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綠色的祖國説課稿

綠色的祖國説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色的祖國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綠色的祖國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課選自湖北科技版《藝術》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內容,《綠色的祖國》是一首優美活潑的少年兒童歌曲,全曲中速,四二拍子,由管樺作詞,中國籍朝鮮作曲家鄭律成作曲,創作於50年代。歌曲熱情地讚揚少年兒童積極參加祖國綠化的活動,形象地描繪了植樹造林以後,祖國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二、説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音樂課程總目標的三個維度出發,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學唱歌曲《綠色的祖國》,能用柔美圓潤、自然甜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並通過理解歌詞體會植樹造林的好處,樹立護林、環保的意識。——體現《音樂課程標準》總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用小組合作探究的自學方式進行二、三段的學習。——體現《音樂課程標準》總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3、體會附點和休止符號在歌曲中的作用。——體現《音樂課程標準》總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用柔美圓潤、自然甜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通過理解歌詞體會植樹造林的好處,樹立護林、環保的意識。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附點音符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現。

四、説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是幫助學生學,教學就是要教給學生藉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再獲得知識。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師生共同學會歌曲第一段的.教學方法為主,輔以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學習第二、三段歌詞,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尋找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確保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充分利用激勵性的評價性語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説教學資源:

由於教學光盤上的歌曲範唱不太規範,因此我在網上下載了《綠色的祖國》MP3和伴奏,同時還下載了相關的mv視頻,以及關於植樹節和植樹造林的意義的知識,然後自制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使用,多渠道、多感官的刺激,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快、更方便。

六、説教學過程:

1、傾聽歌曲、整體感知

播放《綠色的祖國》歌曲MV,學生初次感受歌曲,優美的畫面也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山河之美,激發愛國情感和學習歌曲的慾望。

2、實踐體驗、激發熱情

首先請同學們找出休止符、附點音符和連線,並把這個教學難點“拋”給他們,我説“唉,我可遇到難題了,這裏有這麼多的休止符、附點和連線,你們能幫我找到它們嗎?該怎樣去表現才能記的住呢?誰來幫幫我呀?”我的話一説完,學生可來勁了, “老師,這裏有個休止符,這也有一個”“這有個附點音符”“我數一下有多少條連線”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老師,我覺得一遇到休止符我們點一下頭行嗎?”“老師,我覺得一遇到休止符我們拍一下手,好嗎?”“老師,在遇到附點時,您用手勢指揮我們唱,可以嗎?”真是棒極了,我會隨着他們的回答及時地給予藝術性的評價,像:你怎麼能想到這麼好的方法?你真是太棒了!你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啊,我們握個手,老師感謝你!你這方法好,哎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你這小腦袋瓜真聰明!等等。不知不覺,在教師輕鬆生動的語言調動下,師生互動完成了歌曲的第一段,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自主探究、培養能力

在唱會第一段歌詞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自學第二、三段,教師在巡迴的過程中,瞭解學生學習感到困難的樂句,及時加以指導。

4、表演展示、增強自信

請小組按設計的演唱形式唱一唱歌曲,在同學們面前大膽地展示自己的風采,老師和其他同學給予鼓勵性的評價,既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5、合作交流、資源共享

通過思考這首歌曲最適合哪個節日演唱,過渡到了解植樹節的環節;通過對歌詞的理解,拓展到認識植樹造林的好處,同學們互相交流、探索,共同分享了收獲的喜悦,實現了資源共享。

標籤: 説課稿 祖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kk07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