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明白曉暢內涵豐富,賞析紀弦《你的名字》

明白曉暢內涵豐富,賞析紀弦《你的名字》

王宜振

紀弦,1913年生。本名路逾,河北人。1948年11月去台。曾任《和平日報》編輯。在台灣組織“現代派”,提出“新詩乃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等信條,有《紀弦詩選》及《紀弦詩論》等多部著作。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情詩。詩人沒有對其傾愛的戀人作多層面的描述和讚美,而只取一個統領性的意象“你的名字”,作為全詩的中心意象構建全篇,以戀人名字借代戀人本身,對戀人“你的名字”進行讚美,也是對戀人本身的鐘愛和追求。

詩共分五節。第一節,連用兩個“最輕”來形容自己的聲音,再用一個“輕輕地”來描述喚你名字的狀態,則把抒情主人公在熱戀中的喃喃細語和温柔心態呈現出來。詩的.第二節,抒情主人公的愛戀由淺入深。不僅是喚,還要寫;不僅寫,還要畫;不僅畫,還要在夢中夢見。第三節詩人對“你的名字”進行熱烈地讚美。詩人用了七個比喻,來比喻戀人發光的名字。如日、如星、如燈、如鑽石、如繽紛的火花、如閃電、如原始森林的燃燒,這些意象的選擇,把夢中發光的名字描述和渲染得淋漓盡致,也是對戀人多角度多層次的認知和讚美。詩的第四節,由夢轉化為刻你的名字。詩人沒有把名字刻在石頭上,而是刻在樹上。這不凋的生命樹愈長愈粗,愈長愈高,名字便也隨着高大起來。這一節,重點寫了戀人在抒情主人公心目中的位置,是日益高大和顯赫。第五節,詩人寫名字大起來,亮起來,以至於用了七個“輕”,來呼喚情人的名字,使情感愈濃愈重,不盡的綿綿之情餘味悠長,耐人咀嚼。這首詩運用了歐化句式中的倒裝句,不僅不會影響句式的貫通,反而增強了句式的情感和表現力。

詩人崇尚現代派詩歌,其詩歌理論也十分前衞。但詩人的這首詩卻並不晦澀難懂,而是從傳統詩歌中汲取營養,既明白曉暢,又內涵豐富。這首詩結構的緊湊、旋律的急促,造句的隨意和首尾的照應,使詩更具特色和藝術魅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jiaoshizhijia/jiaoyusuibi/kp27d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