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孝道作文 >

孝道作文彙總八篇

孝道作文彙總八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道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孝道作文彙總八篇

孝道作文 篇1

孝道是一杯香茶,既潤澤了自己的內心,又傳播了芳香;孝道是一盞燈,既照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又引領了他人;孝道是一陣清風,既吹散了自己的內心的名利,又捲走了社會中污穢的風氣。所以,我們要常存孝義之心去回報父母的涌泉之恩。

因爲孝道,郯子的父母在老年時患了眼疾,有一天,他們想吃鹿乳,於是孝順的郯子想方設法去取鹿乳,他穿上鹿皮,走人深山,想要混入鹿羣取得鹿乳,卻不料被打獵人看到,並把他當做了真的鹿,想要拿箭射死他,正值獵人舉箭射他時,他連忙大喊道:“我是爲了我那患有眼疾的雙親而冒充鹿來取鹿乳的,”於是獵人的才放下箭,並且被他這種行爲深深地感動。

因爲孝道,李密纔會烏鳥私情,願乞終養。李密自小身世悲苦,體弱多病,被祖母親自撫養長大,後被太守舉爲孝廉,又升遷爲洗馬,但他卻遲不就職,因爲他牽掛着他的祖母,年少時,祖母不離棄自己,將多病的自己撫養長大,而今祖母年邁,身染疾病,他深知自己要在祖母身旁服侍,不能廢離,孝道使他毅然放棄高官厚祿而守於祖母身旁。

因爲孝道,許世友跪慈母。許世友年少喪父,只得與母親相依爲命,有一天,許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很晚纔回家,走到村口時看到了那張熟悉又充滿擔憂的臉,母親迎着寒風站在村口等他,突然,他心生一陣痠痛,流出了淚水,立即跪在母親面前,用顫抖且堅定的聲音說:“娘,我知道您疼我,我這一輩子不管有沒有出息,一定會盡心侍奉您的。”許世友心存孝道,所以面對母親爲他而受寒風的恣虐,他心痛,並願終生報答母親。

心存孝道,去回報父母那涌泉之恩。

孝道作文 篇2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這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心?孝道。

是誰教會了我們吖吖學語?

是誰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們?

又是誰將自我的年華飛逝換來了我們成長着的生命?

是父母!人們說: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瀰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後,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溫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留意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說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

蘇轍曾說:慈孝之心,人皆有之。還記得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嗎?田世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愛已經堅如磐石。

古語道:百善孝爲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但是,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但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着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我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爲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而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難道真的不如烏鴉,不如羔羊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卻能引發我們的深思。孝心,並非是長大後纔有的職責,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奧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爲家裏清掃一次房間;爲母親倒一杯水;爲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簡單,但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必須會理解它,因爲,那裏滿載着真誠的愛!這纔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於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從這天做起吧!讓我們一齊努力,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孝道作文 篇3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百善孝爲先”,孝是一種美德,孝是感恩與愛的泉源。父母的心是是兒女的天堂。

有二個人的恩情,是我們永遠都報答不完的。他們就是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的父母。有一種愛,會源源不斷的再我們身邊流淌,從小到大都沒有離開過。在父母眼裏,孩子就是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出生在東北,母親生下我三天就下地幹活了,別人都是一個月才下牀,而母親不是,她每天都在幹活,幹活,除了幹活就沒有別的事情了。父親則每天到附近工地上幹活,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苦。

小時候,母親很疼我,父親對我很嚴格,小時候教我算術時,不會算,父親都會罵我,甚至打我,每次母親都會幫我。然而,這一切都在9歲那年都結束了,父親將我送到要坐火車才能回到奶奶家。我跟父親來了奶奶家,在這裏,所有的人我都不認識。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很疼我,沒過幾天,父親就回去了,從那以後就沒有見到他們,有時打個電話都會哭,問他們什麼時候回來,他們都不說,我每次都很傷心,就將電話掛了。

有一天,我在鄰居家裏看電視,奶奶忽然對我說,母親回來了,我高興的不得了,我馬上去見他們,當我見到他們時,就想起他們將我送到奶奶這裏,就很生氣,沒理他們,他們回來時,我已經上五年級了,老師每天說孝道、孝道,我一直不明白。過了三年,上初二了,有一次家長會令我明白了什麼是孝道,那天學校裏來了一位教授,她叫康文,他在家長會上講了孝道,講了大堆的道理,這時候我才明白什麼是孝道,就是爲了報答父母,母親含着鮮血將我們帶到這世界上,父親不辭辛苦賺錢 養育我們,並教育我們成人,成才。從此,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懂了。“百善孝爲先”

曾經有不少人埋怨自己的父母這不好,那不好,對父母的行爲挑三揀四,父母的身體狀況不知,或許我們該問心自問。他們這樣盡心盡力的爲我們,我們關心過他們嗎?幫他們做過事嗎?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父母你們給了我生命,而我則成了你們的牽掛。從今以後,會好好孝順你們,讓你們幸福快樂。“百善孝爲先”,孝道,扎心中!

孝道作文 篇4

中華孝道園,位於武進太湖灣旅遊渡假區,面朝風景秀麗的太湖,背倚連綿起伏的羣山,是個“世外桃源”。

踏進宏偉壯觀的孝道園大門,我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只見園內寬敞無比,坐落在中間的谷地,依山逐級向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依山依水的風景好不壯觀!

沿途走過的孝道長廊,裏面有許多孝心故事:“孔融讓梨”、“黃香溫席”……這不禁讓我背起了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

走過孝道長廊,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些由石頭堆成的假山蔚爲壯觀,原來那是蓼莪源,這可是古人對“孝”的最早認識啊!在旁邊,還有一些慈善竹,可能是爲“孝”而種植的吧!

穿過蓼莪源,眼前豁然開朗,原來那是思恩廣場啊!在廣場正中,一個12米的白玉淨瓶正四處噴涌着蓮花形噴泉呢!噴泉如天女散花,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彷彿有一隻神奇的手拎了上來;噴涌出來的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如鑽石般璀璨,又如水晶似閃亮,每次噴出的水花都令人想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據說那是聖水,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去用聖水洗手,討討聖氣呢!看着他們的樣子,我也情不自禁地去摸了摸聖水,一股清涼立即涌遍全身,我彷彿感受到了聖潔、祥和的氣息。

穿過思恩廣場,就是淨心池了,它是水心蓮花形,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這是一個非常清靜、可愛的地方。讓人一看就覺得溫馨而又美好。

繼續前行,走過菩提大道,右手邊就是我最喜愛的龍門石窟了,正中觀音菩薩高21.9米,兩手盤起,端坐於水蓮花上,在支撐她的二位龍王下,就顯得更慈眉善目,神態安詳了。在觀音旁邊,小龍女手捧蓮花,腳踏浮雲,如仙女一般翩翩起舞;善財童子手拿竹笛,腳前後交叉,似爲觀音的平安、高大而歡呼,遠遠望去,三尊佛像栩栩如生,但都保持微笑,彷彿在歡迎人們的到來,但仔細一看,他們端莊的神情令人肅然起敬。在石窟前,還有一臺香爐,人們去了都不禁拜一拜,這樣體現了人們對“孝”文化的講究。

除了這些,我們還又玩了正法明大殿、先祖殿堂等景點,進一步瞭解了中華孝道園的歷史文化:威風的四大天王,慈祥的各方菩薩……也知道了中華孝道園的“孝”文化已傳了20xx多年,是聞名中外的,24位孝子故事講究了男女老少的尊老愛幼的風土風俗,讓我們明白“孝”文化是1600年前爲了紀念東晉大孝子王裒而起源的',歷史廣爲悠久……

而中華孝道園的各種工藝可說是慧眼獨具,匠心獨運。通過這次參觀,讓我真正懂得了“孝”的內涵,我們要善待父母、尊敬父母、順從父母,不違背父母的意願,時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用實際行動來實踐“孝”文化。

孝道作文 篇5

生活中,父母之愛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果你情感的觸角還沒有鈍化,如果你願意抽出百分之一的心思稍稍留意一下,你就會發覺,我們的父母是那樣的愛着我們!作爲子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來而不往非禮也”。既只父母的苦心,卻不知回報,就是違背天道。因爲,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古人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呢?

現在的學生和家長之間存在着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關係搞得很緊張。因爲生理,心理急劇發展的原因,他們獨立自主的願望逐漸強烈,對父母的關照.囑咐和種種限制,往往表現出強烈的不滿,甚至反抗。其實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更多應該體現在愛心和責任心之間。對自己的父母尚且不敬,還能奢談其他嗎?我們不但要領會父母的苦心,更要孝字當頭,不但要懂得從情感上安慰父母,爲他們排憂解難,更要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

孝道作文 篇6

孝之一字,世人都瞭解,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暫不提古代賣身葬父之類,就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一聲關心都不見得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遑論一心盡孝,侍奉雙親了。

觀看了一部紀錄片,且不說那距離我們太太久遠的“孝道”可能不會使人引起多大的共鳴,只是片尾講述的幾個故事,無論是不嫌棄兒子癱瘓在牀,十幾年如一日像照顧嬰兒似的,雖已兩鬢微霜,卻用世間最真摯的舐犢之情感動了天地,喚醒兒子的父母;還是雖已知道女兒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也永遠無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樣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卻毅然決然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托起女兒未來的單親母親,都給了我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動,聽着那些父母堅定的話語,好像感受到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定地照顧那些幾乎沒有未來的孩子?是因爲他們爲人父,爲人母,這不僅是責任與義務,更多的是血脈親情中那牢牢的羈絆。

不可否認,看了片子以後,心裏有了頗多感觸。雖然我的父母沒有片中的那樣感人,可這就能代表他們的愛不深嗎?不,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全天下的父母對他的孩子無論是嚴,或是慈,終究也不過是那深沉的愛所表達的外在罷了,哪能以此來判斷這愛是不是深,又夠不夠沉呢?

我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裝修建材工人,時不時在工地上受一些大大小小的傷,無論是昨天讓焊機灼傷,今天又可能切割機割傷了,他總是笑嘻嘻,一臉無所謂的讓我們檢查傷口。而我每次都是抱怨着讓他給媽媽看,說我害怕看見那些可能還流着血的傷口,可天知道,我是真的害怕了。我害怕,他下一次受更重的傷,我害怕,他在雜亂的工地上出一些意外,我害怕,看見他以前的傷,也害怕他一邊上藥一邊嬉皮笑臉。我不敢上藥,甚至說不出“你怎麼不小心一點?”這樣帶有責備的話,我知道,他比誰都希望我們不會擔心。可我心疼啊,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那蹩腳的安慰,去相信他那什麼根本不疼的鬼話。

想起來一首歌,裏面是這樣說的:“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爲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這首歌叫做“父親”。爲什麼不能爲他做些什麼呢?不光是父親,還有母親,你能做的太多,太多。一句溫暖的關懷,一個驚喜小禮物,一次真誠的談心,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務……果然,太多太多,可是卻做過幾樣呢?雖不至於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卻也不要爲自己的將來留下悔恨。

孝道作文 篇7

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裏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說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掙錢,爲的是什麼?爲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爲了父母,爲了我們這個家。作爲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說說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裏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孝道作文 篇8

孝道,可以是一聲溫暖的問候;孝道,可以是一個微小的舉動;孝道,可以是一句美好的祝願。而我認爲,孝道,就如同那根長長的電話線一般,連通人與人的心。

小時候,我一直覺得給長輩打電話是一項可有可無的任務,也不明白爲何一向沉默寡言的爺爺奶奶只要聽見我的聲音,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即刻活躍開朗起來。在我朦朧的記憶中,那根早已疏遠的電話線,總是由父親拿起,在沉重地放下;電話那頭,也總是隻有“嗯”“哦”等平淡無味的字眼。

一次,我經過客廳去廚房倒水時,偶然聽見了爸爸和奶奶在電話裏的對話。開了“免提”按鈕的座機裏,傳出了奶奶充滿期待的聲音:“哎!”“媽,是我……”爸爸的話還未說完,奶奶的聲音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一下泄了氣:“哦……”聲音中帶着空虛與失落。到底是什麼是奶奶的情緒一落千丈呢?我一邊聽着兩人毫無生氣的對話,一邊疑惑地想。只聽奶奶和爸爸聊畢家長裏短後,突然發出一聲讓人倍感沉重與猝不及防的嘆息:“唉,孩子這麼久都沒有主動給我們打電話,我和你爸都很想她……”奶奶囁嚅了。我聽着奶奶落寞的話語,心中第一次涌起一股酸澀的滋味,好像吃下了一個黃連。聲聲嘆息如冰雹般敲擊着我的心,發出陣陣能搖撼萬物的響聲。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才導致了這聲嘆息嗎?是沒有盡到孝道麼?這個答案飄蕩着,像一片烏雲籠罩在心頭。我咬緊嘴脣,一聲不響地思考,內心亂成一團。這時,爺爺那帶着一線企盼,又激動、低沉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讓孩子接電話吧……”此刻,我彷彿真真實實地看見了,看見了爺爺那因激動而發白的嘴脣,看見了握着電話的那隻顫抖不已的手。啊!我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也終於明白了自己應盡的孝道——給長輩打電話,便飛也似的衝到座機前,接過爸爸手中的電話,喊了聲“爺爺,是我!……”聽着爺爺親切的回答,我感到眼前的一切都塗上了一層親情的色彩。呵,孝道,不正體會在“打電話”這個小細節中麼?

從此,我立馬變得勤快起來,隔三岔五就會急不可耐地撥通爺爺奶奶家的電話。每當此時此刻,我都會聽見他們愉悅的、興奮的聲音,又彷彿看見了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如今,通過這根長長的電話線,我既欣喜又自豪地明白:這,就是孝道的體現!

孝道,如熱茶般溫暖;孝道,如花朵般美好;孝道,如珍寶般重要,又是親情的粘合劑,顯得如此彌足珍貴!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就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孝心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gongdezuowen/xiaodaozuowen/2qrj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