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謊言作文 >

謊言小學生作文

謊言小學生作文

一個科學家說過:人總是會撒謊的,甚至在一天中都會撒好多次謊。是啊,每個人都會撒謊,但謊言不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謊言小學生作文,歡迎閱讀!

謊言小學生作文

謊言小學生作文1

說到謊言,可能人人都厭惡它。可是,謊言有時候並不都是惡意的,,生活中也存在善意的謊言。善意的謊言,只要出發點是好的,是爲了幫助別人而不得不撒的,那就是美麗的。

讓我給大家講個關於謊言的故事吧。

有一個雙目失明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不久將會死去,她的親人們悲痛欲絕。醫生問她最後的願望是什麼,小女孩回答:“我想去天安門廣場看一次升旗儀式。”一時間所有在場的人都感動得哭了——一個得了絕症的小女孩竟然如此追求上進,熱愛祖國,讓人怎能不感動呢?——因爲小女孩的病已經經不起長途顛簸,所以醫生和小女孩的家人策劃了一番,選擇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裏,把小女孩領到了附近的一所小學,國歌響了起來,國旗升了起來,所有的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個善意的謊言幫小女孩圓了最後的夢想,人們怎麼會厭惡它呢?

我還讀過一篇文章:《唯一的聽衆》,它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位青年,小提琴拉得非常難聽,父親和妹妹都嫌他的琴技不好。有一天,他到一個小樹林裏去拉琴,碰到一個老婦人,他正想溜走,老婦人叫住了他:“是我打擾你了嗎?小夥子。我的耳朵聾了,聽不到,但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在老婦人的鼓勵和指導下,年輕人走上了成才之路,他的`妹妹吃驚哥哥的琴技爲什麼提高這麼快,便問:“老實交代,你受到了哪位高人的指點?”年輕人回答:“不是什麼高人,是個老婦人,就住在12號樓,不過,她是個聾子。”“聾子?多麼荒唐!”妹妹驚叫起來,“她是我們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老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然說她是聾子。”原來老教授是用善意的謊言鼓勵青年的,試想,如果沒有老教授善意的謊言,年輕人怎麼會成才呢?

可見,謊言不一定都是惡意的。有時,生活中也需要善意的謊言。有些善意的謊言,甚至可以讓我們的世界變成和諧的大家園!

謊言小學生作文2

我有一個爺爺,小學生作文:善意的謊言最美。今年他以經七十多歲了。前不久他被查出患有中期肺癌。可爸爸、姑姑 、叔叔大爺們都練合起來不告訴他。都對爺爺說:“沒事的,你患得只是一般的肺炎”。開始我很不瞭解,認爲他們的謊言對爺爺的'治療不利。可現在我卻相信有時"善意的謊言”是最美的。應爲......

爺爺是個老實巴交,一字不識,一生清貧的農民。一輩子沒享過什麼福。他有六個子女。奶奶個子女。奶奶去世早,我爸爸他們幾個老小全部都是爺爺一手帶大的。他過慣了苦日子,很節儉,有一次他的節儉還讓我丟足了"面子”。

那一次是爺爺送我上學,早餐是在上學的路上買的麪包和牛奶,到學校時麪包還剩下一大半。我隨手就要向垃圾桶裏扔。爺爺看見了趕緊喊:"別扔,給我!”可他還沒有說完我已經丟進了。這時,爺爺竟然當着那麼多同學的面從垃圾桶裏揀起了那用食品袋包着的半塊剩麪包。當時同學們哈哈大笑,我的臉通紅,爲此我竟然好多天不理爺爺。

如今,爺爺正在做化療,因爲他沒文化不懂。還以爲治療一般的肺炎就得這樣打針,所以每個療程的化療他都配合的很好。幸虧沒告訴爺爺,否則他是絕對不會治療的,因爲他怕花錢,心痛子女。認爲自己病反正是治不好,幹嘛要花那麼多錢給子女增加負擔。可是爺爺啊!你可曾知到要是沒有你哪來的姑姑大爺、叔叔爸爸還有我!

爺爺,你可一定要挺住啊!希望我們善意的謊言能夠延續你的生命,哪怕是一分一秒也好!善意的謊言最美!

謊言小學生作文3

在放學的路上,我像往常一樣蹦蹦跳跳地回家,爸爸和媽媽還沒有回來,上樓後我突然看見門開着,難道他們提前回來了?

我帶着好奇心開門進去檢視,我嚇了一跳,站在我面前的竟是兩名中年男子。我心想:完了,今天死定了,他們還沒有發現我,我趕緊往門外跑,誰知這該死的`腳到這時竟然給我添麻煩,我不小心用腳踢到了門上,那兩名男子說:“誰?”頓時我竟出了一身冷汗,我急中生智,隨手掏出了一個本子,不慌不忙地對兩位叔叔說:“請問這裏是郭成傲家嗎?”兩位叔叔吞吞吐吐地說:“哦,是啊,有什麼事嗎?”我說:“這是他的作業本,請您替我交給他。”兩位叔叔說:“好。”我連忙往樓下跑,心裏想:“哼,想偷我們家東西,沒門!”到了樓下我急忙撥打了“110”和爸爸媽媽的電話,把情況告訴了他們,來了一個“甕中捉鱉”。

不一會警察和爸爸媽媽就到了,警察迅速地逮捕了兩名盜賊,媽媽和爸爸都高興地笑了,誇我長大了,我心裏真高興。

在生活中大家不能隨意說謊,那樣別人就不會信任你,但遇到這樣的情況就不得不說謊,要在特殊的情況下說謊,不然會給你帶來一些更大的麻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qingganzuowen/huangyanzuowen/yrvn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