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實用】《春》的教案3篇

【實用】《春》的教案3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準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的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春》的教案3篇

《春》的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春》是著名散文家、詩人朱自清的作品。本文結構嚴謹,意境優美,語言詩化,情感細膩。全文以盼春繪春贊春爲主線,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美麗景色,讚美了春天使萬物充滿生機、給人們帶來新的、美好的希望,給人們帶來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教學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加強朗讀,並且將這一目標貫穿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在56年級的閱讀教學目標中,第一條就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於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是引導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去體會。本文《春》意境優美,語言詩化,情感細膩,是很好得朗讀教材。所以,出於對學生的教育目標和文章的語言文字,本課時將朗讀作爲最主要的學習目標,就是說,要透過朗讀訓練,去體會作者滲透在語言文字中豐富情感,去感受文中所描繪的美妙春天,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朗讀安排上,我從句到段再到篇,重點是指導好重點句子的朗讀。

2、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關於閱讀的基本要求。語文作爲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文章都包含着豐富而濃厚的情感,在閱讀教學中,就是要透過多種體驗,去受到薰陶和感染。在《春》中,作者用詩般的語言,將自己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文中意境優美,物象豐富,特別是在具體的景物描寫時,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所以在指導朗讀時,較多的運用情景創設、聯想等方法來引導學生的體驗,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各類作品,也正是在想幫助學生感受並激發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3、《新課程標準》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在課前安排了收集資料的環節。在指導句子朗讀時,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自主學習;在指導段落朗讀時,安排合作學習中,也請學生自由組合自主選擇。這樣同時也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難點困惑

1、散文《春》,語言詩化、情感細膩,就本班學生的實際來看,在體會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故本課存在一定的嘗試性。

2、因本文是第十二冊的教材,又因爲本人對新課標的認識還在學習狀態,故在教學設計上還又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懇請指導。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味語言文字,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色。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春天所富有的美麗、生機與希望。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學會生字,理解部分新詞的意思。

2、每人收集至少一件有關春天的作品。

教學流程

一、創境激情,整體感知

二、自主探究,嘗試朗讀

三、合作探究,感情朗讀

四、回顧小結,體會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風光片。

一、創境激情,整體感知

1、展示課前收集的關於春的作品: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我看到你們都已收集了關於春天的作品,下面,就來展示一下吧!(學生展示、交流)

師:我很高興,因爲同學們透過自己的努力,收集了這麼多關於春天的作品,實在很不錯。的確,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人們對春都懷有豐富、美好的情感。所以,許多人都喜歡用藝術去描繪春天,歌頌春天。剛纔的許多作品,就是說明。在我們中國的現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也寫了一篇題爲《春》的散文(板書課題),知道作家是誰麼?(回答)有誰瞭解他?那今天課後,我們的新任務就是去查找有關朱自清的資料。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春》。

2、指導多音字:師:我想,同學們都以預習了課文,我先來考考你們。完成《作業本》第二題。

3、聽錄音:師:同學們,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聽課文。比如,邊看課文邊聽,或看屏幕聽,也可以閉上眼睛邊想邊聽。

二、自主探究,嘗試朗讀

1、指導讀句子:師範讀一句,學生評議。

2、師:你想讀麼?好,那你就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找出來,好好地讀讀,盡你可能讀得最好。

3、學生交流讀,師生全班評議。(有針對性得做好重點句子的指導,指導時,隨即指導部分字詞,必要時藉助生活、情感等體驗來幫助,以取得認識和情感上的一致和共鳴。)

三、合作探究,情感朗讀

1、初步理解內容安排:師:你們讀的真美,我還想聽。你們還想讀麼?好,不過,現在我們要一段段地讀了。請看銀幕,這是本文的結構圖,你能說說這些內容分別在哪些自然段麼?學生找、回答。

2、分組試讀,合作探究:師:現在,我們就要發揮集體的力量了。我們要組成七個組,分別是盼春組、春草組、春花組、春風組、春雨組、春人組。5分鐘準備之後呢,請小組展示,可以是齊讀,也可以是小組代表個人讀,最好能有一些有創意的變化。一定要努力,我們要比比哪個組最出色!

4、學生交流,全班評議:師:一個要求,在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要仔細聽,過會兒,要進行評比。

5、重點體會贊春,理解春天的生機、美麗和力量:師:你們觀察一下,着三句話有什麼特點?爲什麼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和健壯的青年呢?你是怎麼理解的。

四、回顧小結,體會情感

1、大膽地談:讀到現在,你認爲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

2、表達情感:現在,請你跟春天說幾話吧!

課後反思

主要特點:

1、教學理念:充分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前收集有關春天的作品,課後再去收集作者的材料;讀句子時,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讀段落時,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展示小組特色;評議時,學生評老師,學生評學生等等環節的設計,正是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較好地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教學設計:抓住朗讀這一條主線,層層展開,步步深入。

課前欣賞風光片,得到感官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撥動;在具體的朗讀訓練時,由聽到評,再讀再評。先聽,即輸入一些技巧性的處理方法;評評老師,即在聽的基礎上思考、領悟;再自由讀、合作讀,就將自己所領悟和感受的輸出;最後再評,透過討論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在朗讀訓練時,從句到段的安排比較合理。

最大的成功

1、課前收集:充分發揮了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交流資訊的能力,也爲課堂創造了一個愉悅、優美的氛圍。

2、合作朗讀: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創造空間。無論是小組的組合,還是組內的分工,或是組間的展示交流,都極大的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較好的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合作能力。

出現的問題

1、突發事件處理欠科學。在合作學習分組時,春花組無人蔘與,教師將其閒置處理,,着無疑不利於學習目標的達成。若教師能主動填補空缺參與其中,效果會更好。

2、合作學習應給學生更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要求。課上,學生應沒有深入明確合作的要求,導致了過多注重表演,輕視了朗讀訓練。這樣,就本課的教學要求來看,降低了合作探究的價值。

《春》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①反覆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11 春。

③聯繫實際,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教學重點

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佈置

學生去搜集關於春的詩文,以開闊視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①匯入新課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畫面,打亂次序。)

屏幕上這一幅幅的畫面,讓我們在美麗的春光中陶醉,爲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爲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動。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麗的,當我們帶着對美好景物的熱愛、讚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動出充滿對生命熱愛的美妙無比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迤邐的景色的雲海中起伏飄蕩。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繪的景物就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春》,瞭解感知作者是怎樣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的。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②感知內容

a.認知性朗讀,讀準字音,疏通字詞,朗讀中教師正音,學生圈點,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11 春》。

b.感知性朗讀,朗讀時記住課文內容,並將大屏幕上的畫面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重新排列,從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研讀與賞析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於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①潛心精讀:

[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體味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每組推舉一人全班討論發言。全班討論回答,明確上述問題。

“說說你爲什麼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鑽”字用得好,“鑽”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鑽”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爲什麼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爲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後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慈愛、幸春天是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後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春》的教案 篇3

1、剛纔同學們很有韻味地誦讀了描寫春的古詩詞,老師也被古詩詞中所描寫的意境深深地打動。而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對《春》絢麗多彩的描繪一點也不亞於哪些古詩,這節課同學們和我,還有朱自清先生一起走進《春》天,讓我們共同欣賞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江南美景。

2、樹立學習目標,講明學習思路。

3、瞭解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他是我國最優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長期任清華大學教授,一生著書很多,著名散文有《春》、《背影》、《荷塘月色》等。

標籤: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ant/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y22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