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我和泡泡一起玩説課稿

我和泡泡一起玩説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和泡泡一起玩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和泡泡一起玩説課稿

一、活動背景和目標

20xx年6月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高中必修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而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所以我能結合十五課題“在實踐體驗中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為幼兒創設條件,組織開展各類適合幼兒當時興趣和需要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為小學乃至終身的研究性學習打好基礎,促進幼兒的實踐探究能力。

在遊戲活動中動手實踐是幼兒獲得知識、促進探究能力的最好方式和途徑。最近,發現有幾個幼兒帶來了泡泡液,當他們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時,其他小朋友驚奇於泡泡的美麗,追逐着,興奮不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新《綱要》指出,活動要抓住幼兒的當前興趣和需要,所以我設計了以遊戲、自主活動為主的綜合活動“我和泡泡一起玩”,讓幼兒在玩玩、做做、跳跳中瞭解泡泡的特徵,探索泡泡的調製方法,感受和泡泡共舞的樂趣,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探究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第一是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幼兒調查泡泡液是由什麼材料、什麼方法調製而成。問題一提出,幼兒就主動出擊,有的問父母、有的問商販、有的通過網絡、有的通過實踐觀察等,瞭解泡泡液的調製材料和方法,在這過程中幼兒的主動性,交往調查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探究的興趣及慾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發,讓幼兒躍躍欲試。

第二是物質準備,當幼兒通過調查得出調製泡泡液的材料是肥皂片、洗滌劑、肥皂粉、沐浴露等時,我就和幼兒一起準備以上材料、製作吹泡泡工具鐵絲圈及相關的水桶、小調棒等,讓幼兒積極參與課前準備,體現其主體地位。同時為了讓幼兒更好感受泡泡的多彩、輕飄、會隨風旋轉等特點,我製作了課件並配以動感的音樂,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更瞭解泡泡的屬性,同時也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泡泡的特徵,體驗與泡泡共舞的樂趣,渲泄成功的喜悦,使氣氛達到高潮。

三、活動流程

1、玩泡泡,發現泡泡的'特徵

玩中學,學中玩,是幼兒教育的學習特點,而愛玩又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利用多媒體畫面“一個吹泡泡的小姑娘”引發幼兒吹泡泡的慾望,又抓住幼兒好奇的心理特點,告訴幼兒泡泡有許多小祕密,要求幼兒邊吹邊觀察,比比誰發現的祕密多,以此激發幼兒主動發現泡泡特徵,讓幼兒有意識地玩。幼兒聽説有許多祕密,都迫不及待的吹着、看着,相互間熱烈地交流着,爭着向我彙報:泡泡顏色是五顏六色的,泡泡很輕、很薄、透明,泡泡會飛、會碎、有大有小,有的是圓形的,有的象葫蘆,有的象媽媽抱着孩子,手不能抓住泡泡,而塑料圈卻能抓住泡泡等等,幼兒在寬鬆的環境和愉悦的氣氛中吹着、頑着,沉浸在泡泡的世界,主動地探索着,積極性、參與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又通過互相交流的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發現泡泡的特徵。

2、動手實踐,探究調製方法

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引導幼兒參與實踐活動,注重幼兒的活動過程,培養良好的探究意識,是我教學的研究重點。

通過吹泡泡遊戲及互相交流探討,幼兒對泡泡屬性已基本瞭解。在幼兒餘興未了時,我故意用圈蘸着“水”吹泡泡,咦,怎麼吹不出泡泡呢?什麼原因呢?這一問題一拋出,能激起幼兒思考,他們運用生活經驗和調查結果,發表自己的看法:泡泡水應用洗滌劑加水調製而成,應用肥皂、肥皂粉加水攪拌而成等等。噢,真的嗎?我們來試試行嗎?俗話説:“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幼兒有了想尋求答案的願望,探究才進入真正的狀態,於是給幼兒提供操作的材料,營造輕鬆自由的氛圍,給予幼兒開放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動手實踐,探究泡泡水的調製方法。而我呢,只是一個引導者,發現能力差的幼兒製作不成功時,引導他們想想是什麼原因,是水太多了嗎?想什麼辦法呢?鼓勵他們自行解決在調泡泡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可以分別用幾種材料試試,對比一下各材料調製的效果。由於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幼兒情緒高漲,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哇,我成功了!孩子們興奮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拿着自制的泡泡水吹着五彩繽紛的泡泡,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由於我注重孩子的探究過程,所以不管結果怎樣,首先肯定了孩子的成績,然後請孩子説説“你怎麼做的,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有沒有什麼發現或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發生等,給幼兒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幼兒在交流中得到啟發,得到借鑑,能促使幼兒從多角度去實踐、探索。

3、與泡泡共舞,體驗成功樂趣

為了讓幼兒更瞭解泡泡的屬性,同時也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泡泡的特徵,體驗與泡泡共舞的樂趣,渲泄成功的喜悦,使氣氛達到高潮。我首先讓幼兒欣賞配有美妙音樂的動感畫面,讓幼兒觀察發現泡泡飛舞、旋轉、嘻戲的各種動態,然後請幼兒創編動作,與泡娃娃共舞。當時,泡泡在孩子們中間飛舞,孩子們在泡泡中旋轉,整個場面洋溢着歡樂。

四、活動反思

探究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一個教學活動就能培養得了的,要求我們滲透於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在教學中做到:

1、善導,誘發孩子大膽質疑。老師應仔細觀察幼兒,瞭解孩子的最近發展需要,選擇來源於生活經驗的內容,創設條件,提供材料,讓幼兒大膽質疑。

2、會引,激發幼兒探究慾望。在教學中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猜想,主動探索新知、發現新知,激發探究的慾望。

3、敢放,發展幼兒探究能力。敢於放手,建立以幼兒為主的教學模式,提供材料,給予開放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讓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4、能啟,遷移孩子實踐經驗。學以致用,所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是我教學的最終目標。

當孩子在實踐中探索出調制泡泡的方法時,我能啟發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如:探索中發現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困難,如何解決等等,使幼兒在此過程中知識經驗得到強化,又有利於幼兒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從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經驗。我能結合生活實例,啟發幼兒拓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如:想玩吹泡泡時,鼓勵幼兒自己調製泡泡液,這樣既省錢,又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總之,活動內容、目標突出綜合性,活動時空突出開放性,活動過程突出實踐性,活動形式突出遊戲化,那樣孩子才能快樂、自主地學習、探究,從而促進幼兒探究能力的不斷提高。

標籤: 説課稿 泡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9rzm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