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聊齋志異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1

一本好書,就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我覺得是一本好書—《聊齋志異》。這本書寫了人們是怎樣相信迷信的,以及相信迷信的後果。這才是開導著我們大家不要相信迷信。

我讀了《道士》這篇文章是說一個人去道士山上練功。一天,道士過生日,嫦娥來跳舞,還有許多神仙也來了。一天,老道給這個人說;“徒兒啊!你下山吧,你的法力已經夠高了。”這個人就聽道士一言返回家中。它給母親展示自己的法力,他直衝牆上碰去,碰得潢頭是血。結果一切都是幻想,他死了。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相信迷信的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那都是自欺欺人。

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是一份營養品,是一位高尚的老師。這本書不僅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還提醒了我們不要迷信。迷信是人類愚昧無知的手物,作為學生只有崇高科學,去破除迷信,才能使自身健康地成長。

作為後生應崇尚科學,破除迷信,做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2

《聊齋志異》是中國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後之美譽。

《聊齋志異》有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如:《畫皮》、《小翠》、《促織》等。《畫皮》告訴我們要分清善惡是非,不能光看一個人的表面來妄下定論。《小翠》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恩圖報,不能忘恩負義。故事講的是一天晚上,夜深人靜,一隻狐狸逃到了王府,並在王夫人的床底下躲了一夜,其實這狐狸就是小翠的母親。不久,一位婦人帶了一個少女登門,說要把女兒嫁給王夫人的兒子王元豐。過了幾天,王元豐在屋裡一直喊熱,小翠並沒有注意。

過了一會兒,王元豐竟然悶死了。王夫人以為是小翠害死了王元豐,就把小翠趕出了家門。那個婦人就是躲在王夫人床底下的狐狸,因為被電神追擊,不得已才逃進了王府,躲過了一劫,為了報恩,才把女兒嫁給了王元豐,而王元豐的死只是一場意外,王夫人沒弄清來龍去脈就把小翠趕走了。

這些名著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顯赫的地位,羅貫中通過《三國演義》帶我們回到了那個群雄紛爭、英傑輩出的戰亂年代,去結識忠肝義膽的關雲長、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狡詐多疑的曹操等典型人物;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塑造了一批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的綠林好漢,描寫出了他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西遊記》則是一部偉大的神話,作者吳承恩憑藉天才的想像力將神仙、妖怪和普通人的故事講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曹雪芹的《紅樓夢》呈現出一批可愛又可憐的青年男女,他們纏綿悱惻的感情故事感動了所有讀者,成為千古絕唱;還有《聊齋志異》……它們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也是中國史上的耀眼明珠,其中我最喜歡看的還是《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3

我呀,不太喜歡讀長篇鉅著,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我喜歡讀短小精悍,情節又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為此,媽媽特意為我買了本《聊齋志異》,並笑稱這書最適合我的口味。

《聊齋志異》這本書裡描寫了許許多多關於鬼怪、狐仙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的是《聶小倩》這篇,它講述了一段人鬼戀的感人故事。聶小倩是一個善良、美麗、心靈純潔的女鬼,在陰間她常受到其它惡鬼的欺凌,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她非常渴望過上正常的人類生活。在一天夜裡,她偶然遇上了性情豪爽,品行端正的書生寧採臣。通過接觸、相互瞭解,彼此產生了感情。最後,憑藉他們倆的堅貞純潔的愛情力量,寧採臣歷盡千辛萬苦幫助小倩變成了人,並和小倩過上了安定的幸福日子。因為彼此的恩愛,使得原本不可能發生的事變為真實,愛的力量還真是偉大呀!這種美好結局也正是我這個看故事的人最想要看到的結果。

還有讓我感動的是《蛇人》這篇,這是一篇非常短小並簡單的故事,它講述了蛇人與他餵養的兩條小蛇之間的情感故事。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相依為命,蛇人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對待小蛇,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蛇人放生小蛇的幾年後,小蛇竟然還記得蛇人的養育之恩,並回到他的身邊來報答他。這雖然是描寫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但也正是我們人與人之間所應該有的真情、真心、真意,要有知恩圖報,善待他人的'美德。

《聊齋志異》這本書裡的故事雖然都不是很長,但情節曲折離奇,給了我很大的幻想空間,深深地吸引著我,我喜歡這本書。另外,我根據裡面的人物描寫,還畫了幾幅古代美女圖呢!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4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蒲松齡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鬼怪世界,正是這樣一個世界使我們瞭解到蒲松齡在當時不得志情況下的苦悶,及對現實朝廷腐朽的不滿。當代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為這部作品題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在內容上本書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一、在政治方面,它揭露了清末時期黑暗腐朽的政治,社會腐化,統治階級殘害壓迫人民,如:《促織》;

二、在科舉制度方面,他反對現有的科舉制度,在他的作品中對社會的各種弊端,對考場的黑暗、考官的昏庸,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對考生的變態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劃,如:《王子安》;

三、在婚姻愛情方面,他反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頌純真的愛情,提出了新的愛情觀:在男女之間要的是真心,有至情就可以衝破一切阻力,實現婚姻的理想,如:《嬰寧》。

除上述三類作品外,《聊齋志異》還對當時社會進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或諷刺事態的庸俗,刻畫人心險惡、或描寫統治者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心理、或歌頌勞動者的正直勇敢。總之它所展示的人生圖畫是十分廣泛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同十分豐富。

蒲松齡生活在一個墮落社會,所以他嚮往沒有壓迫、沒有封建殘害、婚姻愛情自主的生活,他希望改革社會,但他的改革方案是不成功,他在《促織》中提出了請天子關心民命,在《席方平》中請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紅玉》中請俠客義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來除暴安良。這些表現了他對封建統治階級還存在著幻想,幻想著有朝一日當朝者能傾聽百姓的聲音,救百姓於水火,而我們知道,他的這些幻想在當時以皇帝為中心的封建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抨擊黑暗社會的同時本文中也有相當多的篇幅宣揚了落後的甚至反動的思想,就是在那些優秀的篇章中,也常常夾雜著封建性的糟粕。有些篇章敵視和醜化農民起義,有些篇章宣揚因果報應、生死輪迴,有些篇章宣揚了封建倫理道德,還有些篇章美化了一夫多妻制或羨慕功名富貴。這也是蒲松齡作為清末文人所表現出的思想侷限性。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5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題記

初讀聊齋,並無太多感受,只是淺顯的以為人類是人類,鬼狐是鬼狐。人是絕對正確的,而鬼狐是絕對錯誤的。

再讀聊齋,我才有了些微其他的感受。鬼狐和人類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都在拼命的追求對方的東西。鬼狐有醜惡的,也有善良的。人類不惜為了鬼狐的長生不老,特異能力而赴湯蹈火,鬼狐卻為了追求人類平淡的幸福而孤苦修煉上千年才得以幻化為人形。而正是這種互相渴望,互相追求,人世間才從未平靜過。

鬼狐看人,覺的人活的踏實,人看鬼狐,覺得鬼狐法力無邊。鬼狐希望得到人踏實的生活,人卻覺得鬼狐來去自由,比人要好。

《聶小倩》中的聶小倩,生前只活到十八歲,不幸被妖怪夜叉脅迫害人,但是被寧採臣的正氣打動,侍奉寧採臣的家人,最後嫁給寧採臣作鬼妻。聶小倩是一個女鬼,她擁有令世人羨慕的絕世美麗和永遠的容貌,並且勤勞善良,但還是想要過上死前的生活,救了寧採臣,一心想要拋棄自己鬼的身份,於是長期接觸活人,逐漸猶如常人。聶小倩是幸運的,她遇上了那個她命中的人,成功的過上了人的生活。但是,也有不少鬼狐,前仆後繼的踏上一定要成為人的不歸路。道行高的幻化成人,道行低的,灰飛煙滅。人羨慕鬼狐的能力,卻懼怕鬼狐。鬼狐只能或誘惑,或驚嚇,或勾魂,或索命,或動之以情,或施之以暴。但是這一切切,卻都是為了成人。對於鬼狐,人這個字是奢侈的,終於,鬼狐追求到了人的生活,披著人的皮囊,體會著生老病死,人間百態。讀聊齋,於酸甜苦辣中我讀出了對善良美好人性的追求。

《嶗山道士》裡的王生,是一個慕仙渴道的人,一心想著能獲得鬼狐的法術,就能不勞而獲。他在嶗山拜師學藝,但是他卻吃不了苦,學到一招穿牆術,稍一賣弄,就不靈驗了。王生是廣大希望得到法術的人類的代表,他們渴望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顧的法術,他們渴望利用這些法術而是自己不勞而獲。他們覺得鬼狐比人好,心甘情願的為了那些所謂的法術上刀山,下火海,但最後,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讀聊齋,於生動曲折中我讀出了貪婪的人只會自食惡果。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鬼狐和人類的角色調換一下又會如何呢。這無休止的互相追求是否會停止。但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永遠不會滿足,永遠都會捨棄自己已有的,而追求對方的東西。

人們總是有這樣一種認為,認為別人的都是好的,但恰恰忽略了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倘若鬼狐安心做法力高強的鬼狐,人安心做平凡的人,這世間會不會少一些紛爭,多一些平靜。鬼狐還是鬼狐,人依舊是人,不再處心積慮的追求對方的東西,這世間就少了許多愛恨情仇,多了些許祥和平靜。

當我再翻開《聊齋志異》那泛黃的書頁,再次品讀那流傳多年的故事。我不去感慨那些鬼狐無情,也不去嘆息世道炎涼,我只會坐在午後的陽光中,靜靜的思,靜靜的想,體察著人情百態,世事冷暖。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6

前兩天,我讀了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聊齋”是他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連起來解釋,顧名思義,在聊齋這個書屋記述的奇異故事。

《聊齋志異》以神奇怪異作為情節構思的基本風格,以曲折離奇作為情節結構的基本模式,以簡潔準確的細節刻畫作為情節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刻畫人物形象作為情節的最終宗旨,並間以豐富多變,千姿百態的敘事手法,使其成為情節小說的典範。這本書題材的特點就在於一個“異”字。它大多寫花妖狐鬼的故事。其中有寫鬼的,有寫狐的,也有既寫鬼又寫狐的。此外蟲魚鳥獸,花草樹木,在蒲松齡的筆下無不可以成精變人。就是一些沒有出現蟲魚鳥獸、花草樹木的故事中,也總有怪異之事。如《促織》中成名之子魂化蟋蟀,《阿寶》中孫子楚魂附體鸚鵡等。

這些神狐鬼寐的故事,有的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有的批判科舉制度的弊病,有的表現青年男女衝破封建禮教、爭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以懲惡揚善為主,表達了人民的願望。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弘揚社會真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ticaizuowen/dushubiji/8vk4v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