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關於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範文(精選10篇)

關於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範文(精選10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範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範文(精選10篇)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1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首先迎接我們的就是《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又給了我們哪些啓示呢?

第一章:要有理想。神舟飛船可不是一般人能坐上的,要經過嚴格的層層篩選。可大姐姐王亞平卻有這個偉大的理想,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變成了現實,最終登上了太空;跳傘,是大人和小孩子都很懼怕的事情,可付麗娟姐姐卻能爲了理想,遠離親人,跳出了人生的精彩。所以,首先要有理想。

第二章:要堅持。理想有了,但能堅持就難了。廖智阿姨跳舞很棒,可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對一個舞蹈家來說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如果我們遇到這種事情,眼前將會是一片黑暗,可能除了埋怨老天無情,就是唉聲嘆氣。可廖智阿姨卻不是這樣,她不僅堅強地站起來了,而且爲了努力追逐自己的夢,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站起來,舞出自己最美麗的人生。所以,有了理想需要堅持。

……

有夢想纔會有希望,能夠堅持就能取得成功。開學了,我又站在了一個新臺階上,願我更上一層樓,打開知識的大門,去實現我的理想!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2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早上升旗時,王校長要求我們晚上收看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的《開學第一課》,王校長還對我們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要有一顆愛的種子,這樣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我愛你,祖國》,是一堂情節活潑生動、寓教於樂的課,這堂課在象徵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長城腳下開講,主題是愛國主義教育,口號是“愛,讓中國更美麗”。這堂課分了四個篇章,分別爲“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通過這四個篇章,講述愛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通過這些具體的“小愛”才能匯聚成“大愛”。

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三節課:愛是承擔。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名叫馬鵬飛,他八個月的時候,就失去了爸爸、媽媽,和奶奶相依爲命。他的奶奶患有糖尿病,爲了省錢給孫子上學,奶奶長期不服用藥物,所以病魔奪取了奶奶的雙眼。就這樣,小鵬飛5歲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他每天早上都是5點就起牀,做好早飯,餵奶奶吃飯,然後準備好開水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牀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3:30,馬鵬飛才能上牀睡覺,至今他已經整整堅持了9年。這麼多年的辛酸,就是因爲鵬飛的心中有了愛,因爲愛,鵬飛才學會了承擔!電視臺的導演知道鵬飛的生日要到了,特意爲他定製了一個生日蛋糕,馬鵬飛的奶奶流着眼淚吃下了第一塊蛋糕……我也含着淚水爲鵬飛深深地祝福。

看了鵬飛的遭遇,再想想我自己,我是多麼地幸福,不愁吃,不愁穿,我一定要將滿腔的愛國熱情轉化爲每一天的具體行動,勤奮學習,積極向上,長大以後報效祖國。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3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第一課以“先輩的旗幟”爲主題,爲我們講了80年前的長征故事,看後我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麼幾個鏡頭:

第一個鏡頭:賀龍爺爺騎着戰馬衝向敵人,卻把揣在自己懷裏的小女兒弄丟了,當戰鬥結束後,才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他那種焦急痛苦的感受,讓我想起了我的爸爸,當我生病住院時,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之後,跑到醫院照顧我,給我講故事,爲我買好吃的,守護着我,疼愛着我。爲了不耽誤工作,他把電腦帶到病房,在我睡覺時,他還要抓緊時間寫稿子、改方案。我想,當時的賀龍爺爺一定像我的爸爸愛我那樣愛着他的“小千金”。當傷員把撿到的“小千金”交到賀龍爺爺手中時,他緊緊地將這個長征中最小的“戰士”摟在了懷裏。

第二個鏡頭:賀炳炎將軍在戰鬥中右臂中彈,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戰士們用老百姓鋸木頭的鋸子硬生生地將他受傷的手臂鋸了下來真是不敢想,那該有多疼啊!我的手不小心被水果刀割個小口子都會疼的流淚,趕快貼上創可貼,還要爸爸媽媽哄上半天才會罷休,而當年的賀將軍卻忍受着常人無法忍受的劇痛鋸掉了右臂,他纔是真正的“超人”。

第三個鏡頭:一天只吃一粒黃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沒有東西吃,爲了尋找能吃的花草,好幾個戰士被毒花草奪去了生命。紅軍戰士每天僅僅依靠一粒黃豆來維持生命。今天的我們,牛奶麪包、饅頭面條、水果蔬菜應有盡有,吃喝不愁,可是我們還挑肥揀瘦,有時還浪費糧食,忘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誨。

這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告訴我們兩萬五千里長徵是先輩們用腳走出來的,是用堅定的信念走出來的,是堅持不懈走出來的,他們爲了解放全中國百折不撓,他們爲了讓老百姓過上好這日子勇往直前,拋頭顱,灑鮮血,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應該接過先輩們手中血染的旗幟,讓自己堅強起來,勇敢起來,成爲一個新長征路上的小旗手,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美好,讓這面先輩們交給我們的旗幟迎風飄揚,讓五顆紅星更加耀眼、更加明亮!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4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在一個小山村裏,有一對殘疾夫婦,女人雙腿癱瘓,男人雙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種、管理、收穫……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觀察世界,男人用雙腿丈量生活。時光如水,卻始終未沖刷掉洋溢在他們臉上的幸福。

當有人問他們爲什麼幸福時,他們異口同聲地反問:“我們爲什麼不幸福呢?”男人說:“我雖然雙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見啊!”女人說:“我雖然雙腿癱瘓,但他的雙腿能走路啊!”

這就是幸福,一種樂觀豁達的胸懷,一種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擁有了這種胸懷,心靈猶如有了源頭活水,時時滋潤靈動的眼睛,去發現幸福,發現美,欣賞美:奼紫嫣紅、草長鶯飛是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是美。荷敗菊謝就大煞風景了嗎?爲什麼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殘荷聽雨聲”,“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優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的繁華熱鬧;在鄉村,有小橋流水麥浪滾滾蛙聲一片的淳樸寧靜。這就是樂觀,這就是幸福。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5

2012年9月3日星期一天氣:晴

今天一早,我們就知道了有《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美在你身邊”。第二節課時,開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成了四個部分: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結合主題,讓我十分感興趣。

探索美

第一章節是探索美。美其實並不是富麗堂皇,雕龍畫鳳的代名詞。美也是無處不在的。有句話說的好:“不是世間沒有美,而是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第一章節,我看到了很多我平常忽視的美。看,那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快速奔騰起來真是飛沙走石;那極樂鳥似乎戴了一副面具;那可愛的小猴子的眼睛裏寫滿了好奇與驚訝,一個個鮮活生命在向我們展示美。可能這離我們有點遠,但是,當清晨的陽光普照在一片片幸福的葉子上時,這很美;當晚霞用創造的顏料讓雲朵五光十色時,這很美;當風吹過草坪讓草坪成爲一個綠色的“海”時,這也很美。這些美都是我們身邊的,也許,不足一分鐘的駐足觀望,坐在車上的餘光一瞥,都能發現。有的人讓它從時間的縫隙裏溜走了,可有些人卻欣賞它的美。這,就是探索美。

創造美

美不是單一的,它也可以創造。那自制樂器的劉大成用平常的東西,做出了不平常的曲子。水管,樹葉,藥瓶都能成爲樂器。這平常的東西,用智慧改造了一番,就變了一番模樣,這一件件閃着智慧的神奇樂器,難道不美嗎?還有劉大成自身的技巧,讓沒有改造過的梳子也成了樂器。還有那好聽的《農家的早晨》,完全都是自導自演,不僅有精妙的技巧,還有無聲的演出,一切都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生趣活潑的'農家的早晨

傳遞美

“最美”似乎是現在很熱門的話題。而“最美”司機吳斌卻格外令人感動。身受重傷的他控制了車子,讓所有的乘客都安全了,可他卻走了。他的壯舉讓許多人知道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奉獻,在那“最美”的幾分鐘裏,所有的人都瞭解了美。連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美,那顆時刻爲着他人的心,是善良的美。吳斌用他自己的事蹟和生命傳遞了美!

和諧美

在奧運會上,美也無處不在。那“零失誤”的中國體操男團憑着高超的技巧成功衛冕,讓我和許多人興奮不已。在《開學第一課》上,他們告訴了我和諧與美。他們無論其他人表現如何,都互相擊掌鼓勵,讓整個隊伍少了爭吵,多了和諧。和諧,團結,使美綻放在了每個隊員的身上,這讓我爲之欽佩。

《開學第一課》只有1個多小時,也許並不能概括完世間所有的美。但是,它教給我的方法卻能讓我的生活無時不刻存在美!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6

新學期開學了,我成了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心情無比激動,更加讓我期待的是又可以觀看《開學第一課》。

因爲“新冠肺炎”的發生,爲了抗擊病毒,今年的寒假特別漫長,小朋友在家裏經歷了網課學習,經歷了足不出戶的日子。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與往年格外不同,在節目中,鍾南山院士、張伯禮爺爺、陳薇院士和許多抗疫一線的叔叔阿姨講述了抗疫故事。聽了這些溫暖卻又悲傷的抗疫故事,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互相幫助,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抗擊“新冠肺炎”是場沒有槍聲、沒有手榴彈、甚至沒有煙霧彈的戰爭,這是一場生命保衛戰,中國人民始終在戰鬥,特別是白衣天使們,冒着生命危險始終衝在一線與病毒作戰,與死神做鬥爭,捍衛着生命。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平時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不要辜負了白衣天使的心血,我們也要懂得“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7

今天下午的時候,老師跟我們全幫同學說讓我們上網去看看開學第一課,然後寫一篇觀後感,一開始我不以爲然,想應付下就算了,可我看完了這一課後我被那不可名狀的吸引力牽引着我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在開學第一課裏,有許多人讓我在心裏不得不敬佩、尊重他們。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那個熱愛音樂、喜愛鋼琴的那個小男孩——劉浩。

劉浩是一個盲童,雖然他是一個殘疾人,但他的心卻和我們正常人一樣,渴望學習。他在音樂方面有很大的天賦,而且很喜歡彈琴,還能清楚地知道某個音在鋼琴的什麼位置,更厲害的是,他居然能在短時間內背下一首10頁的奏鳴曲!這樣好的記憶力,讓我這個同樣有着一雙健康的手和一雙明亮的眼睛的人感到驚異!這些都是因爲劉浩媽媽巨大的付出,才換來的。他的媽媽需要爲他將五線譜翻譯成盲譜,再用針一針一針的將譜子做好後,才能給劉浩背譜,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母親啊!劉浩一定很幸福。

今天的主題是幸福,楊利偉叔叔對此發表了他自己的意見,他說:“只要能夠爲人們做出貢獻,你就能感到幸福正在向你走來。

還有一個人,也讓我記憶猶新,她就是李佩傑。她有一個家庭,但她是一個父母相繼離開這個世界的孤兒,她的母親在臨死前就將她交給了現在的養母。而她們的幸福卻只維持了三年時間,養父便離開了家,養母也得了一種病,常時間臥牀不起。這樣,一個家的重擔全“跑”到了佩傑姐姐的肩上,可她還是接受了這苦重。還要一邊上大學一邊照顧養母,可成績還是很不錯,可把我這個在父母百般呵護下長大的孩子給羞死了。我不得不讓她成爲我的榜樣。她說:“只要媽媽好好的,我就很幸福。”

幸福,只要你做些什麼,就會獲得它。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8

這節目非常精彩,有唱歌的,有口技的,還有表演吹樂器的;有奧運會冠軍,神九航天員,還有山村小學最好的老師……下面,就是我觀《開學第一課》的感受。首先,我覺得這裏的節目很有創意,節目新穎。

主題圍繞着“美就在你身邊”,一共有四課,第一課是“探索美”;第二課是“創造美”;第三課是“傳遞美”;第四課是“和諧美”。在節目中,讓我感到好奇的是大成叔叔的“口技”。他能用家裏的水管吹出優美的音樂;打針的注射器針頭摘掉,留下一個針管,一推一拉還能吹出動聽的音樂;花生頭上鑽一個洞,不斷摸索,也能吹出動聽的音樂;藥瓶上鑽幾個小眼,還吹的是豬八戒背媳婦呢!他還會吹很多東西……他讓我最感動的是這句話:“只要有聲音的東西,慢慢地摸索,都能變成一首動聽悅耳的歌曲。我認爲這就是“創造美”。在觀看整個節目的過程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在一個小小的城中,有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司機,在一次小小的旅途中,一塊重石掉下來打在這位司機的腹部上,於是,司機開始慢慢減速,等車安全停下時,他對乘客們說:“請幫我打120”。

短短的46秒,司機死了,當110和120來到現場時,卻發現車上沒有一個乘客受傷。司機雖然死了,但他把美留在了我的心中。一個人,感動一個城,這值得我學習,我認爲這就是“傳遞美”。這位司機就是——吳斌。我愛《開學第一課》。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9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大有不同,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給芊芊學子們留下不同卻又深刻的印象。

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樣都離不開交流。所以,開篇討論,我想先說說說說我對漢字,對語言文化的感受。

中華驕傲,驕傲的不僅僅是他的特色美食,名山大川,五嶽風光,民風民俗。驕傲的還有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可是面對中國這兩個字,我遲疑了,我很迷茫。反觀當今的我們,作爲中國人,我們並沒有很好的學習好本國的語言,瞭解中國的歷史。

相反,這些越來越不被我們所重視的一切,都在時間的長河中,越來越國際化。

對中國的熱愛,對漢字的癡迷。讓一位外國叔叔投入了三十萬美金,建立了一個學習中文的網頁。他說,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歷史。因爲熱愛,所以纔要繼續下去。因爲興趣,所以纔會堅持。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這是他所追求的一切。每一本書包括紀傳體編年體,孔夫子的大哲理小道理還有漸漸不被國人重視的漢字直至甲骨文,是要有多大的魅力,才能讓一個人心甘情願的堅持了一輩子。

漢字的魅力文化的精深都可以告於段落,我更想說的是我看到的,貫穿整個節目的品質。認真,堅持。

從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隸書等,都具有極強的中國藝術,甚至有人將漢字譽爲中國五大奇蹟。這絕不是空穴來風,柔美的柳體,不羈的狂草,端正的楷書,都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可以見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同時,也有人說語言也是文化交流的橋樑。所以在我們這個大世界裏,總會有那麼一羣人,心甘情願的做着建造橋樑的基石。隨着中國的國際化,這些可愛的人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中教授着中文,懷抱着嚮往和平的心,給那些想要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人一個機會,努力的搭建着友誼的橋樑。她們,只是因爲懷抱着對文學的滿腔熱忱從而就在把這份熱愛傳達出去的路上一走就是十年如一日。又怎能不令人敬佩?這世界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最近被討論的最火的是董卿姐姐的一跪。網上說,那是最美的一跪。因爲那裏有着對文學認真的聆聽,有着對前輩的敬仰和尊重。在她身邊的,是已經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爺爺。他時刻從事文學翻譯作業,已有六十餘年。到現在依然每天堅持翻譯一頁莎士比亞。老人尚且如此。

我們做爲年青的學生,難道不應該向許淵衝爺爺學習嗎?我們可以不先掙它一個億,但我們一定要給自己定個小方針,然後向着方針行進。

漢字的演變,給我最深刻印象是正直二字的翻譯。目視前方走正確的路,就是正直。這個詞也讓我在聽到吳京和柯潔的演講,看到了11歲的小男孩和機器人比賽鋼琴技巧時,有了更深的印象。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吳京和柯潔都是懷抱着對最初夢想的執着和熱愛,堅持着走了下來。11歲的神童也是憑藉着執着和努力纔有了今天的成就。吳京和柯潔其實說的很對,真正的英雄不是你有多強大,又勝利了幾次。而是你是否戰勝了自己,回看上一次的自己,是否又有了進步和突破。反觀當下,中國雖有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有高山流水的琴,有敵退我進的棋,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書,有丹青妙筆的畫,但我們身邊又有多少同學真的學習過,並且對這些國粹感興趣呢?至少在我的生活中,這樣的人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打一打王者榮耀遠比學習一門興趣課要有意思。現在的孩子,並不謙虛,也不愛潛心鑽研專注學習。

《少年中國說》裏的一段話更是讓我羞愧。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每天只顧着玩遊戲聊天,忙於逛街享受的我們。漸漸的丟了老祖宗千百年的教訓凝成的名言警句。丟了中華兒女的傳統品德,不思進取的我們,這樣下去必定碌碌無爲,未來又怎麼可能有大作爲呢?

願今日之感嘆謹記來日之學心。願我在學習的路上,勿忘初心,善始善終。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秋季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10

前天晚上,我看了中央二臺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潛能需要挖掘;這一節抗震小英雄林浩和“奧運女孩”——林妙可攜手共唱《我和你》,還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叫李中俊,家住在偏遠的山區,有一次媽媽媽給她準備好了食品,讓她去上學,她到山上不小心滑了一腳,一下子滑到40多米的天坑裏,天坑是山與山之間的裂口。

她昏迷了三天三夜,醒來以後覺得有點餓,就去找媽媽給她的食品,搜尋了一會兒,終於找到了食品,吃了食物,使她恢復了一點體力,但是40米的天坑使她非常煩惱,因爲每當爬一米,就滑下來,她心裏想:堅持就是勝利。這種信念鼓勵着她,她經歷了無數次困難,最後終於爬到了山上。第三節講的是:團結就是力量,林浩等人和易建聯、姚明拔河,林浩搬來一部分救兵,終於把姚明、易建聯拉倒了。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感受是: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xuexiziliao/diyike/xlyj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