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道德作文 >

關於道德作文彙編八篇

關於道德作文彙編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道德作文彙編八篇

道德作文 篇1

生活中,有時我們會在無人的時候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有時我們會因看到別人在車站蜂擁而上,我們也跟着向前擠去。這些現象,也許我們不會受到當面的指責,也許我們不會受到懲罰,但是收住心底那份道德,我們纔會不甘平庸,我們才能對的起那“人”字。

元代大學者許衡的一句:“我心有主”足以讓大家銘記。如果到的遵守,並不受到外界的干擾,而養成一種習慣,來之精神的自覺,那麼就會讓我們的修養得以昇華,達到一種嶄新的境界。莎士比亞有句名言:“道德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如果我們不因禍福避趨之,那麼我們便將得到人生的無價之寶。

堅守心底的那份道德,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付出,它代表着我們的心不被利益所驅使,堅守立場淡薄慾望。近代文學家朱自清,身患胃疾,但不爲美國的上等大米折腰;明朝的楊繼盛在奸臣嚴嵩當道,上下爲其所用之時,依然以卵擊石,上述彈劾,結果半路被嚴氏同僚所截,獄中處死;古時屈原,面對朝廷的黑暗,說出:“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依然投入汨羅江中。他們如蓮,出淤泥而不染,秉持着自己的本性,保持着高潔的本質。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辭。

道德作文 篇2

雷鋒,是個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他平凡,吃穿住行怎麼看都是個普通人;可他又不平凡,他的生命雖然早早的就結束了,可他用盡一生的力量幫助他人、關心他人,他有着一顆不平凡的心,所以他又是不平凡的。

雷鋒的好事做了一火車,而我的鄰居張奶奶做好事也像雷鋒一樣做滿了整個社區。

每逢週六早上出門,我就會發現樓道的地面和扶手煥然一新。不用說,肯定是張奶奶乾的。這時,如果我們碰到了張奶奶,就會說一聲“謝謝你啦!”,張奶奶也微笑點頭。除此之外,小區的花草修剪、衛生清潔也都有張奶奶的份兒。別看張奶奶已經年過六旬,可她還堅持爲大家工作呢!

有一次,我在樓下閒逛時,發現張奶奶在大汗淋漓的清掃一條小路,看着張奶奶這麼辛苦,我趕緊回家,向媽媽說了這件事情,結果媽媽和我想的一樣,就馬上拿了掃帚和簸箕下去幫助張奶奶。有了我和媽媽的幫助,那條小路很快就被我們清理完了,張奶奶還對我們連聲道謝,我和媽媽都認爲這是應該的,並答應張奶奶有時間就經常來幫助她。

而現在,幫助張奶奶的人更多了,我經常會看到其他人和張奶奶在樓下幹着這樣那樣的好事,給我們的社區增加了一道新的風景,小區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如果社會是一鍋湯,那麼凡人善舉就是鍋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如果社會是一扇門,那麼凡人善舉就是開啓這扇門的鑰匙;如果社會是一朵鮮花,那麼凡人善舉就是滋潤鮮花的陽光和雨露……雷鋒精神,傳遞的是愛心,愛心,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就讓我們從現在起: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3

道德是最聖潔的心靈,是最美麗的花朵,它讓人問心無愧,永遠銘記。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爲約束着我們的一言一行,做一個道德的人其實很容易,只要在做每件事之前都用心仔細地想想,多爲他人考慮。這樣道德就會陪伴在你身邊。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約好了去外面看書。回來時,天下起了濛濛細雨。過了一會兒,來了一輛公交車,大家都匆匆忙忙地上了車。這時,我看見一個老奶奶左手提着菜籃,右手撐着把雨傘急急忙忙跑過來上車,她走起路來顯得很困難。我想:“老奶奶下雨天還出來,太辛苦啦!”我剛想過去扶老奶奶,同學就拉着我上了車。坐下來後,我責怪着同學說:“你剛纔沒有看見一個老奶奶嗎?我剛想去扶她的。”同學一點也不在意:“後面不是還有人嗎?總有人去幫她的。”可我還是覺得過意不去。

人們都陸陸續續上了車,我把目光移到剛纔那位老奶奶身上,她滿臉皺紋,頭髮花白,皮膚較黑。我想,可能這是老奶奶日夜操勞而造成的吧。車上的位置都被佔滿了,老奶奶靠在一個小夥子坐的椅背上,我想萬一一剎車,老奶奶會摔倒的。老奶奶看着小夥子,想讓他讓個位,小夥子卻裝作不知道。旁邊有一人催促着小夥子:“快給老奶奶讓個位啊!”小夥子不樂意了:“爲什麼你不讓?”我看着這一幕,覺得很心酸,剛想起身,好給老奶奶讓個位,同學又拉着我:“這是我們自己的座位,你去幹嘛?”我沒有理同學,就走到老奶奶旁邊說:“奶奶,你坐我的位置吧!”說着,我扶着老奶奶坐了下來,老奶奶笑了:“謝謝你!”我感覺這笑容很溫暖,高興地說了一句:“不用謝!”車上頓時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賣票阿姨對我說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我笑了笑,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我覺得這件小小的事情——給老奶奶讓位,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以後,我會多做自己力所能及、幫助他人的事。就在這時,車上電視屏幕放起了一個公益廣告“給老人讓座……”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公益廣告,可這件小小的事情,卻有很多人做不到。

道德是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輝煌!

道德作文 篇4

主動撿拾廢物,樂於助人等,這是做一個有良好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而不打架,不罵人,不給他人造成傷害、損失、麻煩等是最基本的道德。

一天,我和高如芸像往常一樣坐在乒乓球檯上聊天,不過這次,地上多了一些玻璃碎片,有小的,有大的,參差不齊,形狀不一。過了一會兒,我的同學小山和一個穿着紅衣服的小孩兒走了過來,看見了玻璃碎片,小山撿起一塊較大的玻璃碎片,向我和高如芸旁邊扔去(是故意的,是個假動作),還說:“起來。”雖然我和高如芸知道他不會用玻璃砸我們,可爲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讓開了。有那麼大地方你怎麼不扔呀!我不禁想道。見我們讓開,他把手裏的玻璃使勁扔到地上,“啪!”那塊玻璃變成了許多玻璃渣和更小的玻璃碎片。不久,他又把許多較大的玻璃往地上摔,還往馬路上扔,那個穿着紅衣服的小孩兒也學着他的樣子往馬路上扔玻璃。轉眼間,周圍的地上都是玻璃渣,使人沒有落腳的地方。直到後來,有一位阿姨教育他,他才停下手來,準備回家。看着他漸漸遠去的背影,我在心中感嘆:沒道德,太缺德了!

過了一會兒,一位青年騎着自行車從玻璃渣上駛過,此時,他還不知道地上有玻璃渣,不過,目前還看不出輪胎有什麼異樣。幾天後,稍大些的玻璃碎片被清除了,但還能看見地上有什麼東西在閃閃發光。

作爲一名學生,作爲這個世界的一員,難道連最基本的道德都做不到嗎?

道德作文 篇5

大西洋中的魚類,有的受微生物侵襲而生病,有的在打鬥中受傷,這些病魚、傷魚便會到“魚醫生”那裏去“看病”。“魚醫生”是大西洋中一種名叫聖尤里塔的小魚,有魚“求醫”時,它便用尖尖的嘴清除“患者”傷口上壞死的組織和魚鱗、魚鰭、魚鰓上的寄生蟲、微生物。這樣,既可以治病,又可以美餐一頓。

一位大學教授對這種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提了一條,放在大魚缸裏觀察它“出診”的全過程。教授找來幾條傷魚,放入缸中,這些魚遊動一會兒後,便主動去“看病”,“魚醫生”則立即給它們清理傷口。沒幾天,傷魚便好了。在這個過程中,教授沒有發現特別的地方。於是,他又把這幾條魚弄傷放進魚缸中觀察。可這次‘魚醫生”醫完傷魚後僅一天,便死了!教授百思不得其解。爲了便於觀察,他做了一對一的實驗:一個“魚醫生”,一條傷魚。第一次“魚醫生”很快給傷魚醫好了病,可教授第二次將那條魚割傷放入魚缸後,“魚醫生”醫完傷魚後沒過多久便死了……反覆幾次實驗後,教授得出了一個結論:只要同一條魚被“魚醫生”醫過兩次,“魚醫生”就會死亡,針對這一現象,教授大膽地做了假設:“魚醫生”的死是因爲羞恥。當同一條魚再來看病時,它會爲沒有醫好它而自責,最終羞愧而亡。

在生活中,往往有太多的人在爲自己的一點小成績沾沾自喜,可又有多少人爲自己的失誤而自責呢?

道德作文 篇6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件事:瑞士因爲地少人稠,對定居多年欲入籍者有着嚴格的社會公德要求,必須得到鄰居的認可才能提出入籍申請。有一個打算申請入籍的人到街對面的超市購物,因爲東西多就將購物車推回家中,卻因爲工作忙沒有及時歸還。鄰居一位老太太看到超市的購物車在他家中停放了幾天,就打電話報警,認爲他有意侵佔他人財產。雖然是無心之失,但他的入籍申請也因此泡了湯。

有人認爲,這件事在一些人看來是小題大作,但細細一想,社會公德並非可有可無的“小節”,否則良好的社會秩序就無從談起。更難以想象,一個對社會公德持無所謂態度的人,會時時保持一顆對法律規章的敬畏之心,能夠在關鍵時刻守住道德與法律的底線。

在城市管理中,德治和法治相輔相成,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市組建“市民勸導隊”,正是應用了德治的說服力和勸導力,啓迪公民的道德覺悟,激勵公民的道德情感,強化公民的道德意志,增強公民的榮辱觀念,培養和形成古人所說的“羞恥之心”堅守道德底線作文600字堅守道德底線作文600字。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種違反社會公德者必定受到輿論譴責和公衆批評的氛圍,再配合嚴格的社會管理執法處罰,提升國民的道德水準、文明程度,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社會秩序,纔不會成爲一種老大難問題。

心理學中有一個“破窗效應”,說的是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的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從這一理論透視當前的社會管理特別是社會公德建設,可以發現,某些不良風氣的形成,一方面失之於“事不關己”心態的盛行,公民之間的相互勸導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失之於“法難責衆”心態的盛行,執法者嚴格執法的力度不夠。說到底,法治與德治就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忽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難以達到維護社會環境秩序的目的。

道德作文 篇7

大樹沒有了它的根會枯萎,會死亡,它的枝葉也無法生長。人就如大樹,道德便是它的根,人失去道德正如樹失去了根,無論它外表如何,品種如何,最後也只是一堆枯木,它惟一的求生機會就是找到它的根,人亦是如此,失去了道德的人要想生存下去,惟一的方法就是喚醒已被封存的道德。

然而從古到今,又有多少人懂得找回道德,一旦他們失去了道德,就不屑再去找尋,只是專心地幹那些泯滅人性的勾當。康熙五十七年,在石槽的一個旅店中,有個小男孩身體瘦弱可憐,穿着破布單衣,不穿鞋不穿襪,而店主人很兇狠地用鞭子抽打他,那小孩哭得很悽慘。一問左右鄰居,才知道這個小孩子是店主人哥哥留下的孤兒,他們有一小塊田地,店主人怕小孩與他分家產。所以就不停地折磨他。終於,小男孩果然在這一年的冬天死去了,而店主人也突然死了。這位店主人失去了他的道德良知,且不知悔改,最終他得到了自己應有的報應,印證了中國的古話“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只有憑道德辦事,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上天的眷顧。

珍妮是個總愛低着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品店去買了一隻綠色的蝴蝶結,店主不斷稱讚她戴上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膀說。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爲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事實上,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這便是自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莎士比亞說:“美寓於善。”只有心靈美,纔是真的美。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我們要捍衛道德,道德是不可能建立在權威的基礎上,即使這種權威是至高無上的。我們要宣傳道德,使整個社會都洋溢這道德之風。我們還要實踐道德,讓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以道德爲原則。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8

上個星期五的一節班會課,我們班級體看了一部道德模範的紀錄片。

片首,一個身穿校服,領系領巾的孩子昂首獨立於長城,嘴上念着的是幾句孔子的經典名句。孩子獨有的純淨聲音迴盪在教室,心中似乎隱隱受到一種浩然的正氣。接着又出來一批孩子重複着那幾名言,從此處開始正片。

在助人爲樂這段中出現了好幾件事例與人物,記得最清楚的是一位七十好幾的老爺爺,名字我確是不記得了。片中介紹說這位老人專門幫人指路,一直就是30來年。這種毅力與精神我做不到。風雨無阻,七十好幾,助人無數這些詞無一不在刺激着我的神經,我心中是敬佩的。後來這位老人病了,期間他還在擔心沒人去指路了,等好些了到醫院門口一看,一羣孩子手持指路牌奔向他。看到這裏,我心中微微一暖,也許是因爲這種品質似乎能夠得以傳承的感慨吧。後來有介紹了以助人爲樂的熱心人,詳細的我也記不清了。

在助人爲樂之後是見義勇爲,這個也經常在新聞聯播裏出現,也就沒留心。

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誠實守信這一塊兒。其中最突出的一個例子是一個賣x的大叔幫朋友代買了一張x,好巧不巧就中獎了。他完全可以再換一張給朋友,這張自己留着,在這個利慾薰心的社會中不是不可能,換做是我,一定會猶豫。驚訝也不驚訝的是他真的將中獎的x給了朋友,要知道580萬不是小數目。當這個平凡淳樸的大叔憨笑着說:是誰的就是誰的。時候,我心中一頓,沉思了一會兒,想了挺多。這樣的人是真正配得起誠實守信這四個字的。

看完這部道德模範後,我原來認知中真實冰冷的社會似乎有點暖了,不可思議的,心中真實的感到有些發燙,腦海中閃過一張張普通的面孔,想想這些人也就是在茫茫人海也許會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平凡人,我們不會去注意也不會認識。但就是這些人卻帶給我一些感觸:這個社會是有好人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lizhizuowen/daodezuowen/4pmr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