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字 >散文 >

童年的臘八粥的散文

童年的臘八粥的散文

轉眼,又是農曆臘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臘八吃臘八粥的習俗已經流傳很久,臘八之後“年味”也就日漸濃郁了。每到這個節日,當地的民族同胞就開始取笑我們,說漢族人喝了臘八粥,就開始糊塗。因為臘八一過,就算開始過年了,大街小巷隨處都可看到人們採購年貨的身影,大包小捆,喜氣洋洋,彷彿要把這一年的東西都買回家去。

童年的臘八粥的散文

“今日是臘八節,我用幸運米、開心果、美麗豆、發財棗、美滿仁、如意蜜、健康糖、無憂水做一碗香甜的臘八粥送給您,願您天天快樂、年年都開心”!

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吃過臘八粥了,忽然而來的手機簡訊,使得自己的思緒一下子就飄搖到那久遠的年代。那一碗甜蜜,溫馨的臘八粥在脣齒間回味,好醇香喲……

從我記事的時候起,每年農曆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我們熬臘八粥喝。其實那個年代,對於這個節令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是在記憶的深處,能體會得到,在那寒冷的冬日裡,會有一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能品嚐到香甜的臘八粥。

童年時的'臘八粥可不如現今的臘八粥那樣五花八門,可對於我們幾兄妹來說,一年裡頭除了正月七年級,最好的光景便是中秋與臘八節。

那個時候,母親為了家裡的生計每日在外辛苦地勞作著。可她總是不會忘了那些個大大小小的節日。在臘月初七晚上她就如變戲法一樣從廚房頂上那柳條框中翻出一些大麥,高梁和豆子,再剝幾粒花生泡在一起,等忙到半夜才睡。到第二天早上很早就起床,把準備好的食材摻在一起,熬成粥,我們兄妹幾個起床後就可以喝上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了。

有一年初冬,一位廣東阿叔要回家探親,母親在家中搜尋了半天,也不知道該讓他帶什麼東西回去,最後將一斤未捨得吃的葡萄乾送給了那位阿叔。後來,這位阿叔給母親帶回來一包淡菜(淡菜是貽貝科動物的貝肉,也叫青口,雅號“東海夫人”)。在那個年代,這東西可是稀罕之物,母親一直都不捨得吃。那一年的臘八節,母親特意為我們煮了一鍋淡菜鹹粥。第一次喝到那樣清香美味的粥,我們都讚歎不已。我跟在母親的身後不停地尋問淡菜是什麼東西,當知道淡菜是海產品食物時,很是驚訝,我們兄妹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儘管當時條件艱苦,家裡買不起各品種的豆類和葡萄乾,但母親做的“臘八粥”總是那麼美味。鹹的也好,甜的也罷,總是讓我兄妹幾個望眼欲穿地盼望著。那一大鍋的粥對於我們來說總是感覺很少,每次在喝完後,都把碗底兒也舔個乾淨,每年的臘八那天也就成了我們最開心的時刻。那一晚,母親會早早地回家,在爐灶前為我們做幾樣好吃的食物。每當蒸籠裡冒出了香噴噴的熱氣,飄出了飯香,整個廚房彷彿籠罩在一片雲霧裡的時候,我們就像小鳥一樣地歡跳著、笑著、搶著,哪怕是最簡單的烤土豆、苞谷、發糕,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在我們嘖嘖作響的聲音裡,母親臉上飽經滄桑的皺紋舒展開來,也樂呵呵地笑了,母親的笑容裡包含了對下一年生活的美好期望。

歲末年初,時光飛馳,不記得自己有多少年沒有認真地去喝臘八粥了,很是懷念母親親手為我們煮的臘八粥。雖說成家後,每逢臘八節時,我也嘗試著去煮那種粥喝,但煮粥時的心情卻很是寡淡無味,那一份甜蜜的感覺也只能在歲月的流失中讓人去追憶,去回想。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稱風味各異。吃臘八粥的願望早已實現了,現今市面上,煮臘八粥所用的材料品種繁多,琳琅滿目,且營養豐富,可謂是真正的營養粥。而粥喝在臘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樣,喝出了水平,但就是不知道還能有幾多童年的滋味呢?

臘八粥,一碗普普通通香香甜甜的味道,一種令人倍感暖心,富含濃郁親情的味道,至今都讓我們這些成年人回味無窮。這些年來,每每由於工作繁忙,在單位或街上匆匆喝碗臘八粥,雖然也很好喝,但總覺得與母親親手熬的相比,少了那韻味和那份閒適的心境。但是,不論何時何地提起臘八粥,就會想念小時候吃過的那普通而簡單的臘八飯,我的心中就會有一股暖流滑過心海,總會有一種芳香氤氳心房。

童年,那簡樸而幸福的生活彷彿就是昨天,總是無法忘記,那一份雋永的母愛至今仍縈繞於心,使我常常難以釋懷。冬夜,因了家人的團聚和遠方的祝福而溫暖;冬夜,因為多了一個話題,而多了一份快樂;冬夜,臘八粥留給我的香甜,讓我多了一份對童年的回憶。

一碗臘八粥,不僅帶來了一份眷眷如絲的親情,更有一份綿延淳樸的思念與祝福在這冬夜裡悠揚。

手機不時地發出響聲,開啟一看,原來都是朋友們發來的簡訊。開啟電腦也看到客家鄉友群中幾位叔叔們提醒大家喝粥的留言,感覺心中溫暖。幾條簡訊雖然沒有華麗的詩句,很樸素,但卻很溫馨。讀著簡訊心底湧上絲絲的暖流,拿起手機就決定給親戚朋友們也發出祝福的資訊,讓他們也體驗一下寒冷的冬日那溫馨的味道。

今日臘八,你喝粥了嗎?

標籤: 散文 童年 臘八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wenxuewenti/sanwen/rvwy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