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我的空中樓閣》説課稿

《我的空中樓閣》説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空中樓閣》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空中樓閣》説課稿

《我的空中樓閣》説課稿1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我的空中樓閣》。它是人教版2019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講讀課文。

一、大鋼要求及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中國當代詩歌散文的要求是整體把握散文的思想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體會語言運用和藝術手法之妙處。品位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力圖使學生對中國散文的欣賞能力有所提高。本課《我的空中樓閣》就是當代中國詩歌散文單元的第二篇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領悟本文託物言志的藝術表現手法的巧妙運用,把握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語言的優美旋律和深厚意味,體會清新、優美、生動的語言,提高學生的散文鑑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人文目標:理解作者熱愛自然,崇尚“獨立、寧靜”生活的情懷,讓學生提高審美品味,構建健康人格。喚起學生對積極而堅實,樂觀而執着的人生追求。

3、方法與過程:整體感知基礎上,品味課文精彩語句,學會欣賞散文的語言美。

(1)、誦讀法:美文需要美讀,正確的朗讀是視覺、聽覺與情感思維的全方位投入,使學生從優美的韻味和流動的氣脈中產生妙不可言的感覺。

(2)、比較鑑賞法:把本文的語言與《荷塘月色》中的語言進行比較,體會。把本文與《陋室銘》就表現手法進行比較,使學生從中受益,從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本文的美點。

(3)、組織討論法:鑑賞應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不可越俎代包。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提出疑問,經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解決疑問。強調學生的自主研討,從而使學生完成對本課的學習。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要求,結合該文文體特依據本文在整冊書、散文單元中的位置及點確立。

(1)、教學重點:品位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學習一些語言表達技巧體感。整知基礎上,品味散文語言美。

(2)、教學難點: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把握意境。指導形式對在“空中樓閣”中生活的“我”的形象,以及對“空中樓閣”中寄寓志的理解。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設計

在進行正式上課前先佈置預習:

1、通讀全文,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意,回憶初中學過的《陋室銘》,結合其藝術表現手法,體會本文的語言美和藝術手法的妙處。同時給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注音釋義。

2、寫出讀後感。

3、試着進行對本文的朗讀,體會對散文朗讀的技巧。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一座普普通通的山上,一幢平平常常的小屋。誰沒有見過這樣的景物,有什麼文章可做呢?請讀一讀李樂薇先生的散文《我的空中樓閣》吧!普通的山、平常的小屋到了他的藝術彩筆下,卻幻化出幽深的意境,透露着無窮的情韻。這是一幅用文字描繪的淡雅國畫,是一首感物詠懷的無韻詩。好,讓我們一同來欣賞李樂薇先生的散文《我的空中樓閣》,去欣賞李樂薇筆下的“陋室”意境。

2、解題

李樂薇,江蘇人,現代作家。早年曾肄業於上海大廈大學,後一直在台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脱俗,語言優美動人,風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情感。

在《我的空中樓閣》着篇散文中,她引入現代派詩歌藝術,綜合運用多項疊景,以幻覺、錯覺,虛實相應等多種技法,致力於潛意識和自我情緒的表現。使作品給人一種境界超然的空靈和遺世獨立的超越感。

3、整體感知本文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正音。

寧謐:(謐mì)安寧,平靜。

翩然:(翩piān)形容動作輕快的樣子。

縹緲:(piāomiǎo)也寫作飄渺,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遊目騁懷:(騁chěng)遊目,放眼往遠處看;騁懷:開懷。

(2)、指定學生分節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讀並寫出點評,同時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讓學生討論、交流)

請同學點評並回答。

明確:文章的基調是明快的、樂觀的,要讀出明快、跳躍的節奏來。對文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讀是要加重預期,要讀出語言的神韻,讀出作者的陶醉感。

(3)、指導學生初步交流閲讀感受。(讓學生交流,在班上發言)

如,生:我讀這篇課文,最直接的感覺,這好象是在北歐,是那種坐落在森林裏,坐落在大海邊那種歐式小屋。我喜歡設計,因此,我特別喜歡這樣的風格。但是,我認為,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我們必須關注的東西,例如,家庭是我的小屋,我的父母對我十分的關愛;學校是我的小屋,我有友愛的同學和令我尊敬的老師。

師:你這裏説的好象是兩回事,其一是遙遠存在於我們的構想與設計之中的那樣的“空中樓閣”;其二是存在於現實中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在這樣的生活裏,我們怎樣構築我們,的“空中樓閣”?要靠一份親情,要靠一份友情,一句話,就是要靠一種真情來構築這樣的樓閣。對嗎?看來,如果將來你學設計,一定很了不得,因為你關注到了設計之外的東西,那就是將人文精神與人文關懷注入進我們的生活中去。

(4)、設計四個大問題貫連全文。

A、“我的空中樓閣”在哪裏?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學生都能答出“在山上”。但具體一點,在什麼地方的什麼山上?學生就會無蹤可尋。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開闊思路,轉換思維角度,從下面四個方面去細尋深思。

I、明含義:“我的空中樓閣”語意雙關,既指我的“小屋”建於山上,在煙霧迷濛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

II、尋文脈:文章把小屋和周圍環境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寫山、寫樹、寫領空、寫圍牆、寫空氣、寫光線、寫通道、寫夜景,雖然有時也點出遠看、近看,介從整體上並不是崐按一定的時空順序來寫,而是按照抒情的需要安排材料,形成一種邏輯結構。

III、究虛實:文章前部分側重寫山、樹、屋的形勢、情態,屬寫實;後部分側重寫自己對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耐人尋味。

IV、辨文體:本文雖然也寫自然景物,但與一般的山水遊記不同,文中的自然景物不一定是現實的實在的景物,而是作者的一種理想,一種情趣的寄託物,也就是説,作者不是由景而生情,而是因情而設景,託物以言志,因而本文文體是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

結論:“我的空中樓閣”在作者自己的心中。作者借對小屋及周圍環境的描寫,寄託了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表達了熱愛自己的情懷。

點撥:這一問題的設計,重在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實施過程中應善於引導,由淺入深,達到“體味詩情,理解主題思想”的目的。

B、導學生對文中“快樂、幸福”的理解以及怎樣評價作者的幸福觀。(學生討論,發表意見。

明確:可以認為作者每天外出時,是滿懷希望,去開始新的一天的生活,所以説小屋是“快樂的起點”;歸來時滿載成功的收穫,所以説“小屋”是“幸福的終點”。在文中,“山路”被看着是一種象徵,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之路”“幸福之路”的象徵,所以説在這山路上往還,是“往還於快樂與幸福”之間。從中可以體會出作者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作者把小屋視為“快樂的起點”和“幸福的終點”,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泊,遠離鬧市人境,在塵器中尋求閒情,從明麗質樸的自然中獲得無限的意趣,是對人生的一種超然態度,但這種幸福觀是與眾不同的,有其積極的一面,即是對社會現實的厭惡和失望,對名利社會的徹底否定;也有消極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新寡慾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這種“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種海市蜃樓的幻景罷了,他所企圖的境界、實際上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可望不可即的,只不過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託。

C、本文描寫小屋及周圍環境,筆調清新,語言優美,如詩如畫。但這幅“畫”是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來的,它與用線條和色彩描繪出來的畫有何區別呢?(學生交流討論)

明確:(1)它不受空間限制。繪畫只能從一個角度表現一定的空間景物。而本文卻採用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有遠看,有近看,有平視,有俯視,有仰視,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構成一個立體的畫面,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它不受時間的限制。繪畫是“凝固的瞬間”,本文卻採用對比、襯托手法,有不同的時間景物的形態變化呈現在眼前,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3)它不受繪畫材料的限制。繪畫總要藉助有形的材料構成直觀的畫面,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藉助於語言文字,作用於人的第二信號系統,引發人的聯想和想象,因而文學欣賞又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故能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愉悦。

點撥: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鑑賞語言技巧崐,培養鑑賞能力,而鑑賞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指導朗讀,引導聯想與想象,身臨其境地去體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D、“我的”這一定語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傾向?從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麼樣的志趣?(學生討論並交流)

明確;喜愛之情。表明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作者把小屋視為“快樂的起點”、“幸福的終點”,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泊,遠離人境,在塵器中尋找閒情,從明麗質樸的自然中獲得無限的意趣,是對人生的一種超然態度。

4、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文學創作中,作家有時感到某種抽象的精神難做具體描繪,有時也會由於某些原因不便對所表達的失望進行直接描述,於是便往往借對某一適當事物的描寫,變抽象的精神具體化讓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的表達出來。《我的空中樓閣》便是這樣的託物言志、詠物寄情的作品。狀物與言志,融洽無間,和抒情也渾為一體。託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敍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採用託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就是用某種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繫。A、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B、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

5、佈置作業

讓學生自己美讀課文且背誦個別段落。同時要求學生回去再仔細地體會文章的語言,找出不懂的句子,下節課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第二課時

1、檢查學生複習情況以及對個別段落的背誦。

抽兩到三個學生背誦。

2、昨天我們朗讀了課文,自己也回家讀了課文,下課的時候要求大家回去再仔細研

讀課文,把自己不懂的句子找出來?現在那位同學先發言?(學生髮言、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生:a、“小屋的光線既富於科學的時間性,也富於浪漫的文學性”為什麼?

b、“這棵樹是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為什麼?

C、“天地相連的那一道弧線,是另一重無形的圍牆”為什麼?

…………

師:那好,既然沒有別的問題了,那麼我們就一起探討這幾個問題。問題是大家提出來的,那麼就由大家互相討論後再由同學發表看法。(學生交流)

3、品味文章語言的音樂美、詩意美和欣賞文章的畫面美。

A、音樂美:“山入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雖不養鳥,每天早晨都有鳥語盈耳。”明確:文中短句的成功運用,即使文章變得歡快活潑,又增強了文章的節奏感。“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或婀落,在於活力,在於精神!”明確文中多用整句,使語言形式整齊,聲音和諧,氣勢貫通;使用散句,又使語言靈活多變、生動感人;整散句交錯運用則既整齊和諧,又富於變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語意連貫、氣韻流暢。這樣就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感。

B、王觀《卜算子》);“山也虛無”來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與“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近似;“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隻飛雁”與“雁飛殘月天”(温庭筠《菩薩蠻》)近似。

有些句法也詩意美:文中有不少語句化用了古詩詞,如“山如眉黛”,來自“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是近似於古詩詞的。如“眉梢的痣一點”與“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杜甫《不見》),都以數量詞置後;“十分清新……角度上”與“滿地殘紅宮錦汙,昨夜南園風雨”(王安國《清平樂》)都是倒裝語序。

有些句子是直接引用的,如“霧失樓台”出自秦觀《踏莎行》“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之句,頗有人間仙境之意。

C、畫面美,宋代蘇軾曾經稱讚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樣在本文中,作者也用美妙而自然的筆調,飽含深情的筆墨,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畫面。請同學們找出這幅幅畫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以心愛的小屋為焦點,從各個角度描繪小屋,寫出了小屋的神韻。小屋點綴了山,使山光水色平添異彩;樹點綴了小屋,使小屋另添一種風韻,顯得“含蓄而有風度”,山與樹是自然景觀,屋是人文景觀,人與自然不可分離。作者是詩人,是畫家,更有哲學家的內藴。

4、織學生討論《陋室銘》和本文在內容與藝術上的異同,深刻理解本文的藝術現手法。(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相同點:兩者都採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主題思想。

不同點:

A、體裁不同。《陋室銘》是銘體,首尾有議論,中間是記敍;本文是寫景抒情的散文。

B、《陋室銘》文表現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貧樂道的精神;本文表現的是現代人對自由生活、獨《陋室銘》立人格的嚮往。

C、《陋室銘》着重寫室內生活;本文突出小屋周圍的環境,將小屋置於大自然中去關照。

D、《陋室銘》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批判官場生活;本文對現代文明的批判則含而不露。

5、李樂薇在景中流露的是一種理想和追求,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寧靜平和的心態”,那麼我們現在還需要這種寧靜平和的心態嗎?(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事實上,當我們凝視月光下的樹影,聆聽山間的鳥鳴時,我們的精神會隨之一振,抖掉了塵世的俗念,得到了心靈的升騰。如果心靈的河流里老是流淌着銅臭味的雜事與垃圾,我們又怎能堅守這一份心靈的寧靜?阿爾卑斯山下有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賞”,它告戒我們: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要不時放慢腳步,靜下心來,與自然對話,與自然擁抱!從而激起我們心中的漣漪,引發我們對人生、世事的思索。

6、課堂小結

一篇優秀的散文,就是一個美的綜合體。李樂薇通過對自己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小屋)及其周圍的環境的描寫,寄寓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以及她積極而堅實,樂觀而執着的人生追求。其實,在滾滾紅塵中,在茫茫人海的現代都市裏,人們有何嘗不想可愛清純的大自然,走進這樣一個適於心靈散步的“空中樓閣”,因為那裏人與自然達到了十分的和諧,人的生命個性百倍的張揚!同時也勸告人們要保持一份自然的心態,少一點世俗的躁動不安和爾虞我詐。

六、佈置作業

分析閲讀:楊國民的《江南古鎮》或者閲讀代青的《冬天的山》,體會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以及修辭美等,寫出閲讀心得。從而提高學生對散文的欣賞能力。

《我的空中樓閣》説課稿2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職高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我的空中樓閣》,是一篇語言清新明快,思想情感具有感召力,可以説是集文學性和思想性於一體的美文。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自然之景,希望通過引導學生品讀有關詩文,培養學生欣賞自然、熱愛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情趣,同時,讓學生領悟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致妙旨。

(二)説學情

1、這篇文章的教學對象是職高一年級的學生,初中的學習已經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識的積累,但在鑑賞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上,還有待加強。

2、我們的學生大多閲讀面不夠廣,文化積澱少,語言表達能力和鑑賞能力相對薄弱,再加上他們的社會閲歷尚淺,所以在理解文章的內涵時會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老師作好引導工作。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根據現代教育理論,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發展規律,以及新大綱的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用本文象徵精神家園的“空中樓閣”來引導和薰陶學生,充分發揮散文的美育功能,從而使學生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2、理清文章脈絡,學習託物言志,寄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3、鑑賞詩化語言及精妙意境,領悟作者獨特感受。

4、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從中訓練和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即創新思維)。

(四)教學重點難點確立及依據

1、本文是一篇經典美文,語言美是它的一大特色,所以我把鑑賞和品味本文的語言美當做一個重點。

2、古人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散文以它特有的詩意畫意的語言形式,無非就想寄予一種情感,揭示一個道理,説明一個態度等等。但這往往是文章深層的東西,需要去挖掘。本文也一樣,它用了託物言志,言了一個什麼“志”是本文的需要突破的難點。

二、説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説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具體教法如下:

1、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所以我以討論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他們團隊合作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本文是一篇美文,充盈意境之美,教學時着重創設一種情感與認知相互促進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中,自主地獲取知識,又陶冶情感,所以整個課堂貫穿着情境陶冶法。

3、本文語言富有詩的韻律之美,從培養學生語感角度出發,故採用誦讀法。在重點品位文章語言時指導學生誦讀。

4、這篇文章的畫面感很強,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出示適當的圖片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通過形象的畫面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説學法

“一個好老師不僅要奉獻,也要教會學生髮現真理。”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具體學法如下:

1、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眾説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自主研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四、教學程序

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程度,我安排一課時或兩課時。這裏我談談我一個課時的設計。

(一)激趣揭題

導入應該簡潔,既要貼近學生,又要貼近文本,所以我採用的導入是:針對現在社會的購房熱和人們對內部裝潢的講究,提問:請問同學們你們構建過自己的小屋嗎?如果讓你自己選擇,你會把小屋造在哪裏呢?在學生暢談了自己理想的小屋後,小結這小屋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今天,有一位台灣作家李樂薇想給我們展示一下她的小屋,那麼現在就讓我們跟着導遊李樂薇,一起走進課文——我的空中樓閣。

(二)整體感知

1、讓學生聽課文的朗讀錄音,並用多媒體輔之以形象的畫面和優美的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初步領略作品的情趣美。

2、讓學生放聲朗讀,要求儘可能地根據自己的初步體驗,融入自己的情感,進入作者描繪的意境中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這一環節中,還要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和任務去讀書: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勾畫出文中的優美語句,想一想它美在哪裏。

(三)品味語言

劉勰説得好:“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閲讀教學中應該像葉聖陶先生説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以“問題“展開,結合學法指導,與學生一起進行四個問題的探討。

1、你認為李樂薇住的房子怎麼樣?

這個問題的設置主要是想拓寬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為什麼作者如此深愛她的房子?

此題主要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依據。立足文本,是閲讀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通過對文本中個別語句的推敲,學生就較容易走進作者的內心。

3、面對自己的最愛,作者描寫了小屋周圍的哪些景物?分析這個問題的同時,把多媒體畫面和配樂錄音交互使用,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作者所描繪景物的欣賞和對作者抒發的熱愛大自然情懷的理解。

4、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提問:為了突顯小屋的美,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去寫的?(因為本文層次清楚,學生基本上可以歸納、提煉出來,這樣做,目的在於,快速提煉課文的要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至此,通過對語言的品位和誦讀,以及多媒體的展示,學生對文本的畫面美,有了一定深度的體會,這是本文重點的落實,但學生對文章僅僅認識到這個層面還是不夠的,要真正理解本文,還必須瞭解寄予其中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文章,進入另一個層次,這就涉及到下一環節。

《我的空中樓閣》説課稿3

一、説教材

1、課文地位:

《我的空中樓閣》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的文章。此套教科書將閲讀教材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第一、二冊)的閲讀教材,着重培養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以抒情散文為主,包括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本單元的鑑賞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我的空中樓閣》是一篇情景相生、亦虛亦實,隱顯相襯的優美的抒情散文。其中語言美是其最顯著的特徵。我們可以以此文為例,引導學生學會從語言入手分析,讓學生在鑑賞的過程中,感知外在景觀和作者內在的精神,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並得到人生的啟迪。

2、教學的重點和焦點

高一學生已初步瞭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徵,初步具備對散文內容的整體感知能力。本文文辭兼美、意境深邃。教學時鑑賞語言之美,領略意境之妙,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是教學的重點和焦點。

二、説教法

教法:在教學過程中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多媒體教室裏,以教師設計的教學課件為引導學生學習交流的媒介,以“如何鑑賞品味作品語言之美,領略意境之妙,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為教學主線,引導學生用一節課的時間分學習小組進行探究學習。

三、説學法

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四人一組),採取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整體感知、朗讀品味、交流互動等方法,讓學生深入文本,品味語言,領略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與作者高潔的靈魂對話、與自己對話、與同學老師對話,在這種感受、體驗、交流的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分析。

四、説教學設計

(1)指導學生預習

1、熟讀全文,自查資料,疏通字詞。

2、找出文中最優美的句子或文段。

3、思考文章寄託作者什麼情懷。

(2)上課過程

1、導入(1分半鐘):

同學們,一篇好的散文是一幅畫、一首詩。它那優美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因此散文也被稱為“美文”或叫“藝術雜文”,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書寫見聞感受的文體。散文它之所以叫“散”,是因為散文有什麼特點呢?(問學生,學生回答)對,就是“形散而神不散”。那“形散”指什麼呢?“神不散”又指什麼呢?(學生回答),形散是指選材的自由廣闊和結構行文上追求自然的節奏,有點象散步閒談一樣,如行雲流水。“神”是作者對人生對自然的感悟,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一種人生的暗示,因此,我們在閲讀散文的時候,應該注意作者是如何用優美的語言文字來表達他對人生或自然的感悟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台灣女作家李樂薇的一篇散文《我的空中樓閣》。

2、錄音朗讀,整體感知(10分鐘)。

教師引語:請同學們閉目靜聽老師朗讀全文,用心靈去感受文中優美的語言和深邃的情懷(讓學生們一邊聽朗讀一邊在自己的腦海裏描繪出一幅幅美妙的圖景,從而得到美的享受)

3、讓學生自主討論,進一步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共享品味成果。(15分鐘)

1)請同學們分成四人一組的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都將自己預習時找出的最美的句子或文段在小組內交流評析品味,

2)各組選出中心發言人代表本組成員發言。比一比哪個組對本文的語言評析品味得最恰當、最精彩。

4、師生按文章的順序,品味精彩文段(5分鐘)(多媒體演示文稿展示)

精彩文段一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隻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明確:用幾組比喻句,寫出了山和小屋的形態美,在山的襯托下,小屋顯得十分玲瓏)。

精彩文段二

“……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築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牆;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

(明確:在樹的遮掩下,小屋“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寫出小屋的形態美,使小屋顯得十分輕靈。)

精彩文段三

“有形的圍牆圍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聖誕紅之類。天地相連的那一道弧線,是另一重無形的圍牆,也圍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狀,有片狀,有紅,有白,有絢爛,也有飄落。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雲或霞。”

(明確:花園中的花與天上的雲或霞即想象中的花相映成趣,寫出了景物的色彩美。使花叢中的小屋顯得很有情調。)

精彩文段四

“……只有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象層山後退了一些。山是不動的,那是光線加強了,是早晨來到了山中。當花瓣微微收攏,那就是夜晚來臨了。小屋的光線既富於科學的時間性,也富於浪漫的文學性。”

(明確: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化靜為動,使小屋有了一種神話般的浪漫的色彩。有形象美和動態美。)

精彩文段五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條類似蘇花公路的山路,一邊傍山,一邊面臨稻浪起伏的綠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於行車,然而便於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往返於快樂與幸福之間,哪兒還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覺得出外時身輕如飛,山路自動後退;歸來時帶幾分雀躍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過那些山坡。”

(明確:此文段寫了山路,路使小屋成了我幸福的終點。美的語段: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如學生在上一步驟找出則隨機點評:句式整齊的偶句,讀起來節奏輕快。內容上寫出了小屋給作者的感受:小屋使我滿懷希望的出外,投入現實的生活中,小屋讓我從現實生活中歸來時有了一種滿足和幸福的感覺。在這裏既有美的色彩和形態,更有美的情感。)

精彩文段六

“每個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飄渺。小屋迷失於霧失樓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明確:此文段寫出了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上、山下的燈光以及天上的星點、月影互相輝映,清晰的小屋成了空中樓閣,使小屋有了一種朦朧的美。此段如學生在上一步驟找出則隨機點評,並指導學生朗讀。讀準重音:“深垂”、“燦爛”、“疏落”、“照亮”、“照淡”。輕聲讀:“淡如煙、淡如霧”。語勢加強:“山也虛無,樹也飄渺。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指導學生明確空中樓閣的意思:本義:指海市蜃樓,多用於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脱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貶義)本文是指白天清晰的小屋在夜晚燈光、星點、月影下變得朦朧,好象是建築在空中的樓閣一般。)

教師小結

山使小屋顯得很玲瓏,樹使小屋顯得很輕靈,花使小屋有情調,光使小屋顯得浪漫,路使小屋成了幸福的終點,夜使小屋有了朦朧的美。這些山、樹、花等大自然的景物美襯托了小屋的美。(屏幕出現)優美的語言描繪出如畫般的景。景美如畫。(板書:景——如畫)

5、讓學生分組討論第二個問題:“你認為文章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哪些文段有所體現?”(8分鐘)、

1)教師引語:俗語説,“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所描寫的小屋和大自然的景色是如此的美麗,這樣寫,到底寄託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懷呢?

下面,我們就來分組討論第二個問題:“你認為文章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哪些文段有所體現?”(屏幕出現)

2)學生分組討論回答。(老師注意點撥“神”是作者對人生對自然的感悟,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一種人生的暗示,總結,學生一點到點上,即收束)

3)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確實,在這篇文章中所表達的是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安靜、獨立的生活的情懷,這就是本文的“神”(屏幕打出情懷的內容)。本文雖寫了多種景物,但都是圍繞着小屋來描繪景物,寄託情感的,可見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所有的神也都凝在“空中樓閣”中了。(屏幕打出《我的空中樓閣》)

作者用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將自己美好的情感融入一幅幅美妙的圖景中,在如畫般的美景中“情”也如詩般深邃動人。(板書:散文:情——如詩)一篇好的散文往往是景美如畫,情美如詩,既給人以美的享受又給人以情感和哲理的啟迪。

6、讓學生描繪自己心中的小屋,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4分鐘)、

1)教師引語:作家李樂薇心中的小屋是如此的美麗,大家想不想聽聽老師心中的小屋是什麼樣子的?我心中的小屋是建在遼闊的大海邊,它應該是木質結構的,不需要什麼裝飾,但整潔,裏面有電腦、電話、書等物品,外面有大路,能讓我與外界自由的交流,因為我既熱愛現實的生活,又嚮往自由、開闊、獨立、安靜、整潔的生活。

相信同學們心中也有一座小屋,哪位同學來給我們描繪一下你心目中的小屋是什麼樣子的,並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這樣的小屋。

2)學生髮言(給兩位以上的學生髮言)

3)教師小結:剛才兩位同學已描繪了自己心目中的小屋,都很美。我相信其他同學的心中也有一座很美的小屋,也許它們是在山上、在林間,或在海邊。各人的小屋雖不同,但所有的小屋都寄託了你們美好的生活理想。

7、結束語(1分鐘)

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是:“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同學們,只要我們如作家李樂薇一樣,“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作藝術”用藝術的審美的眼睛去審視品味現實生活,用一顆快樂純淨的心靈去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那麼,只要我們拉開窗簾,我們的門外也有一幅巨畫——名叫自然。

五、説課方案的自我評析

優點:本教學設計教學重點突出,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鑑賞語言之美,領略意境之妙,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讓學生初步學會鑑賞散文的方法,並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不足:錄音朗讀不夠理想,仍需要完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j4y3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