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閱讀答案 >

課文《王義方》閱讀答案

課文《王義方》閱讀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題。

課文《王義方》閱讀答案

王義方,泗州漣水人也。少孤貧,事母甚謹,博通《五經》,而謇傲獨行。初舉明經,因詣京師,中路逢徒步者,自雲父爲潁上令,聞病篤,倍道將往焉,徒步不前,計無所出。義方解所乘馬與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晉王府參軍,直弘文館。特進魏徵甚禮之,將以侄女妻之。辭不取,俄而徵薨,義方竟娶徵之侄女。人問其然,告人曰:“昔不附宰相之勢,今感知己之言故也。”無何,坐與刑部尚書張亮交通,貶爲儋州吉安丞。行至海南,舟人將以酒脯致祭。義方曰:“黍稷非馨,義在明德。”乃酌水而祭。時當盛夏,風濤蒸毒,既而開霽,南渡吉安。蠻俗荒梗,義方召諸首領,集生徒,親爲講經,行釋奠之禮;清歌吹籥,登降有序,蠻酋大喜。貞觀二十三年,改授洹水丞。時張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來依義方而卒。臨終託以妻子及致屍還鄉。義方與皎妻自誓於海神,使奴負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義方之馬,身獨步從而還。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張亮,送皎妻子歸其家而往洹水。顯慶元年,遷侍御史。時中書侍郎李義府執權用事,婦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①,義府悅之,託大理丞畢正義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重按其事。正義自縊。高宗特原義府之罪。義方以義府奸蠹害政,將加彈奏,以問其母。母日:“昔王陵母伏劍成子之義,汝能盡忠立名,吾之願也,雖死不恨!”義方乃上奏。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於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總章二年卒,年五十五。門人何彥光、員半千爲義方制師服,三年喪畢而去。

[注]:①大理:官名,掌管刑法,此處指掌管刑法的地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博通《五經》,而謇傲獨行 謇:忠誠,正直

B.坐與刑部尚書張亮交通 交通:交往,交遊

C.坐事系大理,義府悅之 系:牽涉,關聯

D.高宗又敕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重按其事 按:追究,查辦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於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B.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於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C.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於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D.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於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義方出身低微,知恩圖報。去京城應試的路上,毫不猶豫地幫助陌生人;魏徵想把侄女嫁給他,他先因不願攀附權貴而拒絕,終因感激魏徵的知己之言而娶之爲妻。

B.王義方善於祭祀,教化有方。被貶前往儋州,渡海時,他認爲祭祀重在明德,而黍稷沒有香味,因而酌水致祭;到達吉安後,以詩書禮樂教化人民,成效顯著。

C.王義方受人之事,忠人之托。張亮哥哥的兒子張皎流放崖州,臨終前把妻子兒子託付給王義方。王義方歷經艱難,最終安葬了張皎並護送其妻子兒子返回家鄉。

D.王義方忠誠正直,不阿權貴。李義府徇私枉法救出喜歡的婦人淳于氏,高宗已經原諒李義府的罪過,但王義方堅持正義,詢問了李義府的母親勇敢上奏彈劾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自雲父爲潁上令,聞病篤,倍道將往焉,徒步不前,計無所出。(5分)

(2)昔王陵母伏劍成子之義,汝能盡忠立名,吾之願也,雖死不恨!(5分)

答案:

4.C

系:拘囚。

5.B

“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於昌樂,聚徒教授。

母卒,遂不復仕進。”

6.D

原文“義方以義府奸蠹害政,將加彈奏,以問其母”中的'“其”代指王義方,而不是

李義府。後面“母曰”的話可以佐證。

7.(1)自稱父親是穎上縣令,聽說病得很重,想兼程前往探視,但徒步行走不能前進,想不出好主意來。(關鍵點:“爲”是,“篤”嚴重,“倍道”兼程,各得1分,句意得2分。)

(2)從前王陵的母親以劍自刎來成全兒子的義節,你能盡忠立名,正是我所希望的,即使死了也不後悔。(關鍵點:“伏劍”,以劍自刎;“汝能盡忠立名,吾之願也”判斷句,“恨” 後悔;各得1分,句意得2分。)

標籤: 王義方 閱讀 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jiaoshizhijia/yuedudaan/wn88l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