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時節作文(集合10篇)

清明時節作文(集合10篇)

清明時節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就在這樣一個雨紛紛的時節,我懷著悲傷而又尊敬的心情,隨著長輩去祭祖掃墓。清明是一個紀念祖先的中華傳統節日,我總對清明帶著極高的敬意,生怕擾了祖輩的安息。

清明時節作文(集合10篇)

清明那一天,果不其然地下著雨,昭示著無盡的哀愁。舅舅將我們帶到了陵園。那裡有著陵園特有的乾淨和寧靜,即使是人來人往的日子也一點兒都沒有擾亂它自帶著的安寧。那裡就和普通的陵園沒有什麼差異,可或許是我親愛的外公在那裡長眠的緣由,我的腳步就像我的心情一樣沉重。攀上曲折的山路,外公的墓在那裡,我愛的外公在那裡。我沒有忍住地跪在外公的墓前,手不由自主地撫摸上那刻著外公姓名的石碑,是那樣的寒涼,外公,你會感到冷嗎?外公,你在天堂一切都好嗎……我很想您啊……淚水還是不爭氣地從眼眶裡冒出來了,我連忙拭去,因為外公一定不希望看我為他傷心,他一定希望看到我們的笑臉。媽媽把一朵大紅布花遞給我,是她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我接過那朵花,小心翼翼地宛如那朵布花價值連城,把那朵花系在了石碑上。

等到爸爸和舅舅把旁邊的野草給除乾淨了,媽媽說:“我們排一隊給外公行個禮吧。”

我早已被攙扶起來了,我抹乾了眼淚站在隊伍的最後,到我的時候,我依然泣不成聲,我鄭重地向外公行了一個禮。臨走時我還向外公行了一個軍禮,我看著漸晴的天空,彷彿看到了外公的笑顏。

清明時節,行人斷魂。

清明時節,望君安息。

清明時節作文2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了,天氣雖不是那麼壞,但到了晚上還是有些許寒意的。像人們一到中秋眼中就會浮現出嫦娥奔月的景象一樣,每逢清明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就會從我的腦海中一下子蹦出來,我想這可能就是一種條件反射吧。

記得那時,我背這篇古詩時,並不懂何為“欲斷魂”,只是單純的覺得很好背而已。不過幾年後的那個清明,卻是深切的讓我理解到了那份魂斷的滋味。手上的白菊,腕上的柳條,一切的一切在碑前越發的悲切。望著墓碑前的照片,令我又一次想起了那時的你會在我飢腸轆轆的時候,端上一碗你拿手的混沌;在我頑皮的時候臭罵我一頓,轉眼之間你又拿著我愛吃的小零食來到我面前告訴我頑皮的好與壞······

不過說真的我討厭你總在我熟睡時將我鬧醒,厭煩到哪兒遊玩都要讓你拍照,不喜歡飯剛吃一口就被你叫去下樓買酒,但又喜歡吃你做的小饅頭小花捲三蔬小包子小刺蝟小兔子,喜歡和你在外面吃飯因為可以合心對食物一番評價,喜歡晚間和你看CCTV—6因為我可以和你一起評論某部電影男女主角演技如何長相如何······可是都來不及悔改,都來不及開始,來不及重複…都來不及了…

別以為我忘記了,我一直都記得呢:我們之間的約定,你說過我的成績能再好點兒,你就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我一直問你,然而你總是避而不語。你知道嗎?我的成績更好了呢,過幾個月後我就要會考了,我是多麼希望在這個時候你可以陪在我的身邊······我想這是不太可能的了,不過我一定會努力的,因為奶奶說人死後會變蝴蝶,我想在今年的秋天遇到你,告訴你我所在的中學,那時你就不可以不告訴我那個驚喜咯。

清風吹起衣角,我堅定的邁出步伐,朝著那個日漸清晰的目標。

清明時節作文3

今年又逢清明節。

今天是清明節,我、弟弟、爸爸和媽媽還有奶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走一段路,終於到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就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裡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

我們拜完之後,就是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是多燒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是離開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又再次向他們拜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心裡想:以後,我每年都來!

清明時節作文4

清明的時候正是要給古人們紀念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應該去古人的墓碑前買上古人愛吃的東西,來看望古人。

每當這個時候人的心情也是非常的沉重的,每個人都很懷念自己失去已久的故人,長輩們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個溝通和看望的時候。

老人們雖然走了,但是他們的靈魂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有好多人會感覺到老人的離去是件悲傷的事,都這麼認為的,但往往回頭一想,老人把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都做完完了。這個時候走了,也真是挺可惜的,可這是命啊。命運讓你走多遠,必定就是這麼遠了。清明這個時候細雨紛紛,好像給我們昇華了這個空間,讓這個思念的心思進一步的給勾搭了起來。這樣的一種場景。來到了爺爺的墓碑前,看到了去世已久的爺爺,心裡真的是很不好受。爺爺是患病死的,爺爺是個大好人,沒有任何的說道。不像其他的到了年齡的老人,天天就是老說說。爺爺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爺爺是患有食道癌死的。爺爺我們大家來看您來了,隨著這一聲大家都哭了,想起了爺爺生前的樣子,想起了那衣衫整齊的老頭來,轉眼間已經好多年過去了,可是爺爺的身影依然還記得那麼清楚,清明時節我們來看望我的爺爺懷念一下他,給爺爺送點禮物。

清明時節,一個紀念先人的忌日,值得大家去傳承,值得大家來為先人紀念。

清明時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思念與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那一邊能夠與我們一樣,幸福與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與我們共同度過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遠處春景色漸入我視線,鳥兒唱著春天奏鳴曲,漫山挑紅,遍地金燦燦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景象,這又昭示著逝去人新生命開始,一個充滿期望與祝福開始。

這是一個春季節,一個充滿希望季節,一個新生命開始季節。們在緬懷過去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人生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日子裡,對生命有一個重新認識。

清明時節作文6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清明節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陽曆四月五日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和祭奠先輩的節日。今年清明節我和家人—起去祭奠了祖先。清明節當天—早,我和老爸、老媽、姥爺、姥姥還有妹妹—起來到祖先的墳墓前給他們擺上飯菜,敬上酒,點上蠟燭。接著的'我們還給先輩們燒了紙錢,放了火炮。然後,老爸老媽把清明紙標起來,老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家人已經來過了。最後,我們大家站成一排站在先輩的墳墓前默默祈禱。之後,我們就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作文7

清明時節,天氣轉暖,幾場細雨過後,柳絲吐綠,草地泛青。溝河冰凌消盡,殘水清澈,倖存的小魚游來游去。大地裡農民開始播種希望,小院兒前閒在家裡的老人,揀挑天氣晴好的中午,在自家的窗臺下坐一會兒,晒晒太陽,慵懶的用手遮住耀眼的光線,任孫兒繞膝,分享天倫。享受季節交換的同時,也更替久違的心情,描繪著一幅人間春色美景。

當然,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並非都這麼愜意,天空也缺少些並不多見的晴朗。說不出為什麼,此時此刻,天空中多半陰鬱裹挾著紛紛擾擾的細雨,淋溼了人們的心境。是否老天有這般靈性,摸透了百姓的脈搏,給剛剛走進春天的思緒,灑下幾分惆悵,些許冷意。或許這就是對歲月的感嘆吧!才有了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千古絕句。曾經的溫情,隨風的往事,過往的煙雲隨著出自心靈的細雨,把對故人的敬畏撒在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清明時節,是生者為逝者寄託哀思的時刻。向曾經不願改變,但又無能為力的過往心存一份敬畏。站在逝者的墓前,噙幾滴淚水,獻一束白花,焚一疊紙錢,灑幾盅清酒,緬先人音容笑貌,靜靜守候著,守候著每一份思念的降臨。遠離他鄉的遊子,就選擇十字路口,以同樣的方式,寄託生者對逝者無盡哀思。

可清明時節,除了形式上的祭奠賦予我們生命及養育之恩的先人以外,還應該追憶些什麼呢?在一片縈繞著惆悵與哀思中,彷彿生者的境界變得更寬泛,更深遠。想起了締造中華民族的祖先;為國捐軀的英烈,還有因各種原因遠離這個世界的逝者。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寂寞輪迴。感悟活著的美好,生命的寶貴。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東西能深深的叩開我們心靈之門,想必一定是清明節時。就讓我們在清明時節敬畏的祭奠一下先人吧!讓那些泛黃的歲月,多姿多彩的人生過往,還有似乎已經消逝了的美好,都在這回憶過往的時刻,再次以細雨滌盪靈魂的方式得以展現,得到昇華。

清明時節,無論閒情逸致,還是愁緒滿懷,無一不在體現後人對前輩心存敬畏,對已故親人的心存感恩,及無限的懷念。

清明時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家喻戶曉,這首詩寫的就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清明節又名踏青節、鬼節,家家戶戶每到這時候總會買燒紙、鮮花,去給已故的親人掃墓,先且不談掃墓的事先來談一談清明節的故事。

說到清明節的故事,就不得不談起一個人——介子推。清明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割肉救普文公,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揹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清明節,紀念燒死的介子推。隨後,家家戶戶也流傳了下來,每年的清明節都要去掃墓。

掃墓、踏青都是清明節的傳統,還要在早上吃雞蛋傳說一年都不頭疼。放風箏等清明節掃墓不但是祭奠逝去的親人,而且提醒我們要善待現在的親人、朋友。

清明時節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這天的夜晚果然下起了濛濛細雨,雨後的空氣是清新的,花草上的塵土都被沖洗乾淨,能聞得見草的香味兒和花的香味兒,我發現樓下的大樹,在雨後也努力地長出小葉。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逝去的親人的日子,許多人都以自己的不同的方式思念他們,懷念他們。我們學校也組織了同學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是讓我們都能記住那些為解放而犧牲的烈士們。

清明節不單單是祭祀,還可以踏青,郊遊,放風箏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和幾個同學相約去了水上公園。公園裡遊人如織,杏花開了,雪白雪白的;桃花也開了,粉粉的,紅紅的;草地泛出綠色;樹上的葉子也都長出了嫩芽;最漂亮的就是湖邊的柳樹,隨風搖擺,婀娜多姿。我們幾個在綠草上跑一跑,跑累了,就坐在湖邊的草地上,聊聊天,談談心,這是多麼美好愜意的事情啊!

這個假期,舅舅帶我和妹妹還有姥姥去太平河邊玩。河邊也有很多人出來郊遊,我還看到有人在地上挖野菜。在太平河公園的冀之光塔那邊,有很多賣風箏的,天空中更是飛舞著各式各樣的風箏。我和妹妹也拿著風箏,跑來跑去,特別快樂!

據說,插柳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俗話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也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真是挺有意思的。

清明時節,不僅神聖、莊嚴,春天的氣息還讓我們的心輕舞飛揚。我喜歡這個沉重與喜悅並存的季節。

清明時節作文10

又是一年清明時,紛紛的雨照常下著,寄託著人們無盡的哀思。離家千里的我,思緒陷入回憶,透過絲絲細雨,奶奶的音容笑貌再次浮現……

朦朦朧朧的記憶中,在炎熱的夏日裡,奶奶總搖著一把大蒲扇為我取涼,右手累了換左手,左手累了換右手,來來回回,不快不慢。有時候搖著搖著困了,扇子“撲”的一下落下來,奶奶就會立刻醒來,又接著搖,直到我在微微的涼意中沉沉的入睡。

寒冷的冬夜,我在燈下做作業,奶奶就坐在被窩裡等著我,不言不語,閉目養神。不論多晚,她都會一直等到我做完,當我手腳冰涼的鑽到熱乎乎的被窩裡時,奶奶就會把我的小手小腳抱在她的懷裡暖著,而我就像小貓一樣,蜷在奶奶溫暖的懷裡,美美的睡到天亮。

和奶奶這樣朝夕相伴的日子在我讀國中後就結束了,那時候我一星期才回家一次,每個週六的下午,是我最開心的時光,懷揣著對奶奶的滿滿思念和一個餓癟了的肚子,像餓狼一樣竄回了家。奶奶像算好了時間一樣,不早不晚,剛好為我熱好了飯,每次她看著我飢不擇食的樣子,總是會說,慢些吃,慢些吃,鍋裡還有。等到週日下午我返校時,奶奶又總是千叮嚀萬囑咐,依依不捨地把我送到村口,於是我帶著奶奶的愛和圓滾滾的肚子興沖沖的走向了新的一週。

後來,我上了高中,大學,外出打工,然後又結了婚,離奶奶就越來越遠了,相處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偶而回家一次,還是和以前一樣,和奶奶擠在一張床上睡,依偎著奶奶,呢呢喃喃說個不停,感覺自己又像回到了小時候,甜蜜,溫暖而又安心。

再後來,奶奶一天比一天衰老了,不停的咳嗽,吃藥不見好,打針也不見好,到大醫院檢查才知道,已是肺癌晚期了。就這樣,奶奶在她八十四歲高齡時,帶著深深的不捨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從此後,我和奶奶的相見就只能在夢中了。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奶奶離開我們已經十四年了。這十四年來,記不清有多少次我夢中醒來淚溼雙腮,深深的思念無處訴說,值此清明時節,願這紛紛細雨,帶去我的思念:“奶奶,你在那邊還好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lrq82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