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濟南的冬天説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 篇1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濟南的冬天》,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五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課堂教學設想。

一、説教材

第一點、教材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多彩四季中的第3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作者感情的抒發非常別緻,非同一般,不是採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採取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

第二點、教學目與重難點

1)知識目標: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説教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據新《新課程標準》:“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首先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美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賞析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採用電教平台、錄音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電教平台、錄音等電教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3、本文文質兼美,適於朗讀,教學中引入誦讀法。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於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引入了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

三、説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課後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2——講授新課25——歸納總結2——反饋練習16”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對佈置的預習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答案;然後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用課件對作者及與課文有關的經歷進行介紹。

2、講授新課:在講授前,讓學生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a、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c、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d、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朗讀課文後,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構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先閲讀1——2節,並討論解答兩個問題:1、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明確:1、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温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

與倫敦相比——無重霧(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無毒日(温晴)

e、濟南的地形特點:“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着點口兒。”,決定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讓學生試着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接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研讀3——5節,並作重點分析(1、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寫景順序有什麼不同之處?2、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抒發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麼相同之處?)。在分析中除了使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對課文內容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擬人手法,為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準備。(學生討論後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温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作者在第3小節對薄雪覆蓋下的山的描繪和第5小節對水色的描寫中都體現了對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c、反饋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後用自己的話語解答課後練習題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3、歸納總結:在學生完成練習的基礎上,歸納出作者寫北國的冬天,不着眼於“寒”而着眼於“暖”,不着眼於“壯”而在於“秀”,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並與學生共同解答: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解答中使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處處滲透着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抒發了讚美之情。標題不可以換。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進行最後的課文鞏固。

4、反饋練習

a、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為什麼寫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

(美句賞析,着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b、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斷?

(設題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抓住重點,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片斷,並訓練學生的複述能力。)

c、在小組或班上向大家説説你家鄉的冬天是什麼樣子,再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不限。(此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提示學生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目的是將閲讀之所得轉化為寫作之所能,是閲讀的遷移與深化。)

五、説板書設計

總特點:温晴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小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景中有情 熱愛、讚美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温暖、清亮、透明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六方面對本課課堂教學設想進行了説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滿意接受。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專家給我這個機會。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 篇2

各位老師:

早上好,這天我説課的資料是《濟南的冬天》。

【教材簡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作者是老舍。本文描繪了濟南的山、水、城、人等,作者抓住濟南的冬天“温晴”的特點以山水為主要描述對象,從不一樣角度描繪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本文角度獨特,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首尾呼應,渾然天成。學習這篇課文對學生的寫景類的習作有很大的幫忙。

【教學目標】

根據本文的具體資料和主要特點,思考七年級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語文新課改的主要精神,我確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等生詞,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

2、透過反覆朗讀與品詞析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3、透過品味濟南的冬天的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朗讀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進行描述景物的方法。

2、難點:學會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法學法】

1、主要教法是朗讀感悟和“以學定教”。

2、主要的學法是:“找—讀—議—品—寫”的五步學習法。

【教學過程】

老師們,因為時光關係,下方重點説説第一課時的教學。基於上述的教材簡析、目標設定、重難點的把握以及教法學法的選取,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3、自主質疑,以學定教;

4、合作探究,深化要點;

5、檢測反饋,訓練提升;

6、總結全課,指導預習。下方我分步來講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説:良好的情境,有益於學生的感受,有益於學生的想象,有益於學生的學習。課的開始,我將用課件展示濟南冬天的一組風景圖片,引導學生走進美麗的濟南,感受冬天的風景。

二、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1、我將設計一組有關重點字詞的基礎題,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狀況。(重點字詞有――)

2、透過自由讀和指名讀的方式組織學生通讀整篇課文。在通讀課文之後,我組織學生説説課文的主要資料。

3、圈畫有關濟南的冬天的景物詞語來理清課文的脈絡。

三、自主質疑,以學定教

我打算利用學生個人自主質疑的方式,定向本課學習的要點,實現“以學定教”的理念。學生可能有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展開對濟南冬天的描述的?

2、作者在描述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3、為什麼説……

這些問題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四、合作探究,深化要點

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環節。以教學第一自然段為例,我打算透過“找—讀—議—品—寫”這五步來和學生一齊學習。

1、找,就是找找文中描述濟南冬天山、水等生動語句,把它們圈畫出來。

2、讀,就是透過指名讀、比賽讀、齊讀等方式反覆朗讀課文。“閲讀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例如,讀好――)

3、議,就是透過分小組的形式分析這些詞句好在哪裏、妙在何處,分析作者的表現手法,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讓學生合作探究,“生教生,兵帶兵”,深入地感悟課文資料。

4、品,就是品語言,品意藴,學習作者的方法。抓住文中的“……”進行深入品讀。

5、寫,就是請學生在最有感觸的文字旁寫下自我的感受。

接下來幾個部分,我也會按同樣的方法和學生一齊探討學習。

五、拓展延伸,檢測反饋

1、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我適時補充一則閲讀教材《冬之韻》,讓學生在閲讀之後,談談作者筆下的冬天與老舍筆下的冬天的異同點。

2、我將從《當堂反饋》中選取一組檢測題,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當堂檢測。

3、根據狀況,對典型問題進行集中反饋。

六、總結全課,指導預習

在簡單的課堂總結後,提出下一課預習的要點。

老師們,我想透過上述六個環節的課堂教學,初步能夠達成我所預設的三維目標。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多謝大家!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該單元的主題是“多彩的四季”,讓學生領略到四季自然景物的美。《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寫景散文,本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緻入微,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説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但是對於散文這種文體的學習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對課文語言美、藝術手法美的感知還不夠,對於散文的中心思想難於把握。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領會作者對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的方法,通過情景交融的方式,表達對濟南的熱愛讚美之情。

2過程與方法

學生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提析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領會作者對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通過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體現的情感,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五、説教法

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在教授本課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能力,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激發主動獲取知識。

六、説學法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採用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反饋練習法。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進行拓展鞏固。

七、説教學過程

1導入

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一提到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領略濟南的冬天。

2初讀課文

採用默讀法,限定時間,要求學生全神貫注的讀,並且讓學生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

3再讀感知

教師分段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每一段的寫作手法,以及段落大意。對於課文中的關鍵段落3-5段,需要重點賞讀,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節。

4歸納小結

讓學生總結在文章中採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以及該文章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

學生仿照文中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寫冬景。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是現代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寫的一個傳統名篇,編入語文版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的第2篇課文,屬自讀課文,但我認為這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應作為講讀課來細細賞讀、品味,才能突出其地位和作用。

2、三維教學目標

①知識、能力目標:a、學習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及情景交融的寫法。b、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②過程、方法目標:a、學習怎樣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景狀物。b、通過視覺、聽覺及朗讀,感悟濟南冬天獨特的美。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熱愛祖國河山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學重點: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描寫的方法。

②教學難點:情景交融的寫法。

4、教學設計、處理

①安排兩個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利用電腦課件,通過視覺、聽覺激發學生對濟南冬天的美景的喜愛之情;整體感知文章的結構、層次;具體感知第1段的內容、寫法。第二課時,具體感知2—5段,重點賞析第3、第5段,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寫法並運用於寫作中;總結,佈置作業。

②本説案只説明第一課時

二、説教學方法及手段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學情,以習慣養成法、激發興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①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説:“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通過老師檢查預習,課堂提問,檢查作業,督促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②古代教育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之樂學語文,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本課利用課件,教師配樂範讀等手段以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

③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目的是開啟學生的思維,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使其既學會又會學。

2、利用課件,擴大教學容量。

三、説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主體思維法,聽讀感悟法和反饋練習法。

①主體思維法,讓學生自主思考,多思,善思,才能提高其思維能力,拓展其思維的空間。

②聽讀感悟法,通過讓學生聽老師配樂範讀及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畫面,激發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其感悟、理解能力。

③反饋練習法,通過適當的練習,能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能力,也能讓教師針對學生的學情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四、説教學程序(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重點字、詞用課件顯示,3分鐘)

目的:重視字、詞積累,打好基礎,養成認真預習的習慣,為講析課文作鋪墊。

(二)新課導入(12分鐘)

1、作家簡介以及濟南風光片,用課件顯示(4分鐘)

目的:通過視、聽感受,激發學生對濟南這一“寶地”的美感及喜愛之情。

2、教師配樂朗讀全文(8分鐘)

目的:通過聽覺激發美感和喜愛之情,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帶來的效果勝過朗讀磁帶。

(三)整體感知文章結構和作者思路(7分鐘)

明確:(1)總寫濟南冬天的.特點:無風聲、響晴、温晴(對比手法)

(2—5)具體描寫濟南冬天的“山”(2—4)和“水”(5),突出“温晴”的總特點。

(6)總結、點題。

目的:培養閲讀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具體講析第1段思考題(用課件顯示10分鐘)

1、學生默讀全段,根據思考題回答。

2、齊讀感悟

目的:訓練學生閲讀、理解能力。

(五)鞏固練習,完成課後練習(5分鐘)

目的:即時反饋練習,以提高課堂質量。

(六)課堂小結(3分鐘)

(七)佈置作業(5分鐘)

1、品讀、賞析2—5段,背誦第3段。

2、想想這部分具體描寫了濟南“山”和“水”的什麼特點。

3、找出比喻、擬人句,説説妙在何處。

目的:為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作好準備;做到讀、説、寫能力訓練相結合。

五、板書設計

(1)總寫濟南冬天的特點:温晴(對比) 陽光下的山

山(2—4) 小雪後的山

(2—5)具體描寫,突出“温晴” 城外遠山

水(5):清亮

(6)總結、點題

六、課件顯示

(一)作者簡介:老舍(1899—1996),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説《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裏。他的作品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本文約寫於1930~1931年間,那是作者剛從英國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作者把濟南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二)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鑲(xiāng) 髻(jì) 毒:猛烈、暴烈

響晴:晴朗無雲。響亮:本文指天氣晴朗、燥熱。

安適:安靜而舒適。澄清(chéng):清澈明亮。

空靈:清淨透明

(三)默讀第1段,思考:

1、作者為什麼説濟南的冬天是個“寶地”?

明確:温晴的天氣

2、作者運用什麼手法來突出“濟南”的“温晴”特點?請找出文中詞語具體説明。

北平——濟南(“沒有風聲”)

明確:對比 倫敦——濟南(“響晴”)

熱帶的地方——濟南(“温晴”)

濟南的冬天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片抒情散文。文章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 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緻入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意識。

二、説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學習積極性也很高,但是在對課文語言美、藝術手法美的感知還不夠,同事概括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薄弱。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2.過程與方法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抓住作者對景物描寫的線索。

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四、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通過讀品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讚美之情。

2.難點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五、教法和學法

1.説教法

我會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課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自主與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朗讀領悟文章描繪景物的美並領略文章所藴含的情感。

2.説學法

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主要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使學生自主討論、思考、並得出結論。

六、教學過程

因為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它是以情感為線索的,為了使學生有所收穫,我按照景物描寫的順序,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

流程圖 愛山——愛水——愛大好河山

引入新課

我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領略濟南冬天的奇景。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着“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的問題默讀課文 ,引導學生去整體感知文章,初步瞭解文章內容。並通過追問讓學生初步掌握作者是如何闡述濟南是個寶地的。瞭解作者的寫作思路,並抓住文章的情感線索和作者是如何描寫景物的。來引導學生進一步細讀課文。

細讀課文 體會情感

(1)題問學生:你最喜歡那一句,為什麼?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眷戀之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從而突破本文的難點。

我會讓學生先讀再説,可採用多種方式去讀,讀出感情和自己的感受。

(2)老師展示四幅圖片(山、水),讓學生再讀課文,並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容相對應,哪些不相符。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讓學生主動的去探究知識。

拓展延伸

讓學生討論: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設題目的:讓學生領悟散文的特點、結構及抒發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歸納小結

讓學生説説這節課都學到了什麼?梳理本課思路,老師進行總結歸納。

作業

我會要求:請仿照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一寫我們當地的冬天。

通過這樣的方式以寫促情,讓學生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感情。

七、板書: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yuwenzhishi/shuokegao/qgxj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