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變化作文 >

【推薦】教育器材變化史作文2篇

【推薦】教育器材變化史作文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器材變化史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教育器材變化史作文2篇

教育器材變化史作文1

為了紀念唐山大地震,馮小剛推出又一個轟動全球的力作,既《唐山大地震》,影片剛上映,引起很大反響,觀眾都説故事真實,情節感人,是一部好片子。

我屬於情感豐富之人,對於這種悲劇片一般不想看,但聽到朋友説這部片子確實值得一看,也就進了電影院,剛買票,工作人員就遞給一包餐巾紙,我以為是搞贈品活動,隨手就把餐巾紙放入包裏,沒想到看完影片,紙也用完了。

入了場,剛坐在座位上,電影就開演了,隨着鏡頭的變換,把我們帶到了一九七六年那個動亂的年代,有這麼一家四口人,夫妻二人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十歲以下的孩子,生活其樂融融。

那年夏天,天氣十分炎熱,突然天空飛來蝗蟲,鋪天蓋地向人們襲來,給炎熱的夏季帶來了煩惱,其實是大震來臨前的徵兆。這一家四口人,父親剛給他們買了個電扇,全家在享受着電扇帶來的快樂,誰也沒有想到大難已經來臨到這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地震的當天夜裏,夫妻二人還在工地幹活,姐弟倆都睡在屋裏,突然一聲巨響,大地震發生了,房屋瞬間倒塌,到處是人們的慘叫聲,夫妻想到孩子還在家裏,沒人去救,父親不顧一切衝進廢墟中,瞬間就被埋進倒塌的建築物中,父親喊着孩子的名字死去了。這時姐弟倆也被房屋的一個大梁壓在兩頭,正痛苦地呻吟着,當媽媽到處尋找這兩個孩子時,救援隊發現了他們,可悲的是,因為兩個孩子剛好被壓在一個房樑的兩端,撬房樑的這一頭,就能救活弟弟,那房樑的另一頭就會壓死姐姐,當救援隊問母親,你是救哪一個呀?母親哭着喊着:“我兩個都救,求求你們了,給你們跪下了。”可救援隊只能無奈地説:“你快點決定,要不我們就去救其他快死的人了。”媽媽看看姐姐,問問弟弟,只好哭着説救弟弟吧,姐姐聽到媽媽的話,徹底絕望了,一個昨天還活蹦亂跳為弟弟打抱不平的姐姐,一句話就決定了生命的取捨。姐姐流着淚閉上了眼睛,等待死亡的到來。當救援隊救弟弟時,弟弟的胳膊又被一塊大石頭壓着,看到弟弟已經奄奄一息,只好鋸掉胳膊保全生命,當媽媽看着救出截肢的孩子,媽媽昏倒了,看到這樣的場面,電影院裏唏噓一片,觀眾都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中,實際上這四口之家只是大地震大難中所有遇難市民的一個縮影,幾十秒死了二十四萬唐山人啊,多麼可怕的數字啊,這中間有多少悲慘悽切的`故事發生,又有多少孩子從此變成了孤兒,看到後來建起的為紀念唐山人民的紀念碑,那上面刻着震死的二十四萬人的名字,感到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和無奈啊。大自然給人類造成了多大的災難啊!從紀念碑的這頭騎車子到那頭最少也得十幾分鍾,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看了這個電影,使我悟出生命之真諦:人啊,要善待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快樂生活每一天。生命是如此脆弱,當你為生活中的事情苦惱時,何不想想,活着就好,不必煩惱,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熱愛生命吧,朋友,讓我們享受人生吧!

教育器材變化史作文2

人一生最重要的人除了親人,就是老師。老師傳授我們知識,讓我們會讀書看報;老師教導我們的言行舉止,讓我們有良好的習慣。可誰又注意了老師手上的器材變化呢?

“唉,現在的科技真發達。連教育的器具都是那麼高科技,以前哪趕得上現在呀!”看,自從我那當老師的爺爺在我們教室開了個家長會後,就回來不停地感歎道:“誒,劉湘你們那黑板上白色的布是什麼呀?”我仔細地回想,原來爺爺問的是投影儀。我急忙跟他解釋了投影儀的作用和原理,他才連連點頭。

聽我爺爺説,在上個世紀,老師手裏都是“老三樣”——粉筆、黑板、課本。經常一節課下來,滿身的粉塵,還容易把手磨出口子。粉塵對老師的身體健康有着特別大的影響,而老師是我們第二個“父母”,這樣對待她們怎麼對得起她們對我們的教導呢?漸漸的在21世紀,出現了高科技教育器材——投影儀、無塵粉筆、電腦課件......這使得老師的生活受到了改善,讓粉塵遠離老師;讓老師心裏所想的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瞭解課本上的知識。而這一切都是科學的功勞,是科學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

而在其它課上,教育器材的變化也是十分大的,例如體育課。在我爸爸那個年代,體育課只能在一塊小平地上跳繩、跳山羊、打沙包這幾樣。既枯燥又十分危險。而現在,籃球場、足球場、跑道、羽毛球場等等。不僅十分有趣還安全,花樣多。再説音樂課,原來都是用竹板打着拍子,老師唱一句,學生跟着唱一句。而如今,都是用音響、電腦來放音樂,讓學生來學。還有許多學樂器的課程如葫蘆絲。

這些變化都是人類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來改變的,只有利用科學的力量,才能改變我們的學習,以及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bianhuazuowen/03v3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