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範文500字(精選10篇)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範文500字(精選10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範文500字(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範文500字(精選10篇)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結晶,是農民伯伯灑下的汗水,凝結出的果實。走進食堂,撲入眼簾的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顯而易見的節約糧食標語。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意識到並行動的呢?

在學校裏,老師經常跟我們提起“節約糧食”這種品德,可是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仍舊看到有許多同學因爲偏食,覺得這些菜不合味口就不盛了,還有一些盛的時候盛了很多,可沒吃兩口就把盤子端出去倒掉了。不止在學校裏,在飯店裏、大酒店裏,我也看到不少浪費糧食的行爲。在飯店裏,有不少人都點了一大桌子的菜,可是吃起來僅僅只是喝了一寫飲料、酒什麼的,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聊天,“吃”地差不多了就抽了幾張餐巾紙轉身走了,剩下了一大桌子沒吃多少的菜。

這些行爲習慣都是不好的,如果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的話,那還要這麼多糧食來做什麼呢?那農民伯伯這麼起早摸黑的勞作又有何意義呢?既然你盛了這麼多菜那你就應該對它們,對農民伯伯負責。在飯店裏,那剩下的一桌子菜,我想,你應該有權利不把他們打包帶回家吧。你應該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忍受着飢餓的壓迫,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都是他們生命的渴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2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我很高興能站在這裏給大家做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節約糧食,從你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句,你們應該都理解吧!唐代詩人李紳,在第一首憫農裏呼籲大家節約糧食,從小實行光盤行動,可是每當我們中午吃完飯後,經過餐廳門口,廚餘垃圾桶裏的這些剩菜剩飯,已經可以養活非洲多少人了啊。我這裏有一份可靠的數據:非洲因飢餓死亡的人數在400萬以上,約有2億人營養不良,處於飢餓或半飢餓狀態,我們現在不知道珍惜糧食還倒糧食浪費糧食,同學們這是十分可恥的行爲。

在我們學校裏也有一些類似事情,如學校食堂阿姨們辛辛苦苦給我們煮飯燒菜,使我們營養保持均衡,但我總看見有不少同學因挑食,而浪費糧食,走廊上倒廚餘垃圾的餐桶裏,總是裝得滿滿的,餐桶內怎麼也不少於三分之二,在此“我提暢,光盤行動,從你我做起”。

所以我認爲農民伯伯的痛苦,就應該落實到真正的生活中。不是單單在嘴上說說而以,沒有任何真正的行動。當我們念着“鋤禾日當午”時,可又曾真正領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果有,食堂又從哪來的剩飯剩菜!農民用他的辛勞,科研,用他們的艱苦養活整個中國,這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我們需要謹記農民伯伯的痛苦,要常念着他們所想得幸福。

對於普普通通的我們,能做的並不多,也只有堅持光盤動,不浪費糧食……

謝謝大家!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你我做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詩,我相信同學們都很熟悉,都懂它的意思吧。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和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節約糧食,可是我們真正做到的有幾個呢?“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裏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爲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爲了“世界糧食日”。

今天,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的祖國現在是多麼的繁榮富強啊!但是在祖國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遙遠、偏僻的山區,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孩子們還沒有上學的地方。他們吃着野菜、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吃肉了。多麼讓人心酸,再看看我們,好吃的、好喝的,應有盡有,當我們坐在餐桌前享受美食時,而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卻啃着饅頭,難以下嚥,可我們還挑食、浪費。同學們,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是我們中國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忘本,丟掉我們自己的根呀。

最後,我大聲呼籲,我們應以節約爲榮、浪費爲恥。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將這份傳統美德繼續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的演講到處結束,謝謝大家。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對我們大家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吧。

雖然我們的祖國現在十分的繁榮,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遙遠的地方,那裏就是貧困山區。在貧困山區裏,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裏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麼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在學校裏,雖然學校裏規定不準浪費,但還有一些同學把吃不了的飯菜到掉了,也許他家裏很有錢,也許他家裏有的是糧食;但是,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如果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看見同學們這樣做一定會很心痛,並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爲了炫耀自己多麼大方、多麼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丟下一桌子菜揚長而去。其實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這樣也是一種節約。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爲榮,以浪費爲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因爲,在每粒糧食都浸滿了農民伯伯揮汗如水的辛勤耕耘。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5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講主題爲:愛惜糧食,保護土地。自1981年的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以來,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爲世界糧食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國政府都要爲全球糧食的發展舉行各種活動。我國更是一個人口大國,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生活在城市裏的我們沒有體驗過飢餓的痛苦,不懂得愛惜糧食。我在中午護導的時候看到很多班級浪費糧食的現象非常嚴重,每天都能看到從班級門口推出一桶又一桶的剩飯剩菜,有些飯只吃了幾口就被倒掉了,讓人非常心痛!很多學生吃肯德雞就能吃一大桶,可是對於米飯卻沒什麼胃口。這樣既浪費糧食又對身體不好,所以每位同學必須,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反對各種浪費糧食的行爲。

我們要愛惜糧食更要保護土地,隨着經濟的發展土地污染日趨嚴重,一枚廢電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永久失去種植價值。廢電池如果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理,電池裏的汞、鉛、等重金屬物質會慢慢泄露出來形成污染。所以,從今天開始學校展開“廢電池有獎回收活動”每位同學可用3節廢電池換一支鉛筆,多換多得。在學期結束時,我會統計哪些同學回收的廢電池最多,並給予環保小明星的稱號。現在有請我們的教師代表上臺帶頭回收廢電池,每投下一顆廢電池就拯救了1平方米的土地也就多了1平方米的糧食,最後希望大家踊躍參與活動,共同創建一個綠色的未來!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6

各位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的這首《憫農》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從收割到飯桌上要經歷二十多道程序,這其中浸透了農民伯伯們多少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今天,當我們站在操場上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當我們此時此刻唱起雄壯的國歌時,當我們胸前的紅領巾迎風飄揚時,我們爲祖國的繁榮富強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可是在祖國落後偏遠的山區裏仍有一些吃不飽穿不暖,沒學上的孩子。他們生活很困難,靠挖野菜、吃白薯來填飽肚子,很少吃大米,更別說肉和牛奶。愛惜糧食和節約糧食就顯得更爲重要,但在我們的校園裏仍有些浪費糧食的現象,比如說有些同學上學快遲到了就把沒來得及吃完的早餐丟掉,在午餐的時候,也有同學趁值日生不注意時把整盤整盤的飯菜倒進桶裏,吃水果或喝牛奶的時候沒有食完就扔掉。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浪費啊!同學們請對照我剛纔所說到的現象,回想一下,在班級裏有發生過嗎?如果沒有,請爲自已鼓掌!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我希望外小的每位同學把以後的每一天都當作世界糧食日,並傳達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讓我們大家一起在宣告國旗下莊嚴宣告:做文明儒雅、陽光向上、勤儉節約的現代少年”。

謝謝大家!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糧食是我們補充體能的主要物質之一,可是浪費糧食的現象我們卻隨處可見。

此刻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浪費也隨着生活的提高而增多了,吃了一半的麪包,吃了一口的饅頭,吃剩下的白米飯,喝剩下的湯,這些困難時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卻都被扔進了垃圾桶。

也許會有人說,浪費這麼一點東西無所謂呀!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人都扔掉那麼一點,那麼世界將會浪費多少糧食啊?諸葛亮經常告誡他的兒子;“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簡樸,能夠培養一個人的美德,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爲,僅有勤儉節約才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

我們從幼兒園就學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因爲我從農村裏長大,最能體會這句詩的含義了。在農村,夏天能夠隨處可見村民們頂着炎炎夏日還在地裏除草幹活,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啊,還有的弓着腰站在滾燙的水中插着秧苗,這是多麼辛苦的事啊。當我親眼看到的時候我完全被驚住了,才懂得一滴汗一滴血這句話的含義。雖然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可是家人卻很少讓我上地裏幹活,所以我不知這麼累。所有這一些,是我董事時,我的媽媽帶着我去趕集回來的時候發現的、明白的。

在偏遠的山區有很多孩子吃不上飯,吃一次餃子也算是很奢侈的了,可是我們呢,卻不明白珍惜此刻完美的生活,把糧食就像垃圾一樣倒掉,我們不覺得羞愧嗎?

所以說,讓我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8

同學們:

你們知道嗎?全世界人口約有70億,可是卻有8億人正在捱餓。爲此,聯合國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爲世界糧食日,它呼籲我們要“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現在做起。

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也在逐年增產增收,但人均糧食佔有量還處於較低水平。我國的人口在不斷的增加,耕地面積卻在逐漸減少,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主要依靠進口,而邊遠、貧困﹑受災地區則要靠國家救濟。可見糧食是多麼的寶貴。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曾是我們兒時就會背誦的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些曾縈繞心頭的古訓。告訴了我們勤儉節約纔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卻比比皆是,有的同學挑食,把不喜歡的飯菜倒掉,有的同學不管自己能否吃掉,隨便亂買零食。就餐時剩飯剩菜,在餐館鋪張浪費亂點菜譜等等這些都是浪費現象。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所有的人每時每刻都在這樣浪費,那麼,這將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損失。

爲此,我建議:“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做個文明的好學生,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開始吧。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節約化爲自覺,成爲習慣,希望那些浪費現象不再發生。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9

同學們:

在講到節約糧食,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憫農》這首古詩,這首古詩就是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要我們節約糧食。可是我們真的做到節約糧食了嗎?我們每天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誘人的菜餚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早早地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外出打工。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晚餐。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並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爲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這種不文明會非常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文明學生的形象!

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厭食。無論是在家裏爸爸媽媽給我們做吃的,還是學校裏的飯菜,都是有利於我們身體成長的,爲了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文明就餐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就餐,不大聲喧譁、打鬧,敲打碗筷,不端着餐盤奔跑走動,防止相互碰撞或燙傷;不隨處亂倒飯菜;就餐時細嚼慢嚥,有助消化,也不含飯說話,以免發生意外。在就餐結束後半小時內不跑、跳或進行劇烈運動。不損壞餐具和設施,並把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國際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0

在座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要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愛惜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古詩,但是在這個經濟發達的時代裏真正能做到珍惜每一粒糧食的人有幾個?曾經的我也是一個不懂得節約糧食的孩子。

小的時候,我非常挑食,不愛吃蔬菜,不愛吃麪,就是吃喜歡的大米時,也是好像嘴巴下面有個洞一樣,邊吃邊撒到桌子上和地上。心想這樣就可以少吃點飯了,總之每一頓飯連撒帶剩都要倒掉半碗飯。媽媽總是頭疼我挑食浪費糧食的壞毛病。在一次外出旅行時,我們路過一個災區的希望小學,看到了那裏的留守兒童。一個小弟弟用黑乎乎的小手捧着饅頭仔細地一口一口地吃着,生怕撒下一粒饅頭渣,就着鹹菜完成了一餐飯。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覺溼潤了,每天我吃飯的時候浪費的糧食可以夠一個年齡小的朋友吃一頓的了。我怎麼可以這樣呢?到這時我才意識到我的無知和可笑,以前的我天真地認爲糧食是取之不盡的,而不知道糧食對我們來說如此珍貴!

於是,從此之後我就暗暗下決心今後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並付諸行動,吃飯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外出就餐時,吃不了的也會打包帶走。改掉挑食偏食的壞毛病,節糧愛糧從我做起,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

同學們,我們一起爲愛惜糧食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shiyongfanwen/yanjianggao/7me3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