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推薦】划龍舟作文彙編7篇

【推薦】划龍舟作文彙編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划龍舟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划龍舟作文彙編7篇

划龍舟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雄黃酒,給我嘴上摸脣膏,給我手腕上戴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划龍舟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很多地方爲祭奠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做的事情,有吃糉子,有戴香囊,還有賽龍舟。

其中賽龍舟最爲重點,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一羣羣年輕有爲的年輕人穿好救生衣做起了熱身運動。

熱身過後他們舉起船槳,一個個部門都準備完畢了,然後開始了比賽,嘟的一聲,事蓄待發的船開動了,他們喊破了嗓子一邊吶喊一邊划着船,將被我看好的那支隊伍一次次的把別人反超,我更加起勁兒了。

我看好的那支隊伍的隊員,一不小心把船槳掉了,當他再次拿起並且開動時對手已經反超啦,他們並沒有灰心,船上的.鼓手、鑼手、還有他們的舵手加油鼓勁兒,很快他們邊再次追上那隻對手。現在到了白熱化階段,主要就看他們各自的耐力啦,有很多隊員都顯得筋疲力盡了,但他們並不放棄,因爲他們始終堅信有人在爲他們吶喊喝彩。當我看到這隻隊伍始終以速度爲名,在場的所有觀衆和所有隊員都是臉紅脖子粗,尤其是那些隊員更是汗流浹背。慢慢地我看的那支隊伍就落後了。可後來我們集體爲他們吶喊,我想他們似乎聽到了他們一氣呵成奪得冠軍。賽龍舟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我希望我們下一輩也能繼續傳承下去。

划龍舟作文 篇3

在我的家鄉,最熱鬧的節日還春節,小時候總能看到舞龍燈、舞獅子、擡菩薩等傳統的娛樂節目,端午裏只是走親吃糉送節等事宜,沒有有關劃龍船的故事,只是老聽大人們說到接渡等地去看劃龍船,說有關龍舟的趣事。在流年光影的記憶裏,找不到一丁點端午看划龍舟的片段,更不用說龍舟的模樣如何,真正看龍舟還是參加工作以後的事。

隨着箬竹葉、糯米、綠豆、紅豆、花生、肥豬肉……包出的糉子在柴火竈膛燒的鐵鍋裏飄出的香味,攪動了忙忙碌碌的人們,從五月初一開始,就會從樂安河裏傳來陣陣鼓聲、聲聲吆喝,“咚咚,嘭,一二……咚咚,嘭,一二”的齊聲同氣的劃漿聲震醒了人們。於是,四鄰八鄉的鄉親們奔走相告,端午要劃龍船了,大有到河的兩岸堤壩赴一次端午心靈約會的念頭,所有的細節由自然和生命個體的生活構成。

住在樂安河畔,只要有龍舟賽事,就有看劃龍船的便利。快到端午的前幾天,有關龍舟的傳說與野史在人們的口中述不停,在耳邊縈繞着。

斷斷續續地下了幾天的龍鬚雨,到了端午那天,真的放晴了。大概早晨的六點來鍾,從河堤那邊就傳來六響炮聲,接着是劈劈啪啪的爆竹聲,龍船開始下水了,十三對漿手穿着一色的衣服,雙手緊握着劃漿,穩坐於屬於自己的方格內。隨着第一下鼓聲鑼聲響起,舵手開始擺舵,接着便是一下鼓聲劃一下漿,漿手們內心涌起一股衝動,十分默契地划着,動作整齊劃一,在鑼鼓活潑流暢的節奏和短促華麗的音符裏同喊一個壯威的號子,內心的那股激情一瀉而出,細描對端午的深情與生活的甜密,用心去體驗人與自然合一的境界,在號令聲中應着節拍全心劃出漿板,使得船兒在江裏與真龍一樣輕盈自由地遊舞。

劃龍船、看賽船成了此時人們的精神家園。沒有虛榮、矯揉、造作和限制,划船的人盡情張揚個性,釋放平日生活所帶來的壓力。看划船的人不怕烈日,看到船在比賽飛快穿行時極力喝彩,爲船員們助威叫好。水浪在船飛速前行中綻放着朵朵銀花,在人們的心海中盪漾一季,給企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人們帶去千金難買的心靈撫慰,人們被端午時節能夠自然坦蕩的心境而陶醉。這一切,活脫是天神地母揀盡人間簡樸的情愫鋪就而成,人變提更有生氣與活力了,更像一個人了。

沒有名利的追逐,沒有世俗的煩躁,人們在熾烈的陽光下,返歸內心,與真實的自我對話。在紀念屈子與祭祀河神、自我娛樂的命題裏,細思今年歲月,還一個靈魂自然的原質,由近而遠,由遠而近。沒有承諾,一切從靈魂出發,在恬然自得、輕鬆愉快中與大自然互訴衷腸,重建與大自然的和諧,點亮着人們對生活美好向往的那盞燈,在坎坷中演繹一段跌宕起伏卻又豐富細膩的人生

划龍舟作文 篇4

端午節快到了,外婆在菜場裏買了許多糉葉,打算自己包糉子給我們吃。到了晚上,我跟在外婆後面看外婆忙裏忙外。

外婆先把米洗乾淨,倒上鹼水,然後把剛剛洗好的紅豆和紅棗拿出來,與米一起攪拌。接着外婆把早上洗乾淨並泡在水裏的糉葉拿出來,在中間圍了一個圓錐形,把拌勻的米和豆放進去。再把糉葉包成一個菱形,拿出剛剛從棕葉上撒下的細繩綁在糉子上。這樣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做成了。我有模有樣地照着外婆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每次都不能成功。沒有多少時間,外婆已經做了二十多個了。她把那幾個糉子放進高壓鍋裏,放了一些水開始煮。過了半個多小時,從高壓鍋裏冒出股香氣撲鼻的味道。

過了一會兒,外婆從鍋裏拿出了糉子給大家吃。我吃着又香又甜的糉子,心裏真高興。

划龍舟作文 篇5

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劃龍船”、“龍船賽會”等,大多數人只知道是爲了紀念楚大夫屈原而源遠流長的羣衆性娛樂活動。其實,其起因歷來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說是爲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陽》)吳越交戰,勾踐敗而被俘,在吳國過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回國後,他臥薪嚐膽,立志雪恥,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終於在數年後,一舉消滅吳國。後人爲了昭彰勾踐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國水師演練時的情景,於五月五日這一天划船競渡,以示紀念。

二說是爲了紀念伍子胥和曹娥。傳說伍子胥因遭讒言胡說,被吳王夫差命人拋於錢塘江波濤之中,有曹娥駕舟去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爲水所淹”(《曹娥碑》)。後世遂划龍舟,作救伍員狀。

三說是爲了紀念楚大夫屈原。這種說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記載始見於南朝梁人撰寫的《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這些說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沒有說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不管是爲了紀念某某人,還是爲了“迎夏至”、“避惡日”,爲什麼偏偏要舉辦“龍舟”競渡呢?也就是說,爲什麼要賽“龍舟”而不賽其它什麼“舟”呢?

回答這個問題,得從龍的基本神性入手。我們說過,龍有喜水、好飛、善變、徵瑞等神性和興雲佈雨、司水理水的神職。既然有這樣的神性和神職,被生活在江瀆四流、湖泊星羅的水鄉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崇拜意識必然要外化爲具體行爲。這些行爲包括:祭神,將人間美味敬獻給神靈,並伴之以香火,讓其款款享用;娛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兒讓神快樂;擬神,模仿神的舉止形態,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關係,自己身上已秉賦了“神性”,從而能夠“神靈活現”。這大概是“龍舟競渡”的深層動因。人們相信,通過聲勢浩大的競賽龍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龍心神感應而大娛大悅,從而煥發神性,克盡神職,保佑一方水土風調雨順,稼漁豐成。同時,也使人們自身秉賦龍性,像龍那樣強悍矯健,進而怯邪彌難。至於紀念某某人云雲,只不過是一種附會。原因大概在於,這些人傑的“人性”和龍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處,又多少分擔了龍的一部分“神職”。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爲長江水域的“水仙”、“濤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爲“廣源順濟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說。

划龍舟作文 篇6

星期六,我們小記者又開啓了一次廈門研學之旅。來到華僑大學,一踏進學校,一棵棵高大的樹木舒展着枝葉,像是在向我們招手。

教練帶領我們走進訓練池,每人拿着船槳走到龍舟池前面。望着池中的水,我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船會搖晃。看着同學們一個個走了上去,我的心才漸漸地平靜下來,也踏上龍舟。

這是一次與衆不同的體驗。教練喊第一道口令“準備”,我們的身子就向前傾;喊第二道口令“各隊準備”時,我們把槳葉插入水中;喊第三道口令“劃”,我們就開始劃。教練開始讓我們練習,很快我們都掌握了划龍舟的動作要領,划起來得心應手,可已經累得直喘氣。以前看龍舟比賽,總以爲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現在看來,真是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

考驗的時刻到了!我們每人穿上救生衣,走到湖邊,準備划龍舟!哇,真漂亮啊!只見兩條顏色鮮豔的大龍舟漂浮在碧綠的湖面上。開始賽龍舟咯!兩條龍舟在水面上你追我趕的,每個人都汗流浹背。終於,我們贏得這次比賽,隊員們個個內心都充滿着喜悅。

一天的行程就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悄悄流逝,我也格外享受這個過程。這次的研學活動,讓我收穫滿滿,懂得了團結和耐心很重要。

划龍舟作文 篇7

陽光明媚,天空中漂浮着朵朵雲絲,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小記者穿着整齊的服裝,踏上了前往廈門集美的研學之旅。

首先,我們來到華僑大學,分成四個小組進行划龍舟的練習。教練先帶着我們做熱身運動。接着,同學們拿好槳,上了練習臺進行練習。腳伸直,身體靠兩側,背往前彎曲,手伸直,一隻手搭在槳的上方,另一隻手握住槳的下半截。

反覆練習完後,在老師的批准下,大家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救生衣,來到湖邊。一上龍舟,有的同學嚇得驚叫起來,我站在龍舟上手足無措。老師冷靜地說:“大家不要慌,只要重心穩,龍舟就不會翻!”大家趕緊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龍舟終於停止了晃動。一開始,同學們節奏不統一,前面的船槳往後面劃,後面的那個人船槳往前伸,結果兩支船槳撞在一起了,龍舟根本連動都動不了。同學們都垂頭喪氣的,這時有個同學說:“這樣不行,我們要團結,要統一喊口號!”後來,大家在“一二一二”的口號聲中,奮力划槳,龍舟終於動了起來,最後龍舟順利到達終點。

這次活動不僅增加了小記者的溝通能力和反應能力,也讓小記者們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jierizuowen/duanwuzuowen/nmmj0n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