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彙總5篇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彙總5篇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育的演講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彙總5篇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 篇1

同志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的是一名農村年輕女教師,一名愛崗敬業、勤奮努力、成績顯着、深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的優秀的年輕英語女教師——戴春霞老師,她畢業於阜寧高等師範學校,獲得鹽城師範學院本科文憑,在讀師範時,她就十分注重自己的全面發展,除成績優異外,還培養了自己唱歌、跳舞等興趣,而且成績顯赫,曾在希望英語大賽、校園歌唱比賽中都獲得過很好的成績。身爲一名教師,她同樣也很出色,她努力探索素質教育的新途徑,在教中研,研中改,積極實踐新課程標準,她踐行着情景教學的理念,將簡單、瑣碎的英語字母,融入趣味橫生的情景教學片段中,形成了“趣理橫生”的教學風格,是五汛實驗小學英語教學的一朵奇葩,是農村英語教學的領軍人,深得同行的好評。

她對本職工作精益求精,勇於開拓創新,樹立了“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意識,創設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教學效果非常顯着,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上課時,她飽滿的熱情、抑揚頓挫的語調、風趣幽默的語言,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學得不亦樂乎,讓聽課的.老師陶醉其中,套用大家的話“聽她的課,那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多年來,她所帶班級學生的英語及格率、優秀率都很高,一直穩居同級同科第一,工作雖才兩三年,卻一直帶六年級畢業班的英語,用她的愛心、責任心,將一個個孩子送向更高的學府。

她關愛學生,雖然她不是班主任老師,但作爲住校的年輕老師,她和住校學生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因爲住校的學生父母不在身邊,所以只要他們有個頭疼感冒的,戴老師都會問寒問暖,給他們提供熱水,實在不行,她會和孩子的父母們取得聯繫,使孩子們得到最好、最貼心的照顧;在學習上,她更是關懷備至,甚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將學生們拉到自己的宿舍,耐心指導,直到他們弄懂爲止。所以在學生的心目中,戴老師是一位嚴師,更像一個大姐姐帶領他們走向光明!

真是她的這份愛心與責任心以及永不言棄的決心,才成就了她今天的佳績: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交流中獲一等獎,青年教師演講大賽二等獎,優秀青年教師,英語骨幹教師,濱海縣20xx年小學英語“關注常態課堂,聚焦有效教學”觀摩研討展示課一等獎等等,成績多多,效果顯着。

這就是我們身邊平凡而偉大的農村教師形象,她用她平凡而真誠的教態詮釋了一個教師的全新定義,教師是平凡的,教師的責任也是重大的。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複製,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只要我們我們用心,就可以爲孩子創造一個五彩的世界。讓我們都向戴春霞老師學習,給孩子創造一個知識的樂園吧,謝謝大家!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當了14年班主任,一直在教差班,和待進生打交道,使我不得不硬着頭皮想怎麼辦才能教好他們,雖然到現在也沒想出個一二三,但至少面對待進生,我可以不急不煩不燥了。我覺得教好待進生的天字第一號問題是教育家長。

一、幫助家長給學生打造一個合適的家庭教育環境

因爲每個待進生後面都站着一堆差家長,很多孩子其實都是家長給“教”差的。

要教育待進生家長,得想辦法,因爲這些家長經過小學老師的反覆“教育”,都有了相當的反教育能力。

我與待進生家長溝通一般選擇在孩子沒犯錯誤的時候,見面時間由家長定,見面以後,我都是先請家長說孩子最近的情況及對我的建議,然後我再把孩子的最近顯露出的優點和進步說給家長,再指出孩子的缺點以及家長該如何做,接下來就是監督家長做,每週一我都要聽待進生向我彙報家長做得怎麼樣,我再發資訊肯定家長哪做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同時把孩子在本週的進步發給他,這樣做很麻煩,但卻能形成了對待進生進行教育的合力。

二、看優點,樹信心,因勢利導,

1、我把所有的學生包括待進生都叫“好孩子”。

這個稱呼最初是因爲我記不住學生的名字,但我又不願意讓學生髮現我不認識他們,才這樣叫的,後來我發現這個稱呼可以讓學生們感覺溫暖,還可以給學生一個“好孩子”的心理暗示,就作爲我的一個特色延續下來。很管用的。

2、給待進生每人買一個筆記本,讓他們每天記錄自己的進步,然後我不定期的讓他們讀給我聽,孩子們寫着、讀者自己的進步,自信心會有很大的提升,

我稱其爲固根教育,根深才能葉茂。其實要想改變待進生,必須從孩子的優點着手,強化待進生身上雖然隱藏很深但仍然具有的真善美,以此爲基礎,弱化乃至根除孩子身上的假惡醜,這樣孩子的生命才真正被點化,他的成長才有後勁,如果只盯着孩子的缺點,就事論事,永遠治標不治本。

3、在長期的被批評和教育中,待進生們練就了一身抗打擊的真功夫,所以對於經常犯小錯誤的同學,我一般不直面批評而是因勢利導,防止師生間因爲無所謂的爭論而削弱教育的.力量。

4、待進生之所以成爲待進生,並非一日之寒。我轉化矯正他們的行爲,從不提過高的要求,從不指望一蹴而就,從來有耐心,不斷地預見學生的反覆,然後堅持不懈。

三、查原因,想辦法,對症下藥

仔細研究待進生變差的原因都差不多,但使學生變差的那一瞬間的人和事有時是不一樣的,要對症下藥,纔會事半功倍。

有一些待進生,是小學老師教育不當造成的。

對於這類學生,在他升入初中以後,得給他們一個尊重,給他們一個改頭換面的機會,我的具體做法是座位自己選,(但不是瞎選,有具體規定),鑰匙每人一把,班級管理誰都可以發表意見。

待進生犯錯誤時喜歡百般抵賴,其實就是怕被批評,被罰。所以我經常跟學生說錯了沒關係,但要承認,更要改正,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就沒事了,我不罰,這樣孩子們感覺安全了,也就願意配合老師解決問題了。

要讓這些待進生感到安全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們說,學生犯了錯誤之後,我找到他們,我很少先入爲主上來就教育,而是先聽他們說,孩子們見我沒發火,會感覺自己是安全的,於是他們開始放鬆了對我的戒備,直到他們說的越來越接近接近事情的真相了,我再開始教育,就容易多了。

因爲待進生們無事,所以才生非, 要讓他們有事可做。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幫助科課代表查誰沒交作業,有些能聽懂的課下課後找我交流聽會了哪些知識。

課下組織他們掰手腕,到操場跑圈,打籃球,填看各種表格,我喜歡以表治班。

我想強調的是現在我教育待進生很少用以前慣用的待進生教育三斧子半 ——--打罵罰加轟回家。有點老套,況且仔細想想,硬碰硬,也許我們在言語上或行動上佔了上風,但待進生心裏不服,這種無法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是難起作用的,再有就是萬一有個一個半個想不開的,跳樓呀跳樓的,我們就犯不上了。不如想點有針對性人文一點的辦法,也許我們想的辦法不一定有多好,但只要真誠,關鍵是堅持不懈,肯定會起作用的。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 篇3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19xx年7月帶着對未來美好的信心追求,我走上了初爲人師的道路,望着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眼睛,望着孩子們幼稚可愛的笑臉,我體會到他們的純潔質樸,也就從那時起,我就樹立了一個信念:在教育事業百花園裏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以一片綠葉的精神,托起花的甜美,果的珍貴,以一片真誠的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十三年來我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盡職盡責,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多年的教學經歷使我深深體會到:教育當中充滿了愛,有愛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記得那是一個新學期星期一的早上,我和往常一樣走進教室開晨會,“砰砰”一陣敲門聲,打斷了我的講話,我聞聲快步走出教室,在走廊裏站着一位男學生和一位中年男子。我上下打量了幾眼,習慣地說:“剛轉來的學生吧。”我還沒說完,那好象是家長的男子低聲說:“不,是留級的。我想讓他再學好點。”我一聽是留級的二話沒說就跑道到教導處找李主任,李主任說明了原因,我知道了這個學生叫xx。他思想品德極差,學習成績往往是倒數;因打架鬥毆,小偷小摸,時常家長告到學校,也因屢教不改,常常受到老師的譴責和批評,同學們更是不喜歡他,因此,他連降兩級從五年級留到我班,(他的年齡不大),當我瞭解到他的情況後就會到教室,說實話真不想要他,但是校長的批條我不能不接受,

再一個是他的父親含着眼淚懇求我:“李老師,幫幫忙,讓孩子留級是叫他重新開始,我們當家長的這會一定管好他,給孩子一個改過的機會吧。”他的父親說了很多,從他的眼神中不難看出是在求我,我爲難了,這時我看見xx揹着一個嶄新的書包,耷拉着頭,非常尷尬地在擺弄着自己那雙稚嫩的小手,低聲說了一句話“老師,我……我要改好,”說完便哭了。當時我被他們父子感動了,就把xx領進了教室。說實話,凡是當過班主任的都知道,寧教十個好生,也不教一個差生,因爲管理不當,會帶壞一部分學生。但現在既然遇上了又有什麼辦法。只願自己倒黴,思想上有很大的波動。但想想教師的職責,班主任的重任,自己的追求,我決心啃這塊硬骨頭,我想辦法去改變他,有了這種思想做指導,我便開始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用愛心滋潤學生的心田,喚起上進心。因xx的不良習慣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所以他對老師持有仇視態度,要想轉變他,就得給他做思想工作,按一般規律,一個人更換一個新的環境,開始都想好好表現自我、我抓住時機,用滾燙的愛心去融化他,更何況他有改過的兆頭,於是我便多找機會同他接觸,同他拉家常,得知他父母經商賣自行車,工作非常辛苦。有時他還幫助父母作家務,得知此情況;我就在班上表揚他,說他愛勞動,以次喚起他的上進心,這樣逐漸地縮短了我和他之間的距離。其次是發現閃光點喚起了學習欲。一年一度的春季運動會在我校又拉開了帳幕,我發現他的體質非常好,我對着學生說:“同學們,我們班有一個體育健將,他就是xx,如果不相信咱們這次運動會就叫他參加,好嗎?”學生們都一致贊同。“你感不感參加比賽證明自己的實力呢?”以他那不忍輸的性格一定會答應的。果然在我的說服下,他報了跳高和扔實心球兩項,在比賽中出乎我和同學們的意料,他竟得了兩個第一,當他拿着獎狀跑到我的`跟前時,他那高興的樣子簡直無法形容,但我看的出此時的他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回到教室,我在班上鄭重其事地表揚了他,同學們也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這時他真正體驗到了集體對他的信任。爲了鼓勵他,我把自己的一些學習用品,如筆、日記本送給了他,希望他在學習上也像在運動場上那樣努力拼搏,爭取取得好成績。從那以後他真地變了,學習刻苦了,作業認真了,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裏中等以上。

由於我始終用一顆熾熱的心關心、愛護他,又經常表揚,鼓勵他,同時,他的思想行爲有了極大的轉變,他能幫助同學們值日了,也願意把自己的學習用品借給別人了,他還拿自己的零花錢幫助我班的特困生齊苗苗……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聰明伶俐,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我選他爲值日班長,真是“沙裏淘金”,我發現了人才,他把我們原先紀律鬆弛的班集體管理得井井有條,他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家長對孩子的進步非常高興,感激地對我說:“李老師,太謝謝你了,你不愧是一位好老師。”是啊,想想過去的xx、看看現在的他,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和欣慰。今學期我不教xx了,他送給我一個日記本,並在本中寫到:老師,我愛您!從這幾個字中,我知道了自己的愛之所在,這幾字一直激勵我,使我充滿力量,使我暗下決心,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我要用愛去澆灌每一個幼小的心靈。

是的,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師只有真正地思學生之所思,想學生之所想,縮短了師生距離,增進了師生溝通,才能觸動孩子的心靈,提高教育的質量,從而培養出有個性,有發展,有創新的學生。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 篇4

我是個從教僅僅四年的專職英語教師,雖然從教年數很短,可經過這幾年與學生的相處,我深深的知道,要想成爲一個受學生尊重的教師,首先你得先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可見,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樑,也是一條基本準則。

我認爲老師對學生要做到關愛有加,嚴而有度,師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關係學生性格的形成。一個學生如果生活在鼓勵和認可之中,他就會自信和自強。有學者認爲,“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記得剛剛從教的時候,我總以爲對於英語教學,學生只要懼怕我,就會在你的課上認真聽講,認真默寫,認真背誦。再調皮的孩子,也會在我的威嚴之下,不得不好好學習。事過一年,我才知道,這種方法絕對是錯誤的。那些調皮的孩子,因爲害怕我,養成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壞習慣。而且學生對英語失去了興趣,把英語學習當成了一種不能不完成的任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跟一個學生家長聊天,家長告訴我,“他家小孩子特別怕我,路上遇到我來了,他就會遠遠的跑開。”回家我好好想了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歸根結底,我覺得自己太刻板了,以爲對他們越嚴格,就是對他們越好。其實,這樣會讓學生們害怕上我的英語課,從而害怕我這個老師,失去了對英語的興趣。得知這一點,我立刻改變了自己的方略。從此我上課,也不再一板一眼地給學生灌輸知道,我儘量用一些其他生活活潑的教學方法,與學生一起聊天,一起笑,一起鬧。遇到一些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我就是與他們交流,用我的愛的感化他們。我在學生眼裏,漸漸從懼怕轉變成了敬畏。

對學生不要要有愛,還要有責任意識。教師的“責任意識”從哪裏來?首先,要進入角色。教師承擔着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只有進入了教師這個角色,纔會用心去塑造、用情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薰陶學生,履行傳承文明、開啓人類智慧的職責。如果不進入角色,就不會有責任意識,更談不上盡角色的責任了。其次,要善於學習。當今社會,正處於知識爆炸的年代,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速度愈來愈快。同時,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在某些方面所掌握的知識已經超過了教師。教師的“一桶水”應該是一汪充盈的活水,教師的目的不是把自己的這桶水倒給學生,而是要以自己的這桶水去引導學生自己去獲得水,創造新“水”。會學習的教師,纔會教出會學習的學生。不學習就不長知識,沒知識就盡不了責任。但丁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本來是有才氣的 ,然而由於缺“德”,聰明反被聰明誤,步入歧途,造成千古遺恨。因此,只有有了知識,又有很強的責任意識,才能負得起與社會角色相匹配的責任。

我在江洲路小學工作,這所學校有個特點。就是插班生很多。我經常遇到這種學生,就是從外地轉過來上四年級,五年級,甚至六年級。他們中好多一部分人,英語基礎很差,甚至根本沒有學過英語。遇到這種學生,我很頭疼。但是,我不能在他們面前表現的沒有信心。我有時候會找他們交流,告訴他們英語很好學,幫他們樹立信心。早讀課上,領完其他學生,我會把他們一個個帶到其他地方。一句一句的教他們讀課文,讓他們對英語保持着信心。平時默寫,特別關照他們。遇到他們默寫的非常好的時候,我就會表揚他們,鼓勵他們。星期五放學,我會把他們集中在一起,複習學習的內容,補習以前學習的內容。當然,他們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也總有一部分人,會不辜負我的`希望。象我20xx我遇到的五年級的胡成成,從來沒有學過英語,來到我們班,他自己也聰明,也很努力。我一遍一遍的教他,利用課餘時間幫他補習,很快他的英語就突飛猛進,最後以英語60分卷子58的高分被二附中錄取。

愛源於責任,我認爲:愛與責任是相互聯繫,相輔相成的。責任是內核,愛是外化。有了責任纔有愛,愛源於責任。是啊,“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什麼力量把一個人見人煩的孩子,變成人見人愛的孩子?是愛。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

有人說“付出愛才會得到愛”,而我要說,真正的愛只需付出,而不會刻意去追求回報。記得老師在我們畢業前就特別地強調過,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要用快樂面對學生,用愛感動學生,用心傾聽學生,用眼睛讀懂學生,用手適當幫助學生。對學生多一份細心和耐心,就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走上三尺講臺,我們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我們爲人師表。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師德的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底蘊的體現。讓我們一起建起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家園,用我們的愛與責任撐起教育的明天。

教師教育的演講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搭建教育的藍天》。

我是一個老師,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只要我的鴿羣能翱翔藍天,只要我的雛鷹能鵬程萬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堅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遠年輕,我情願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讓我的青春乃至整個的生命,在跳動的燭火中昇華,在血液的鮮紅中奔騰……

這首詩點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澎湃起我教育的夢想!帶着這份激情與夢想,我踏上了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臺,從此,我擁有了一個神聖的名字——教師!

我早已懂得教育是一個單調而瑣碎的職業,偉大在平凡中孕育,崇高以單調爲面孔。在這樣繁重而平凡的工作中,我默默奉獻,甘於付出。孔子的“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林崇德教授的“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等等名言佳句一直啓迪和警醒着我!從葉聖陶到呂叔相,從魏書生到餘映朝,從誇美紐斯到蘇霍姆林斯基,從杜威到馬卡連柯,無一不詮釋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高尚的師德就無法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這句話。它鞭策着我,鼓舞着我,使我向一名更優秀更崇高的教育者邁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與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着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形象直接關係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爲師,德高爲範,“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這個時代的召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教師不朽的追求。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的愛與衆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因此,在這條道路上,我願將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們一起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將一隻只凝聚着師愛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藍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將要演講的主題是《灑下愛的種子》。各位都知道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履行自己的責任,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把該做的做好,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記得一位偉人曾說過“人生所有的履歷都必須排在勇於負責人的精神之後”。在責任的內在力量驅使下,油然而產生出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歸屬感。在這種力量的促使下,我們應把更多愛的種子灑向我們的學生。我認爲愛應包含如下幾種:

第一種:耐心的愛。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生命個體,尊重生命關愛生命需要長期的觀察和認識。試想,一個沒有耐心,沉不住氣的老師怎麼能彎下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繼而走進孩子們的童真世界呢?當孩子犯錯時;當孩子退步時;當孩子遇到難處時。讓我們多給他們一些時間,耐心的等待和培育小苗的成長和開花吧!

第二種:寬容的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們總免不了要給我們製造一些小麻煩,如:打架、吵架啦,上課時講廢話啦,作業不完成啦等等,這些小麻煩總是影響着我們的好心情。我們在批評孩子的同時也應當以寬容的心態去包容他們,感化他們。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王迎同學偷偷拿了王帥同學書包裏的五元錢,不巧被其他同學當場“繳獲”。他十分恐慌地央求我千萬別告訴他的父母,因爲她的父母對他十分嚴格,非打即罵。雖然我當時也十分氣憤,但是我轉念一想:教育的意義不就是讓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嗎?何不用寬容去感化他,去包容他呢?於是,我答應了他,並跟他約好:今後再也不許去拿別人的東西了,他不勝感激滿口答應了。以後的他果真沒有再犯過這樣的錯誤。

第三種、公平的愛;第四種、嚴格的愛;第五種、幫助的愛,還有更多更多各不相同的愛。只有我們心中有愛,言行有愛我們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也才能使學生更健康的成長。

我們可以不偉大,也可以清貧,但我們千萬不可以沒有愛。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在口袋裏裝着一把愛的種子。課堂上、生活中隨時將這些愛的種子一顆顆地撒入學生的心田。讓孩子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着和風細雨般地澆灌;讓孩子隨時隨地感受到我們各種不同的愛。

自我校召開了以“強責任、爭一流、大提升”爲主體的專場學習討論會以來,我校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也使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責任,我是一名班主任,班級就是我的陣地,我要在我的陣地裏努力着、奮鬥着、播撒下更多愛的種子。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讚美我的.職業;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師,我要用如花的詞彙,構築我心中最美的詩篇;我要用凝重的情感,唱出我心中最美的頌歌——我愛教師這一行 ,我衷誠黨的教育事業。

記得讀師範時,我也曾用浪漫的情懷去設計美好的未來,用火一樣的熱情去描繪絢麗的事業,可當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以後,我才真正體會到教師平凡而瑣碎的生活,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和巨大的壓力。我苦惱、迷茫、動搖……

但領導的諄諄教誨激勵着我,同事們的工作熱情感化着我,老教師默默奉獻的精神震撼着我。如今,我諦聽着自己踩踏的足音,搖搖晃晃地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十五年,十五年來,我喜歡走在路上,聽孩子們叫我“老師好”;我喜歡登上講臺,看臺下幾十雙期待的目光;我喜歡拿起粉筆,爲年輕的航船導航,幫助他們開啓智慧之門,點燃理想之燈。而他們也在影響着我的思想,豐富着我的生活美麗着我的人生……

當在一個夏日,我從一個曾調皮搗蛋的學生手裏接到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當在一個清晨,我聽到學生說“我錯了”,當在一個黃昏,我聽到學生說“我會努力”,那真的是一種幸福。雖然,曾在休息的時間裏,和他們一遍一遍地交談;雖然,曾在大雪的日子裏,去找遍每一個書攤,雖然,曾在沒人的夜裏,讓自己波浪滿面……

每當在教師的節日裏,我收到學生的一支花,一張賀卡;在中秋團圓的日子裏,接到學生打來的一個電話,一條短信;當在靜靜的夜裏,讀着學生真摯、感激的來信我便明白我爲什麼要做老師?是因爲我看到了一顆顆純潔的心正等待着我來開啓。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啓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讓我們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shiyongfanwen/yanjianggao/qdo4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