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說課稿 >

精選化學說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精選化學說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化學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化學說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化學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所以,本節教材對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後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 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

⑴瞭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⑵瞭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⑶ 初步認識元素週期表,利用週期表查取一些簡單資訊

⒉過程與方法

透過對元素知識的探究學習,聯繫生活和地殼中元素含量,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培養歸納總結能力。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合作學習,學會與人相處,對生活中一些物質元素含量的確定,更加關心社會,關心自然。

(三)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

難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的含義,元素週期表查取一些簡單資訊。

課時:2課時

二、學況分析

1.知識基礎:此前學生把元素當成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現在他們已經學習了原子結構,就應該從微觀的角度對元素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學難點,因爲它比 較抽象,而且對於“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中的“一類原子”這一定義,在沒有同位素知識準備時,學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再加上前三個單元學生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主要是空氣、氧氣和水),感性知識不充分,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調整,降低了教學要求,不過分要求把握概念的嚴謹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學生能結合實例正確使用概念,理清他們的區別就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並與多媒體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和難度。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

[設定問題]

(1)什麼是元素?

(2)元素與物質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3)元素與原子的關係如何?

(二)、新課教學

一 元素

⒈元素概念

透過說明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使學生對“元素”有初步的印象。進一步分析,氫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質子數的氫原子。同樣,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元素的概念在舉例中匯出。

⒉學生討論:

①元素的種類由什麼決定的?

[學生總結]:元素的種類是由核內質子數決定的。也就是說質子數不同,元素的種類就不同。

②單質和化合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學生總結]: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種。

[教師講解]:物質的簡單分類。

⒊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

設疑:元素和原子有什麼關係?

分析: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講種類也可以講個數。

舉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不能講成水是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

⒋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

透過學生閱讀教材中地殼中各物質的含量,使學生認識物質的種類非常多,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元素並不多,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100餘種;並要求學生記住含量最多的前3種元素。利用“養閨女”的諧音,幫助學生記憶。

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生物細胞中元素分佈的資料,使他們進一步認識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由100餘種元素組成的。

(三)知識遷移

[分組討論]:課本P73,學生討論活動。

利用討論讓學生領悟化學反應中什麼粒子一定改變?什麼粒子一定不變 ?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

[學生總結]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

(四)本節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五)知識反饋:

⒈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前3種元素是( )

A 硅 鋁 氧 B 鋁 硅 氧

C 氧 鋁 硅 D 氧 硅 鋁

⒉元素之間的根本區別是( )

A 核內質子數不同 B 核外電子數不同

C 核內中子數不同 D原子的相對質量不同

⒊ 水是由__ 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構成的。

⒋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__元素,還可能含有__元素。

(六) 課後作業

⒈從生物學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幾種食品的元素組成,並列表說明。

⒉查閱資料,瞭解地殼中含量交大的集中元素及其存在。

⒊背誦課本P75,常見元素名稱及元素符號。

五 板書設計

一 元素

⒈元素概念

⒉元素的種類是由核內質子數決定的。

⒊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

⒋地殼裏各元素的含量:含量最多的前3種元素是氧,硅,鋁。

化學說課稿 篇2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於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元素價態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們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把氧化還原反應理論安排在《鹵素》這章裏講述,是由於這章介紹的氧化還原反應較多,客觀上有從本質上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需要,並能加深對鹵素和其他元素化合物性質的理解。

氧化還原反應像原子結構、元素週期律等內容一樣,歷來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的矛盾,它們既有鬥爭性,又有統一性,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應發生必然有還原反應發生,它們絕對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統一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學中的對立統一現象到處可見。透過認真引導,就可以使學生逐步理解對立統一規律在自然現象裏的體現。反過來,這又會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對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

2教學目的要求與編排特點

本節要求學生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加深對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的理解並學會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並能用箭頭正確表示電子的轉移。本節教材從複習初中學過的狹義氧化還原反應入手,也即從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入手,繼而從化合價升降角度(或觀點)分析,最後上升到用電子轉移(電子得失或電子對轉移)的觀點來揭示氧化、還原的實質,從而形成廣義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這種由狹義至廣義、由簡單到複雜、由特殊到一般、由宏觀到微觀的安排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符合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3教材的重、難點分析

本節教材所要探索的主題是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與本質。重點及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用相關知識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觀點認識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氧化還原反應等概念,從而歸納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與本質;至於難點還有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還原劑、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氧化劑,以及如何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情況及其該兩種方法的區別之處。

化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XXX,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課題1《水的組成》。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水雖然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但是如何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水,學生還是陌生的。本課題要緊扣教材,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實引入並開展,既符合事物的認識規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有利於縮小學生對於化學的距離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水的組成的認識是從水的電解實驗與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分析開始的,在此過程中,直觀的體現了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過程與方法,這種展現方法能夠有效的啓發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

本課題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在認識水的組成的基礎上,結合前一單元所學的氧氣的知識,能夠區別並歸納出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由對水的分解反應的認識學習,深化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有新物質的生成,但元素種類不變。爲今後學習元素的概念,正確書寫化學式打下了基礎。

(二)、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透過水的電解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2)瞭解氫氣的性質。

(3)瞭解單質與化合物的概念,並學會區分。

2.過程與方法

(1)結合教材,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過程中體會科學的探究和思維方法,認識實驗探究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討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象的能力和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引導學生對電解水的化學實驗的觀察與分析,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保持對生活的化學現象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透過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四)教學難點

對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認識和區分。

(五)教具準備

試管、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電解水裝置。

二、說學生

九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大腦機能顯著發展並趨於成熟,首先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逐步由直覺興趣、操作興趣、具有因果關係的興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認知興趣遷移。其次是知識基礎:在生活中學生已經初步的對水的物理性質有所了

解。最後是能力水平:學生已初步具備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資訊的能力,也初步具備了與人合作、交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學好本節課的知識和能力。

三、說教法

本節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原則,採取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最優組織。

四、說學法

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需要學生的活動。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探究學習法、多種感官協同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

五、說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的。爲此我創設情境,爲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講述: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里斯某一海灣的水域內,發生了一次大火。當時,海上風浪已經接連數日沒有停息了,這天,一陣強大的颶風過後,海面上突

然燃燒起熊熊大火,頗爲奇觀,火光照耀四周數十公里。劇烈的火焰竟使海天連成一片,形成半壁紅彤壯觀奇妙的景觀,目擊者無不目瞪口呆。海水爲什麼起火?事故發生後,據科學家研究,原來這場大火的原因是時速高達250公里的颶風與海水發生劇烈摩擦,產生的巨大能量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氫氣燃燒。原來這場大火和水的組成關係密切,那麼我們先來研究一下水的組成。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設定懸念,引入本課題。

(二)演示實驗 推進新課

1.透過我演示電解水的實驗過程,提問學生觀察到的現象,此時,再引導他們猜想、思考產生的是什麼氣體,接下來透過氣體檢驗來證明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和氧氣,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使用各種儀器做化學實驗的能力。最後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得出實驗結論。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加深他們對“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的認識和理解。

②鼓勵學生對未知事物進行大膽猜測,調動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興趣。

③培養學生學習觀察、總結的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2.透過提出問題和引導學生閱讀第47頁有關氫氣性質

的內容,鼓勵學生歸納總結出氫氣的性質,並加深學生對於氫氣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檢驗純度這一認識,之後再爲學生演示氫氣驗純這一過程,接下來引導學生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並嘗試寫出化學式。最後讓學生自由交流討論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在水的電解實驗裏,有新物質生成嗎?水發生了什麼變化?二是在上述這個變化的前後,參與反應的元素種類有無變化?在交流討論後,詢問學生的交流結果,再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總結,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參加反應的元素沒有發生變化”兩個重要結論。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①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主動思考,而不是教師的直接灌輸,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②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介紹氫氣的多種用途:①高能清潔燃料。(可用火箭、宇宙飛船的燃料);②最常見的用途是充填氫氣球和氫氣飛艇;③氫氣跟氧氣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氫氧焰可達3000℃的高溫,用於焊接或切割金屬;④利用氫氣的還原性,可以冶煉重要的金屬。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①拓展學生視野,活潑課堂氣氛;②引導學生放寬眼界,不要拘泥於課本,更多的知識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化學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課題是《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第一單元課題二。

本節說課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化學 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會做實驗,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應用化學原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本節內容主要是實現《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它是學習化學的初始階段,也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功訓練階段。在學生剛剛學習了化學的發展史,瞭解了化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後,安排本節課,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親自探究,透過自己的探究實踐體會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會成功的喜悅,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爲今後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整個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學情分析

學生存在着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是學習的基礎,但存在着侷限性。本節課的兩個探究實驗都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提煉出來的,會給學生以新的感受和啓迪。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尋求新知的,再加上八年級學生樂於探索,大膽實踐的優點,爲本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第三部分: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成功的關鍵;

2、能遵守實驗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能進行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實驗操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親身操作、體會操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第四部分: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

教學重點: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操作的訓練,觀察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操作的規範性和觀察能力的培養。

第五部分:教學模式

本節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問題情境—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解釋與結論

之所以採用這種教學模式,是因爲它可以使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實驗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並完成課程目標。

第六部分:教學手段

本節運用投影儀和下列實驗儀器及用品:蠟燭、火柴、燒杯、澄清石灰水

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直觀、形象、簡單、易於操作,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並理解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第七部分:教學流程

分六個環節。

環節1:前測補救

①什麼是化學?

②什麼是化學變化?

這兩個問題設計的理由是:它可以檢查學生對前面知識的掌握情況,爲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掃清障礙;同時,透過學生的分析回答,教師指出: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個你非常熟悉的化學變化,它是什麼呢?大家聽我講一個故事:從前某國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國,面見國王,國王有意刁難使者,於是出了這樣一題:“我給你一塊硬幣,去給我買東西,並使買回的東西必須能充滿整個皇宮。”同學們,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想一想買什麼東西才能滿足國王的要求,好使這位使者免遭殺身之禍呢?學生討論,但提出的方案都一一被否決,最後教師點題:這位聰明的使者想了一下後,馬上到集市買回了一根蠟燭和一盒火柴,並在皇宮點燃了蠟燭。小小的燭光充滿了整個皇宮,解決了皇帝的刁鑽難題。親愛的同學們,燭光給皇宮帶來了光明也給使者帶來了生的希望。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光明”——探索蠟燭燃燒。

這樣,透過一個故事引入了新課,並使學生興趣高漲,有利於課程內容的學習。

環節2、創設情境,提出猜想

同學們的桌上有你熟悉的蠟燭,你注意觀察過它嗎?

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探究一:蠟燭的外觀,包括顏色、狀態、形狀、硬度、氣味、溶解性、密度等;

探究二:蠟燭的燃燒過程中,火焰各層的顏色是否相同,各層溫度高低如何進行實驗驗證?

探究三:蠟燭燃燒的生成物是什麼?如何驗證?

探究四:蠟燭熄滅前和熄滅後形成煙的顏色如何?熄滅後的煙能否被點燃呢?

利用投影,出示問題,並持續實驗過程始終,保證實驗圓滿完成。

問題提出後,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猜測。這個問題情境的設定,因爲它的熟悉,能夠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興奮點,並使學生感覺到化學的生活化。

環節3、驗證猜測,學生實驗

第一步:知識準備,教師提出本節課用到的知識。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第二步:閱讀教材,明確實驗過程。

在課前,學生有過預習,但鑑於學生的年齡特點,缺乏系統性,再讓學生閱讀教材,明確過程,使學生實驗時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

第三步:設計實驗報告。

由於學生第一次設計實驗報告,教師指出設計重點。並提示可參照教材提示,也可增加或更改某些實驗觀察的內容。

第四步:設計方案,學生實驗。

教師明確要求:提示學生觀察時注意運用除味覺外的所有器官,儘可能從多角度對實驗進行觀察,注意觀察的順序和角度,做好記錄。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實驗,重點完成探究二和三的實驗方案的確定。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活動,使學生感覺到老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理念。

環節4、交流與合作

組織學生將自己填寫的表格與同學進行交流,比較誰觀察到的現象多,誰的描述更細緻、更準確?並與同學交流進行觀察和描述的體驗。

此環節的設計,體現並促進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環節5、彙報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驗證猜測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描述,鼓勵學生補充不足。

透過實驗與分析,師生共同得出結論。解決投影中提出的問題。肯定優秀的設計方案。並透過探究三得出蠟燭的燃燒過程屬於化學變化,同時伴隨着物理變化,以鞏固上節課對物質變化的學習,體現知識的聯繫。

環節6、知識回顧,總結提高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對本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總結自己的收穫,然後全班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鼓勵優點,指出不足。

透過觀察和學生總結,使學生感悟到學習化學時需要掌握以下要點:

① ①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以及如石蠟能否燃燒,其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

②關注物質的變化及變化時伴隨的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產生沉澱等。

③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現象,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及變化後的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描述,並進行比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學生只是出於好奇心,課堂看熱鬧,無收穫的現象,使學生真正體會探究這一重要的學習手段。

第八部分:板書設計

我採用的是要點式板書,它簡明扼要,突出體現本節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化學說課稿 篇5

㈠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初中的《常見的酸——硫酸》基礎之上的,對其物理性質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是在學習過電離理論及氧化還原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一步認識濃硫酸的性質。硫酸中的硫元素處於最高價,在濃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這就決定了它有別於稀硫酸的性質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強氧化性又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質,硫酸是強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這部分內容,既是重要的基礎知識,又具有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的編排中體現的五條知識脈絡

⒈知識線:

知識發展線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質——濃硫酸的特殊性——氧化還原反應。

內容深廣度(要點):認識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掌握濃硫酸的特性-----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⒉學生認識發展線:

學生的認識發展脈絡:首先從初中化學的有關內容入手,先複習稀硫酸的性質,然後透過活動質疑,爲物質的性質的預測提供思路。

⒊問題線:

透過“思考與交流”,應用初中化學知識瞭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透過設計閱讀導向性問題提綱引出濃硫酸的化學性質,最後用科學實驗解決問題。

⒋活動線:

學生閱讀課本獲取資訊,學生動手實驗,小組討論,教師演示實驗。

⒌情景線:

生活素材--課本素材--科學素材---生活素材。

五條線索間的關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學中,知識線和學生認識發展線確定了教學的目標,問題線、活動線和情景素材線展現了實現目標的途徑。

㈡學情分析:

⒈已知:學生在初中已掌握了硫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因而我在本節課中僅以知識回顧的方式提出,使硫酸知識完整化

⒉想知:濃硫酸脫水性和吸水性的有關知識

⒊未知:學生在初中幾乎沒有涉及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因而我認爲這是本節課需要用探究的方法重點突破的內容

⒋實驗探知:採取學生做實驗,親身體驗,分析得出結論的方式,強化脫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及區別

㈢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教學實際,將教學目標細化爲以下幾個方面:①、透過複習回憶鞏固稀、濃硫酸的共性:酸性;②、探究識記濃硫酸的物理性質;③、透過探究理解掌握濃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④、閱讀自學,透過對硫酸性質的認識明確其用途。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透過無機物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透過閱讀、查閱、討論和概括有關硫酸的知識,培養學生獲取知識以及資訊加工能力;掌握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透過硫酸的重要用途,認識硫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②透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

③透過實驗探究活動,體驗實驗對認識和研究物質性質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創新的良好品質。

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

㈣教法與學法:

⒈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自主學習

⒉學習方法: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幫助學生掌握以下學習的方法

①閱讀:指導學生帶着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書本,找出重點,歸納整理。

②觀察: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全面科學地觀察事物,獲取有效資訊。

③聯想:將硫酸知識與大量的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實際應用建立聯繫,實現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的有機結合,並完成知識的遷移應用。

④推理:指導學生正確運用氧化還原,電離理論等觀點對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分析,由表及裏,揭示反應本質。

⑤對比:透過稀硫酸和濃硫酸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中表現氧化性粒子的不同,分析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根本區別;辨析濃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

⑥分類:濃硫酸屬於強氧化性酸,掌握分類方法爲下節課學習濃消酸打好基礎。

㈤教學流程:

一、溫故引新,以例激情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意

【課件投影】:請觀看硫酸的幾幅圖片。

xxxx北京某某大學生用濃硫酸傷害動物園中大黑熊事件

20xx年深圳某女士被濃硫酸毀容。這幾幅圖片中都和硫酸有關,這些事件爲什麼和硫酸有關

電視上某臺出現的錯誤廣告

【設計意圖】: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熱情。透過這些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展開課題教學。

【簡要實錄】:學生觀看圖片,教師引導,引出課題,並同時帶著疑問來學習,學生學習興趣倍增。

(二)複習舊課,奠定基礎

【思考與交流】初中我們學過習硫酸的化學性質,請同學們思考酸的.通性以及稀酸爲什麼具有這些性質呢?

【設計意圖】:透過對已經學過的稀硫酸的性質的複習回顧,使學生增強求知慾,學生很想知道濃酸的化學性質,激發了探索知識的慾望,爲學習濃硫酸的性質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學生活動】:教室先很安靜,學生認真思考,不一會兒學生自己迅速與前後左右周圍同學開始討論,馬上就有學生要起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其他學生有的着急補充,學生自己整理出了稀硫酸的五個方面的性質,即酸的通性。這一活動也使我感覺到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

二、探究實驗,自主學習

設計自主學習導向性資訊,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

問題1、爲什麼實驗室製備氫氣時常用濃硫酸來乾燥?

問題2、濃硫酸滴在紙上或棉布、木條等有機物上有何現象?

問題3、實驗室裏用金屬與酸反應制取氫氣時,往往用稀硫酸或鹽酸,而不用濃硫酸或硝酸,這是爲什麼?

問題4、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讓我們攀越硫的價態的最高山峯去領略它的特別的風光。H2s----s-----so2-------H2so4請根據硫的價態,聯繫氧化還原的相關知識推測濃硫酸的化學性質。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生的主動性,把教學內容設計爲若干個問題,從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着眼於“引”。啓發學生“探”,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帶着問題來學習。

【學生活動】:學生對於硫酸的知識有一定的基礎,此時求知慾剛被激發起來,所以當我要求看書時,學生很認真的看書,教室一點聲音也沒有,從表情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被調動起來,很想自己在書中找到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動眼,動腦,開始思索,探求,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慾望。怎樣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啓發大膽放手實驗。

【實驗內容】:分組實驗探究一濃硫酸的吸水性

【實驗器材】:燒杯、培養皿、濃硫酸、稀硫酸、熱水

【實驗步驟】:

1、取兩隻乾燥的空燒杯,罩在熱水上,充滿水蒸氣

2、把充滿水蒸氣的燒杯分別倒扣在裝有濃硫酸、稀硫酸的培養皿上觀察現象

【實驗內容】:分組實驗探究二濃硫酸與膽礬

【實驗器材】:培養皿、玻璃棒、藥匙、膽礬、濃硫酸

【實驗步驟】:

1、在培養皿中加入一些膽礬。

2、加入少許濃硫酸,觀察固體和溶液的顏色變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真實驗,感悟:化學從實驗中來,化學離不開實驗。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

【學生活動】:學生兩人一組動手做實驗,觀察實驗,動手整理實驗結論。教師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巡迴指導,糾正個別同學的錯誤操作。完成學習任務。

【課件投影】:

問題:

1、生成的灰白色物質是什麼?

2、回憶初中我們學習過膽礬的加熱實驗現象?

【設計意圖】:激疑。回憶對比舊知識,明確內在聯繫,培養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爲後面濃硫酸強氧化性的學習埋下伏筆,留下懸念。

【簡要實錄1】:學生認真思考,踊躍參與。學生歸納出通常可用濃硫酸乾燥的氣體有:H2、o2,N2、co、co2、cH4、so2、Hcl、c12等。這樣,無序的知識變得有序起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好多同學要求說說自己的觀點。

張國寶同學:因爲膽礬失去了結晶水,說明濃硫酸能夠吸收結晶水,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陳輝同學:膽礬失去了結晶水,說明濃硫酸能夠吸收結晶水,認爲應有脫水性。

【簡要實錄2】:學生分成了兩部分,大部分支援張國寶的觀點,小部分支援陳輝的觀點,學生開始強烈的需要知道哪個結論正確。教師相機引導,誰對誰錯,科學纔有說服力,繼續實驗,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急於動手操作。【實驗內容】:分組實驗探究三“黑麪包”實驗

【實驗器材】:濃硫酸、水、蔗糖、燒杯、玻璃棒、試劑瓶、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在200mL燒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後再加入15mL質量分數爲98%的濃硫酸,迅速攪拌,觀察實驗現象

【設計意圖】:親身實驗,以體驗爲基礎,培養觀察能力與描述現象的能力。透過分析實驗現象,完成結論,享受求知後的樂趣。

實驗要求:組內合作,注意實驗規則,記錄實驗現象。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探究,歸納小結“黑麪包”實驗發生的條件。學生分組實驗,分別用稀硫酸、不加水的濃硫酸、加水後再加濃硫酸來進行“黑麪包”對比探究實驗,明確“黑麪包”實驗發生的條件。

【實驗現象】:

1、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鬆多孔的海綿狀的物質;

2、有大量氣體冒出;

3、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

【學生活動】:

1、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奪取結晶水合物中的結晶水,形成一系列穩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幹燥的物質本質未變。

2、脫水性:是指將有機物中的氫、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組成(2:1)脫去,生成水分子使蔗糖碳化。

【學生疑問】:在“黑麪包”實驗中,爲什麼體積會膨脹,形成疏鬆多孔的海綿狀炭,如同一個“黑麪包”,刺激性氣味氣體是什麼?這又體現濃硫酸的什麼性質呢?

【實驗內容】:教師演示實驗探究四銅與濃硫酸的反應

【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試管夾、鐵架臺、品紅溶液、銅絲、單孔塞

【實驗步驟】:

1、按教科書上的圖組裝儀器

2、加熱大試管底部

3、觀察現象

【設計意圖】:激活舊知識。激發好奇心。培養觀察能力、敘述能力。

【教師提問】:

1、銅片與濃硫酸能否反應?

2、根據反應現象你認爲反應後的生成物是什麼?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指出氧化劑、還原劑。反應中的濃硫酸表現出什麼性質?

【學生活動】:學生先獨立思考三分鐘,然後同組之間相互交流,展開充分討論。由於同學之間的觀點不一致,組內成員之間、甚至組與組之間都展開了激烈爭論。最後,在老師的鼓勵之下,同學們踊躍發言,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學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徹,思維活躍。充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後學生歸納整理出以下內容。

1、加熱能反應。

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具加熱溶液又呈紅色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液稀釋後呈藍色說明有銅離子生成。

3、高敏同學上黑板寫出化學方程式:cu+2H2so4(濃)cuso4+so2↑+2H2o,銅是還原劑,濃硫酸是氧化劑,濃硫酸既表現出氧化性又體現出了酸性。

教師引導學生對比討論出:稀硫酸的弱氧化性表現在它電離的H+,而濃硫酸的強氧化性表現在硫酸分子中+6價的硫上。

【學生活動】:化學方程式:cu+2H2so4(濃)cuso4+so2↑+2H2o,銅是還原劑,濃硫酸是氧化劑,濃硫酸既表現出氧化性又體現出了酸性。

【設計意圖】: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的相互討論,是一種多項資訊交流,思維相互撞擊的重要模式。特別是在學生之間,語言特點接近,相互討論有利於開闊思路、促進理解增強協作精神。討論中,教師要善於啓發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特別要及時做出反饋,調控好討論的方向。

【教師引導】:回憶“黑麪包”的實驗現象,激發學生繼續探索。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前後呼應,加深對濃硫酸的強氧化性的認識。學會辯證的認識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現象和化合價升降理論推理、思考並回答: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將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還原成二氧化硫,同時有水生成。

【學生活動】:濃硫酸能氧化某些非金屬單質(c、s)

c+2H2so4(濃)co2↑+2so2↑+2H2o

【教師小結】:總結硫酸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掌握硫酸的脫水性,吸水性,重點理解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三、遷移應用,鞏固提升

【投影展示】:給出探究引新時提出的幾個問題,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完成學習效果評價。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活動】: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在學生中間指導。

【投影展示】:課堂練習,課下研究性學習

【設計意圖】:透過作業思考提升,鞏固所學知識。

化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有機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化學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學生簡要而系統的掌握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烴是一切有機物的主體,而甲烷作爲烷烴的第一個最簡單的分子,學生對他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今後對各種有機物的理解,因此本節內容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有機物的學習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 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及大綱要求,參照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理解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A使學生了解甲烷的結構式和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

B掌握甲烷的化學性質,如取代反應,氧化反應等。並從感性的實驗現象加深對理性概念的理解。

▲能力目標 透過對物質立體構形的理解使學生逐漸培養形象思維的能力

▲思想目標 對學生進行理論聯繫實際的觀點教育。

3. 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重點:甲烷的取代反應是烷烴的特徵反應,使學生弄清取代反應的確切含義。甲烷的化學性質牢牢掌握,其他可觸類旁通。

難點:甲烷的分子結構。通常這一時期的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還很差。甲烷的取代反應與無機化學中的置換反應相區別。

二、教學方法

以實驗和日常生活實際爲基礎,匯出有機物的基本性質。從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化學方程式,實驗現象分析產物,比較說明置換與取代的本質。並且比較淺顯的闡述其反應歷程即鏈的引發、鏈的增長、鏈的終止。透過對甲烷分子模型的認識,初步讓學生有個立體化學的概念。

三、教學程序

▲ 引入新課,創設情境

使學生的思維很快進入課堂狀態。匯入語可以說:有機化學同學們在初中時就有所接觸,再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有機物,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用的煤氣、石油等。向同學提出問題,請同學初步的討論有機物的一些性質,

▲ 講授新知識

拿出甲烷的分子模型,並說明他是烷烴的最簡單分子是日常生活中的沼氣。請同學指出甲烷的空間模型是什麼形狀的,指出各個球各代表什麼,有多少個鍵,而後進一步用實驗現象匯出甲烷的取代反應,分析其與置換的差別。

▲ 練習反饋

練習是鞏固新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能力,同時可以發現學生理解方面的問題,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及時彌補。

▲ 小結

小結是目的的是畫龍點睛,迴歸主題,提煉主幹,使學生對內容一目瞭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yuwenzhishi/shuokegao/jze0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