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今天我當家》的説課稿範文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今天我當家》的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今天我當家》的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今天我當家》的説課稿範文

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今天我當家》。

一、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中提出,要讓學生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通過活動體會數學、瞭解數學、認識數學,所以教科書設計了《今天我當家》的情境。藉助有趣的情境,在實踐活動中綜合複習了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法、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可以提出有趣的問題,並能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加以解決。在這一活動中,滲透了對學生進行愛勞動的教育。

計算對學生來説可以説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但如果在有趣的情境中就不一樣了。一年級的小孩子喜歡活動,讓孩子們在買東西的模擬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使孩子們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數學的價值。

二、 教學設計理念: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知識的作用在於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中需要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孩子們明確學數學還要用數學。

3、解決問題要成為數學教學的核心,而解決問題的核心是要引起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探索、研究和創新的過程,是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歷程。

4、自主為本,合作協作。把每一個人的能量凝聚為團隊精神,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的意識。

三、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以上設計理念,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今天我當家的模擬情境中,讓孩子們靈活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我當家的過程,培養良好的合作、傾聽意識,勇於思考、大膽嘗試的.意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教學重點是: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是對提出的問題能正確解答,培養孩子們勇於思考,大膽嘗試的意識。

四、 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

在本節課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引導,把孩子們引入到購物和吃

飯的模擬活動中,引導孩子們在小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並在解決問題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習數學最主要的是要有學習的興趣,在購物和吃飯這樣的模擬活動中,足以能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的興趣,孩子們就會用原有的數學經驗在活動中自主地提出問題,並能對提出的問題加以解決。同時引入小組競爭機制,開展小組之間的比賽,能進一步保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孩子們參與到活動中來。也正是因為孩子們有了學習的興趣,有了參與活動的熱情,對於他們提出的問題中有些也可能是不可預料的,所以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不再是簡單的接受,而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也只有這樣的學習方式,才會充分挖掘孩子們的資源。

五、 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

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真實的實踐活動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我把教材中的圖片情境設計成模擬商店的情境。在課前,佈置每個孩子都帶一些商品實物,對於雞、鴨、魚、肉比較難帶的實物,可以讓孩子們設計成一幅圖。這樣課堂上會出現一個小小的購物模擬商店。除了準備商品實物外,還要準備一些假鈔,用掃描儀掃出來的鈔票,為學生在購物活動中做準備。

教師的評價對孩子來説是最具有震撼力的,所以我不會吝嗇我的語言,會給他們鼓勵。同時會培養孩子們之間的相互評價、相互欣賞的能力。

六、 教學過程設想: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平時都是爸爸媽媽為我們買菜做飯,爸爸媽媽很辛苦,今天讓我們也當回家,讓我們自己去採購自己動手為爸爸媽媽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好嗎?(板書課題:今天我當家)

用這樣的話導入,讓孩子們體會到爸爸媽媽勞動的辛苦,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慾望,並直奔課題。

(二)、實踐活動:

這是四個小組第一次比賽:在比賽購物前讓孩子們説説,這頓晚飯要做什麼?打算買哪些東西?買東西時要注意什麼?讓孩子們説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各小組確定方案的過程,確定自己要買什麼,誰買誰賣,並注意在買東西過程中不要算錯錢。

接下來四個小組分頭進行模擬購物活動。我們班是34個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大約是8、9個學生。每組可以有2—————3個售貨員,其他的是小小購物員。教師參與活動,詢問有沒有要包餃子的小組,如果有就參與其中,如果沒有教師建議其中一個小組今天的晚餐包餃子,為後面在吃飯這個情境中也有數學問題做準備。

各小組進行彙報:各小組説説買了哪些東西,怎樣買的?在買東西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嗎?在學生彙報過程中引導學生互相説説彙報得怎樣,如果有聽課教師,可以讓孩子詢問聽課教師的意見,可以這樣説:老師,您好!您認為我們小組的同學彙報得如何?您給我們小組打多少分呢?這樣可以鍛鍊孩子們的膽量,使各小組的比賽更激烈。

接下來各小組根據自己買的東西,設計今天的晚餐,設計在一張4開紙上,可以畫、可以寫。教師巡視各小組,給出建議,並引導想能否在晚餐中找出數學問題。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晚餐內容,在展示中注意是否與自己買的東西相符,在展示中看哪小組發現了數學問題。在給各小組打分時可以像前面讓聽課教師來打分。如果沒有聽課教師,教者即是裁判。

在整個今天我當家的模擬實踐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有趣的

購物活動靈活地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合作、傾聽意識,體會到學習數學是快樂的,並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三)、小組對抗:

給各小組時間和機會,根據模擬商店的情境以及各小組的晚餐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互相考一考,採取搶答的方式。提出正確的數學問題加10分,答對了加20分。如果學生不能提出30元可以買些什麼?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這樣説:老師也想到了一個問題,不知道怎樣解決,你們能幫助一下我嗎?像這樣開放性的問題,只要學生的答案合理就給予鼓勵。

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開放地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勇於思考、大膽嘗試的意識,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最後進行總結,評選出優勝小組,説説他們為什麼會取勝?讓孩子們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的意識。

(四)、課外延伸:

回家後在父母的幫助下真正當一回家,去幫助父母買菜或買其他的東西。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我希望在我的課堂中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數學是快樂的,能夠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孩子們在互動有序、活而不亂的課堂氛圍中敢想、敢説、敢爭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e4vr0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