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高中牛頓第一定律説課稿

高中牛頓第一定律説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牛頓第一定律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高中牛頓第一定律説課稿

高中牛頓第一定律説課稿1

一、教材分析

牛頓運動定律是經典力學的基本定律,構成了經典力學的核心。而本節要學習的牛頓第一定律又是正確理解和掌握牛頓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個動力學知識的基礎和關鍵。

教材把本節安排在第六章的第一節,前面五章的內容分別是運動學和力學知識,這樣安排就把學生由表面的物體是如何運動的感性認識引入到物體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運動的思考中來,且符合高一學生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過渡階段。本節的特點是教材內容以大量的文字陳述,沒有涉及到數學計算,着重物理學史教育、理想化實驗思想和堅持真理、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的薰陶。

於是,根據對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理解,我制定的三維目標如下

①知識與技能

1、藉助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理解力和運動的關係,知道其主要推理過程及結論。

2、掌握牛頓第一定律,並理解其意義

3、明確慣性的概念,知道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

②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得到結論的方法

2、通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3、通過對慣性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物理學史的簡介,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的教育,瞭解人類認識事物的曲折性。

2、通過介紹伽利略對力和運動關係的研究,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

(3)、教學重點及依據

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運動定律的基石,對後續學習牛頓運動定律和動力學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毫無疑問,正確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節的教學重點;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對學生來説比較抽象陌生,需要打破常識去假設和推理,成為本節的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學生在初中階段雖然已經學習過,但還只是停留在認識的層次上,在高中階段學習中,除了要保持新鮮感,還需加大思維強度,注意知識的深化和科學研究方法、情感態度的教育,讓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有更深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學法及依據

“教學有方,但無定法”。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本課時我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與“科學推理”相結合來進行教學,即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又加以科學的想象和推理,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總結規律。總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四、教學程序

高爾基説:“好奇是瞭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為此,我設計了展示嫦娥奔月傳説的畫面,播放“嫦娥一號”衞星奔月的視頻,讓學生即熟悉又好奇,帶着懸念進入新課。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索興趣。

通過視頻我將引導學生思考衞星之所以會按照預設軌道運行,是因為我們對它進行了控制,而要控制衞星的運動就得知道運動的原因。

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

(一)廣泛調查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程度

緊接着我呈現了兩個常見的力和運動關係的問題,供學生討論。

1.桌面上的書,推一下,動;不推,就不動。

2.平直路上騎自行車,用力蹬,車前行;不蹬,車停下來。

通過討論大多數學生可能會得到:運動靠力來維持的觀點,有部分“記性好的”的同學可能會加以反駁。在爭論後我將引導他們思考得出錯誤的結論的原因——————忽略了摩擦力的存在。

(二)讓學生參與發現過程,感受理想實驗魅力

鋪墊:如何用實例反駁“運動需要力來維持”?(適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物體在運動方向上沒有力拉着或推着,卻能一直運動下去。預測:因為無法完全消除摩擦力,學生討論無果。)

設置懸念:教師介紹理想斜面實驗並演示。(學生疑惑:摩擦力還是有的!小球還是要停下來的。)

解惑:讓學生髮揮想象,如果很理想的光滑平面,物體將怎樣運動。

水到渠成:多媒體課件模擬無摩擦情況下的斜面實驗。

體會成功快樂:學生表述通過這個理想實驗可得到什麼結論。

教師概括提升理想實驗的意義:理想實驗雖然是理想情況,但是以事實為基礎,實驗為依據,是一種科學思想方法。

實驗論證:氣墊導軌,提供阻力很小情況下物體的運動。

(三)培養學生歷史地看待偉人的錯誤

簡要介紹亞里士多德的偉大一生:他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人物,被恩格斯稱為“最博學的人”,西方文化的奠基人。

學生思考討論為什麼此錯誤觀點能延續近兩千年?(除了亞里士多德的巨大威望,他的觀點又與人們許多生活經驗相一致。)

高中牛頓第一定律説課稿2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高一物理《牛頓第一定律》,敬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

“牛頓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高中物理第一冊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的第一節的知識。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作為動力學的核心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牛頓第一定律作為牛頓物理學的基石,首先對人類認識運動和力的關係作了歷史的回顧,着重介紹了伽利略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貢獻,而後講述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物體慣性的概念。為後續的牛頓運動定律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針對教材,提出本節教學目標。

3、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主要推理過程及結論;

(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並理解其意義;

(3)理解慣性的概念知道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實驗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況、推理)

(3)通過對慣性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物理學史的簡介,對學生進行嚴密的科學態度教育,瞭解人類認識事物本質的曲折;

(2)通過伽利略對力和運動關係的研究,培養學生敢於堅持真理,不迷信權威的精神和科學探究精神。

4、教學重點及依據

教學重點: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作為重點理由是:本節課是一節物理規律教學課,通過這節課的科學探究急實驗論證的目的就是為了認識力和運動的關係,揭示其認識事物的規律及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

5、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利於運動的關係。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得到了一種被現象掩蓋了本質的錯誤認識。物體的運動是力的結果。為了使學生擺脱這種觀念,樹立正確的認識,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嚴密的推理,轉變錯誤的觀點。

二、説學情

高一學生在初中已學習慣性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分析推理,邏輯思維能力。但對於學習習慣方面,主動性不強,認知習慣,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因此制定以下教法。

三、説教法

針對學情及重難點,採用問題教學法、實驗法、多媒體教學法相結合。開設一堂科學探究課,在突破難點,形成重點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説學法

科學探究法。有利於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五、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問題引入:

(1)原來靜止的黑板擦,現在要讓它運動,我們應該怎麼辦?

(2)停止用力,黑板擦會如何呢?(現場演示)

誤導學生:物理受力就會運動,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謬論: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亞里士多德觀點)。

實驗演示:推一輛小車,撤去推力,小車沒有立即停下,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調動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2、新課教學

實驗演示:用多媒體演示讓小車從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分別在毛巾、棉布及玻璃表面滑行。讓學生觀察。

提出問題:為什麼滑行距離不一樣(科學探究過程一:提出問題)。

學生髮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緣故。(鼓勵學生髮表看法)

教師介紹物理學史:談伽利略之前對力與運動的錯誤認識及猜想。

提出問題:如果沒有摩擦力,物體會怎樣運動?

學生跟着猜想:一直運動下去。(科學探究過程二:猜想與假設)

理想實驗——探究過程

學生閲讀教材,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展示理想實驗,學生很想了解伽利略這位偉大科學家的思維過程。

展示伽利略的思維過程:(科學探究過程三: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問題一:如果沒有摩擦,第一個斜面上的小球會上升到什麼高度。

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問題二:第二個斜面上的小球會上升到什麼高度?

問題三:為了達到原來的高度,小球在水平位置如何變化?

問題四:小球在水平面上如何運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oxvzq.html
專題