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成語 >

八個字的成語及其解釋

八個字的成語及其解釋

有些成語是八個字大家能説出幾個呢?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個字的成語及其解釋,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於老習慣,侷限於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於現狀。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後面的。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避其鋭氣,擊其惰歸:其:他的;鋭氣:勇猛的氣勢;惰:鬆懈善於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比喻內心的誠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現在行動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麼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説就不能推行。現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脱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差以毫釐,失之千里: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偽混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指辦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成則為王,敗則為賊:舊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敗了就是非法的。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興:興致,興趣。趁着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的回去。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雖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個城市淹沒。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會引起大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重足而立,側目而視:重足:雙腳併攏;側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懼而憤恨的樣子。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勢孤力單,容易受人欺負;從多氣壯,別人不敢欺侮。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塗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益:更加;勢:權勢。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鑑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裏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後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兩隻兇惡的老虎爭鬥起來,其中必有一隻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鬥爭的結果,必有一方吃虧。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形容人反覆無常或慣於耍手段。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壅:堵塞。細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終將匯合成為大江大河。比喻對細小或剛剛萌芽的問題不加註意或糾正,就會釀成大的問題。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麼條件,就依靠什麼條件生活。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後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流水不腐,户樞不蠹: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靡:無;初:開始;鮮:少;克:能。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躲避,暗地裏的攻擊難以防備。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舊諺。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牛後:牛的肛門。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長在大麻田裏,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裏,得到健康成長。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裏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棋高一着,縛手縛腳:本指棋藝,後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多指創作)。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前不巴村,後不巴店:指走遠道處在無處落腳的境地。也比喻處境尷尬或生活無依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前人失腳,後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比喻前人為後人造福。

標籤: 成語 八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yuwenzhishi/chengyu/07w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