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寫春天的教學反思

寫春天的教學反思

《觸摸春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簡單,這篇課文講述的是盲童安靜在春暖花開的美景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慢慢伸出雙手,悄然攏住一隻逗留在花間的蝴蝶,下面就是關於寫春天的教學反思,請看:

寫春天的教學反思

寫春天的教學反思【1】

小女孩的臉上充滿了驚訝,許久,小女孩子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 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盲童安靜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教學難點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整個教學過程,我主要採取朗讀感悟的方法,讓學生走進安靜的內心,感受她對生活的熱愛;走進作者的內心,感悟他對人生的思考。在開課前,我佈置學生進行了一次盲人的體驗活動,讓他們閉着眼睛拿書本,寫字,走路,使他們感受到眼睛對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更深地體會到盲童安靜能攏住一隻蝴蝶多麼不易。體會她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可歎之處。在整體朗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引導他們入情入境,談出自己的感受;在體會到作者的驚歎之後,我要求學生想象安靜攏住蝴蝶時心裏會想些什麼;在理解“從未體驗過的地方”時,我讓學生想象那個地方會有些什麼,安靜此時的心裏會有怎麼樣的感受。這些想象既豐富了課文內容,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到安靜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開心靈對話,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到安靜對生活充滿了熱愛。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我力爭成為學生閲讀的引領者,合作者,在指導學生進行體驗和感悟時,通過啟發、暗示、點評讓學生進入到語言中,與作者、與文本對話。在找出使自己驚歎的句子以後,我引導學生品析語言,體會用詞,在讀思想議中體會表達效果,增 強語言積累。例如,從“流暢”感受安靜對花園的熟悉,聯繫上下文“她整天在花香中流連”理解,感受她對春天的熱愛,從“竟然”體會作者的不敢相信等等。在指導讀句時,我圍繞“神奇的靈性”讓學生聯繫課文談出自己的理解,解決心中的`疑問。這樣,在文本中自由地進出,在閲讀的基礎上深入地思考,培養了語感,訓練了思維。

寫春天的教學反思【2】

我的語文課上教學《觸摸春天》一課時,在學到第二自然段時,我問:"小女孩每天都在小區內留連,她來幹什麼?"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説聞花香.我以為孩子已經體會到了小安靜的樂觀,便及時追問到:"那,你認為她每天來聞花香時,心情會怎樣?"孩子們又紛紛説道:"苦悶、難過、傷感."這可大出我意料.當我再問你為什麼這樣認為時,竟然有80%的學生説:要是我雙目失明,愁都愁死了,一走近美麗不可見的花就更加難過.當時我就是一楞,有點手足無措.我原以為孩子們會和我一樣,體會到小安靜的樂觀,熱愛生命.可___。精心設計的教案,就被這幾個詞給打得落花流水.怎麼辦我也不能由着他們傷感下去呀!

於是,靈機一動,發揮我的優勢吧,以讀代講.我急忙説道,“孩子們,老師受安靜委託用朗讀的方法把安靜當時的心情表達出來,你們聽後,説説自己感受好嗎?”説完我讀了全文,盡力讀出那種恬靜的美,和樂觀的心態.當學生談感受時,都問:"老師,她都什麼也看不見,怎麼還能感受到春天的美?"我説因為她不是在用眼睛感受,而是在用心啊!我一看孩子還是難以和安靜形成共識,就講起張海迪和海倫凱勒的故事。比佈置大家課下收集生命頑強的人物或動植物的資料,想借此培養孩子的樂觀,堅強。

但面對着一張張似懂非懂的小臉,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想孩子體會不到安靜的樂觀,不是他們不同情她,而是孩子內心缺少樂觀.這些在温室裏呵護大的孩子,沒經過任何挫折,更沒體驗過任何人生的不幸和無奈,心理承受能力令人擔憂啊!為人師的我必須認識到培養孩子耐挫能力和樂觀心態的重要性.學生未來的人生路漫長而充滿挑戰和危機,沒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是很難健康成長的.正所謂:"沒有經歷過痛苦就不知道幸福的珍貴"。教師首先是人師啊!

標籤: 春天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j0gn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