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人教版)

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人教版)

     新課程改革似一股浩浩春風給新世紀教改帶來了勃勃生機,促進了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語文素養是由三個維度組成的,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者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如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呢?筆者從五個方面談談粗淺的看法。 

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人教版)

一、落實自主學習,倡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因受年齡、心理、經歷的限制,自主學習尚處於起步階段,需要教育者多加引導、指導和督促,需要語文教師多做細緻的工作。一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説:“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1]凡是好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但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為此,教師一定要從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督促、指導學生:“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對學生來説,這是養成良好習慣的標準;對教師來説,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目標。教師要立足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常指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習慣。課前,佈置學生做好預習,查找相關資料。上課,及時檢查預習作業,使用預習的材料。課後,及時處理相關的作業。實踐證明,教師只有落實好這三個緊密相關的環節,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高。二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課本,如何使用工具書,如何略讀、精讀,如何利用網絡等媒體蒐集處理信息等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選擇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經常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方法,及時交流和總結學習經驗,鼓勵學生創造新的學習方法,使自己的學習效果最佳,效率最高。 

同時,教師應大力倡導,努力尋求老師間、同學間、師生間的合作與探究,比如教《犟龜》一文,老師指導幾位同學合作排練演犟龜在路上遇到蜘蛛、壁虎、烏鴉等動物勸阻的情景。這樣,師生在交流合作中達成共識,在思索探求中增長智慧,在相互促進中共同提高。 

二、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自覺學習語文的不竭動力。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學習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教師應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變學生被動消極的“要我學”為熱情主動的“我要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1、以情動人,激發興趣。梁啟超説:“用情感動人,好像磁力吸鐵一樣,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鐵,絲毫容不得躲閃。 所以,情感這東西是人類一切動作的原動力。”[2]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藴藏着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課型特點,利用電教媒體、直觀教具、現場體驗等形式來創設情景,營造氛圍,讓學生加深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情感意境等。如教《春》可播放配樂朗誦或美妙的春天景象。讓學生陶醉於盎然的春天氣息中。講林莉的《小巷深處》可讓學生聽優美深情的歌曲《媽媽的吻》。教《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可播放激昂慷慨的《好漢歌》以及《水滸傳》的電影片段,這種情景薰染,讓學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從內心深處激發了學語文的興趣。 

2、體驗成功,激發興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學生的'興趣來自於“學生在學習中能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眾所周知,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是語文素養基礎階段的相對枯燥乏味的部分。比如,字、詞積累,教師可結合猜字謎,成語接龍等活動來激發興趣。又如,朗讀背誦,體悟情感,閲讀理解訓練,教師可舉行詩詞朗誦會,背誦比賽,限時閲讀能力比賽等活動。通過競賽,學生體會到競爭的激情和成功的歡樂,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濃,勁頭更足了。 

三、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曾明確指出:“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3]如果説讀書偏重於知識,那麼使用則偏重於實踐和訓練。讀了書不進行訓練,不能運用於實踐,即使讀的書再多,也無異於“兩腳書櫥”,對他人及社會都是毫無裨益的。 

任何學科的學習均離不開實踐訓練,相比較而言,語文學科顯得尤為突出。數學中的許多公式,物理中的許多定律。你記住了就能解決一些問題,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等,學生完全可以根據這些公式、定律來解題。語文學科則不同,僅以作文為例,老師講了寫作要求:題目要新穎、選材要精當、結構要巧妙,語言要力求簡明、樸質、生動,要有真情實感等,學生只記住了這些難道能妙筆生花嗎?語文素養的提高絕不能離開訓練!打拳的人須“拳不離手”,唱戲的人須“曲不離口”;一個只會背誦游泳動作的步驟和呼吸要領的人,若未經水中的反覆訓練就貿然跳進江河湖海,那是註定要被淹死的。 

課改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針對初中生好動,好表現自我的特點,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適當安排學生表演。如《空城記》、《孔乙已》等課文,可讓學生課前排練準備,在課堂上分角色表演,合作參與演課本劇。有時也可以表演局部或個別特定的動作,如《背影》中年老、肥胖、穿大馬褂的父親,買橘子過月台的艱難場面。《我的老師》中蔡老師“假打真愛”的情景,通過實踐體驗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加深理解了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鍛鍊了同學的表演、創造才能,增添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真正體現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語文實踐活動不能只侷限於課內,應努力開拓課外活動範圍。比如,教師組織學生到工廠、社區進行參觀採訪,舉行辯論賽,實地考察名勝古蹟、民風民俗等。通過課內、外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實踐能力增強了。 

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新

江澤民説:“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時代賦予教育的重大現實課題,課堂則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語文教師應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下功夫。 

一要夯實基礎,廣泛汲取知識。創新是建立在知識傳承的基礎之上,沒有廣博的知識,學生正確的觀點就難以形成,分析問題就缺乏依據,何談有所發現和有所創新?學生只有掌握了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未知世界。如果學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新,創造力就會失去源頭活水。因此,要引導、督促學生認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注重語文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向社會、向生活學習語文,做生活的有心人,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二、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温馨的教學氛圍。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角色要從過去“居高臨下”的絕對權威者自覺轉變為“平等中的首席”,要從過去“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的主宰者”,自覺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要營造輕鬆、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但要引導學生敢問、樂問、會問,而且要鼓勵學生向老師挑戰,向課本挑戰,向權威挑戰,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陶行知在《每事問》中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4]善問源於善思,善思則思維發展,創造力得以開發。因此,民主、平等的良好新型師生關係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升的沃土。 

三要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離不開想象,想象是創造的靈魂。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土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力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趙麗宏的《周莊水韻》這篇遊記散文時,啟發學生立足課文中對水的聲音、色彩等方面描繪的動感意象,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浮現絢麗畫面。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內容,體悟情感,又能培養想象力。對有故事性的文章,學生讀完後意猶未盡,教師可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如教魏志遠的《小男孩》一文,學生對這個因父母離異及不負責任帶來身心傷害的不幸小男孩深表同情、關愛。老師因情啟發學生想象:假如你遇到了這個“小男孩”,你會對他説些什麼?用一、兩百字把你的話寫下來,和同學交流。又如教《如果人類也有尾巴》一文,老師在分析課文豐富、新奇而合理的想象之後,啟發同學們發揮想象:“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一願望真的成為現實,尾巴會給我們帶來些什麼麻煩? 

五、樹立“大語文”的觀念和終生學習的信念 

1、樹立大語文的觀念,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學語文不只是學課文,“語文素養”不只是“語文知識和能力”,它是由三個維度組成的,還包括“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大語文”不僅僅是語文學科,它還包括與語文學科相關的所有內容,正如有人提出的“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為了突出“大語文”的觀念,應該強調兩點:①突出跨領域的綜合性學習。如教完《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後進行研究性學習--“開庭審判”魯達,使語文、政治、歷史、法律、社會倫理道德等融為一體,可謂一舉多得。②突出課程的現代性和創新性。如:先把酈道元的《三峽》、李白的《望天門山》、劉大傑的《巴東三峽》,同當今正在進行創造性開發的“三峽水利工程”聯繫起來,再讓同學、老師蒐集資料,自由發揮聯想、想象,一同來暢想、暢説、暢寫《三峽,我愛你》。 

2、樹立終生學習的信念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形成,知識、信息容量大、更新快,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應該在“教中學,學中教”的環境中一同成長。因此,語文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的信念,否則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 

 

追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jiaoshizhijia/jiaoyusuibi/wdod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