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童年作文 >

童年往事掏鳥作文

童年往事掏鳥作文

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往事掏鳥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往事掏鳥作文

掏鳥,最多的就是掏麻雀,我説的掏鳥不是麻雀,而是一種生長在水裏的鳥,是一種家安在葦子上的一種鳥。

放暑假的時候,小孩子都會去那村西邊的小河裏玩,洗澡割草摸魚這是最好玩的,在就是拔幾根葦子去套知了,還有就是去葦子棵中間掏鳥。這是一種樣子像鵪鶉一樣的鳥,沒有鵪鶉大,毛的顏色比鵪鶉的毛色要深,有一發灰深灰色。叫聲沒有鵪鶉叫的好聽,總是“喳、喳、喳的叫個不停沒有一點韻味,要説是鳥語花香,如果在花叢中有它的叫聲,就會讓人沒有了這欣賞花的心情。它這叫聲算不算鳥語呢?我看也只能算鳥叫。不知道書上它的名字叫什麼,我們就叫它”葦喳子“。

你別看這種的鳥的叫聲不好聽,它還是有一些本事的,它是很聰明的,它會把三棵葦子用細軟的草綁在一起,把葦子的葉弄到一起,再去銜一些蘆葦的細軟的露出水面的根,用草編一個半圓形的,中間有一些凹像小吊牀一樣的窩,再去銜一些雞毛和破棉絮之類的東西,就給它的孩子做一個又軟又穩固又舒服的小窩。葦喳子剛浮出來的時候,也像麻雀一樣是沒有毛的,它也是蛋生的。十多天以後,才會扎出細軟的毛,舒舒服服的睡在它的母親給它做的小軟牀裏,一心一意的等待着它的媽媽,給它弄回來螞蚱吃,或者是小蟲子。那勤勞的媽媽不停的穿梭在葦子叢中,給它的孩子弄東西吃。那小鳥的嘴總是張得大大的,等待着他的媽媽把蟲子放在自己的嘴裏,它的媽媽知道該喂哪一小鳥的,不是誰的嘴張得大就給誰吃的,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弱的小鳥就不餓死了,它的媽媽知道的。

如有微風吹來,那小葦喳子就躺在那小吊牀上,悠哉悠哉的愜意的享受着那生活的美好。如有大風吹來,那小葦喳子也就很害怕的,嚇得個個都掙大驚恐的眼睛,等待着它的媽媽的保護。那葦子吹的尖兒都捱到了水面,你説那小葦喳子可害怕吧。

等到二十天左右,那小葦喳子就會在窩的邊緣,練習飛翔的本領了,一個個都緊緊的抓住那窩的.邊,撲稜稜的飛個不停。這時,你把它掏回來,就能喂活了,如果掏早了也是喂不活的。當你去掏小葦喳子的時候,一定要看那老葦喳子在不在窩裏,如果讓那老的葦喳子看見,它會拼了命來保護它的孩子的。它就會衝下來用嘴叨你的頭皮,有時就會被叨得頭皮流血的,回家也不敢和大人説,如果説了不但不會可憐你,還要挨一頓打的。大人都知道,那老鳥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那惱怒的心情可想而知,大人是怕那老鳥把小孩子的眼睛給啄瞎了,頭皮冒一點血沒有事的。

掏回來的小葦喳子,還要到地裏去給它弄螞蚱吃,在上學的路上也在用眼瞅着,看有沒有螞蚱在飛。不知道這是為了什麼,在教室裏心裏總是想着那鳥別跑了,別餓死了,別讓其他的小孩子弄走了。怎麼能學習好呢,心就沒在這裏。你説這是為什麼,這也許就是小孩子的好奇吧,在這喂鳥的過程中能享受那得到的滿足,看着那沒有鳥的小孩子的羨慕得眼光,心中有一種説不出的自豪感,一種滿足感在心裏膨大,從而就像擁有了許多幸福一樣的快樂

有時喂到會飛了,還要自己去放飛,大人是不允許害死鳥的,放飛了還擔心這小鳥能找不到它的媽媽。那為什麼還要在小的時候去把它掏回來呢?這時才想起沒有媽媽的孩子是多麼的孤獨無助,現在才後悔當初不該把它掏回來,讓那小鳥失去母愛。

後來越來越覺得那掏鳥是不應該的,就不再去掏鳥了。知道了不論是人或者動物都一樣,只有在媽媽的懷抱裏才最幸福的。團圓不是隻有人才有的情懷,只要是有生命的動物都有這樣的心情。從此以後我們再也沒有掏鳥了,不論是麻雀還是這葦喳子。鳥生活的空間在天上,人的生活的地方在大地上,讓我們都來保護鳥吧,保護這世間一切需要保護的動物吧,沒有了鳥?哪有那天空中鳥兒美妙的歌唱?沒有了花?哪有人間醉人的花香?鳥有鳥的自由,人有人的追求,花有花的色彩,風有風的風向,水有水的去流。作為有思想,有魂靈的人啊,不要去改變它們的生活規律,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好的對大自然的回報,就是對自然的最好敬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shijianzuowen/tongnianzuowen/log2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