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四年級數學日記集錦

四年級數學日記集錦

數學日記的書寫就是要記錄與數學相關的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日記集錦,歡迎參考閱讀!

四年級數學日記集錦

四年級數學日記1

五一期間,我和母親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裏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母親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爲上面寫着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母親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母親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母親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爲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爲我知道這裏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着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纔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2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遊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裏,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四年級數學日記3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閒着沒事,母親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母親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母親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母親。可母親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母親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母親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母親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母親,母親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四年級數學日記4

0是一個神祕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祕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麼可能這麼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裏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麼重要呀!

如果我以後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後果都得我承擔啊!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苟,要不然後果非常嚴重。

四年級數學日記5

今天,我跟着母親去菜場買菜。母親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母親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裏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於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於3。5元,20減3。5等於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並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於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母親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着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透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着許多數學奧祕,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6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母親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和你玩個遊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母親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着1—24個數。“母親,遊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母親笑着說。

我見遊戲規則這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母親,母親笑了起來。“爲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母親。母親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母親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裏,有着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四年級數學日記7

今天,我統計了《自由自在遊泰國》這本書的頁數和字數。

我覺得這本書的字數很不好統計,因爲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有至少一張圖片,而且有些還是整頁都是圖片呢。我大致翻了一下全本書,估計平均一頁有500字。

我隨便數了10頁,然後按照10頁的厚度估計出50頁的厚度,再估計全本書約有3個多50頁的厚度,應該是150頁多一些,就算是多20頁吧,那麼,這本書的總共頁數應該是50×3+20=170頁,總共字數大約是170×500=85000個字。

頁數和字數我都估算出來了。我翻到最後一頁,果然,這本書是160頁,我算的還是比較準確的。

四年級數學日記8

今天數學課上,盛老師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那個問題把我們全班都難倒了,這是一個爸爸開車的里程問題。

說爸爸的汽車裏程表上原來是35千米,到了星期一變成了162千米;星期二變成了410千米;星期三變成了745千米;星期四還是745千米;星期五變成了928千米。老師問我們星期二爸爸開了多少千米。我們說:“太簡單了,不是410千米,還是多少千米呢?”老師卻說了一聲:“錯!”我們又說:“老師,你看花眼了吧,星期二這兒不是標着410千米嗎?”老師說:“你們看,我爲什麼說錯呢?就是因爲410千米根本不是星期二開的里程,它是里程錶上的數字,而里程錶是不清零的,所以410千米是包括星期二、星期一以及以前開的路程的和。大家以後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看清題目,否則相差一個字,題目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聽了老師的解釋,我們一下子明白了過來。接着,老師又提了一個問題,也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一共開了幾千米?一個同學回答說:“先將162—35、410—162、745—410、745—745、928—745,再將他們的差加起來就好了。”老師說:“嗯,這是一種辦法,但誰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思考了一下,就舉起手說:“只要將928—35就好了。”老師連連誇我。

學數學真有趣啊!

標籤: 四年級 集錦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riji/rijizuowen/y4kp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