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魯迅作文 >

【精】遊魯迅故里作文15篇

【精】遊魯迅故里作文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遊魯迅故里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遊魯迅故里作文15篇

遊魯迅故里作文1

大家好,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小徐好了。紹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有米鄉、魚鄉、水鄉和酒鄉之稱。紹興還出現過一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今天我就帶大家參觀一下魯迅故里吧。

走進魯迅故里的大門,就來到了百草園,魯迅先生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生動的描述,文中他無限深情地寫道:“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角樹,紫紅的桑葚……單是周圍的短短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樂趣。”童年時代的魯迅和他的好朋友在百草園裏玩耍:春天,他們在菜地裏抓蝶;夏天,他們在樹底下乘涼;秋天,他們吃着桑葚;冬天,他們在雪地裏捕鳥。

過了百草園就到了三味書屋。在三味書屋裏有七八張桌子,中間是魯迅的老師壽鏡吾先生的座位,魯迅先生的座位在左上角。有一次他上學遲到了,壽鏡吾先生用戒尺狠狠地教訓了他一下,魯迅為了以後不再遲到,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時時刻刻提醒着自己。

各位遊客,今天的遊程到此結束,希望你們 在紹興玩得開心快樂!

遊魯迅故里作文2

今天是祖國母親的生日,我和媽媽一到早開車到紹興,魯迅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魯迅故居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

我們第一站是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壽家台門系清代建築的,是魯迅墊師壽鏡吾家人世居之地。一進門外面就聞到了濃濃的書香味,屋子裏的櫃子裏放滿了許多文學作品,如范仲淹的嵇山書院的遺蹟·房子的設置圖等等。接着我們來到了第二站魯迅故居,故居的有許多東西是放在大廳的,如周家的祖圖·房子裏面有許多房間如魯迅的他們吃飯的飯堂,卧室,沐浴房等等。進去一點我們到了百草園,魯迅筆下的風情圖。百草園原來是周家新台門族人所共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魯迅曾回憶説“我家的後園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做百草園”!百草園顧名思義是有許多植物的園子,裏面有松樹等等什麼的。

後來天下雨了,我們就匆匆的回家了,本來我們還要去更多的地方,沒辦法戀戀不捨走了,帶還是很開心,使我懂的了讀書的城市最美麗!以後我要更加努力讀書!

遊魯迅故里作文3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市區魯迅中路上的魯迅故里,是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

我們先來到大門口。門口有一堵牆,牆上畫着魯迅抽煙的圖畫,這幅畫黑白分明。在這堵牆的前面有幾個兒童雕像,他們圍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邊是烏篷船碼頭。小河上,烏篷船晃晃悠悠地滑着。這已經成為了紹興的一道風景。

小河上有一座石板橋,走過橋就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這裏還有一個“早”字的故事:魯迅的爸爸病了,魯迅每天都要去街上買藥給爸爸。有一天,魯迅為了這事兒上學遲 到了,老師嚴厲地批評了魯迅。於是,魯迅就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個字他不但刻在桌上,而且刻在了他的心裏。從此,他再也沒遲到過。

三味書屋的對面就是周家老台門。周家老台門是魯迅祖父住過的地方,這裏有白牆烏瓦和古色古香的雕花傢俱,連窗户和門都很特別。

走出老台門往前走,走了不多遠,就來到了周家新台門,這裏是魯迅小時候住過的地方。台門後面有個花園,那就是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

石板路兩旁還有許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黃酒店,有工藝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數臭豆腐了。這裏的臭豆腐聞着臭,吃着香。你輕輕地咬一口,會發現這臭豆腐外面脆,裏面嫩,這味道真是好極了!紹興的臭豆腐也因此“臭名遠揚”。

遊魯迅故里作文4

五一勞動節那天,我們全家去了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在紹興。

走進魯迅故里大門口,看到人山人海的遊客,兩面是門店,賣者各種各樣的土特產,有梅乾菜、茴香豆、黃酒等等。其中有一家店在賣龍鬚糖,吃到嘴裏像長了龍的鬍鬚,細細的掛滿嘴角,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我又買了一盒牛皮糖,芝麻味的,吃起來真的很牛啊。再向前走了100米,到了三味書屋,那裏都是魯迅看過的各種書籍,爸爸説:“魯迅是從小就愛讀書的人,所以他成了名人。”爸爸還説:“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哦!做個有用的人。”又走了50米,到了魯迅的卧室和書房等等,然後,我看到了一扇門檻很高的門,我問爸爸:“為什麼這個門的門檻那麼高啊?”爸爸説:“因為他們是大户人家,那時候大户人家的門檻都是很高的。”走到大堂,那裏都是用木頭做的傢俱,看起來很漂亮,很珍貴!我繞過了大堂來到百草園,那裏有許多金黃的油菜,綠瑩瑩的小樹,百花齊放,漂亮極了。媽媽説:“這裏是魯迅小時候常玩的地方,捉鳥打蛋也在這裏。”繞過了百草園小門,來到了後院的唱戲台,下面是一個魚塘,有許多小金魚,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看見有許多遊客在看戲,台上唱着紹興的古越劇,遊客們都拍手稱好。

這一次的紹興之旅,讓我學到了很多,開拓了我的眼見,豐富了我的知識。

遊魯迅故里作文5

魯迅故里使我們紹興一個著名景點,也是我們最喜歡去的地方。

那-天,我和媽媽-起去魯迅故里。剛到門口,我和媽媽就驚呆了,那尊金燦燦的像十分吸引眼球,特別是鬍子,鬍子最引人注目了。旁邊還寫着四個大字“魯迅故里”。 我們走了進去。裏面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呀!我和媽媽用力擠了進去,剛才擠在裏面真難過,差點喘不過氣了。裏面的地方真多呀!有三味書屋、百草園······還有許許多多,説也説不完。先説三味書屋吧!

“三味書屋”的名字起的真好,裏面果然有許多書。那幾本感覺像是古代的書。還有幾本跟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書。“百草園” 的名字也真不賴呀!裏面的花花草草的確很多。有蘿蔔、白菜、牡丹花······十分的多。裏面還有一座不大也不小的假山。

啊!美麗魯迅故里,你是我們的驕傲,我們喜歡你,因為你的廣大。我們敬佩你,因為你的美麗。魯迅故里你是多麼的引人注意。你的寬廣,使我們難以置信。你的美麗,使我們難以忘懷。

遊了魯迅故里之後我終於知道魯迅故里是什麼樣的了。風光秀麗的魯迅故里。

遊魯迅故里作文6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姓馮,你們可以叫我小馮,現在讓我帶你們去遊一遊魯迅故里吧!

紹興是個文化歷史悠久的古城,有橋鄉,水鄉,東方威尼斯等美稱,出過不少名人,其中包括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來到公園入口,可以瞧見一塊巨大的白石碑,上面那位手叼香煙,長着一字眉的老先生就是魯迅了。好了,現在讓我們去百花園遊玩吧!百花園是周家新台門一處荒蕪的菜園,春天,魯迅和小夥伴們放風箏,夏天在樹下乘涼,秋天摘果子,冬天堆雪人,好不快活。《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魯迅就無比深情的表示:這個百草園在他的童年起了無比巨大的作用,可見魯迅對它有多麼的喜愛。

現在我們再去逛逛三味書屋,魯迅在那裏讀了五年書,在那個角落裏的桌子就是魯迅的書桌,關於它,還有着一個故事呢!據説,魯迅小時候,爸爸生病老了,魯迅為了照顧爸爸。遲到了,老師嚴厲的説:“以後早到。”魯迅默默的回到座位上,用小刀刻了一個“早”字,提醒自己珍惜時間。

今天的參觀就到這裏了,祝大家在紹興玩得開心。

遊魯迅故里作文7

紹興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有着“文物之邦、魚米之鄉”等美稱,是我國曆史文化古城之一。紹興,白玉長堤路,烏蓬小畫船,鏡湖水如月,耶溪花似雪,名人輩出,有越王勾踐、大禹、魯迅、蔡元培等名人,足以讓古城紹興有着文化底藴,百聞不如一見。這不,我趁着這次國慶來到了古城紹興。

到達紹興的那個下午,我們起身前往魯迅故里。我們先來到了魯迅故居,跨進高高的門檻,從側門走進去,穿過年代已久的長廊,到了魯迅的主房、廚房、百草園……都一一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其實,我最想去的就是“三味書屋”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這便是聞名已久的“三味書屋”了。別看這屋中陳列的只有幾張簡簡單單的木桌椅,這可是聞名已久的魯迅先生幼時讀的私塾。正中央是老先生坐的桌椅,四周臨窗是為學童而設計的,左邊最裏面靠牆拉着紅線的地方,是魯迅先生讀書時坐的位置。根據旁邊的導遊的講解,魯迅先生坐在左邊最裏面靠牆是因為他覺得附近的學童太吵了,所以請求老先生讓他坐到左邊最裏面靠牆好好學習。我彷彿看到了幼時的魯迅先生在如飢似渴地讀書,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在班裏唸書名列前茅,也正是因為魯迅先生勤奮,他才會取得這樣的成就。

這次遊魯迅故居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遊魯迅故里作文8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到百草園的前一天,就從爸爸的手機上看過了這遍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可那時卻不知道什麼是石井欄,什麼是皂莢樹?這個疑問一直保留到了我去百草園的時候。

剛進百草園時,那只是一條通向百草園的羊腸小徑,可一進那個拱門,卻是耳目一新的感覺:參天大樹籠罩着一片菜地,靠北邊是一堵泥牆。正如魯迅先生所説的,牆邊有一棵桑樹,聽導遊介紹現在的百草園只有那樹和牆是當年保留下來的。很寬敞的大園子, 現在不像是荒地,倒更像田野了。

國慶出遊的人很多,我們隨着人羣擁擠到“三味書屋”,只見稹密的竹子一根挨着一根便構成眼前這頗具特色的竹大門。沿着一條石頭小徑來到了當年魯迅先生受教的書屋,進到正廳風格與“魯迅故居”大同小異,書屋內掛着很大的“三味書屋”四字,下面是一幅卧着的梅花鹿畫像,書屋內陳列幾張書桌,這便是當年魯迅先生學習的地方了······

這一行,我重温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感受着那平日裏樸素的快樂!

遊魯迅故里作文9

今年的暑假,我去了紹興一些名勝古蹟,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遊了魯迅故里。

我們先來到了那間飄着油墨香的三味書屋。踏進書屋,第一眼就看到正牆上掛着一塊小匾,上面題了四個字——三味書屋。聽導遊介紹聽説魯迅和他的同學就是在這裏上課的,不禁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他們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情景:學生們個個手捧着詩書,搖晃着頭嘴上唸唸有詞,教書先生一手捧着書本,一手拿着戒尺,在書塾裏走動,發現有學生不讀書,做小動作,他就會拿着戒尺,訓誡他一番。整個書塾,學生的桌子分別在書屋的兩邊,而魯迅的桌子上最特別,書桌上刻着一個“早”字,在導遊的口中我又知道了這個“早”字背後的感人故事,那是有一次,魯迅因給父親買藥,導致上學遲到而被老師訓斥,之後魯迅就牢記在心,並在課桌的右下角刻了“早”字,時刻提醒自己。

接着我們又來到了百草園,這裏完全是另一種景色,滿園的綠色映入了我的眼簾,微風吹過,讓我感受到了一絲絲涼意,園子的中央立着一塊與我身高齊平的大石頭,上面寫着“百草園”三個字,石頭旁邊有一口枯井。園子的西邊有一棵千年古樹,枝葉茂密,走在樹下,涼爽極了。幾隻蟬在樹葉裏歡快地唱着歌曲,我似乎看到了魯迅在這裏快樂地捉麻雀。

太陽西下,我戀戀不捨地告別了魯迅故里。

遊魯迅故里作文10

紹興的魯迅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魯迅故里自然也是名揚中外,大名鼎鼎的了。以前雖有耳聞,但不曾見到,今天,我就要去一覽勝景了!

剛下車,我就見到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不僅刻着“魯迅故里”幾個大字,還刻着魯迅的半身像,只見他手裏握着香煙,臉上露出一種堅定的表情,兩隻眼睛深邃地望着迷濛的遠方,這就是魯迅!

踏着石板路,穿過擁擠的人羣就來到了魯迅的家。他的家很大,有幾千平方米,十多個房間,坐北朝南,前臨南東昌坊口,後通鹹歡河,西接戴家台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再往後走,就踏進了百草園。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經常來“光顧”的地方,現在百草園成了一處古蹟,綠意盎然。

河對岸,便是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出門向東,走過一石橋,那便是我先生的家了。”我走過了一座石橋,就見到了三味書屋——壽先生的家。屋子的正上方有一塊匾,上面寫着:“三味書屋”,是清朝書法家樑同書題寫的,在它的下方有一幅畫,雖不知畫的是什麼,但覺得很美,令人着迷。在屋子左邊的角落便是魯迅的座位,據傳當時魯迅的父親病了,他去換藥,導致上學遲到,老師罵了他,但魯迅沒有告訴老師原因,而是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從而告誡自己,不再遲到了。魯迅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紹興的魯迅故里,裏面雖無魯迅,但那白牆黑瓦一直訴説着歷史的故事。

遊魯迅故里作文11

今天,媽媽説要去魯迅故里參加小隊活動,我非常高興。於是我早早地起牀,來到魯迅故里。媽媽請來講解員趙阿姨,她讓我們戴上聽講器,説:“等一會兒104班的同學們要跟着我不要離我太遠,不然會聽不到,知道嗎?”我們連忙説:“好的”,趙阿姨説:“我們的旅程開始”。

我們先來到“魯迅祖居”。這裏有一個佛堂,掛着一幅壁畫,畫上有三個人,裏面有魯迅的'爺爺呢!接着,我們穿過小橋來到“三味書屋”,也就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就像我們現在的學校。我看到魯迅的桌子上刻一個“早”字。原來那時魯迅的父親得重病,媽媽讓魯迅到當鋪拿衣服換錢買藥,給父親治病。因為這魯迅上學遲到,受到先生的責打,於是魯迅在桌子一角刻一個“早”子,提醒自己以後不能遲到,做什麼事都要早。不一會兒,我們又來到魯迅爺爺的新家“周家新台門”裏面有許多房間,有淑女房。藏書房。少主房……還有著名的“百草園”。百草園是魯迅爺爺小時候玩耍的地方,這裏可以捉蛐蛐。挖何首烏,還有一畦碧綠的青菜。高大的皂莢樹和桑葚,給魯迅爺爺帶來歡樂。最後,我們和趙阿姨合影留念,她講得非常好,我們都能聽懂她講得內容。

今天我學到很多關於魯迅爺爺的故事,我要向魯迅爺爺學習,做一個好少年。

遊魯迅故里作文12

魯迅,這個人我不用説你們也知道,他可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喲!他的作品《孔乙己》、《祝福》、《阿Q正傳》等許多作品已經被翻譯成各種語言,二十多個國家幾乎都能看到他的作品呢!

魯迅故里最受歡迎的當然是魯迅紀念館,那裏人山人海,我都找不着哪裏是牆了。忽然,我發現一處凹進去的牆壁邊圍着一羣人,黑壓壓的一片,可壯觀了。我趕緊拉着叔叔去看,呀,裏面竟然在播放燈影劇,正在介紹魯迅以前的生活,怪不得會吸引那麼多人呢!看了一會兒,我們去中央展廳去看魯迅寫的書。哇!那書架有七八米長,而且有兩排呢,到底有多少書呀!要寫幾天才能把書寫完呢?魯迅真是太厲害了!

走過百草園,來到了大名鼎鼎的三味書屋,那兒還有可能刻着魯迅當年上私塾讀書時刻的“早”字呢!只可惜三味書屋關着門窗,我們沒見到。

叔叔今天還破例讓我們乘一下烏蓬船,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恨不得直接跳到烏蓬船上去玩呢!那烏蓬船一條條油亮亮的,烏黑的船身閃着油光,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閃亮。烏蓬船開了,一搖一晃地擺動起來,在猛烈的陽光下前進着,漂泊着,一搖一晃地駛向終點……

魯迅故里,你讓我更近一步走進魯迅,走進他的心裏,去閲讀他內心的想法……

遊魯迅故里作文13

踏着石板小路,走進魯迅故里,看着兩邊古色古香的門店,感覺回到了從前。

魯迅故里分為魯迅故居、魯迅祖居、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紀念館、魯迅筆下風情園。

魯迅紀念館始於1973年,它位於魯迅故里東側,於壽家台門隔河相望。

壽家台門是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聞名中外的三味書屋就在壽家台門的東側廂房,壽家台門分為三進,第一進即台門斗,在台門斗的西邊有一個小竹園竹園的北邊廂房,擺放仿造“三味書屋”我們可以在這仿真的書屋裏坐一坐,體驗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念,第二進為大堂前用於紅白喜事的聚會之地,穿過天井,來到第三進——座樓,分別有小堂前、書房、卧室。

在新建的魯迅紀念館東面就是魯迅主居——周家老台門。其建築共分四進。第一進稱“台門斗”,第二進為“廳堂”,第三進為“香火室”,第四進是“樓房”,是主人的住屋。

魯迅筆下的風情園也分四進。第一進“紹俗祝福”,第二進“越俗漫畫”精美的圖畫以木板雕刻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第三進“迎神賽會”第四進“男婚女嫁”,主要形式演示了迎親、婚禮、洞房等場景。

魯迅故里還有好多好多我們沒看到的情景,那就讓我們跟着課本一起遊紹興吧。

遊魯迅故里作文14

今天,媽媽帶着我一起去遊魯迅故里。

我們從入口走進,首先來到了“魯迅祖居”。這是魯迅祖先居住的地方,裏面陳列着各種古老的擺設,各着大小各異的卧室,廳堂,廚房,都顯得非常別緻。

從“魯迅祖居”出來,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聽媽媽説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裏面地方不大,放着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了。我忽然看到有一張桌子上面刻着一個“早”字,就媽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要在桌子上刻一個”早“字呢?”媽媽説:“那是魯迅爺爺坐的課桌,因為他的老師壽鏡吾先生對自己的學生要求很嚴,魯迅為了告誡自己不要遲到,所以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以此自勉。”“哦,”我終於明白了。

然後,我們來到了“百草園”。媽媽説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玩耍的地方。裏面種着許多各種各樣的植物,都長得非常茂盛。旁邊還有一口井,聽説是魯迅小時候很頑皮,經常在井上跳來跳去玩過的。

最後,我們還遊玩了魯迅紀念館,學到了很多知識。今天我玩得真開心!

遊魯迅故里作文15

大年初七,我們一家自駕遊,目的地是魯迅的故鄉——紹興。一路上,媽媽為我介紹了一下魯迅,説他是個偉大的文學家,對中國的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我非常激動,因為我第一次可以親自去偉大人物的家鄉看看。

一到了那裏,我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媽媽去參觀了魯迅故居。穿過台門斗,隔一小天井,就是一間普通的泥地平屋,往東走過側門,繞過拐彎處的石欄水井,沿長廊進內就是當年魯迅一家的住處。那裏主要為我們展示了魯迅和他家人居住的地方,各式各樣的房間,導遊為我們介紹,説魯迅故居充分體現了清朝末年紹興台門的風格。我走在其中,一邊看一邊想:原來,大文學家住的房子是這樣的!接着,我們又去了魯迅紀念館,在那裏我對魯迅先生的一些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有了一些瞭解,閏土、阿Q、孔乙己……

媽媽説,在以後的語文學習中,我將認識這些魯迅先生,更加深刻的瞭解這些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我心裏很激動,要是以後老師上課的時候,我就可以驕傲地説:“我去過魯迅的家鄉,還吃孔乙己吃過的茴香豆呢!”

標籤: 魯迅 故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qitahuati/luxunzuowen/9gzz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