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老人與海 >

課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設計範文

課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設計範文

一、出示老人雕像圖片,揭題

課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設計範文

1、師介紹:在昆明翠湖有這樣一尊老人的雕像,這位老人叫吳慶恆,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昆明市民都叫他海鷗老人。這是昆明市第一座由市民自發捐錢為一個通人塑的雕像----一個曾被歷史壓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雕像。

2、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師:是啊,昆明市民為什麼會自發捐錢為一名普通的老人塑雕像呢?這其中還有個動人的故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 揭題生讀題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翻開書114頁,請同學自由讀讀課文,儘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師:我們來看看詞語會了嗎?自己先讀一讀

誰來讀讀第一列

2、 出示詞語

送餐 抑揚頓挫 親暱呼喚 嘖嘖讚歎

翻飛盤旋 連聲鳴叫 肅立不動 白色旋渦

(1)指名讀分別讀兩列詞語

(2)讀著這兩列詞你彷彿看到怎樣的畫面?指名講

師:同學們,讀詞語想象畫面,能幫助我們快速瞭解課文內容呢。

2、誰能用上其中的幾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可以選其中幾個詞,不一定全用上,同桌可先相互說說 指名講

3、是的,課文就是先寫老人為海鷗做的事,再寫海鷗在老人遺像前送別老人。

4、現在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讀著課文你會用什麼詞來形容老人與海鷗的關係呢?(指名講,講了請生板書)

(2)指名講,師選擇性板書,

師:哪裡感受到他們的關係像親人、朋友呢?

這節課我們先重點走進老人,從老人對海鷗的深情中去感受他們的這種關係……(師板書?)

三、研讀老人對海鷗的深情

1、請你快速閱讀113段,用波浪線劃出相關語句,感受特別深的地方還可以做做批註。

交流:預設:

(一)學習喚海鷗

△在海鷗的叫聲裡,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暱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⑴師:這位同學找的是寫老人在幹什麼啊?(板書:喚海鷗)

⑵自己先學著老人的樣子來呼喚呼喚它們的名字吧

a師:誰來學著老人的樣子呼喚呼喚?

b師:誰來評評他呼喚的怎麼樣?

(3)理解抑揚頓挫 師範讀

師:聽了老師的呼喚,你琢磨出抑揚頓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嗎?指名講

師:好的很那。聲音有高有低,有輕有重,這就叫做抑揚頓挫。

師:從老人抑揚頓挫的親暱的變了調的呼喚聲中你聽出什麼來了?

(熟悉 得意)

師:同學們,你還從課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老人像對親人般對待海鷗

(二)學習喂海鷗

△老人把餅乾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海鷗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著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著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⑴感受老人喂海鷗的精心餵養

師:這位同學剛才讀的片段是寫老人喂海鷗的片斷。(板貼:喂海鷗)

師:還有誰也想來讀讀這部分? 指名讀

師:你讀得不僅流利也很用心

師:同學們自己也用心地來讀讀這個片段, 自由讀

師:你從這片段哪些詞感受到他們像朋友像親人呢? 指名講

師:你從哪個詞感受到?(退開一步、很小心地放、餅乾丁)

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個舉動呢?

師:雨果說,會讀書的人有兩隻眼睛,我們要透過語言文字讀懂它背後所包含的意思。你是怎樣理解?

(退開一步、很小心地放、餅乾丁)

師:請你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讀這句

師:請你讀出老人的細心體貼

指名一生講完就讓他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該句, 齊讀該句

(2)感受老人與海鷗的熟悉默契

a.師:同學們,你還從這段話哪裡裡感受到他們像親人像朋友關係密切?

(彼此很熟悉很有默契)

b.師:正是這份熟悉默契才形成了翠湖邊上這道獨特的風景。紅色出示第三段後幾句話

指名生講

師生合作讀:

c.(師:讀著讀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

d.師:是啊,海鷗隨著老人的節奏起起落落,那在海鷗起起落落的過程中你覺得老人喂海鷗的節奏是怎麼樣的'呢?(時快時慢)

師:什麼時候快?什麼時候慢?

e.是啊,海鷗需要的時候老人就放的快,海鷗不需要的時候老人就喂的慢,

師:這不正是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嗎?來讓我們一起來演奏這首樂譜,注意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哦

師生創設情境合作讀:

海鷗來的多了,吃得快了,師快節奏讀,生快節奏讀

海鷗吃得心滿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他的腳步, 師慢節奏讀,生慢節奏讀

(3)投影再次出示第三段,齊讀整段

師:從表面上看是海鷗隨著老人的節奏起起落落,實際上是老人依著海鷗的節奏邊走邊放,老人是多麼精心地去餵養海鷗啊

請同學們拿好書,我們好好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齊讀

師:同學們的朗讀真是字字入心啊!

(4)從餵養海鷗的路程和時間上去感受

師:那麼我們的老人如此精心餵養海鷗僅僅是一天兩天嗎?哪裡知道的?

出示: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a. 師:自己來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哪裡感受到精心?(20裡,每天、只)

b. 1裡500米,步行20餘里相當於每天在操場不停歇地走50圈,每天都需要趕6、7個小時卻一心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與海鷗相伴

c. 師:這份情,這份意你能讀出來嗎?

指名講 指名讀 齊讀

b.師: 他這樣步行是一天兩天嗎?是一年兩年嗎?

(還從課文哪裡看出他不是一天兩天這樣精心餵養海鷗呢?)

不用出示: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生說感受)(老人每天必來是怎麼做的呢?導到第一句)

c. 十多年啊,十多個冬季,多少個日子啊

引導生想象在冬天怎樣的情況老人都是風雨無阻的來喂海鷗

師引讀:無論颳風下雨生讀

無論老人身體多麼虛弱生讀

師:十多年這位老人不顧路程的遙遠、艱辛,一到冬天,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只為了(生接讀) 僅僅只為了(生接讀)

d:十多年的冬天,幾千個日子,幾萬裡的路程啊,老人對待海鷗就像親人像朋友,那麼用心那麼、、、、、那麼他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呢?到課文中找找相關句子

(5)學習老人的外貌

出示:

△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的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⑴自己來讀讀這段話,讀著讀著你彷彿看到個怎樣的老人?(勤儉、貧窮)(抓三個褪色。)

⑵你真會讀書,同學們,褪色的背後還有個小故事呢?自己靜下心來看看這份資料

⑶投影出示,補充資料

被昆明人稱為海鷗老人的吳慶恆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資有一半以上都用來買餅乾、麵粉和雞蛋給海鷗吃的,而自己一天只吃兩個饅頭一碗飯就點鹹菜。老人平時幾乎捨不得花一分錢坐公交車。往往要到中午12點多才能趕到翠湖,喂一陣海鷗,老人又得趕在3點前步行回西郊昆明化工廠,他背上那個破破爛爛的布包裡,裝著他沿途撿的、帶回家當燃料的煤渣和樹枝,還有一瓶用舊飲料瓶裝著的茶水。

四元五角一斤的餅乾,老人毫不吝嗇買給海鷗吃,他知道那是海鷗最喜歡的美食;他還經常買來雞蛋為海鷗製作雞蛋餅乾;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兩毛錢一包的金沙江香菸,連穿得衣服都是自己縫製的粗糙布衣。

⑷讀了這兩段文字,你看到的一位怎樣的的老人嗎?

帶著自己的體會讀好這句話(讀出褪色背後的東西來) 指名讀 齊讀

師:這位愛海鷗勝過自己的老人,讀

師:這位待海鷗如兒女的老人 讀

(三)學習談海鷗

師:同學們,那還從哪裡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深情?

師:同學們,老人不僅精心餵養海鷗,親切的呼喚海鷗的名字,他還喜歡跟別人談海鷗呢 板書談海鷗

△ 出示11段

1、師:同學們,讓我們關注老人談海鷗的這段話,請班級的朗讀高手來,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著聽著,你從老人的談話內容或是語氣中聽出什麼來了? (是否也可請生如果你是身邊的一隻小海鷗你聽了老人的話有什麼感覺?)

(師:我請同學談一談,作為老人身邊的海鷗你聽了這段話你有什麼感覺?)

2、從老人與別人的談話中你感受到什麼?(自豪 喜歡)

師:是啊,老人談起海鷗就是這樣喜歡,這樣自豪。

怪不得一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3.課文學到這裡你知道了昆明市民為什麼會自發給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塑雕像了嗎?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從老人精心地喂海鷗、得意地喚海鷗、自豪地談海鷗這三件事中感受到老人對海鷗就像親人 ,彼此間 ……下節課我們從海鷗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這種關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mingrenmingzhu/laorenyuhai/gknn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