們充分反映了柳州的地質情況和作為廣西工業重鎮的另一自然特色——奇石城,這些造型各異的柳州奇石為步行街的景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圍繞這些奇石的還有一個供人們休閒的草地,上面齊刷刷長滿了如翡翠般的青草,在草地間一股小小的清泉在靜靜的流淌,最後注入一個小噴泉,清清的泉水向四周噴灑,美麗極了,如果在清晨到那兒坐上一會兒,頓時感覺到神清氣爽,晚上在那兒站一站,全身的疲勞頓時消失殆盡。在步行街的東西兩端分別矗立號稱廣西第一樓的——柳州工貿大廈、中山大廈、五星商業大廈和興隆大廈,他們宛如鋼鐵般的衞士在保衞着生活在這一塊祖國南疆土地上的人們。當我們進入店內,那琳琅滿目的商品:珍珠巧克力、時尚的化粧品、各種流行款式的衣物和先進的數字化家用電器等。在步行街的西北角,具有歐美風情的“麥當勞”快餐店吸引了想在這兒體會到異國風味的人們。當您漫步在步行街上時,就會看到心情舒暢、喜氣洋洋的人們,我和他們一樣在享受着春天般的家鄉情。

我不僅聽老人們説過,還在記載柳州歷史的文字、圖片等資料上看到,這裏曾是一片低矮的住房,一條老街坑坑窪窪、歪歪斜斜的與人們生活在一起。聽大人們説,建國以來,特別是八十年代以來,這條老街的變化真是太大了,這就是我現在親眼所見到的柳州步行街。

這裏是我可愛的家鄉,我從小生活在這裏,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和家鄉人民一起,把這美麗的柳州城建設得更美、更美……讓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這顆璀燦的明珠,這個東方的“日內瓦”。

家鄉的變化[800字]14

60年過去了,當我們回首已逝去的崢嶸歲月,回顧寧夏由祖國西北地區一個偏遠不被人注意的小省區,發展變化成為今天的聞名遐邇的城市,真是不容易。

寧夏過去是一個缺水的地區。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起牀,來回走二三十里路,才能挑上兩桶水。人人都節約用水,用淘完米的水洗手、洗臉、洗菜,一桶水大約能用一 兩個星期。過去的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地上坑坑窪窪的,等回到家,褲子、鞋都被泥淹沒了。人們過去住的都是土房子,有時外面下大雨,屋子裏就下小雨,這可 苦了寧夏人。人們過去走哪都得步行,轉親戚還要走上幾十里路。

現在可不同了,在西北黃土高原茫茫的金色海洋中,奇蹟般的展現着龐大的一個綠島。在這綠島中央,矗立着一座勝景如畫的城池,那便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著 名的塞上古城銀川市。銀川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塞上江南”、“魚米之鄉”。全市總面積為4467平方公里,其中 市區面積1457平方公里,轄城區、新城區、郊區和永寧兩縣,總人口76萬。今日的銀川市已經發展成我新興的工業城市。銀川毛紡廠出品的寧夏特產灘羊毛制 成的毛毯,遠銷亞、非、歐、美四大洲的二十多個國家。銀川生產的仿古地毯,古色古香,屬於上等珍品。

“沒有賀蘭山,便沒有寧夏川”。在民間傳説裏,賀蘭山原是一匹從遠方奔來的駿馬,在河邊小休,化為高山;黃河是一條巨龍,它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只在寧夏 川發出温和的長吟。銀川,就坐落在龍馬之間,全境面積4000多平方公里,南距甘肅的蘭州,東北距內蒙古的包頭,均為400餘公里,包蘭鐵路把它們連接在 一起。它阻擋了滕格里沙漠的東移,削弱了西北寒流和風沙的襲擊,是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使這裏藍天明淨。

銀川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直至公元五世紀的夏國時,在今日銀川市東約8公里的地方興建了“隱漢城”, 之樂曾是赫連勃勃大夏政權的王家園林,名曰:“麗子園,是一座遊樂城市”。銀川始建於公元678年(唐高宗儀鳳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我的家鄉寧夏川的變化可真大呀!我一定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美麗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800字]15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碩果累累、滿載喜悦的季節,我們迎來了國慶63週年,隨着祖國的日益強大、科技日新月異,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假日裏,我和爸爸媽媽去鄉下。爸爸駕駛汽車行駛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路兩側長滿了參天大樹,宛如一個個等待檢閲的士兵。馬路兩側裝上了路燈,晚上既能照明,白天又很美觀。“媽媽,外婆家的村口多了一塊用紅漆寫着村名的巨石,真壯觀!”我叫嚷着。這時媽媽感慨道:“哎,現在變化真大!媽媽小時候在鄉下,都是泥土路,一下雨,泥濘不堪,經常打滑摔跤。晚上四周黑漆漆的,路上幾乎看不到人影。現在,村裏有了大廣場,吃過晚飯,廣場上的燈一打開,把周圍照得如同白晝,男女老少都在廣場上健身、玩樂……”“是啊!”爸爸也隨聲附和“爸爸小時候住的是平

房,沒有空調,夏天經常熱得整晚睡不着;那時候我們看的是黑白電視機,只有幾個頻道,很不清晰,經常出現‘雪花’,而且晚上經常停電;我們吃得是粗茶淡飯,只有過年才能穿新衣。現在呢,是想吃什麼就能有什麼吃,比薩、肯德基、麥當勞……應有盡有。要是在以前呀,這些東西,連想都不敢想呢。“

我靜靜地聽着,卻思緒萬千,感觸很深。先看看我們家的變化。交通工具從自行車、摩托車、豐田汽車、寶馬汽車,一次一次的更新着;住房從小樓房到高層商品房再到現在的別墅,住得是越來越舒適了;家用電器一應俱全,每年都在更新換代。再看我們周圍的環境,河水是越來越清澈了,連水底的沙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天空也越來越藍了;綠化面積也越來越大了,在花園的綠化帶中,撒發出花的芳香,沁人心脾,令人流連忘返;鳥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得飛翔,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着;馬路乾淨整潔、一塵不染,鄉下也有了垃圾箱,不像以前,垃圾都是隨處的亂扔;高樓大廈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矗立在我的家鄉;商場、超市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方便極了;夜晚,華燈初上,街上人羣熙來攘往的,霓虹閃爍,流光溢彩,這夜景真是美極了!家鄉的人們更加註重精神生活的追求,跳舞、唱錫劇、打太極等文娛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現在經濟也富裕了,外出旅遊的人也多了,人們在跋山涉水中感受到了祖國的壯麗河山,繁榮昌盛。在我的眼中,我的家鄉真是一年一個新面貌!一年一個新景象!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的祖國!我堅信,再過十年,我的家鄉——宜興,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繁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bianhuazuowen/kmj2g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