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1

活動目標:

練習靈敏地快跑。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讓幼兒體會遊戲的樂趣,發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活動準備:

自制小燈一盞,小草帽一頂,在場地一端畫個大圓圈作深水池。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兩兩拉手排好隊到三樓平頂,進行整隊

教師:進行基本佇列練習,幼兒由一路縱隊站成六隊:立正、向前看齊、成體操隊形散開。

2、進行熱身運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放鬆整理。

二、基本部分

1、交代遊戲名稱及玩法。

教師: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新遊戲——老翁誘魚。在遊戲遊戲開始,小朋友都扮小魚(將兩手放到身後做尾巴,擺來擺去)四散站在“淺水池”裡,老師扮老翁(頭戴草帽,手提小燈)站在“水池”外。“老翁”手提小燈往後邊退邊說:“小魚遊遊遊,跟著燈光快快遊。”“小魚”接著說:“小魚搖搖尾巴點點頭。”這樣邊走邊說,直到“老翁”蹲下放燈說:“捉魚羅!”“小魚”趕緊轉身往回跑,“老翁”去追捉“小魚”,但不能進深水池。被捉到的“小魚”站到場外。遊戲可反覆進行。

2、交代遊戲規則。

三、組織幼兒進行遊戲。

教師小結遊戲中幼兒存在的問題,提醒孩子遵守遊戲規則。

四、活動結束。

教師:今天時間不早了,老翁小魚都要回家了,我們來甩甩手臂、揉揉手腳關節,準備回教室了!

小百科:魚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2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以及動作的靈敏性。

2、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各種玩法。

3、培養幼兒勇敢頑強的作風以及相互配合、團結共進的合作精神。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小橋2座、1桶水、音樂、梯子2把、平衡木4個、兩個盆子、若干杯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集合幼兒,師生問好。

2、聽音樂,幼兒跟著教師一起跳兔子舞。

二、基本部分:

1、根據老師的要求,在已經佈置好的場地內,幼兒聽著音樂跟教師一起到場地內運用各種方法進行過小橋、走梯子和平衡木。

2、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積極提倡幼兒所想出來的各種玩法,請幼兒進行示範,並共同進行練習。

3、遊戲:梯上運水

(1)、創設一個遊戲情景,激發幼兒的遊戲興趣。

(2)、教師講解示範遊戲的方法,並提出遊戲的要求。

(3)、讓幼兒體驗遊戲,等幼兒熟練遊戲方法後,組織幼兒進行比賽。

三、結束部分:

1、放鬆練習:聽音樂,跟著老師一起做放鬆運動。

2、收拾器材,做放鬆運動,組織幼兒進行擦汗喝水,師生再見。

活動反思

為了讓孩子們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要愛惜水、珍惜水,我設計了運水這個活動。孩子探索慾望強,他們已經不限於教師傳授的單一的遊戲方法,總是在遊戲中創造各種新的玩法,活動中發展幼兒走、跑、跳、爬等基本動作;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整個活動為幼兒創設寬鬆、愉悅的環境。引導、鼓勵他們完成目標。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效果很好。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3

小記者

記者是採訪新聞和寫通訊報道的專職人員,他們藉助各種媒體,採編報道各個領域的資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幼兒扮演“記者”,體驗接著的工作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社交方式,增長見聞,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和繪畫能力。

由於幼兒缺乏經驗,在初設這一角色活動或幼兒對採訪目標不夠明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主編”的身份參與遊戲,讓“小記者”先彙報自己的“採訪物件”,“主編”幫助“小記者”設計“採訪”問題,使“小記者”明確“採訪”主題。為發揮幼兒之間的互動作用,可二人或三人一組自由組合進行“採訪”。

開設“小記者”活動時,教師首先應為幼兒拓寬其行動空間,除本班外還可到圓內各班及廚房、保健室、保管室、圖書室等部門“採訪”,甚至還可請家長、社會個部門配合,讓“小記者”的“採訪”範圍擴充套件到社會……增進起對各行各業的認識,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採訪後,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報道”的條件,如:提供紙張、彩筆,讓幼兒繪製“報刊”、提供大紙箱製作的“電視機”,讓幼兒到“電視”裡“報道”“新聞”等。下面列舉一些“採訪報道”的道具材料。

“攝象機”:

利用玩具攝象機或用形似攝象機的洗滌劑瓶製作。

“記者行動專欄”:

在顯眼的牆面設立“採訪報道專欄”,貼上大張白紙,讓“小記者”將“採編”的內容,以繪畫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報刊雜誌”:

提供四開的繪畫紙,“小記者”們自己設計安排版面,共同合作將“採編”來的各中資訊繪製在紙上,以“報紙”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也可將資訊描繪在本子上製成“雜誌”。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種植植物的情感,培養環保意識。

2、給予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培養幼兒勞動技能。

3、鼓勵幼兒在集體勞動中學習與他人配合、協作,增強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

1、講解關於植物與環境關係以及春天特徵的活動。

2、種植工具。

3、蒜頭。

4、有關植樹節的CD。

活動內容

一、瞭解植樹節的意義。

教師: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什麼節日嗎?

教師:您們知道植樹節的意義是什麼嗎?

二、觀看CD。

教師:老師這裡有一段關於植樹節的視訊片段,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完之後回答老師剛才問的問題。

教師請幼兒回答植樹節的意義幼兒園中班植樹節方案活動方案。

教師總結:指數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巨集偉工程。

三、豐富植物園。

教師:大家的小朋友還小,還不能去植樹,但是大家可以去保護小樹,愛護小樹。週末的時間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植樹。

教師:雖然大家不能植樹,但是大家可以去大家的植物園去種植其他的小植物,植樹節的意義是使大家大家更加的關注綠化、環保問題。大家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大家可以去種植園大蒜。

教師講述種植的要求

教師帶領小朋友去種植園種植大蒜。

四、總結,結束活動。

教師再一次總結植樹節的意義,同時總結種大蒜活動。

五、活動延伸可以在週末的時候。在父母的幫助下去真正的植樹。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5

活動目標:

感受不同的旋律所代表的不同的音樂形象並能用動作表現。

體驗魚同伴做遊戲的快樂。

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頭飾。

活動準備:

鯊魚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

(1)兒完整欣賞音樂,教師提問:

——“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抒情的、流動的)

“音樂中好像告訴我們是什麼動物在做遊戲?”(各種各樣的魚在做遊戲)

(2)再次欣賞音樂後,幼兒隨音樂自由做魚兒遊等動作。

2、理解音樂內容:

(1)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音樂旋律代表著不同的音樂形象:

——“仔細聽一聽,音樂裡有幾種魚在做遊戲?”

(2)告訴幼兒音樂遊戲名稱叫《小魚和鯊魚》。

(3)討論用什麼動作表現小魚和鯊魚:

——小魚的動作輕柔、稍快、幅度大;鯊魚的動作沉穩、緩慢、幅度小。

3、學做音樂遊戲:

(1)欣賞最後一段音樂,教師提問:

——“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的?”(很急促的)

“好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2)幼兒自由用動作表現。

4、遊戲玩法:

(1)2~4名幼兒扮演鯊魚,其餘幼兒扮演小魚。

(2)第一段是小魚的音樂,小魚聽音樂四散遊動。第二段音樂鯊魚出場,小魚繼續遊動,躲避鯊魚。

(3)當聽到急促的音樂時,小魚開始逃,鯊魚開始追,被捉住的“小魚”暫停遊戲。

(4)教師戴頭飾扮演鯊魚,幼兒扮演小魚,學做音樂遊戲。

(5)2~4名幼兒扮演鯊魚,其餘幼兒扮演小魚做遊戲。

5、製作遊戲頭飾:

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小魚的頭飾。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火車簡單的外部特徵和內部結構。

2、知道火車是在鐵軌上行駛的交通工具。

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乘火車的感受。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開火車”進教室。

師:小朋友,你們坐過火車嗎?你見到過什麼樣的火車?

在火車上你有什麼感覺?你喜歡火車嗎?為什麼?

2、師引導幼兒觀察火車

師:剛才,你們是怎麼進入教室的?(開火車)

師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

師:火車是什麼樣子的?它的最前面是什麼?它的上面有什麼?火車的後面是什麼?火車車廂和車頭下面有什麼?為什麼車頭下面的輪子特別大?火車在哪裡開的?

幼兒回答

師小結:火車最前面是火車頭,火車頭上有駕駛室。火車頭後面是一節一節的車廂,它靠自動掛鉤連線起來。火車車廂和車頭下面有許多車輪。車頭下面的車輪特別大,因為它們要帶動火車後面的許多車廂。火車是在鐵軌上開的。

3、瞭解火車的用途

師:火車除了載人外,還有什麼用?

幼兒回答:載物和載人,給人帶來方便。

4、比較客車和貨車

師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認一認火車,啟發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說:火車是什麼樣子的?火車在什麼地方行使?客車是什麼樣子的?貨車是什麼樣子的?

5、請幼兒談論自己坐火車的經歷

師:你們誰坐過火車?在火車上你有什麼感覺?喜歡坐火車嗎?為什麼?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7

活動目標:

1、認識客家涼帽,知道客家涼帽的造型與作用。

2、學習用剪紙和畫花邊的方法裝飾客家涼帽。

3、感受客家人的民族文化。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剪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剪紙和畫花邊的方法裝飾客家涼帽。

難點:運用各種方法創造性地裝飾客家涼帽。

活動準備:

裁剪成涼帽狀的卡紙、皺紙第位幼兒一份;彩色筆、膠水、剪刀、彩紙;自制客家涼帽、客家涼帽的PPT課件、客家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老師在客家音樂的伴奏下,帶著客家涼帽入場,引起幼兒興趣,從而引入活動。

二、主體部分:

1、欣賞客家涼帽(PPT課件)。

T:你知道這是什麼?它的名字叫什麼?

T:客家涼帽與我們平常的帽子有什麼不同?

T:想一想,為什麼涼帽周圍的邊沿要掛圍布?頭頂為什麼是空的?

T:如果讓你來製作客家涼帽,你會什麼樣做?

小結:客家婦女經常帶這種能遮擋陽光又涼爽宜人的涼帽在戶外勞動。涼帽周圍的邊沿掛著摺疊均勻的圍布,有黑色的、藍色的、白色的、花色的,遠遠望去,像是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田野裡盛開。

2、教師講解示範,交代要求。

(1)用剪紙裝飾:用剪刀把彩紙剪出各種好看的紙花,用膠水粘岾在涼帽上,然後用彩色筆畫出不同的花邊和紋樣。

(2)裝飾好後,在涼帽邊沿周圍用皺紙粘上帽裙。(可以摺疊起皺粘,或剪成流蘇狀。)

3、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要求:(1)保護清潔,紙屑放在籃子裡;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要畫出各種不同的花邊、圖案。

(3)剪出各種好看的剪紙,貼在帽子上。

(4)帽裙可以摺疊起皺貼粘,或剪成流蘇狀。

三、結束部分:展示作品,欣賞與評價。

評價重點:構圖飽滿,設計有創意、有特色,色彩搭配鮮豔。

四、延伸部分:戴上自己做的客家涼帽,伴著客家音樂跳舞或走秀。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貓頭鷹,並畫出簡單的動態。

2、啟發幼兒畫出貓頭鷹的活動環境,引導幼兒合理佈局。

3、瞭解貓頭鷹的本領,培養幼兒喜愛貓頭鷹的情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美術》每人一本,油畫棒每人一盒。

2、範例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謎語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你知道謎語裡說的是誰嗎?你見過貓頭鷹嗎?在哪裡見到的?

二、引導幼兒結合經驗談話,感知貓頭鷹的習性。

1、提問:貓頭鷹生活在哪裡?它長得什麼樣?有什麼特別的本領嗎?

2、小結:貓頭鷹最喜歡夜晚出來活動,抓田鼠,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圓圓的頭上有兩隻圓圓的眼睛,一張堅硬的嘴巴,還有兩隻尖尖的耳朵,圓圓的身子上有一對翅膀,身體下面有兩隻腳,全身長著咖啡色的羽毛。

三、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欣賞,進一步掌握貓頭鷹的外形特徵。

今天我們把自己見到的貓頭鷹畫出來。畫貓頭鷹時,先畫圓圓的頭,再畫眼睛,嘴巴,耳朵,然後畫圓圓的身子,翅膀,腳,最後畫羽毛。

四、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作,啟發幼兒新增樹木、田野等相應的背景。

2、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1、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前介紹自己作品。

3、老師總結評價。

六、收拾用具後,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9

活動目標:

1、瞭解月餅的外形特徵及有關月餅的知識。

2、瞭解製作工藝,樂意自己嘗試製作月餅。

3、創設情景,體驗大家團聚一起品嚐月餅的和美、喜悅之情。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過程:

1、活動前聯絡好月餅製作食品店。

2、烤箱4只、製作月餅的.相關材料若干。

3、各類月餅若干。

4、攝像機一臺,組織幼兒收集各類月餅圖片。

5、幼兒製作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此活動。

活動:欣賞、瞭解月餅

1、展示幼兒各自帶來的月餅,請幼兒仔細觀察月餅

提問:你看到的月餅是什麼樣子的?

月餅上都有些什麼?

聞一聞,是什麼味的?

2、幼兒交流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麼味道的?

月餅餡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麼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人們為什麼要吃月餅?

人們不僅自己買月餅,為什麼還買月餅送給自己的親人?

3、聽錄音:吃月餅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幼兒品嚐月餅,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體驗大家團聚在一起品嚐月餅的幸福、快樂之情。

教學反思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揮了想象力 、創造力。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鍊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10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螳螂是益蟲,蟑螂是害蟲。

2.感受繞口令的特點,口吃清楚地念繞口令,逐步加快速度。

活動準備

圖片:男孩兒和女孩兒

圖片:螳螂,蟑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

出示胖胖和芳芳的圖片

教師:這兩個小朋友,男孩是胖胖,女孩是芳芳,今天他們倆去捉蟲子了,

你們想知道胖胖和芳芳捉住了什麼蟲子嗎?

二、認識螳螂和蟑螂

1.出示螳螂圖片

提問:這是誰呀?你們認識它嗎?

(請幼兒互相講講對螳螂的瞭解。)

教師:螳螂會捉蟲子、飛蛾等害蟲,他是人類的朋友是益蟲。

2.出示蟑螂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呀?你們認識它嗎?你喜歡它嗎?為什麼?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嗎,蟑螂可是一個大壞蛋,常躲在角落裡毀壞糧食,鑽進電器裡咬斷電線;

它還到處散佈細菌,危害人類的健康,他是害蟲,你們喜歡他嗎?

3.鞏固螳螂是益蟲,蟑螂是害蟲。

三、學習繞口令

1.理解內容

胖胖和芳芳捉螳螂和蟑螂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老師說給你們聽聽好嗎?

老師說繞口令《蟑螂和螳螂》

2.這個繞口令有趣嗎?裡面都講到了誰?發生了什麼事?

3.教師逐句帶領幼兒念繞口令,幫助幼兒熟悉語句。

教師:現在來聽一聽我是怎麼唸的!快速的念!

可請幼兒一起拍節奏。

4.幼兒集體或分組反覆練習,熟悉後增加速度,提高幼兒興趣。

附:

胖胖捉了一隻螳螂,方方捉了一隻蟑螂。方方讓胖胖放掉螳螂,胖胖幫方方捉住蟑螂。

好螳螂,壞蟑螂。胖胖和方方,保護螳螂,消滅蟑螂。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11

目的:

1、觀察房屋建築圖片,根據觀察到的房屋結構,想象設計幼兒園的新的房屋建築,並用繪畫來表現房子的結構和特徵。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

3、能體現“我是幼兒園主人”“我為幼兒園做點事”的主人翁意識。

  準備:

1、事先觀察過周圍的房屋建築。

2、收集有特點的建築圖片。

3、圖畫紙、彩色筆、油畫棒、顏料、毛筆。

流程:

引起興趣——觀察房屋圖——交代要求,幼兒作畫——展示交流

一、匯入活動,引起興趣

我們的幼兒園要造新房,正在徵集房屋設計稿,今天請你們做一次房屋設計師,請你給幼兒園設計一幢漂亮的房子,你心目中幼兒園的房子是怎樣的?(請幼兒先討論)

二、觀察房屋圖片,瞭解房屋結構

(出示房屋圖片):這裡有幾張設計師設計造好的房屋圖,看看房子的頂有什麼?(平頂、尖頂、圓頂、斜頂)門、窗怎樣?(方形、圓形等)房子周圍有什麼?(花、草、樹、游泳池等)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我們設計的房子要大,想想你設計的房子有幾層樓,房子的門、窗、屋頂是什麼形狀的,房子的周圍有些什麼,要設計的和我們現在住的幼兒園的房子不一樣,也不要和圖片上的房子一樣。

觀察房屋建築圖片,根據觀察到的房屋結構,想象設計幼兒園的新的房屋建築,並用繪畫來表現房子的結構和特徵。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能體現“我是幼兒園主人”“我為幼兒園做點事”的主人翁意識。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對構圖造型有困難的幼兒,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展示作品,互相欣賞,你覺得誰設計的好?(可請個別幼兒介紹)

活動延伸:到戶外的空地上,揀落葉,為幼兒園做點事。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12

活動目標:

1、對報紙製作產生興趣,能用報紙製作出簡單地作品。

2、通過製作,懂得廢物利用,以減少浪費,增強合理消費意識。

活動準備:

報紙製作的服裝三套;紙球、紙棒、紙辮子、紙帽子等各一;舊報紙若干;膠水、訂書機、剪刀等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時裝表演引入。

1、 三名幼兒身著報紙服裝手上各拿紙球、紙棒等進行表演。

2、 提問:

(1)、這些小朋友身上有些什麼?它們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2)、你能猜出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如將報紙揉成紙球;將報紙捲成紙棒;將報紙對摺剪出衣服等。)

二、教育幼兒廢物利用。

1、“如果你有一張舊報紙,你會用它做什麼?”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報紙的多種製作方法。

2、瞭解報紙在生活中的小用處。

“你有沒有發現周圍的人用舊報紙做過些什麼事情?”(擦玻璃、包裝用、當桌布、當鞋撐等。)

3、“以後發現有人看完了報紙就將它扔掉,我們該告訴他什麼?”

教師小結:報紙的用處很大,我們要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將它做成簡單有趣的玩具,用它解決生活上的小麻煩,這個叫做廢物利用,它能減少垃圾減少浪費呢。

三、分割槽操作,鼓勵幼兒將報紙廢物利用。

1、 提出操作要求:(1)、鼓勵幼兒創造性的製作,自己或與人合作做出與眾不同 的作品。

(2)、製作過程中注意地面桌面的整潔。

(3)、完成作品後注意洗手,避免鉛中毒。

2、 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從旁指導並及時提供幼兒所需材料。

3、 集中小結,請幼兒介紹自創作品的名稱、演示玩法。

四、延伸活動:略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13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與講述圖片內容,體會作品所蘊含的趣味性。

2.根據順序仔細觀察畫面角色動態、表情,發揮想象的空間。

3.在理解圖片中小老鼠拿蛋、鑽進大象鼻子、被甩到草地上的基礎上,學習新的講述經驗。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對話方塊卡片

活動過程:

1.師出示多幅圖,引導幼兒觀察並初步學習講述圖片內容。

(1)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多幅圖片中小老鼠拿蛋、鑽進大象鼻子、被甩到草地上的內容,並初步學習講述。

(2)師小結圖片的內容,並進行簡單地講述

2.引導幼兒在對話方塊卡片的幫助下,豐富講述內容。

(1)出示小老鼠說的話的卡片"咦,我怎麼飛起來了!",提問:是誰說的,你為什麼知道是小老鼠說的?

(2)出示空白卡片,引導幼兒猜猜是誰說的?發揮想象:你覺得大象會說什麼話?

(3)把空白卡片應用到其他張圖片:圖片上還有誰沒有說過話?提醒幼兒說時注意語氣、表情動作等。

3.出示"奇怪"的卡片,引導幼兒應用到圖片中進行講述。

(1)小老鼠發現一個蛋變成了一隻小雞,它會覺得這件事情怎麼樣?(很奇怪)師出示字卡"奇怪",小老鼠會怎麼說?

(2)你覺得這個"奇怪"還可以放在哪幅圖上?然後你要把這件奇怪的事情講給我們大家聽,不能光擺,想好了再舉手,誰會?

4.根據故事內容,請幼兒和同伴一起,能用比較完整地話講述這個故事。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14

大班教案《益智遊戲》適用於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操作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觀察的細緻性和敏感性,在有趣的遊戲中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益智遊戲》教案吧。

一、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遊戲中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

2、在操作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觀察的細緻性和敏感性。

3、與同伴合作進行的搭建遊戲。

4、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板、橡皮筋、水彩筆若干。

2、各類遊戲操作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簡單的向幼兒介紹各組遊戲,激發孩子玩遊戲的興趣。

2、幼兒自選小組遊戲。

(1)找圖形——找出相同部分的圖形卡或缺了的那一塊。

(2)連線——把相同的圖用線連起來或把部分點用線連成和範例一樣的圖案。

(3)數數——認真觀察,數數圖中物體的個數或自由擺小方塊數。

(4)走迷宮——提供各種迷宮圖,通過觀察讓幼兒獨自或結伴玩。

(5)塗色——讓幼兒仔細觀察後,用塗色的方法呈現動物形象。

(6)大尋找。

(7)自由拉橡皮筋。

3、幼兒自由選擇遊戲,教師參與到遊戲中或與幼兒共同遊戲。

4、遊戲結束時可讓孩子自己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小百科:益智遊戲是指那些通過一定的邏輯或是數學,物理,化學,甚至是自己設定的原理來完成一定任務的小遊戲。一般會比較有意思,需要適當的思考,適合年輕人玩。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奇怪的洞》15

活動設計背景:

每天飯後散步,孩子們經常會停下來捉捉小蟲什麼的給同伴們看,孩子們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的。我就及時抓住幼兒對周圍環境的一個偶發性的關注點,又利用我園地處農村,離幼兒園不到50米處就有一大片農田的便利,設計了這個活動。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捉蚯蚓活動,引導幼兒瞭解蚯蚓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及用處。

2. 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習慣,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樂於探索的情趣。

二、活動準備

1. 活動前先與保育員、保安師傅溝通,說明活動目的與大概過程。

2. 安排具體地塊,考察周邊環境的安全性。

3. 工具:鋤頭、小塑料桶、玻璃瓶、放大鏡、白色塑料布等

三、活動過程

(一)捉蚯蚓。

1.啟發提問:

a.老師準備帶你們琪捉蚯蚓,哪裡會有蚯蚓呢?

b.怎樣才能發現蚯蚓?

2.幼兒分組,分發工具,指定跟隨人員(配班教師、保育員、保安)。

3.帶領幼兒來到事先已踩點的農田,開始分組挖蚯蚓,要求每組把挖來的其中三條放在白色的塑料布上以便觀察,其餘放玻璃瓶和塑料桶內帶回幼兒園放自然角。

(二)引導幼兒分組觀察、交流對蚯蚓的認識。

1.觀察、瞭解蚯蚓的外形特徵

a.仔細看看,捉來的蚯蚓是怎麼樣的?

b.用放大鏡看看蚯蚓,能發現什麼?

c.蚯蚓有沒有眼睛?沒有眼睛它怎麼鑽到泥土裡的?

2.交流討論蚯蚓的習性

a.蚯蚓喜歡吃什麼?

b.它喜歡怎樣的泥土?

c.蚯蚓怎樣爬行?

建議幼兒碰碰蚯蚓,觀察它怎樣爬。

d.引導幼兒觀察捉來的半條蚯蚓,問:它還能活嗎?

3.交流討論:蚯蚓有什麼用?

(三)整理結束。

(四)延伸活動:

繼續觀察自然角里的蚯蚓,瞭解蚯蚓的再生、糞便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jiaoshizhijia/jiaoanmuban/mqj2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