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小石潭記 >

關於《小石潭記》教學記片段

關於《小石潭記》教學記片段

上週五用了十五分鐘讀了兩遍《小石潭記》,今天早讀和第一節課,我們在聯繫背誦這篇文章。

關於《小石潭記》教學記片段

有些孩子週末已經背熟了,自然充當了小老師的身份。

我經常想盡可能照顧那些後起的孩子,就兼顧不到那些自覺用功的孩子啦。但是,大班制授課,只能如此。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讓那些十分熟練的孩子一遍遍地陪着那些後起的孩子,其實對優秀的孩子也是一種磨礪吧。在誦讀中,一遍遍體悟文字的能量,這一遍跟上一遍的功效也應該不是一樣的吧。你看,課堂上那些總是充滿熱情讀書的孩子,他們從不會因爲老師讓他們多讀一遍而心生怨氣,反而覺得是一種榮耀。

今早讀時,我的眼睛掃過全班,發現大概有10個孩子是週末沒有讀過這篇文章的,因爲即使在同伴如此清脆的琅琅書聲中,他們依然目光渙散,嘴角只能不合節奏地抽氣般蠕動。於是,只能一遍遍反覆帶讀。

儘管已經對全文解釋過,還是不斷提示那些文字頓感讀較強的孩子:“日光下澈——日光照耀下,水底如此清澈,你眼前有什麼畫面出現?”不用我解說,自有學生代答:“水底很清,每條魚都看得很清楚。”

“影布石上——是什麼的影子在石上?‘布’這個詞,在此跟‘夏夜,星星佈滿天空’的‘布’是一樣的意思嗎?”不懂,就再講講,再讀讀。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中的“境”是怎樣的“清”?——“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我們學過的哪一篇寫景的文章跟這篇文章的意境有相似之處?

有孩子說是《桃花源記》,種民和彥皓都說是《與朱元思書》。

那些地方相似呢?

孩子們複習了一遍《與朱元思書》。有五六個孩子不記得原文了,於是,好的同學又帶着大家再讀一遍。

大家找出寫樹、寫水的句子進行了比較。只是泛泛地雜議,並不是嚴格地區分,有感覺就夠了。

這篇文章,你對哪幾句話特別有感覺?不少孩子都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海洋只說了一句:“如鳴佩環”,我說:“我也喜歡這句。真會打比方呀!”

認識“奉壹”中的這個“壹”,順便把漢字中表示數字的大寫壹貳叄肆伍……全認了一遍。區分“壹——噎”時,問“噎”這個字在哪見過嗎?孩子們馬上說:“黍離”中“中心如噎”!於是,吟誦了一遍《詩經·王風·黍離》。聲音真好聽!尤其是吟誦到“悠悠蒼天”時,我覺得這是一班美聲訓練過的孩子。

再讀,再根據老師的圖示練習背誦。基本上過了,我們就再複習背誦《詩經·小雅·節南山》。全班背,小組背,基本上熟練了。這個南山的節啊,終於拔過去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mingrenmingzhu/tanji/9lqw7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