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關於中國習俗作文6篇

關於中國習俗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習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中國習俗作文6篇

中國習俗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元旦就要到了,許多人都很期盼的到來,而且現在人們已經開始準備元旦的物品,準備過元旦,那在我們國家,元旦的習俗都有哪些呢?也是許多人想要了解的一個問題。

元旦的習俗:

至今我過慶祝元旦保留着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目前慶祝活動有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還有的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舉辦聯歡晚會也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慶祝活動。而且現在把元旦頂為法定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

除了上面的元旦習俗外,在我們國家不同地區的習俗也是有差異的,比如在南方和在北方過元旦也是不一樣的,但基本上都是全家在一起慶祝元旦。

中國習俗作文 篇2

在我國中有很多的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我最喜歡的是我們村的習俗,特別是在清明節。

眼看就要到清明節了,大人們在準備東西,和姐姐我們三個在準備禮物,準備什麼禮物呢?這就是我們的生日禮物,因為姐姐我們三人的生日,差不多在清明節的幾天中,我們生在互相給生日禮物,有出就有進,我出兩個還進兩個,我們互相換禮物是要在網上,因為晚上我們都有足夠的時間去欣賞禮物,白天難道有一個人是沒有事幹了嗎?

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清明節的當天不時在家中吃飯,必須出去外面吃,外面吃的火木土水,凳子,全部都要自己去尋找,而且今天的第一頓飯必須要一塊的出去吃,而且要一大夥人,野生的要來家中吃,我家中的必須要去野外吃,8月未再請假把家偉帶出去,有這樣的道理,每年都會有油味,在家中,要麼有竹老鼠,要麼有蛇,要麼有竹雞……第一頓飯要美味開心,就是遠了一點,但在那的一路上都很開心,因為他們,都想見那裏的一個人,就是我爺爺,他已經在那裏保護那一片土地,七年了,還有三位守護神,都是我爺爺的長輩,可他們把王位給了我爺爺,只要想起現在,我難過,想起從前就開心,就因為這兩種心情,讓我們的清明節更有趣

我喜歡我家鄉的節日,每次都這麼的開心,快樂有趣,我喜歡的有全村再去吃燒烤,等月亮;可月亮沒有出來,最喜歡的還是清明節呢,換禮物盒,野進家出的味道。

中國習俗作文 篇3

温州是一個素有“海鮮美城”之稱,那麼過年的習俗就離不開海鮮嘍!

過年的時候,外婆總是早早地催促外公去買螃蟹,隔海的螃蟹又大又肥,外公的收穫總是讓外婆心滿意足。外婆燒螃蟹可是有一手的,她是深藏不露呢,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她才出手。外婆總是把青殼的大螃蟹燒成橘紅色的,那橘紅色的殼裏面可是有好多好多的紅糕,這紅糕可有營養了,嚼勁很好。螃蟹有大有小,平時吃的螃蟹可以是小不點,但是過年吃的螃蟹,個個都抵得上手掌大,有的甚至比兩個手掌還要大出許多呢!

過年的時候,還要吃粉絲,那個粉絲燒的金黃金黃的,裏面有蝦、有魚乾,上面還有一層厚厚的蛋皮在上面做點綴,但是還是挺好吃。外婆燒這種粉絲也是拿手好戲,有的時候發現外婆真是心靈手巧啊!

過年的時候,還有燈盞糕吃,那是一種中國的“漢堡包”,裏面夾得也不是生菜和炸過的雞肉,而是家常便飯的肥肉,還有切成絲的蘿蔔呢!外面也不是司空見慣的麪包,而是用麪粉捏成陀螺形狀的炸好的殼,反正,燈盞糕是一種地方特產,就像永康的肉餅,金華的火腿。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温州過年的習俗是不是很特別啊,這讓我這個温州人倍感自豪,你們家鄉的習俗是什麼樣的呢?是否也是這麼的有趣和別有風格呢?

中國習俗作文 篇4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們也長大一歲了,也正所謂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也表示着我們應該更加懂事,也應該學會為大人們多做點事,多幫大人們排憂解難,按照中國的習俗我們每年都要放鞭炮、寫貼對聯、剪貼春花、吃團圓飯等等,我原來可是最喜歡放鞭炮,但是我今年長大了,要學會做更有意義的事,於是我開始寫對聯。

我和媽媽在網上搜到了好多對聯,都是對新的一年的祝福,也都是對新的一年的希望,最終我們還是挑了這一對——“萬里春光五彩畫,一聲雞韻九州春。”我拿起一張紅紙慢慢地平整的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毛筆,蘸了蘸墨水,仔細的藴量着,憑藉我少年練毛筆的功底,我緊張了,我認為我寫不好,於是在,毛筆本上練了一下,但還是感覺狀態不佳,於是我和我媽一個人寫一個字,我小心翼翼的寫着“萬”,生怕有什麼差錯,過了大概2分鐘“萬”字終於正確端正的被我寫好了,我老媽寫的“裏”字也不賴,寫的又快又好,我開始寫“春”了,一會兒我上半部分已經寫好了,在我寫最後一筆時,鈍筆沒鈍好,又要重寫了,我又激動又難過,最後一次終於寫好了。

寫好了對聯,該輪到我貼了,我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的拿着對聯和透明膠,一步一步慢慢的貼了上去,我站在門口一看,心裏可樂開了花,心想這是我自己寫的,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樣做,也是第一次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我不但喜歡寫貼對聯,還喜歡剪貼窗花

我從抽屜中拿出許多彩色的圓紙,再把他們對着再對摺,在上面剪出你喜歡的圖片,我在第一張紅色的紙上剪出一隻小公雞在歡樂的叫着,也順應着在雞年應該闔家歡樂、幸福。在第二張紙上我想了很久,最終我剪了一個孩子在放煙花,這個剪得可花了有些時間,我也剪得最認真,剪好之後我對它也最滿意。

中國文化習俗是多麼的博大精深,我也是越來越喜歡春節了!

中國習俗作文 篇5

快過年了,我和媽媽討論今年要做什麼有年味兒的事,最後我們決定寫春聯、貼春聯。春聯,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來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這次選的是五字春聯,上聯“花隨春意發”,下聯“福從好運來”,橫批自然是“來多多財”。

最近正和媽媽一起上林曦老師的書法課學習篆書,可是因為篆書字形太難,所以媽媽幫我選了可愛的娃娃篆體。在寫春聯之前,我先用毛邊紙練習了一遍,然後才開始在紅色春聯紙上寫。

寫春聯時,我把精力全部放在寫篆書“起行收、逆澀留、精骨肉、圓通厚”的心法上,等我寫完時,發現自己腰痠背痛,一點力氣也沒有,累得不得了,先去休息、休息再説吧。

媽媽給我拍寫毛筆的照片,可是因為我揹着光臉上黑糊糊的不好看,所以還麻煩爸爸打了反光板。媽媽拍照時,瑪麗還跳上來湊熱鬧,它還真是我們家的搶鏡王。

寫好春聯,我們就要開始貼春聯,這可是中國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臘月二十八、二十九,家家户户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户對新年的美好願望。

中國傳統是用漿糊貼春聯的,所以我先和爸爸一起做漿糊。先往小鍋裏倒入一點麪粉,再加上適量的水,攪拌均勻。開小火將鍋放在灶上,一邊熬,一邊快速攪拌,等水樣的麪糊糊變得凝稠,就可以關火了。等涼涼就是可以貼春聯的漿糊了。

我把寫好的春聯和做好的糨糊放在桌子上,再拿一把沒用的.牙刷,沾上漿糊抹到春聯背面,上下左右都抹上。

爸爸在大門口放上一架梯子,我爬上梯子,爸爸把春聯遞給我。先貼上聯,貼在右邊,再貼下聯,貼在左邊,最後貼橫批,貼在大門中央的上方。

春聯貼好了,看着我自己寫的春聯,貼在我家的大門上,紅彤彤喜氣洋洋的,就像太陽把我們家照的分外明亮,温暖。

濃濃的年味洋溢開來,我們歡歡樂樂迎接新春到來。

中國習俗作文 篇6

我家鄉有很多風俗,各種各樣,千奇百怪,千奇百怪,什麼樣的都有。在這裏,我列舉兩個內容。

每次到了春節,家鄉都要舉行“趕集”“趕”跑、走的意思。“集”集市、市場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逛集市。在家鄉,沒到了新一年的第一天都要會舉行隆重的趕集活動,鄉里的百姓走出家門,不約而同的朝集市走去,而集市裏早已擺滿大早人起來鋪的店鋪,有糧食、衣服、玩具,小吃等等很多。

人們到了到了那裏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價格相對的也都會很便宜最高也不會超過50元。到了趕集的時候就算是在城市裏上班的人也不會忘記珍惜這一年一度的趕集活動,趕忙回家鄉趕集,因此,集市上的人也就非常多,甚至是一個人的腳尖挨着一個人的腳跟,不會有多餘的空間。

賣東西的商販也忙着收錢照應顧客,同時也不忘記提防着小偷。

第二大風俗是清明節,掃墓和放孔明燈。到了清明節的早晨,大多數人都會衣着這樣的服飾,白色布衣褲,白色布衣,頭戴白色斗篷,右臂掛着黑布白色子“孝”字的臂標。成羣結隊的往田地裏走,在一大片不種糧食的地裏,四處都有親人的墓碑,而那些人到了都會不約而同的哭泣,然後擦拭着墓碑,拔掉墓碑上的草,最後燒錢。整個場面非常嚴肅,沒有人説一句話。

但是到了晚上情景就大不相同了。吃過晚飯後,人們拿着事先做好的孔明燈,在燈罩裏的字條上寫着祝福語,放上天空,一個個孔明燈載着人們的祝福飛上天空,這時場景就非常壯觀了,百八十個孔明燈在上空,盤旋着,猶如一陣符咒又像是“孔明雨”。放完孔明燈後,人們又會向同鄉的親人互相説祝福語,因為在我們家鄉,是説的越多越好的,因此某些“文盲”也會鬧出些笑話。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既喜慶有很莊重嚴肅。但是沒有人會去計較這些,因為這就是家鄉的傳統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wenhuazuowen/xisuzuowen/r3p0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