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300字作文 >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300字四篇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300字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300字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300字四篇

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1

春華秋實,丹桂飄香,當天空中一輪圓月升起,我們又迎來了一箇中秋。今年的中秋月亮是明亮的,今年的中秋人們是幸福的,今年的中秋氣氛是祥和的。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情滿中秋是最恰當不過了。

情滿中秋,先滿的是圓月。

當秋水向大地訴說情思,大地獻上了豐收的碩果。空氣中早已瀰漫着中秋節的祥和之氣,月亮也不早不晚的映入了人們的視線。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人們都忘掉了煩惱,月亮也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屬於她的大舞臺,用她那皎潔的月光,圓潤的眼睛注視着賞月的人。

可能是心情好的緣故,我總覺得今年的月亮不同於往年,因爲今年的月亮格外的圓,格外的亮。忍受了常年的陰晴圓缺,看慣了世間的悲歡離合,月亮始終保持着沉默之美。當月亮變成滿月,她的光華照耀着夜空,在星星的映襯下顯得那麼華美、祥和和寧靜。圓月象徵着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2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嚐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那一晚我們則在露天台上賞月。

太陽下山了,月亮來值班了。怕寂寞的她,叫上了所有的星星伴她聊天。

剛開始時,因爲月亮還沒有完全發揮他的真正光芒,所以我纔可以看到月亮上有幾個影子。嗯,是誰的呢?一定是嫦娥、玉兔、月桂樹和吳剛的影子!

仰頭看了太久,脖子不禁有點累了。我扭了幾回頭後,又再次仰望。月亮旁的星星特別亮,吸引住了我,我就聚精會神地看着它們:有些可以連成千姿百態的動物;有些可以連成形態各異的植物;還有些可以連成生活用品……真是各式各樣。

因爲太多星星,所以使我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我只好看月亮了。糟糕,月亮被雲遮住了!可能是太多人賞月,使她害羞了吧,在雲裏躲來躲去,真是惹人喜愛。月亮美,雲也美。一塊一塊的,被風吹散了,那形狀,真像另一個地球的大陸在漂移呢!

夜色加濃,還在賞月的'人已寥寥無幾,一半星星都睡了,月亮就不害羞了,得意地發出耀眼無比的光芒。身邊的雲頓時嚇壞了,紛紛逃散。此時的明月如同一顆會發光的靈丹;如同一顆無與倫比的珍珠;又如同一個用白玉做的圓盤,真美呀!

此時,我忍不住高聲喊:“月亮、星星、雲,請你們明年的中秋節再來看我吧。”

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3

秋天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季節,有很多節日在秋天綻放。在秋天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因爲在中秋節那天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月餅,家人又可以一起吃團圓飯了,就因爲這原因所以我喜歡中秋節。

中秋節的月餅有兩種味道,一種是幸福的味道,另一種是月餅原本的味道。可我就喜歡吃那種幸福的月餅。

今天是中秋節,我就在賞月。夜,是悄悄的,我在陽臺上等待着月亮升起的時刻。

看吶。那帶這一圈金環似的月亮終於升起來了!月亮先是金色的,逐漸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微雲,向上,向左,再向上升着。突然,月光的顏色光澤變淡了,它高高的掛在那裏。那圓圓的臉頰,掛着溫柔的笑容,靜靜的望着大地。幾多銀灰色的薄薄的雲圍繞在它的身邊宛如仙女的絲綢翩翩起舞。當時是我就想起了幾句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宮闕,今昔是何年……我陷入了夢境中,哦!是誰把我的夢境打破了,原來是媽媽叫我去吃我最愛的椰奶月餅了。我想我的最愛跑去,眼看我都要拿到了居然被哥哥拿去吃了,當時我就嚎啕大哭,後來還是我吃到了因爲哥哥他以大欺小唄! 我大口大口的吃我的最愛,而哥哥卻只能看着我吃,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此時此刻我是多麼想請求懇求月亮再圓一些,讓還沒回家的遊子也讓若隱若現地想猜家裏人現在的情景,哪怕是一分鐘,兩分鐘……

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4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亦稱仲秋節、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中秋佳節素有全家團聚,品嚐月餅,吃酒賞月的風俗。

據史記記載,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禮制,後來逐漸成爲民間的習俗。

《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

韋莊詩:“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賞月,民間爭佔酒樓玩月,連宵嬉戲,至於通曉。

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拾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室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有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更,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

月餅始於唐,盛於宋。

北宋詩人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明《西湖遊覽志餘》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瞌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爲何中秋月色倍於常時呢?據現代氣象科學分析,中秋之時,多屬高氣壓天氣系統控制,大氣層結穩定,空中微粒、塵埃,雜質較少,視程良好,秋高氣爽,因此,月色分外明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zishuzuowen/sanbaizi/ormg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