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賈平凹 >

賈平凹長篇小說的敘事特色

賈平凹長篇小說的敘事特色

賈平凹作品大多描寫社會基層中最日常,甚至瑣碎的生活流程,由細枝末節入手,於通俗中見真情,在平淡中有悲憫,細流蔓延,逐漸匯流成海,直達現象本質,表達出現代中國人的真實生活與情緒。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賈平凹長篇小說的敘事特色,歡迎大家閱讀!

賈平凹長篇小說的敘事特色

上個世紀以後,賈平凹作品逐漸向長篇小說轉型,先後創作出《浮躁》、《廢都》、《秦腔》等享譽盛名的小說,尤其是《廢都》風行一時,出版後甚至出現“洛陽紙貴”的局面。《秦腔》使賈平凹的作品達到了空谷無人的境界,在表現中國農村千百年來巨大變化的同時,寫下“中國一等傷心人”的辛酸之情,是一部具史詩性意義的作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毋庸諱言,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思想獨到、藝術創新、論述深入,而其作品所存在的侷限性及困惑也不容忽視,因此,集中研究其長篇小說敘事特色,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一、追求自然

賈平凹曾在對話《土門》中說,他目前運用的寫法,是以聊天的形式說話,一言以概之,說明賈平凹在創作長篇小說時追求自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首先是小說敘述人的隱藏,賈平凹認爲,傳統的敘述中,敘述者站在人羣前或者站在臺子上,不免會譁衆取寵,拿腔作勢。而讓他從臺子上下來,站在人羣中,就會正常而真誠的說話。所以,創作中賈平凹巧妙隱藏敘述者,讓人感覺不到在“做”,自然無爲。《土門》和《病相報告》中,或採用單一人物視角進行敘述,或轉換不同的人物視角,作者在敘述者的強調、選擇方面都獨具匠心。《廢都》中則選擇了隱含的敘述者,如奶牛的思考一段,就可視爲作者自己的聲音。到了《白夜》中,這種敘述者基本上實現完全隱形,敘述與人物故事一起自然而然的隨意鋪開,混沌蒼茫,接近“渾圓”,也許並不是十分的光彩奪目,但是你很難找到其中凹凸不平的地方,類似中國園林那樣,靜立於此,與曲徑遊廊、亭榭樓閣共同組成一個完美的整體。賈平凹的作品多是記敘生活瑣事,鮮有情節,他認爲,生活本身就是故事,過多的設定情節就會直接消滅真實,這種原生態的.記敘手法正是寫出了真實而流動的生活。像《西京》中,洋洋灑灑30萬字,通篇描繪的都是西京一羣人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鄰里糾紛、送往迎來、婚姻朋友等,沒有主線,讓讀者感受到撲面而來具有濃郁煙火氣息的原汁原味的生活。論述形式上,賈平凹也是奉行“無技巧”的原則,力求自然呈現,平平常常的說話,乘興而行,從容不迫。賈平凹的自然敘述開拓了一條嶄新的表達形式,可以使讀者有話要說產生共鳴,但是也不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這種信馬由繮的寫法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小說的好看性,賈平凹也強調他的作品應該讀慢些。二是意象難以張揚。作者在創作時爲追求自然而對生活流程很少選擇和加工,人物常會淹沒在生活中而面目模糊,形象不具突出性。三是敘述者的完全消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思想上的震撼,讀者常會如作品中描繪的人物一樣,在生活海洋中迷失 [1]。

二、意象構造

賈平凹的作品中意象鮮活、意蘊深刻,主要表現爲以下三類。首先是自然意象,作者想象力豐富,選擇的自然意象也繽紛多彩,如《廢都》中的四個太陽、奇花,《高老莊》中的飛碟,《白夜》中的大蜥蜴及蝨子等,在作者主觀思想的薰染下具有豐富內涵。其次是人和事的意象。如《廢都》中莊之蝶,《高老莊》中西夏、高子路,《土門》中梅梅和成義等,這些人物或爲平凡人,或具傳奇性,或爲主角,無論是哪一種,作者在塑造時都寄寓了不同的文化思考。情節意象不可或缺,如《廢都》中的四個太陽使人們感到恐慌;《土門》中球迷騷亂事件,明王演出;《懷念狼》中人狼互變,這些都具有明顯的象徵意義,深化主題。最後是民俗意象。《商州》中民間刺繡、吳氏廟、華山廟會;《廢都》中的壎、清虛庵、四合院等,這些意象都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及民俗意義,也富含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思考。在看到作品表象豐富的同時,對於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應注意,簡言之,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碎片連綴的情節結構會消解作品故事性,減弱可讀性。賈平凹也說,需要對小說觀念進行一定改造,張揚意象。二是營造意象時或與人物形象的塑造產生一定矛盾。《懷念狼》一文中人物基本上成爲作者傳達理念的載體或符號,筆者認爲,一部作品,只有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心靈深度,才能更好地接受歷史檢驗,賈平凹認爲這是“另一路”寫法,但是儘管如此,意象的營造與人物的塑造之間如何和諧共生,相輔相成,是亟須解決的創作難題。三是:意象營造時“度”的把握。賈平凹於作品中多次提到要將形而上結合形而下,在《懷念狼》中,又談及 “以實寫虛”的問題,這兩者其實都在說如何將意與象完美融合,營造意象時兩者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爲最佳結果,其次是憑意勝或者以象勝,而賈平凹的作品意象之間常出現顧此失彼,不能實現最佳,因而創作時賈平凹應注意意象之間這個“度”的把握[2]。

 結束語:

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厚重獨特,影響深遠,其敘事特色鮮明獨到,對中國傳統文化誠創突破、革故鼎新,並依據西方美學觀念轉化傳統,盡力掙脫其消極影響,,爲中國文學的民族化走向世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對當代文學創作具有重要價值和啓示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xiandaizuojia/jiapingao/023l0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