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4篇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4篇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就是多麼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爲國捐軀,可就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此時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爲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爲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糉子”一齊成爲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爲中國的傳說。爲了什麼呢?爲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就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此時你爲自我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就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爲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 我爲你而驕傲,又爲你而悲哀。驕傲的就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就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就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這天,我們仍然過着這端午節,爲的就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農曆五月,青草漫遍了家鄉的山野,淺淺的清香撲鼻而來,石板橋,苔痕斑駁的青石下,墨綠的水色,緩緩流動,宛若溫潤的雙眸,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悄悄走來…

指甲紅

端午節淅瀝的小雨一下,鳳仙花那些桃紅的,細碎的小花朵就開得一片爛漫。每當這時,鳳仙花顫着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時,穿着花布衫女孩們把花瓣細心地採下來,放進一個細白的碎碗片裏,再放上粗鹽和白礬,又操起一根圓木搗得碎碎的,碗裏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狀。女孩們眨着明亮的眼,不時有幾綹黑髮飄到額前,她們一邊搗着,一邊輕輕唸叨着:“端午到,指甲紅,染了指甲過端午,紅紅火火過一年。”她們摘下幾片鮮嫩的梅豆葉,先把花瓣泥塗在指甲上,再用梅豆葉靈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隻只綠糉子,最後纏上紅絲線,把葉子紮緊。女孩們終於甜蜜地笑起來,明天那鳳仙花的桃紅就跑到她們指甲上去了!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桃紅鮮豔了女孩的指甲時,行走……

艾篙青

“哦,摘艾蒿嘍!”頑皮的孩童們坐在遙遙晃晃的自行車後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聲音響遍了清晨的山野。是的,是該摘艾篙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的艾蒿顫動着晶瑩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着短衫的小孩子們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輕輕撫摸着艾篙,閉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氣,咯咯地笑起來,他們使勁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濺上點點青綠,歡笑充滿了山野。婦女們輕聲說笑着,信手摘下幾片艾葉,戴在耳邊濃密的黑髮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車後座上在鄉間土路上顛簸着帶回家,歡聲笑語灑落一路。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艾篙遍綠了山野時,行走……

糉香飄

青翠的蘆葉在家鄉老人們的手中輕輕旋轉,光滑的蘆葉被捏成錐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幾個乾巴巴的大紅棗。幾轉,幾捏,粗糙的大手靈巧地轉動,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糉子便跳蕩而出,再倒入冒着熱氣的大鍋裏煮,糉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變成深綠,順着白熱的水汽,飄出甜甜的香。小巧的糉子被撈出來,冒着熱氣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順着深綠的糉皮滑下來,嫋嫋的熱氣讓人心裏驟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點綴着幾顆蜜棗,鮮香潤滑,還帶着蘆葉特有的清新,一併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滿嘴的清甜,滿心的溫暖。瀰漫了雙眼的,不止那白熱的水汽,還有家鄉人分享着糉子,滿臉滿足的笑。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糉香飄蕩時,漸行漸遠……

思緒在溼漉漉的水汽中漸漸模糊了,那糉子的清香似乎縈繞齒間。端午節,悠久的傳統,美好的風俗,人們在這年年的端午節中,虔誠,莊嚴,心中懷有的不僅是對節日的期待,更是對美好生活得祈願。

家鄉的`端午節啊,我願在夢中,將你深深思念。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這個節日是我盼望已久的,因爲在這天我可以吃糉子、系五彩線……

小時候常常聽太姥姥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人,他非常忠誠於楚王,但屢遭排擠,被流放,最後投汩江而死。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賽龍舟。百姓們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這樣一來,大家用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聽了太姥姥的故事,我常常猜想:是什麼樣的人物才能贏得這麼多人的敬佩和愛戴?從那時起,屈原這個英雄般的人物就走進了我的心底,我開始對端午節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聽太姥姥說,在傳統的端午節裏,人們有舉行划龍舟比賽、吃糉子、系五彩線、掛蒿草,配戴香包習俗。端午節有這麼多的習俗,真是太有趣了!真想親眼一見。

“媽媽,快來!你看,那就是賽龍舟!”“在哪?”同樣對端午癡迷的媽媽趕緊放下了手裏的報紙,同我一起聚精會神地看電視上那精彩動人的畫面:船是狹長、細窄的,船頭裝飾着龍頭,船尾裝扮着龍尾,再着上紅、黑、灰等鮮豔的顏色,龍舟栩栩如生,彷彿真的游龍一般在水上穿梭嬉戲。船上三五十個撓手齊心協力、動作一致,一時間,鼓聲陣陣,號角響亮,一時間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龍舟比賽真是熱鬧而激烈啊!

糉子是我最愛吃的了。糉子個頭較小,爲斜四角形。多以紅棗、豆沙爲餡。因爲在北方,每年吃的都是蜜棗糉,但今年不同了,媽媽和姥姥親手給我包了蛋黃肉糉、鮮肉糉和梅菜肉糉,實在是太好吃了,讓我吃個肚子溜圓。

端午節系五彩線、戴香包更是我的最愛。太姥姥在世時,每逢過端午節,她都會提前給我做好五彩線和香包。香包呈小葫蘆型,裏面裝的香草,香包的面是用紅色提花的緞綢做成,非常漂亮。端午節早上一起牀,太姥姥就給我的胳膊和腳踝處系綵線,把香包帶在脖子上。太姥姥說,這樣可以防止蚊蟲咬,又可以避邪。這個香包至今我還保留着。雖然,太姥姥已離開我很久了,但每當我看到那個精緻的小香包時,她那慈祥和善的笑容就浮現在我的眼前。現在太姥姥不在了,做香包這個任務每年端午節就由姥姥來完成了。雖然,姥姥做的香包沒有太姥姥做的那麼精巧別緻,但我一樣喜歡。這是老人對孩子的真摯牽掛。

在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了,同時這天也列入國家法定節日。我非常喜歡這個節日,因爲它帶給了我對美食的鑑賞和對古人的追億之情…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糉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爲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 你也可以投稿,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爲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爲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爲我們開啟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爲中華文化而自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jierizuowen/duanwuzuowen/vlxq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