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畫風》教案及反思

《畫風》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畫風》教案及反思

1.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教學難點: 培養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繪畫紙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一則謎語,動腦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誰?

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板書:風)

2.有時我們能聽到它,有時我們能感受到它,那能不能把它畫出來呢?(板書:畫)

全班齊讀課題。

二.自主探究,整體感知

1. 在上節課中,我們認識了三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今天呀,他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想認識一下他們嗎?(出示課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宋濤、陳丹、趙小藝)(注意相機引導孩子打招呼的語氣和禮貌)

2.小朋友,請打開書,輕聲讀讀這個故事,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是送給愛動腦筋的小朋友的,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教師巡視)

———、———和———在———。(相機指導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引出畫風)

3.好,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一找他們三個分別都畫了什麼?(教師巡視)

4.找完了嗎,都找對了嗎,你們的表情告訴老師你們是非常自信的,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呀?

(課件:連線,整體感知課文)

三、.在讀中領悟文本

1.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我們大家一起到書中尋找答案吧!請小朋友默讀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在書中畫出來,然後再輕聲讀一讀。(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2.老師呀,也把這三位小朋友的畫請到了大屏幕上,看看你能不能配上課文裏的話,讀出風的感覺呢?

(1)課件隨機出示趙小藝的畫

生讀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聽出來了嗎,她的風藏在了旗子裏,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讓我們感覺到有風在飄動呢?(點讀)板書

誰還能讓旗子飄到你的句子裏。(再讀)

(2)課件隨機出示趙小藝的第二幅畫

生讀

過渡語:哦,我聽到了,她又把風裝在了風車裏,風車被她讀得已經呼呼轉了,獎勵你再讀一遍給大家聽。(生再讀)板書

(3)課件隨機出示陳丹的畫。

生讀

提問:誰來告訴老師,小丹把風又送給了誰?(相機知道朗讀語氣)

就讓我們把體會送進這段話來讀一讀。(再讀)板書

(4)課件出示隨機趙小藝的畫。

生讀。

過渡語: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嗎,風又鑽進了雨絲裏,雨絲被風吹斜了。老師也想讀,你們想聽嗎?(師範讀)板書

四.迴歸整體,再次感知課文,提升情感。

1.過渡語:同學們可讀得真認真呀,老師把你們的發現藏在了一首小詩裏,自由得朗讀一遍吧。(生自讀自悟,迴歸整體)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了,風藏在飄着的旗子裏。

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轉動的風車裏。

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裏。

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裏。

2.老師讀課文裏的句子,同學們找詩裏的句子讀,再次感受。

3.這個故事讀完了,同學們還想不想換一種方式再讀一讀呀?(引導學生,在人物很多的情況下,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朗讀課文)

生讀,其他學生做簡單評價。

4.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三個小夥伴嗎?為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他們都善於觀察,勤於動腦的優秀品質,提升全文主題。)

五.在悟中激發創造

1.過渡語: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他們的作品在“陽光杯”創意兒童畫的評選中獲得了提名,想不想跟他們一起去參加比賽吧。

2.那麼如果讓你去畫風,你會怎樣畫呢?(練習説話)

3.過渡語:好,那麼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把你説的畫下來,並配上一段文字。( 激發創造,練習寫話)

教師巡視,相機指導。(五分鐘左右時間)

4.張貼作品,適時鼓勵。

六.練習生字。

1板書“藝”、“絲”。

2.讓學生觀察兩個字在寫法上的異同。

3.找一找書中還有沒有左右結構的生字,在寫法上應注意的。(生觀察)

4.生練習,教師相機指導書寫。

七.佈置作業。

小作家:用一段文字寫出你想畫的風。

播音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演員: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課本劇。

小小探索家:蒐集一首關於風的兒歌。

小巧手:做架紙飛機或風車,到風中去放飛你的歡樂。

板書:

畫風

旗子飄

風車轉

小樹彎

雨絲斜

教學反思

《畫風》是第四冊中的講讀課文。這篇具有童趣的課文,敍述了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畫畫,突然想到要在畫面上表現出平時看不見摸不着的“風”來。於是他們開動腦筋想出了一些辦法從另一個角度表現風的方法:比如畫一面飄舞的旗子;畫一棵翩翩起舞的小樹;畫一些斜斜的雨絲。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每當學生覺得所學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有密切聯繫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是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規律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盡其所能地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啟發、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積累,創設某種情境引導學生去體驗。

對二年級孩子來説,如果對他們説,“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着,但確實存在着”——這樣一種抽象概念,還不大能明確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使用了猜謎語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感受風的存在和特點: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猜猜看,它是什麼?(課件出示)雲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

師:對!這就是我們一年級學過的謎語。(板書:風)你知道風什麼樣嗎?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有多大?有多高?你見過嗎?這樣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能畫嗎?可這三個小朋友就畫出來了。

通過揭開謎底,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了興趣。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入新課的學習,學生對課文中的幾位小朋友能設法在畫面上表現出風的存在,是會感到佩服的。這既具有啟發性,又從某種程度上落實了有關情感態度方面的教學目標。

二、自主學習,讀中感悟

由於低年級孩子自己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都還沒有很好地形成,怎樣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孩子進行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在進行本課的學習中,我分別進行了五次由易到難的讀書活動,一讀:通讀課文,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二讀:讓學生找找畫畫,看三個小夥伴是怎樣畫風的,三讀:再次體會,指導情感,四讀:整體感知,五讀:分角色朗讀,提升情感。

教材是新知識的載體,我摒棄課文“逐段講解”的傳統做法,大膽捨棄不必要的環節,力求追求高效課堂。比如複習字詞,我巧妙設計與三個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快速導課,取兩頭留中間的方式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感受三個小夥伴的善於動腦,截取課文中最能展現三個小夥伴“畫風”的思維過程的三個自然段,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讀,感悟三個小夥伴畫出“風”後的不同心態,體驗成功的樂趣。然後,不失時機進行板書,並創設探究點“為什麼説三個小夥伴畫出了風?”,讓我感受到了風,從而為下文提升情感做好鋪墊。

三、激發興趣,在讀中激發創造。

就情感態度而言,首先強調養成閲讀的興趣和習慣,在低年級的教學中這一點尤其重要。學生知識經驗相異,興趣愛好有別,內心需求也不盡。在本課中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找到你喜歡的小朋友到底是怎麼畫風的?他們説了些什麼?請你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它劃出來。找出他們的話用橫線劃出來。再在小組裏交流。”讓學生選擇自已喜歡的內容重點精讀,只有學生能自由地把學習的精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上,時間充裕,挖掘也就比較深入,再通過小組交流,對文章的理解相應就更到位。

當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時,我相機指導孩子也拿出自己的畫筆來畫一畫,並寫一寫,學生的創造頓時被激發了出來。

四、練習寫字,尋找規律。

最後,我又找出本課最有代表性的兩個字,絲線的絲和藝術的藝,讓學生找規律,並適時練習書寫,真正迴歸了語文課的本源,也體現出習字應分散指導,避免學生的課堂疲勞。

整節課上下來,感覺都按照自己預定的目標完成了,但總感覺少點什麼,反思下來,那就是課堂氣氛略有壓抑,雖然在激發創造繪畫的環節上,學生們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但在升入情感的環節上,學生們回答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只能由老師代講,由此給我了巨大的啟發,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上就應該點點滴滴地注重語文基本功的訓練,而不是等到公開課了才想到問題的解決。其次,我在引導學生練習説話時,有學生提出畫塑料袋,我在引導時只是蜻蜓點水,應該啟發學生將美好的東西畫出來,不禁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標籤: 教案 反思 畫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28r8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