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勸學 >

《孫權勸學》賞析練習

《孫權勸學》賞析練習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鑑》。該文通過敘述孫權勸學和呂蒙學有所成的故事,分享了一些《孫權勸學》賞析題,歡迎同學們來學習!

《孫權勸學》賞析練習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賞析題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3分)

A卿今當塗掌事當塗:處在道路中間

B但當涉獵涉獵:粗略的閱讀

C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幹和謀略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事:認清事物

2、對下面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句是(B)(3分)

蒙辭以軍中多務。

A呂蒙因爲軍中事務繁忙而告辭。B呂蒙借軍中事務多而推託。

C呂蒙因爲軍中任務很多而拒絕。D呂蒙說軍中事務太多了。

3、仔細閱讀語段,談談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麼啓示。(3分)

緊扣選文內容,圍繞“讀書”“學”能“大有所益”即可。

示例:①讀書學習非常重要。(學習對成長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

③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辦事能力。

④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

《孫權勸學》簡析

本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本文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與《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 表傳》的文字相比,本文僅區區118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肯學習 就會有長進,突出了學習 重要性。本文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後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着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孫權的循循善誘,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寫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趣。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歎,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並且,他還很愛才。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爲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係,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mingrenmingzhu/quanxue/2qjv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