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韓愈 >

韓愈寫師說的緣由

韓愈寫師說的緣由

引導語:對於韓愈的《師說》,相信都不陌生,那麼你知道韓愈為什麼要寫《師說》這篇文章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韓愈寫師說的緣由,歡迎閱讀!

《師說》是一篇流傳千古的大文章,是韓愈在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期間寫成的。

這篇文章開宗明義就提出一個重大命題:“古之學者必有師。”

這個世上,人人都要學習,因此對每一個人來說,老師都是必需的。

要老師幹嘛呢?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現在的話來說,老師的任務就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傳授知識,答疑解惑。

一句話,做老師的,不一定就年長,不一定就富貴;做學生的,不一定就年少,不一定就低賤。做老師的資格只有一個,就是:聞道。只要是聞道之人,就是我的老師!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韓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老師不一定就比學生懂得多,弟子也不一定就不如老師懂得多,老師與弟子的位置是相對的,能不能做老師,衡量的標準只有一個:是不是聞道,有沒有知識。因此,教師的本質就是有知識,尊重教師的本質就是尊重知識,知識面前人人平等。

對於這個問題,與韓愈齊名的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在給一個年輕人的信中作了分析解答。

柳宗元在信中說,您想拜我為師,我的修養不夠,學業也很膚淺,實在沒有可取之處,不敢當吶!從魏、晉時期到現在,人們不拜師,也沒有人願意做教師,誰要是好為人師,人們就會大大地嘲諷他,認為他是個狂人。現在只有韓愈死活不怕,頂著世俗的嘲笑和侮辱,不僅收學生,還寫了《師說》這篇文章,大張旗鼓地鼓勵人們敢為人師,果然招來了無數的罵聲,無數添油加醋的誹謗,韓愈也被人們看做是不正常的狂人。

柳宗元說,我過去聽說四川地區經常下雨,很少見到太陽,太陽一出來,狗便狂叫不止。而這兩年南方下大雪,南方的狗沒有見過雪,都倉皇地狂叫,直到雪消完後才不叫了。現在韓愈把自己當成四川的太陽,您又想使我成為南方的雪,這不是害我嗎?不僅會害我,您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可是您想想,雪和太陽難道有什麼過錯嗎?狂咬亂叫的只是那些狗罷了。可是您再想想,天下不像狗那樣亂咬亂叫的人能有幾個?而誰又敢在眾人面前顯露自己,招來狗叫呢?

顯然,在柳宗元看來,他們所處的唐代,人們不但談不上尊師,甚至恥於為師,而柳宗元本人雖然有能力為人師表,但是在這股輿論與世俗成見的壓迫下,他是不敢公開戴著為人師這頂帽子的,可見這種輿論與世俗成見的威力有多麼大!

這些士大夫之族為什麼恥於為師,又為什麼要攻擊那些勇於為師的人呢?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尊重教師就是尊重知識,而在唐代,最能體現知識決定命運的`就是科舉制度。韓愈所提到的這些士大夫之族,都是一些所謂的高門望族,他們有的不必通過刻苦學習便可以通過進士科考試,有的不必通過進士科考試便可世襲官職,有的不必勤勉工作便可得到優厚的俸祿,正因為是以如此高貴的方式走上仕途,他們便不可能積極地去獎掖後進,更不可能推崇前輩了。而像韓愈這樣連考四次方中進士,連考三次也未能通過吏部考試的普通士子,像他這樣多次給宰相給各級官員寫自薦信卻泥牛入海,毫無聲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卻有著真才實學的貧寒子弟,卻敢為人師,的確是深深地刺痛了他們的神經!韓愈在《師說》裡特別提到:“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其實就是想說,在這個社會上,地位再低的人,也需要彼此學習,也應尊師重教,何況上層士人?而那些因為仰慕韓愈的道德人品,信仰韓愈的學術思想而匯聚在韓愈身邊的人,如孟郊、張籍、歐陽詹、李翱等人,也都是出身貧寒而學識才華卓著的進士,他們的確代表著唐朝的新生力量,成為推動唐朝思想政治改革的主力。

 因此,我們可以說,韓愈的《師說》,是唐代平民知識分子呼籲勇於為師、敢於為師的號角,也是唐代知識分子呼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號角,也是唐代知識分子呼籲改革人才選拔體制的號角。“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聖人無常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早已經成為人們非常熟悉的警句,從孔子以來,這大概是關於師道尊嚴最振聾發聵的論斷了。我們讀到這樣的句子,不僅會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光榮與崇高,更感受到知識帶給我們的尊嚴與平等,這大概就是《師說》流傳千古,一再成為各種不同版本語文教材必選篇目的原因吧!這樣一篇文章的寫作動力,顯然不是僅僅來自於一個四門博士的角色與俸祿。由此可見,韓愈雖然生活拮据,地位卑微,但是他目光遠大,心懷天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他不過三十五歲,卻已經顯示出一個思想家特有的成熟與深邃。

標籤: 韓愈 寫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tangdaishiren/hanyu/yp3d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