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大班數學説課稿範文(通用6篇)

大班數學説課稿範文(通用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説課稿範文(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説課稿範文(通用6篇)

大班數學説課稿1

一、説教材:

6的組成是基於5以內的組成之上的。我利用6朵花出現的不同特徵,將6朵花分為兩份,一方面培養孩子的觀察判斷能力,一方面也總結出6的5種分法。在這一階段孩子初步經歷從實物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由於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常常會提出“這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等問題,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藉助於孩子操作圖片進行教學,為孩子瞭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基礎。

二、説目標

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數學活動的一些要求我將本次的目標設為以下幾條:

1、能根據花的不同特點如:經脈、花瓣、顏色、大小、葉子的不同給花分類,注意每次分的時候要把整個一起分。

2、老師的引導下探索組成的規律,知道6有5種分法,在寫的時候按照數字排序可以減少分法的遺漏。

3、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樂於探索數字的規律。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6的5種不同的分法。

難點:在操作過程中按照花的不同特徵給花分類,知道每一次都要合起來在分。

四、教學過程

一、給花朵分類

在幼兒的觀察中認識6朵花的不同特點。根據每一部分的兩種特點給6朵花進行分類。分的時候教師要講明白是將6朵花按兩種特點分完了再合起來,然後再分。在操作過程中我讓孩子將分好的結果記錄在紙上,這樣孩子的操作才有總結性的分析。在交流的時候也能通過自己的記錄紙驗證自己操作過程的正誤。

二、花轉換成點

由分好的花轉換為點,這個過程是將實物概括為數字的一個輔助,由實物過渡到對應量的點最後到數字孩子們在這樣的思路中更容易理解6的分合式是怎麼樣演變過來的。

三、用數字列出分合式

點到數字對於孩子來説就比較簡單了,整個過程層層深入,孩子的興趣也被調了起來。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很輕易地總結出6的分合。

四、總結分合式中的規律

孩子們從2的分合一直學到到6的分合,但是對於其中存在的規律只有少數部分孩子能察覺。為了讓孩子在寫分合式的時候更方便,教師讓孩子觀察數字間存在的規律,引導幼兒説出數字的排列規律是12345,54321,分合式左右兩個數字位置互換總和不變。孩子們在觀察中提高了探索數字間規律的興趣。

五、遊戲

遊戲是用輕鬆的方式對本次活動的鞏固。教師將6朵花藏掉幾朵孩子根據出示的花的數量説出具體藏掉的朵數,這是已知總數和分數算出另一個分數的數學推理。孩子們在遊戲中心情愉快,對數學的興趣得到了激發。

大班數學説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繫幼兒的生活,要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在“我會分”這個數學活動中,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等分”的方法。因為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活動的過程。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常常會提出“這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等問題,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而且由於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還不成熟,他們對某一事物也許明白,卻無法從具體轉化為自己內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過活動我希望他們能把自己對事物的外部特徵的認識轉為內在的、有規律的思考。

三、説目標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於動動,做做,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啟發他們在操作後進行交流和討論,積累經驗,引導他們發現等分的方法。我把本次活動目標設定為:

1、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二份、四份,體驗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等分一個物體,發展觀察力、創造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線繩一段,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包括:細繩(或毛線),剪刀,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紙各若干。

3、方形麪包片,圓形蛋糕,橡皮泥,桔子,黃瓜段,番茄,塑料專用刀。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引導幼兒學習二等分。

(1)出示一根繩子,請幼兒想一想,這根繩子要分成一樣長的兩段,應該怎樣分。請幼兒動手分。

①幼兒操作,教師巡視,鼓勵幼兒積極動手,重點強調要分成一樣長,讓幼兒探索發現從摺痕處剪,才是正確方法。

②教師小結:像這樣把細繩分成相等的兩份叫二等分,等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

(2)出示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紙片,引導幼兒嘗試將它們分成兩份。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發現有不同的分法應積極鼓勵。

(3)討論: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紙分成二等分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正方形3種,圓形1種,長方形3種)

(4)啟發幼兒想辦法驗證分出的兩份一樣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

師:你們是怎麼分的?分出的兩份一樣大嗎?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多少?分出來的兩份合起來會怎麼樣?

教師小結: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開的兩份合起來會變成原來的圖形。

2、出示實物,引導幼兒學習四等分。

(1)出示正方形,請幼兒想一想,這個正方形要分成一樣大的四份,應該怎樣分?請幼兒動手分。

教師小結:四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四份。(教師演示)

(2)出示圓形、長方形紙片和繩子,引導幼兒嘗試將它們分成四份。

(3)討論:圓形、長方形紙繩子分成四份有幾種不同分法?

小結:圓形1種,長方形3種,繩子1種。

(4)啟發幼兒想辦法驗證分出的四份一樣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四份之一。

3、幼兒分組操作:《兩個好朋友》、《分圖形》、各種食物學具,教師個別指導。

4、活動評價。

鞏固二等分、四等分概念。

大班數學説課稿3

一、説教材

5歲左右,兒童逐步抽象出初步的數概念,並能對數和數之間的關係進行邏輯的思考。通過學習數的組成,不僅有助於幼兒對組成中藴含數量關係的感知和理解,更是理解加減運算的基礎同時也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悟空分桃》是大班第四個主題神通廣大美猴王的一節數學為主的活動,它的原目標是學習4以內的組成,探索組成的基本規律,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並能根據數的組成規律寫出4的加減算式,我們綜合考慮幼兒的發展水平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精神,將原目標中的理解加減法的含義並能根據數的組成規律寫出4的加減算式作為下一活動的內容,本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以小朋友們感興趣的西遊記人物——孫悟空為主角,圍繞西遊記趣事,通過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索,學習4的組成,理解數量之間的關係,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説幼兒

大班幼兒已經初步具有理解數量中可逆性,傳遞性,相對性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基本理解分合號的含義和數量之間的關係,但在操作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事物的具體特徵對他們的干擾,在本次活動中,通過悟空分桃,幫助幼兒實現對數量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轉化。

三、説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後,我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

1、學習4以內數的組成,探索組成的基本規律。

2、能正確的記錄和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勇於嘗試不同的分法。

3、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為了保證本次目標的實現,我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理由了悟空這個角色,創設了悟空考本領、悟空水果店、小猴學本領等環節,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

量關係,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説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

本次活動的重點:理解4以內的組成。

難點:探索組成的基本規律。

五、説教法

本節課屬於數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説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遊戲法:創設生動具體的悟空遊戲情境,使幼兒在愉悦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情境,將複習3以內的組成、探索4以內的組成、鞏固所學知識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一環環的展現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操作法:在悟空水果店和打妖怪等環節中,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現在的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另外在教學中我也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於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六、説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在本節課中採用了發現法、遊戲法、討論法等學法,在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幼兒親自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動,通過互助,讓幼兒構建學習方法。

七、説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悟空頭飾1個,《西遊記》的主題曲,三種水果的圖片和價格標籤(分別為1、2、3),保齡球瓶、若干代幣卡,若干小筐,用卡紙製作的記錄卡,數字卡若干。主要用於創設遊戲情境、幼兒分組探索使用。

2、幼兒基本掌握3以內數的組成,為幼兒學習3以內數的組成提供知識基礎。

八、説教學程序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存在一定規律,讓幼兒在探索中發現規律,並將規律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達到“授之以漁”是本節活動的核心,所以活動中主要包括情境導入——悟空靠本領——悟空水果店——小猴學本領四個環節,整節活動體現了《綱要》中科學部分“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的要求。

(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播放《西遊記》的主題曲,引出動畫角色孫悟空,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並通過孫悟空有困難找我們幫忙引出下一環節的內容。

(二)悟空考本領,複習3以內數的組成

通過觀看課件,複習3以內數的組成,用悟空考本領的情境,在遊戲中複習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幼兒自由探索4以內數的組成奠定基礎。

(三)悟空水果店遊戲,探索4的組成

在悟空水果店遊戲中,幼兒每人一個小筐,進超市前領4個代幣卡,要求每個小朋友只能買2種水果,必須要把錢花完。讓幼兒自由探索4的分類,交流遊戲結果,理解4以內數的組成並通過有順序的排列方式引導幼兒發現數的組成的遞增、遞減和互換規律。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學環節的重頭戲,在過程中引導幼兒積極地探索,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嘗試發現和總結規律,從而有效地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四)小猴學本領——鞏固練習4以內數的組成

這一環設計了2個小遊戲,第一個是分組遊戲打妖怪,小朋友向孫悟空學本領,用保齡球瓶代表妖怪,玩法介紹:保齡球瓶4個一組擺好。孩子們站在規定的線後面,用保齡球打球瓶,並記錄和交流自己的遊戲結果,結合實物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的4的組成的知識。

第二個是考考小猴的本領,用問答遊戲進行,同樣是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但是脱離了具體形象的支持,有助於幼兒對抽象的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大班數學説課稿4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認識人民幣》。

一、説教材。

對於錢幣的知識孩子們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但對於幼兒園的還孩子年齡來説還不是很瞭解,因為他們的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家長單獨讓孩子上超市購物的機會很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所以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認識人民幣》。

二、説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大班的年齡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説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認識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並有不同的麪價。

3、通過遊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認識人民幣的面值,並能説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活動難點是: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和大膽發現的機會。我做了以下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文具店超市。

2、學具:人手一份人民幣(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紙幣和1元的硬幣)四、説教學法。

根據3~6兒童學習指南里的科學領域中的學習核心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採用的教法有:遊戲發、觀察法、操作法、演講法等。

學法:我採用了視、聽、講合法、操作法、嘗試法、體驗法等。

四、説活動過程。

我把活動過程分為三大環節:

第一環節:初步認識人民幣。

觀看小視頻,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瞭解錢幣對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第二環節:認識人民幣。

本環節中我採用了觀察法和提問法等在裏面。首先認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裏的各種人民幣,活動時鼓勵幼兒主動求知。

第三環節:瞭解不同面值貨幣的換算。

本環節也是活動的重點,難點。首先我會引導幼兒認真仔細觀察每一張人民幣,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後認識它們的單位名稱。最後講解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五、説活動反思。

通過以上活動,我做了以下反思。錢幣在日常生活經常都見到,在我剛出示錢幣時,孩子們都很興奮很激動。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參與和大膽的求知,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人民幣都有了新的認識,但在"買文具"的遊戲時還是有個別幼兒對於錢幣的換算還不是很會還有待加強。

大班數學説課稿5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本節課作為幼兒大班的學習內容--排序。排序這部分知識已經安排學習過大小、粗細的教學內容,在這基礎上再繼續學習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排序,教材要求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進行自主發現其規律特徵。

2、教學目標分析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教材要求的瞭解,我擬定了這節課的活動目標為:

(1)過操作活動,學習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繼續排序。

(2)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及動手能力,感受活動的快樂。

3、教學重難點分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認為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懂得發現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排序。而教學難點是讓幼兒會畫出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排序。

二、説教法和學法

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遵循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本節課採用瞭如下教法和學法:

1、情景引入法:

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談話、演小品等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2、觀察法:

活動中通過安排幼兒觀察兩種範例圖,引導幼兒發現兩種簡單的排序規律,建構知識系統。

3、自主探索法:

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排序的士製作過程。

三、説教學流程

(一)、整體思路意圖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在幼兒學習按大小、精細的規律特徵排序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整節課教學設計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情境為主線、活動為梳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小品表演"、"觀察圖形"、"動手畫圖"、"製作頭飾"等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善於發現與眾不同的現象。

(二)、教學方案

1、以淡話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小品表演)

2、學習發現有規律的排序。

(1)引導幼兒學習兩種簡單的排序規律。

出示範例圖: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圖案的排序規律。

(2)完成的排序掛圖,與幼兒一起尋找掛圖中的排序規律。

(3)幼兒動手操作,按順序有規律進行繼續排序,教師觀察、指導。

3、製作頭飾

(1)提供材料,讓幼兒為自己設計一個頭飾,要求幼兒要按一定順序有規律的排序。

(2)幼兒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和別人做的不一樣。

4、活動延伸讓幼兒用實物,按一定的順序有規律的排序。

四、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利用小品表演形式導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且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的現實起點,直接了出示兩種簡單的排序規律的掛圖,然後讓幼兒觀察尋找圖中的規律,順着幼兒的"學"來"導",在"導"中讓幼兒探究,完成未排完的圖形,建立知識表象使幼兒得到啟迪,悟到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相信課堂能夠真正成為幼兒學習的舞台。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幼兒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課中我設計"製作頭飾",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體驗和鞏固,一定會加深了幼兒對排序的認識,又培養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內化了所學的知識,還會培養了幼兒創新的能力。

大班數學説課稿6

一、説教材

《9的加法》是《幼兒園整合性家園共育資源包》中《做中學1》下冊的活動內容,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二、説活動目標

依據教材的編排思路、結構特點及幼兒的年齡特徵、已有的的知識經驗,活動目標我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9的加法,能夠看圖列式,理解圖示與算式的關係。

能力目標:觀察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

情感目標:在遊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以及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重點:9的加法的計算。

活動難點:看一幅圖寫2道算式。

三、説教法

大班幼兒形象思維方式發展已經相當好,邏輯思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這一階段既是做好幼小銜接的重要階段,也是幼兒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根據數學《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幼兒的認知規律,本次活動我採用了以下三種方法:

1、談話教學法:科學合理設計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思考。

2、演示教學法:利用PPT進行情境演示,讓幼兒更直觀的去理解9的加法。

3、遊戲教學法:幼兒活動以遊戲為主,讓幼兒感受數學的樂趣,喜歡數學活動,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説學法

兒童認知發展的第一階段主要是靠感覺和動作探索周圍世界,兒童的年齡越低,越需要藉助直觀和操作活動來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在活動中注意安排幼兒的操作活動,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學法:

1、動手操作:幼兒利用手中的小棒計算9的加法。

2、自主探究:幼兒根據第一組加法的學習,去探究學習第二、三、四組加法。

3、合作學習:幼兒合作分工,完成“送水果寶寶回家”的遊戲。

五、説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我設為四個環節:

(一)遊戲情景導入——遊戲:“手指開花”。

師:今天,我們來做一個遊戲:“手指開花”。老師手指上開出的“花”的數量和小朋友手上“花”的數量加起來是8。

師幼一起遊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這一環節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二)遊戲活動準備——利用PPT圖示學習“9的加法”

1、學習第一組:“1+8=9”和“8+1=9”。

(1)出示第二張PPT(點擊出現一個蘋果,再點擊出現八個蘋果,讓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提出問題。

(2)引導幼兒根據圖示編加法應用題,並列式。

(3)引導幼兒交換加數的位置列式計算。

這一環節讓幼兒學習如何根據圖示學習9的加法。

2、利用PPT上的圖示,讓幼兒自己根據圖示編加法應用題,自主學習“2+7=9”、“7+2=9”,“3+6=9”、“6+3=9”,“4+5=9”、“5+4=9”這三組加法。

(1)PPT3圖示:先出現2個梨,再出現7個梨。

(2)PPT4圖示:先出現3個草莓,再出現6個草莓。

(3)PPT5圖示:先出現4只小鳥,再出現5只小鳥。

這一環節讓幼兒自主探究9的其他幾組加法的運算。

3、引導幼兒觀察四組加法算式,感知加法的交換律。

4、師小結,對幼兒的表現進行正確評價。

(三)遊戲活動過程——遊戲:“送水果寶寶回家”。

1、師講解遊戲規則:每個小朋友手裏都有一個水果寶寶圖片,圖片後面有一個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結果以後送回到相應的屋子裏面。送錯的小朋友要表演一個節目,送對的小朋友得到獎勵。

2、師幼聽音樂一起遊戲,注意遊戲過程中的安全。

3、小結遊戲:送錯的寶寶表演節目,送對的寶寶得到獎勵。

這一環節讓幼兒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

(四)遊戲活動延伸:我們家的數學

幼兒在家和父母一起找找家裏的數學,並列出算計算一下。比如:我們家有一個男的,兩個女的,一共有幾個人?我們家有五個大盤子,三個小盤子,一共有幾個盤子等等。

這一環節讓幼兒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知道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yk3wg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