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大班數學認識0教學反思

大班數學認識0教學反思

對於剛開始接觸數字化概念的小朋友們,似乎對於0還是一個抽象而陌生的字詞,那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從而認識到0的含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0的認識》的優秀的教學片斷以及教學反思,希望你的教學愉快!

大班數學認識0教學反思

教學《0的認識》前,學生已學習了1~5的認識和5以內的加減法,初步感知到了數字的大小。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理解0可以表示沒有和表示起點的含義,學會寫0,初步感知0比1、2、3、4、5都要小。

一年級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教學,步入數學的`殿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學者不如樂學者。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把學生吸進神奇的數學樂園是每一位低年級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數學課中,創設兒童熟悉感興趣的情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入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也成為課程改革中的一道亮點。

片段(一)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它頑皮又聰明,最喜歡吃桃了,你們猜一猜,它是誰?

學生回答後,螢幕出現一隻小猴子。

接著出示盤裡裝了2個桃。

師:有幾個桃?用數學幾表示?

學生回答,並舉數字卡2。

動畫展示小猴吃掉了一個桃。

師:現在有幾個桃?用數字幾表示呢?

學生回答,並舉數字卡1。

動畫猴說:桃太好吃了。小猴又吃掉了這個桃,這時候小猴望著空盤子。

師:盤裡還有桃嗎?

學生回答後,師:盤裡一個桃也沒有,空的,又用哪個數字表示呢?

學生開始找自己的數字卡,有學生 舉出0的卡片。

師:你為什麼用0表示呢?

生:一個桃也沒有,就是0,0表示沒有。

師讚賞學生的說法。

師揭示本節課的課題:0的認識。

師拿出1支粉筆,讓學生說數,又拿出3支粉筆,讓學生說數。師拿出一個空的粉筆盒,問:盒裡有幾支粉筆?

發動學生用身邊的物體或文具,表示數0。

有學生把鉛筆盒裡的鉛筆藏起來,表示0支鉛筆。

有學生握緊拳頭,表示伸出0根手指。

同桌學生活動,想辦法用身邊的文具、物體等表示0。

反思:

利用學生喜愛的小猴子形象,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學習新知識。師運用桃、粉筆具體的實物表示數字的含義,一步一步,抽象出數字0表示沒有的含義,體現了數學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同桌活動,想辦法表示0為學生提供了活動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玩中學,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躍躍欲試的身手得到展示的機會。

片段(二)

師出示直尺,讓學生觀察直尺上的數字。

師:表示什麼也沒有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數字幾的前面?

生:0在1的前面。

師指著直尺上的0和其他數,依次向學生講解: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後數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

學生從前往後讀直尺上的0~5,體會數越大離0越遠。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0的認識》教學片段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0的認識》教學片段及反思師:直尺上的0起什麼作用呢?我們用尺量東西時,首先要把尺上的0對齊物體的一端,這時0就表示起點。用尺試著量黑板擦,0對準黑板擦的一端,用尺量鉛筆盒該怎樣量呢?

讓學生上臺試一試。

師:原來量物體長度時,先用直尺上的0對準物體的一端,0就是起點。

師設計活動,讓學生體會0表示起點的含義。

螢幕顯示運動員賽跑時,準備起跑的一刻。

師:跑步時,起跑點就是0。

螢幕閃動起跑線,旁邊出現文字:起點0。

師:同學們立定跳遠時,起跳時在腳尖前劃一條線,這條線就是跳遠的起點,用什麼表示?

學生回答後,師:各小組想比賽立定跳遠嗎?

跳遠前要準備什麼?

生:起跳線,也就是0起點。

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0起點紙條,各小組貼在教室的地面上,然後以小組為單位比賽立定跳遠。

說一說,誰跳得遠。

接著,師組織學生上位坐好,放輕音樂,讓學生稍作休息。

師: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見到過0?

生1:我家水錶上有好幾個0。

生2:電子鐘上有0。

生3:高速公路出口,大牌子上有0。

生4:電話機上有0。

師:0這個數字,像我們學過的1、2、3、4、5一樣,在我們周圍經常看到,也經常用。留心的小朋友還會發現0的各種用途。我們在生活上多觀察,多思考,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反思:

0表示起點的含義是抽象的數學概念,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較難理解。教師先用常見的直尺上的0,講解0的作用,量物體時的起點,並讓學生初步感受0比1、2、3、4、5都小。然後用起跑線,0起點進一步揭示這一含義。再讓學生活動起來,比賽跳遠,親身體會0起點的含義。在跳遠比賽中,以動促思,使學生在身體運動中理解數學概念。最後讓學生說一說在哪裡見到0,逐步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發現身邊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y8ey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